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錄自佟愛國老師2017年6月3日淨土正果講堂第29期網絡問答
學生提問:阿彌陀佛,佟老師,您好。上一期您說,「學習就要按部就班,不要積累一些沒用的資糧」,請問您,怎樣才算是按部就班?您能在這上面羅列出一個順序嗎?從初學佛到往生。
佟老師答:這一點,問題問得也很好,這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方法。我也常常問同修們,你們是系統地學習呢,還是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學習呢?換句話說:你是按部就班地學習呢,你還是就像積累資料一樣,東拼西湊地學習呢?
有的人一聽,就有一種感覺,「我當然喜歡系統地學習了,我當然喜歡按部就班地學習了」。可是你仔細觀察他,他就不是這樣的學習。不是這樣地學習的人,是什麼樣呢?是這樣學習的人,又是什麼樣呢?我們大家仔細觀察,這個人,今天聽一聽經,明天念一念經,後天念一念佛,今天看看淨土宗的,明天看看密宗的,大後天看看禪宗的。你要問這些知識,他好像比誰都明白:你說禪,他也能跟你談點兒;你說密,他也能跟你談點兒;你說淨土,他也能跟你談點兒。但是,就是不能把它系統化起來。有的時候,一個見解不但把自己引錯了路,而且在引導別人的時候,還會把別人引錯了路。
這兩種人有什麼區別呢?一種是東拼西湊的學習方法。就好比準備建樓房的材料一樣,今天攢點這個材料,明天攢點那個材料。攢了二十年了,這個樓房地基還沒蓋。另一種是系統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是什麼樣的呢?他是:現在我沒有那麼多材料,我只夠打地基的,我就打個地基;然後又買點材料,只夠建一層樓的,我就建個一層樓;再有點材料,只夠建二層樓的,我就建個二層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又去學習建我這個樓房的方法,構畫我這座樓房的整體和局部。這樣下去,五年、十年、二十年下來,不一樣的。
而這兩種方法,大家在應用嗎?我仔細地告訴大家,在我們這個時代四眾同修裡,幾乎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沒有應用這種系統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用的是什麼方法呢?用的是東拼西湊的,準備材料的方法。所以大家學不好,原因就在這裡。
為什麼學不好呢?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師承幾乎沒有了。大家想想,這種系統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那要靠師承的教學。師承的教學是什麼樣子的呢?三個條件。也就是這個老師教你,你就得聽這一個老師的,其他老師的你不能聽。這是這個時代,非常難的事情。當你聽一個老師的,去學習的時候,別人會給你扣個帽子,你這搞的是個人崇拜。實際上,這個在師承的道路裡,跟個人崇拜是不一樣的。
我們看在這個世上,也確實有的時候搞的是個人崇拜,但他不是師承的教學。這個師承的教學,它是超越於個人崇拜的。雖然我聽這一個老師的,這是在自己成就之前;自己成就之後,那就可以誰的都聽,怎麼聽都不會害了自己。就這個道理。開始的時候為什麼不聽,是為了保護你。就像我們小孩一樣,你小,你還在上學,幼兒園、小學、初中,你必須得得到父母的監護,或者家人的監護,你必須得有監護人。為什麼呢?沒有監護人,可能就會出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
這個師承也是這樣,當你真正按部就班、系統學習的時候,你要聽這一個老師的。也就是說,讓這一個好老師監護你,這一個好老師的條件:必須他是懂法之人。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他是解悟之人,更好一點兒,是既有解悟又有證悟之人。只有解悟沒有證悟,這是「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既有解悟又有證悟,這是「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
也就是說,你要想真正地按部就班地學習,系統地學習,你就要找到解悟的人。就是最好找到證悟的人,「國之寶也」,最好找到國之寶;不得已的時候,找不到國之寶的時候,那就要找到「國之師也」,就是找到國之師。有國之師這個能力的人,就是解悟的人,在解法裡他不會迷惑了,總是給你引入正向的路。這兩種人,是這個世上的善知識。
找不到這兩種人,你遵循著師承那也沒有用。為什麼呢?他還不懂得教學,怎麼能把你教好呢?也就是說,他還是一個迷路之人,怎麼能把你從這個迷路中給帶出來呢?
但我們淨土法門也有一個好處。總而言之,大的方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是沒錯的,這大的方向是沒錯的。不管這一生的修學左點右點,修得好一點,修得差一點,只要我臨終的時候,能達到這幾個點,「信真願切,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夠了。這個時候,你找到的老師偏一點或者不偏一點,只要你能往生,這還成,還湊合。但是你要是想弘法利生,想把法講得好,你這個老師找岔了,就會出現偏差;你再給理解岔了,那就更偏差。
所以在這個時代,要找到這樣的老師,然後再找到好的學生。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好的學生,才配被這種老師來教你;你如果不是一個好的學生,遇到這種老師,也等於沒有遇到。為什麼呢?遇到這些好的老師,你不能學,你學不到。你會感覺他講的法很高,他要求我們做到的很高,自己夠不到,不能夠把它學到手,不能夠按他所說的去做。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你不是一個好學生。所以有這樣的老師,還得有這樣的好學生。
這樣的好學生什麼樣呢?我在這裡簡單地告訴大家,就是一個能夠成就法器的人。你自己是不是一個法器?如果你是法器,遇到這樣的老師,我告訴大家,沒有不成功的。你是這樣的法器,非常好學,而且十善業基礎打得好,而且內心裡也非常清淨。
你是這樣的法器,又好學,心又清淨,十善業基礎又打得好,哪個老師不願意教這樣的學生呢?這樣的學生才配被跟這個真正的老師來學習。教一點,他就能夠拿到一點,因為他是法器。而我們現代的人成就不了法器,遇到好老師了,教你多少你也拿不到,那不白浪費時間了嗎?所以必須是這兩種人結合到一起,方能達到師資道合,道業才能真正地成就。
如果你說,「我達不到法器這個標準,但是,我還在往成就法器這個道路上走」,也可以。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很好學的人,內心裡充滿著無窮的力量和信心。遇到這些煩惱,你都能夠去降伏它,能夠使自己成就法器。縱然這個時候,你是一個初學佛的人,甚至你是一個沒學佛人,剛被這個老師要引進佛門。或者是被這個老師剛引進佛門,或者要引進佛門,或者還沒有引進佛門,但只要你跟這樣的老師接觸,漸漸地你會被他感化,會入了佛門。入了佛門,勇猛精進,很快你就會成就法器;成就法器之後,很快就會學到這個老師的見解,而且能夠去實行。這樣才能達到師資道合,你這一生才能成功。
如果這個老師是一個國寶級的人物,你跟他學習,不但把見解學來,而且還身體力行,有修有證,那將來你也會是一個國寶級的人物。如果這是個國師級的老師,你也能說,但是行得不是太好——雖然盡力了,但是達不到那種效果和要求,那麼你起碼也能獲得「國之師也」的這個標準,你能夠解悟。如果你能說又能行,你既能把正確的見解學來,你又能真實地去修行,遇到國師級的老師,你也能成為國寶級的人物。到這個時候,那個老師的修學不如你,他的見解跟你一樣,他的修學不如你。這叫什麼呢?這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這個道理。
可是在這個時代,我們也常常聽祖師大德說,一個好學生想找到一個好老師,難!一個好老師想找到一個好學生,更難!大家仔細體會體會這兩句話的含義。大家要仔細體會,為什麼「更難」,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在這個時代想找到一個好學生都難了。正因為沒有這樣的好學生,這樣的好學生太少了,大家想想,那個國師級、國寶級的這些人物,這些善知識來到這個世上幹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沒有學生教,他可能是更上一層樓去了。
只是有些菩薩們,示現成凡夫,示現成各種人物,在我們周圍度化我們。因為我們進步太慢了,所以不敢以正面的教學的形式出現。如果以正面的教學形式,大家又不是這個根機,大家又成不了法器,教一輩子,誰也沒有成功,這個老師多失敗。他要是菩薩的話,那多「失敗」,他哪能費這個力量?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想到,弘一大師、印光大師,等等,這些大德高僧們,為什麼有的說我不收徒弟,這一生不收徒弟?為什麼有的說我沒有徒弟?——有徒弟也說自己沒有徒弟,為什麼呀?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大家不是做一個學生、做一個法器的這塊料。說句實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生,能夠成就法器,這樣的人物都太難找太難找了,那證果呢,成聖成賢呢,這不就更難了嗎?
所以有這樣的好學生,遇不到好老師按部就班地教,難;有這樣的好老師,能夠按部就班地教,又找不到好學生,這也是個難事。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不論哪個道場,大家的學習都是在煩惱裡打滾。縱然有的在善知識身邊,也是煩惱重重。這怎麼能學得好呢?
所以這方面的學習,我們大多數都是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學習。對於往生來說:有的學得好一點的,有受用的,能夠做到了,挺好;學得不好的,那就是撞大運。所以這一點,我們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如果你這一生想做一個法師,我告訴大家,你必須要找到好老師,必須要找到具足正知正見的老師;否則的話,你學出來也可能變成個邪師。為什麼呢?佛在《楞嚴經》裡說:「末法時期,諸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恆河沙子特別細,意思是說什麼呢?在這個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太多太多了,遍地都是。就這個道理。
那大家想想,如果你找不到好老師,自己把法也學邪了,然後還去弘法利生,你弘的什麼樣的法?你利的什麼樣的生?這大家要仔細掂量一下。換句話說:你不是造很大的業,就已經很不錯了;你再把大家引錯了路途,你造大業了。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裡也說過,在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找善知識唯恐你分別。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善知識如林,你一旦錯過了,交臂失之,損失的就是你自己。可在這個末法時期找善知識,唯恐你不分別,唯恐你亂認一個老師。假如你這個老師是邪師說法,你這一生豈不毀了嗎?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詳細地觀察,正確地選擇。
現在正是這個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學習,這也是很重要的。在這方面我也有個想法,在這個時代,師承幾乎已經不見了,有這樣的好老師,說是師承教學,但是下邊沒有學生。有好學生,一個半個的,有時候也很難遇到老師。所以這種師承的教學,幾乎是看不見了。有的人說,也有師承的教學,可是他師承的教學,老師見解邪了,也在走師承的教學,那教出的徒弟呢?這種師承教學不算數。我們是指正確的師承教學,幾乎看不見了。
所以未來,我會把這個師承教學,給大家模擬地演練出來。也就是用話劇的形式,或者用生活化的形式,看怎麼樣表演一下。這師承的教學究竟是什麼樣的,給大家演練出來。演練出來以後,它既是一份教材,又讓大家看到了,師承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法,它的好處都在哪裡。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這樣會讓我們:沒有學好的學生,怎麼樣當一個好學生;沒有成就法器的好學生,怎麼樣能成就一個法器;然後怎麼樣來選擇一個好的老師,怎麼樣來跟他配合;一個沒有達到師承的老師,或者沒有達到解悟,或者解悟和證悟這樣的老師,就是國師級的和國寶級的,自己不是這樣的老師,怎麼樣讓自己通過修學,變成一個這樣的老師。也就是在這個模擬演練的過程當中,能把這些給大家表演出來,讓大家能夠去看得清楚,這樣就好了。
因為古人的教學,那個時候沒有攝像機,沒法留下影像資料,也只能是通過記錄,記錄一些師父和徒弟的教學過程。所以今天這個時代,有攝像機這樣的高科技的產品,我們把它利用起來,能夠給大家模擬演練出這些,我想對大家是非常有幫助的。能夠讓大家感受到,從初學佛一直到往生,我們要怎麼學。
好,這是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