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HJ 新周刊
你永遠別想馴服一隻貓,然而,貓卻可以輕易地徵服人類。
Netflix紀錄片《網紅喵星人》在採訪多個新媒體研究者後,得出了驚人卻不意外的結論:
「網際網路是屬貓的,任何一個偶像藝人的粉絲都不會有全球貓民的數量多,貓靠刷臉刷成了這個時代的超級頂流。」
鏟屎官在社交媒體上曬貓。/豆瓣《網紅喵星人》截圖
在社交媒體上,貓約等於流量,甚至有人說,貓就是網際網路的組成部分。
外表冷淡疏離、誰都懶得理,內心卻豐富敏感,渴望陪伴,這一屆年輕人和貓正變得越來越相似。在城市壓力越來越大的當下,貓為他們提供了治癒的源頭。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多麗絲·萊辛說:「我相信,每隻貓都有魔法,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們收養了貓,還是貓恩準了我們進入她的生活?」
對貓的喜愛,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場流行病。《2019年的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貓的數量已經達到4412萬隻。「窮養自己富養貓」,正在成為養貓人的新趨勢。
貓到底有什麼魔法,讓傲嬌的人類低到塵埃裡?
從捕鼠能手到精神安慰劑
人類最早馴服的寵物是狗,但是,貓卻有著與狗截然不同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它就註定是「貴族」。
貓的古生物學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萬年前。不過,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家貓,是古埃及人養的貓。大約在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經歷了第一次「農業革命」,開始大量耕田種地,並把富餘的糧食儲存在糧倉裡。
在當時的尼羅河地區,農業非常發達,充足的糧食吸引了大量老鼠的入侵。好在古埃及人很快就發現了老鼠的天敵——擅長捉老鼠的野貓,於是開始馴養野貓,以保護糧食。
貓咪已蓄勢待發,捕捉近在眼前的獵物。/圖蟲創意
作為「功臣」,貓在古埃及的地位非常高,凡是侵害貓的行為都會被判處重罪,有些主人會為死後的貓製作木乃伊,甚至還會為它舉辦風光的葬禮。久而久之,貓也影響著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在古埃及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化身就是一隻貓。
這時候貓和人類的關係,更接近互利互惠。貓可以獨立完成抓老鼠、保護糧食的任務,作為犒賞,人類不時給些魚肉幫貓改善夥食。
然而,因為難以被馴化,並且有著神秘自持的高傲感,貓在中世紀時期,被認為與惡魔、女巫有關,而遭受虐待與折磨。那時在歐洲有些地方,人們會活活燒死貓以獻祭。而在工業革命初期,一些底層工人因為不滿當時巨大的階級貧富差距,覺得自己甚至還不如僱主的貓過得優渥,於是將貓五花大綁吊死以洩憤。
貓從一種工具,上升到陪伴這一精神層面,並與人類建立緊密的情感連接,大概要感謝作家與藝術家。
大約從19世紀開始,同樣是在巴黎,藝術家和作家都以和資產階級劃清界限為榮,對他們而言,貓就成了拒絕墨守成規、不落俗套的象徵。這類似於一種審美趣味上的優越感。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似乎不養只貓,都不配當藝術家。從這裡開始,貓走上了它的喵生巔峰。
海明威:最著名的貓奴作家
「只要有一隻,就會有下一隻」,1943年,海明威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地方太大,根本不像有很多隻貓,直到餵食的時候,他們全出動了,像大規模遷徙。」這位寫下《老人與海》、《喪鐘為誰而鳴》的硬漢作家,無論何時,都有幾十隻貓。
海明威和他的貓。/微博@膠片的味道
是的,他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貓爸」,寵溺地稱呼貓住的客房為「呼嚕工廠」或者「愛的海綿」。他甚至為貓的「忘恩負義」卑微地自我開脫:「貓能做到情感上地絕對坦誠。」——畢竟,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裕,貓都懶得理你。
臨終之前,最讓他牽掛的,還是貓。在用獵槍結束自己生命之前,海明威立下了遺囑,將他的房子留給貓:「貓是這所庭院的主人,它們可以享有這裡的一切,可以隨意地嬉戲,可以在床上休息尋歡,可以在書房裡沉思未來。」
所以至今,你還能找到四五十隻六趾貓居住在他佛羅裡達州的家中。
村上春樹:貓是靈感繆斯
日本作家愛貓,同樣是出了名的,村上春樹尤甚。他的小說中,貓的身影幾乎如影隨形。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夜裡,我就把貓放在膝蓋上,一邊啜飲幾口啤酒,一邊寫我第一篇小說,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村上春樹甚至將自己文學之旅都歸功於他的貓。
貓,是村上春樹的靈感繆斯。/微博@新浪讀書
一則逸聞是,有一回他去歐洲旅行前,將貓託付給出版社的編輯,條件是以一部長篇小說做交換。那部小說就是《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人生的美好時刻,很多與貓有關:「一罷工,電車一整天都不在馬路上跑。我跟她抱著貓,下到路上曬太陽,簡直靜得像坐在湖底。我們年輕,剛結婚,陽光是免費的。」
老佛爺:給貓僱僕人,還留了遺產
香奈兒藝術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爾德的貓Choupette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和最富有的貓之一。
老佛爺家的貓,簡直就是貓生贏家。/微博@香港eLadies
它有自己的維基詞條,ins帳戶上有二十萬多的粉絲。老佛爺為它請了兩位女傭和廚師。他還曾說,如果婚姻合法,就會娶自己的貓。「對於人類和動物來說,還沒有婚姻......我從沒想過我會像這樣愛上一隻貓。」
「她是世界的中心。」
「如果你看見她,你就會明白的。她有點像葛麗泰·嘉寶。」
「她身上有那種讓人令人難以忘懷的東西,她的動作,她的聲音,她是優雅的源泉。」
老佛爺去世後,像海明威一樣,把遺產留給了貓。
當代年輕人,正在成為「貓系青年」
很難有人說清楚,貓是如何在今天流行起來的。但是,每個似乎都能感覺,貓正在「統治」年輕人。
2015年,Youtube上光是貓咪視頻就超過兩百萬個,而「CATS」一詞也成為年度被搜索次數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中文網際網路上,「雲吸貓」大行其道,無論是微信、微博,還是知乎、豆瓣、貼吧,貓的關注人數、話題熱度都一騎絕塵。
至於在愛貓成痴的日本,Instagram總裁凱文甚至曾發出天問:「為什麼日本的ins上只有貓和美食?」
在日本,Hellokitty、多啦A夢、龍貓等動漫形象不勝枚舉。自1987年起,日本把2月22日定為「貓之日」,每年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各樣關於貓的活動。
在愛貓這件事上,全球年輕人前所未有的,形成了空前一致的認知。
吸貓讓人心情愉悅。/豆瓣《網紅喵星人》截圖
生活節奏加快、城市生存壓力增加,加上特殊的職場文化和規則,隨時需要看人臉色行事,貓為疲憊不堪的人們提供了治癒。
貓完美契合了他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可以親密陪伴,又能享有獨立的自由。更為重要的是,貓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也不需要特別的照顧。自然「兩情相悅」,養貓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標配」。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寵物市場的主要消費者為80後和90後,這一群體佔到了83%的比例。
外表的集體主義者,內心的自由派,當代年輕人,正在逐漸淪為「貓系」青年。社交上,不再羨慕一起吃飯、上廁所的塑料姐妹花,他們的外向、活潑、幽默與黏人,都只對部分好友開放。戀愛上,從不主動追求,不拒絕他人的好感,也不排斥親密舉動。最重要的是,絕不主動說愛。職場中,不抱團,害怕強加團隊意識,也不想故作友善……
他們,可能只想和貓同居。
不能被低估的「貓咪經濟」
貓是藝術家、作家案頭的靈感繆斯,也是年輕人的「家庭成員」。但是,我們可能低估了貓的能量。
全民擼貓現象,同時引起經濟學家的關注。2015年,日本發明了一個新名詞——「貓咪經濟學」。學者們發現,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獲得流量,賺到錢。
貓咪經濟學有科學依據,整個2015年,貓咪為日本GDP的貢獻就超過了2.3萬億日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本當紅女子偶像團體AKB48當年的GDP貢獻只有565 億日元。貓咪為日本帶來的經濟收益遠遠超出了國民偶像。
貓咪經濟正在向中國蔓延。作為國民消費的縮影,天貓的數據是這一現象最好的作證,去年天貓雙十一,貓糧「打敗」嬰兒奶粉,貓戰勝了人類幼崽。
年輕人養貓已經進入馬斯洛精神需求階段。今年以來,天貓的數據顯示,貓的恩格爾係數正在大幅下跌。吃好睡好只是最基礎,貓奴們在貓咪美容、服飾、生活品質提升方面的支出正在逐步趕超貓糧。
一個更誇張的現象是,貓咪甚至比我們更早用上了智能家居。在天貓上,智能貓砂盆、恆溫飲水機、陪伴機器人等寵物家居用品,以每年500%的速度增長。
貓咪對貓糧愛不釋手。/圖蟲創意
有數據甚至預測,貓相關的消費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天貓平臺數據顯示,這個行業裡的玩家,多數入駐或成立不足3年的新品牌。受益於全民擼貓,從研發第一款產品到成交過億,他們可以在短短一兩年內走完了以往創業者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今年雙十一期間,拿下天貓多個細分類目第一名的pidan,創始人馬文飛是一名貓奴。2014年春天,他從豆瓣離職,去了東京,尋找人生的方向。5月來臨的時候,他擁有了一隻通體漆黑、唯有眼睛是金黃色的孟買貓,取名皮蛋。它陪伴著他在異國他鄉漂泊兩年,從東京到巴黎再回到上海。因為買不到傾心的貓砂盆,馬文飛創立了pidan,設計、售賣貓用品。
馬文飛為皮蛋設計的貓砂盆
嗷喵喵是寵物智能家居殺出來的黑馬新品牌。創始人吳楠楠是小米335號員工,5年前因為小區門口寵物店倒閉收養了一隻貓。一次小貓生病後,她得知貓飲水的適宜溫度為25°C。2019年,吳楠楠從大廠辭職創業,嘗試將阿里雲的AI技術應用於貓的飲水機中,以期實現恆溫功能。
吳楠楠公司裡的貓貓們
「貓性感、妖嬈、有品味,有性格。」據說,這是當年淘寶商城更名天貓的原因。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依據了貓咪經濟學。
「不是貓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貓。」我們對貓的熱情,不會削減。畢竟,沒有什麼孤獨,是貓治癒不了的。✎作者 | HJ
封面圖來自圖蟲創意
原標題:《這一屆年輕人只想跟貓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