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顧名思義,就是西方國家的餐食。它於19世紀傳入中國,剛開始只是為了滿足華外籍僑民的飲食需求,後來隨著西餐在我們國家大城市的流行,也出現了華人消費群體。但那個時候,能吃得起西餐的一般是社會中上層階級。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西餐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已不是難事,平時家庭聚會、朋友聚餐,或者說是周末帶著孩子到西餐廳,嘗試一下新事物,換換口味,也能給生活增添一些新的樂趣。
西餐廳環境優雅,和我們中餐有所不同。比如就餐工具,中餐一雙筷子和一個湯勺就能搞定,而西餐要刀啊叉啊,還講究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總之就是規則繁多,也特別注意禮儀。所以和朋友們一起去西餐廳,有一些「潛規則」還是要了解一下的,不然鬧笑話是小事,丟了面子可就不好了。
其實現在的西餐廳以各種風味的牛排為主,但不知您在吃牛排之前,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服務員先端上來一份檸檬水,然後不知情的顧客毫不猶豫地端起來給喝掉了,服務員卻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確實,檸檬水氣味芳香,酸甜可口,尤其是炎熱夏季,一杯下肚能讓人清爽倍至。但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服務員端上來的檸檬水所用的容器是不同的,有的用精緻的杯子,有的用徑口較大的碗或者盆。為什麼會不同?是因為西餐中的檸檬水除了飲用,還有其它用途。
西方人有在餐桌上洗手的習慣,而且檸檬水味道清新,用來洗手還有殺菌的作用。因此,在喝檸檬水之前一定要細心觀察所用容器,如果是徑口較大的碗或者盆,就別傻傻喝掉了,以免鬧笑話。如果是用杯子裝的,那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飲用了。
吃西餐時,服務員一般會問我們牛排要幾分熟?對於經常光顧西餐廳的朋友肯定能輕鬆應答,但第一次進西餐的人可能就蒙圈了,牛排難道不煎熟嗎?有什麼講究?該怎麼選擇?接下來我再給大家分享一下牛排生熟的等級以及各個等級的口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牛排的熟度分6個等級,而且沒有偶數。
1、近生。煎制時間不超3分鐘,表面肉質微微變色,內部帶有大量血水,還是生肉。
2、一分熟。內部溫度在50度左右,表面有煎制痕跡,但裡面肉質百分七十五呈粉紅色,還有大量血水滲出。
3、三分熟。煎制時的溫度已滲透至肉中心,但內部肉質的顏色沒有大變化,刀切時依然有血水滲出。
4、五分熟。內部溫度60度左右,切開後血水已幹,中心部分呈粉紅色,其他部分都是煎至過的褐色。
5、七分熟。內部溫度60到70之間,最中心的部位是灰褐色與粉紅色交織,切開後可明顯看到肉汁。
6、全熟。這個好理解吧!也就是牛排整體全部熟透了,表層呈咖啡色或是焦黃色,內部為棕色。
西餐廳吃牛排時,服務員為啥先上檸檬水?不懂別亂喝,免得鬧笑話!您還知道哪些西餐廳的潛規則?歡迎下方評區留言,感謝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