這一屆年輕人只想跟貓同居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HJ 新周刊

你永遠別想馴服一隻貓,然而,貓卻可以輕易地徵服人類。

Netflix紀錄片《網紅喵星人》在採訪多個新媒體研究者後,得出了驚人卻不意外的結論:

「網際網路是屬貓的,任何一個偶像藝人的粉絲都不會有全球貓民的數量多,貓靠刷臉刷成了這個時代的超級頂流。」

鏟屎官在社交媒體上曬貓。/豆瓣《網紅喵星人》截圖

在社交媒體上,貓約等於流量,甚至有人說,貓就是網際網路的組成部分。

外表冷淡疏離、誰都懶得理,內心卻豐富敏感,渴望陪伴,這一屆年輕人和貓正變得越來越相似。在城市壓力越來越大的當下,貓為他們提供了治癒的源頭。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多麗絲·萊辛說:「我相信,每隻貓都有魔法,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們收養了貓,還是貓恩準了我們進入她的生活?」

對貓的喜愛,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場流行病。《2019年的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貓的數量已經達到4412萬隻。「窮養自己富養貓」,正在成為養貓人的新趨勢。

貓到底有什麼魔法,讓傲嬌的人類低到塵埃裡?

從捕鼠能手到精神安慰劑

人類最早馴服的寵物是狗,但是,貓卻有著與狗截然不同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它就註定是「貴族」。

貓的古生物學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萬年前。不過,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家貓,是古埃及人養的貓。大約在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經歷了第一次「農業革命」,開始大量耕田種地,並把富餘的糧食儲存在糧倉裡。

在當時的尼羅河地區,農業非常發達,充足的糧食吸引了大量老鼠的入侵。好在古埃及人很快就發現了老鼠的天敵——擅長捉老鼠的野貓,於是開始馴養野貓,以保護糧食。

貓咪已蓄勢待發,捕捉近在眼前的獵物。/圖蟲創意

作為「功臣」,貓在古埃及的地位非常高,凡是侵害貓的行為都會被判處重罪,有些主人會為死後的貓製作木乃伊,甚至還會為它舉辦風光的葬禮。久而久之,貓也影響著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在古埃及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化身就是一隻貓。

這時候貓和人類的關係,更接近互利互惠。貓可以獨立完成抓老鼠、保護糧食的任務,作為犒賞,人類不時給些魚肉幫貓改善夥食。

然而,因為難以被馴化,並且有著神秘自持的高傲感,貓在中世紀時期,被認為與惡魔、女巫有關,而遭受虐待與折磨。那時在歐洲有些地方,人們會活活燒死貓以獻祭。而在工業革命初期,一些底層工人因為不滿當時巨大的階級貧富差距,覺得自己甚至還不如僱主的貓過得優渥,於是將貓五花大綁吊死以洩憤。

貓從一種工具,上升到陪伴這一精神層面,並與人類建立緊密的情感連接,大概要感謝作家與藝術家。

大約從19世紀開始,同樣是在巴黎,藝術家和作家都以和資產階級劃清界限為榮,對他們而言,貓就成了拒絕墨守成規、不落俗套的象徵。這類似於一種審美趣味上的優越感。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似乎不養只貓,都不配當藝術家。從這裡開始,貓走上了它的喵生巔峰。

海明威:最著名的貓奴作家

「只要有一隻,就會有下一隻」,1943年,海明威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地方太大,根本不像有很多隻貓,直到餵食的時候,他們全出動了,像大規模遷徙。」這位寫下《老人與海》、《喪鐘為誰而鳴》的硬漢作家,無論何時,都有幾十隻貓。

海明威和他的貓。/微博@膠片的味道

是的,他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貓爸」,寵溺地稱呼貓住的客房為「呼嚕工廠」或者「愛的海綿」。他甚至為貓的「忘恩負義」卑微地自我開脫:「貓能做到情感上地絕對坦誠。」——畢竟,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裕,貓都懶得理你。

臨終之前,最讓他牽掛的,還是貓。在用獵槍結束自己生命之前,海明威立下了遺囑,將他的房子留給貓:「貓是這所庭院的主人,它們可以享有這裡的一切,可以隨意地嬉戲,可以在床上休息尋歡,可以在書房裡沉思未來。」

所以至今,你還能找到四五十隻六趾貓居住在他佛羅裡達州的家中。

村上春樹:貓是靈感繆斯

日本作家愛貓,同樣是出了名的,村上春樹尤甚。他的小說中,貓的身影幾乎如影隨形。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夜裡,我就把貓放在膝蓋上,一邊啜飲幾口啤酒,一邊寫我第一篇小說,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村上春樹甚至將自己文學之旅都歸功於他的貓。

貓,是村上春樹的靈感繆斯。/微博@新浪讀書

一則逸聞是,有一回他去歐洲旅行前,將貓託付給出版社的編輯,條件是以一部長篇小說做交換。那部小說就是《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人生的美好時刻,很多與貓有關:「一罷工,電車一整天都不在馬路上跑。我跟她抱著貓,下到路上曬太陽,簡直靜得像坐在湖底。我們年輕,剛結婚,陽光是免費的。」

老佛爺:給貓僱僕人,還留了遺產

香奈兒藝術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爾德的貓Choupette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和最富有的貓之一。

老佛爺家的貓,簡直就是貓生贏家。/微博@香港eLadies

它有自己的維基詞條,ins帳戶上有二十萬多的粉絲。老佛爺為它請了兩位女傭和廚師。他還曾說,如果婚姻合法,就會娶自己的貓。「對於人類和動物來說,還沒有婚姻......我從沒想過我會像這樣愛上一隻貓。」

「她是世界的中心。」

「如果你看見她,你就會明白的。她有點像葛麗泰·嘉寶。」

「她身上有那種讓人令人難以忘懷的東西,她的動作,她的聲音,她是優雅的源泉。」

老佛爺去世後,像海明威一樣,把遺產留給了貓。

當代年輕人,正在成為「貓系青年」

很難有人說清楚,貓是如何在今天流行起來的。但是,每個似乎都能感覺,貓正在「統治」年輕人。

2015年,Youtube上光是貓咪視頻就超過兩百萬個,而「CATS」一詞也成為年度被搜索次數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中文網際網路上,「雲吸貓」大行其道,無論是微信、微博,還是知乎、豆瓣、貼吧,貓的關注人數、話題熱度都一騎絕塵。

至於在愛貓成痴的日本,Instagram總裁凱文甚至曾發出天問:「為什麼日本的ins上只有貓和美食?」

在日本,Hellokitty、多啦A夢、龍貓等動漫形象不勝枚舉。自1987年起,日本把2月22日定為「貓之日」,每年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各樣關於貓的活動。

在愛貓這件事上,全球年輕人前所未有的,形成了空前一致的認知。

吸貓讓人心情愉悅。/豆瓣《網紅喵星人》截圖

生活節奏加快、城市生存壓力增加,加上特殊的職場文化和規則,隨時需要看人臉色行事,貓為疲憊不堪的人們提供了治癒。

貓完美契合了他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可以親密陪伴,又能享有獨立的自由。更為重要的是,貓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也不需要特別的照顧。自然「兩情相悅」,養貓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標配」。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寵物市場的主要消費者為80後和90後,這一群體佔到了83%的比例。

外表的集體主義者,內心的自由派,當代年輕人,正在逐漸淪為「貓系」青年。社交上,不再羨慕一起吃飯、上廁所的塑料姐妹花,他們的外向、活潑、幽默與黏人,都只對部分好友開放。戀愛上,從不主動追求,不拒絕他人的好感,也不排斥親密舉動。最重要的是,絕不主動說愛。職場中,不抱團,害怕強加團隊意識,也不想故作友善……

他們,可能只想和貓同居。

不能被低估的「貓咪經濟」

貓是藝術家、作家案頭的靈感繆斯,也是年輕人的「家庭成員」。但是,我們可能低估了貓的能量。

全民擼貓現象,同時引起經濟學家的關注。2015年,日本發明了一個新名詞——「貓咪經濟學」。學者們發現,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獲得流量,賺到錢。

貓咪經濟學有科學依據,整個2015年,貓咪為日本GDP的貢獻就超過了2.3萬億日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本當紅女子偶像團體AKB48當年的GDP貢獻只有565 億日元。貓咪為日本帶來的經濟收益遠遠超出了國民偶像。

貓咪經濟正在向中國蔓延。作為國民消費的縮影,天貓的數據是這一現象最好的作證,去年天貓雙十一,貓糧「打敗」嬰兒奶粉,貓戰勝了人類幼崽。

年輕人養貓已經進入馬斯洛精神需求階段。今年以來,天貓的數據顯示,貓的恩格爾係數正在大幅下跌。吃好睡好只是最基礎,貓奴們在貓咪美容、服飾、生活品質提升方面的支出正在逐步趕超貓糧。

一個更誇張的現象是,貓咪甚至比我們更早用上了智能家居。在天貓上,智能貓砂盆、恆溫飲水機、陪伴機器人等寵物家居用品,以每年500%的速度增長。

貓咪對貓糧愛不釋手。/圖蟲創意

有數據甚至預測,貓相關的消費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天貓平臺數據顯示,這個行業裡的玩家,多數入駐或成立不足3年的新品牌。受益於全民擼貓,從研發第一款產品到成交過億,他們可以在短短一兩年內走完了以往創業者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今年雙十一期間,拿下天貓多個細分類目第一名的pidan,創始人馬文飛是一名貓奴。2014年春天,他從豆瓣離職,去了東京,尋找人生的方向。5月來臨的時候,他擁有了一隻通體漆黑、唯有眼睛是金黃色的孟買貓,取名皮蛋。它陪伴著他在異國他鄉漂泊兩年,從東京到巴黎再回到上海。因為買不到傾心的貓砂盆,馬文飛創立了pidan,設計、售賣貓用品。

馬文飛為皮蛋設計的貓砂盆

嗷喵喵是寵物智能家居殺出來的黑馬新品牌。創始人吳楠楠是小米335號員工,5年前因為小區門口寵物店倒閉收養了一隻貓。一次小貓生病後,她得知貓飲水的適宜溫度為25°C。2019年,吳楠楠從大廠辭職創業,嘗試將阿里雲的AI技術應用於貓的飲水機中,以期實現恆溫功能。

吳楠楠公司裡的貓貓們

「貓性感、妖嬈、有品味,有性格。」據說,這是當年淘寶商城更名天貓的原因。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依據了貓咪經濟學。

「不是貓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貓。」我們對貓的熱情,不會削減。畢竟,沒有什麼孤獨,是貓治癒不了的。✎作者 | HJ

封面圖來自圖蟲創意

原標題:《這一屆年輕人只想跟貓同居》

相關焦點

  • 這一屆宅在家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愛讀書了?
    這一屆宅在家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愛讀書了?她們說,當你不知道幹什麼的時候,不妨多讀書。人生裡面最大的捷徑就是「儘可能多讀一些好書」,在宅居和迷茫的時候,書讀多了,自然能夠幫助你脫胎換骨。眾所周知,日本社會自從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伴隨著經濟上的「消費降級」,這一代的日本年輕人說好聽點被稱為「極簡消費者」,說難聽點被治癒「買不起」。但事實上,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只是對消費沒有什麼欲望,儘管在老一輩日本人眼中,也經常把這一屆只喜歡宅在家裡的日本年輕人稱為「廢柴一代」。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 當代年輕人為什麼更喜歡養貓?
    年輕人的寵物指標,如今都給貓了。大城市房價高房租貴,養狗需要一個大房子,養貓一個房間足矣,居住空間的侷促,讓狗在貓狗大戰中,一開始就輸了。年輕人選擇寵物,是高度匹配住房環境後的綜合結果。養貓,就是剛需的產物,它們是最適合的出租房、小戶型伴侶。
  • 當代年輕人的危機:不敢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
    之前微博熱門話題#90後的中年危機有多恐怖#,引來了800多萬人圍觀和討論,也說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現狀:禿頭、養生、還貸、焦慮、社恐、一心只想搞錢。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慫,他們不敢談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不敢體檢......
  • 為貓創業,靠擼貓解壓,這屆年輕人到底有多愛貓?
    吳楠楠是小米335號員工,5年前因為小區門口寵物店倒閉收養了一隻貓。一次小貓生病後,她得知貓飲水的適宜溫度為25°C。2019年,吳楠楠從大廠辭職創業,嘗試將阿里雲的AI技術應用於貓的飲水機中,以期實現恆溫功能。「每個人都應該跟一隻貓生活在一起,它就是另一個我。」馬文飛說。
  • 婚前同居到底誰吃虧?聽聽她們怎麼說!
    本文由貓哥情感原創〈一〉在現在年輕人的眼中,戀愛在一起似乎是特別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大學裡都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租房同居了。但是同居這種情況,特別是涉世未深的學生,對她們來說,對愛情婚姻還不夠理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很多只是好奇想體驗一把戀愛的感覺而已。然後現成的結果可能會傷害到其中一個。那麼多到底婚前同居誰更吃虧一點呢?聽聽她們怎麼說。
  • 「第一次跟男朋友同居,被爸爸發現了」
    「第一次跟男朋友同居,被爸爸發現了」 2020-11-29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一屆年輕人的牙也不行了?種植牙前不得不知這些
    最近一篇關於90後看牙破產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繼脫髮、胃病、長斑後這一屆的年輕人的牙也開始不行了出門吃飯再也不能想吃啥就點啥了嚼不動了牙不好難以嚼爛食物還可能會加重消化負擔甚至影鄰近牙齒健康所以很多年輕人都走上了種牙之路資料卡: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 結婚與同居
    同居,是指兩個相愛的人暫時居住在一起,現一般用於異性之間。同居跟結婚不一樣,結婚是獲得了法律的承認的夫妻關係,是不可以隨便解除關係而必須要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認的一種行為,也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在同居期間男方和女方可以隨時提出分手終止關係。
  • 這一屆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了?|研究發現
    相比起父輩們,這一屆的年輕人更加的喜歡自由戀愛。但根據最近《中國青年研究》刊發了一篇題為《中國「90後」人口特徵及其形成原因解析》的研究文章結果發現:推遲婚育年齡是「90後」的普遍屬性,未婚人口比例高且未婚人口內部性別結構失衡嚴重,存在一定的男性婚姻擠壓。
  • 消費降級,這一屆日本人真的「買不起」了嗎?
    眾所知周,日本社會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隨著「斷舍離」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現有的生活模式進行反思。比起泡沫經濟時期的「爆買」現象,現如今卻呈現出來「消費降級」的狀態,對此現象,不僅有人問道:這一屆的日本人真的是「買不起」了嗎?陷入「低欲望」社會的日本年輕一代,現在對買房買車提不起欲望,比起背負著沉重的房貸生活,他們更願意不買,租房居住,一人一居室,倒也樂得輕鬆自在。
  • 跟寡婦同居,這種情況會被判刑
    與寡婦同居到底算不算違法也就是說寡婦也屬於單身女性,如果是單身男性與寡婦同居並不違法,但已婚男子與寡婦同居就不一樣了,可能會構成重婚罪,重婚罪可能會被判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思想越來越開放,以前一輩子只能跟一個人在一起,現在無論是分手還是離婚率都大大提高,有的喪偶也會很快再次結婚。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擦亮眼睛,找到真的適合自己的那個人,雙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體諒生活才會更好。
  • 男友想同居,因女孩不同意經常吵架。女孩:同居可以,必須答應一個...
    我雖然現在自己租房子,但是我的意思是訂婚後才可以同居,因為我媽媽偶爾會過來看我,我妹妹暑假會過來我這裡玩什麼的,我覺得同居對這些很不方便,如果傳出去也非常不好。 但是他就非常不能理解我,說他身邊基本上就沒有不同居的,問我和他還不夠確定嗎?還問我不跟他同居是不是心裡有別的想法。
  • 那些同居的情侶最後都怎樣了?
    在一開始同居的日子裡,魚小姐還會埋怨貓先生不紳士,貓先生也會反駁說魚小姐不賢惠,但到後來似乎都懶得爭論,反正最後結果也只是沉默。同居後魚小姐才明白,每天下班買菜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同居後貓先生也才明白,能平衡事業和愛情兩者有多不容易。情人節那天,貓先生正趕上應酬,一直陪客戶喝到了凌晨。空曠的街道連個賣玫瑰花的人都沒有,只得提著包帶著一身酒氣回家。
  • 結婚以後,要不要和父母同居,聽聽他們的說法!
    兩個人從相識到戀愛,到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個時代是自由的,沒有以前的那麼多傳統,那麼多的規矩,習慣了兩個人的二人世界生活,結婚以後到底要不要和父母同居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下面這幾位已婚人士怎麼說的:
  • 這一屆年輕人真難,被父母逼成「不孝」
    近日,#如何看待父母安排的工作方向# 與#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輕人#這兩大話題接連衝上微博熱搜。不考公務員,就是違逆父母,就是「不孝」。不由得想起前幾天,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中,第一位面試者賀鑫磊。
  • 婚前同居好不好,現在知道還不晚!
    當代年輕人思想前衛,大多是談戀愛時就同居在一起了。像我父母那輩,對象都是別人介紹的,結婚當天才見第一面,還比較羞澀,畢竟所處年代不同。那咱們今天就說說,婚前同居到底好不好呢?咱們來列舉一下:1、早同居才能早知道對方人品談戀愛大多都是奔著結婚去的,誰也不想攤上個渣男渣女的結婚,可是談戀愛的時候,大家都是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了。像我老公就是,談戀愛的時候,我約他出來吃飯,他都是精精神神的出來,穿的乾淨衛生,頭髮還特意弄了造型。哪知道住在一起後,這馬腳就露出來了,人懶又不愛衛生,各種小毛病啊!
  • 為何年輕人喜歡養狗養貓
    單身需要日狗,空巢需要吸貓。狗看門、貓捕鼠的參數不斷調低,陪伴屬性一路走高,貓狗作為寵物漸漸走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開始填補孤獨造成的空洞。社交媒體上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知乎上,貓的關注超過65萬人,而狗的關注為42萬;貼吧上,貓吧221萬人關注,狗吧只有112萬人關注;百度搜索指數上,貓也顯著高於狗。
  • 我是個年輕人,我只想開書店
    那天剛好我正在家裡讀肖恩白塞爾的《書店日 記》,他整整記錄了自己一年開書店的生活,包括喝大酒第二天只能歇業,他也會用一句話概括,365天的日記放在一起搞得跟行為藝術一樣:養一隻貓,每天賺了多少錢,來了幾個客人,找到幾本書,有的沒的碎碎念。讀著讀著,我就想到了你,在這個閱讀越來越衰退的時代,你還勇敢從北京 舉家遷移到上海,就為了開一家二手書書店,令人敬佩。
  • 不贊同婚前同居,難道是我思想太保守了?
    就拿最簡單婚前同居來說。多數人都覺得,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既然兩個人都戀愛了,同居也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在我的觀念裡,不結婚就同居就是錯誤的。也許,這跟我爸爸對我的教育脫不了關係。在我十六七歲的時候,爸爸,語重心長的跟我談過一次。那段話讓我一直牢記在心。爸爸對我說「女孩一定要自愛」。可以談戀愛,但一定要有度。
  • 婚前同居或成導火索,婆婆蠻橫退婚,只因她不是處女?
    在這個追求高效率的時代,速食愛情很刺激很新鮮,但來得快去得快,所以現在年輕人結婚離婚,分手同居就像過家家一樣,很多人可能會懷疑年輕人真的懂得什麼是愛情和責任嗎?但其實年輕人對待愛情和婚姻的心態是無比認真,無比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