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導入NREL最新《最大功率逼近法》,認證鈣鈦礦/OPV最高效率更上一層!

2021-02-15 光電智庫

光焱光電校正實驗室(Enli Tech. Optoelectronic Calibration Lab, Enli Tech Lab) 導入NREL最新「最大功率逼近法」,讓認證鈣鈦礦/有機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更上一層!

自2019年起,光焱科技光電校正實驗室Enli Tech Lab,導入NREL最新標準測試技術:最大功率逼近法,進行認證鈣鈦礦電池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與最高效率,同步跟進國際第三方效率認證最新技術,提升新型器件效率量測準確度與公信力。

鈣鈦礦光伏器件發展迅速,轉換效率在短短四年內,從14%提升至如今的23.8%。如此神速的效率進展卻也伴隨著潛在性能失真的狀況。由於鈣鈦礦器件在不同的測試條件下,如不同的電壓掃描速度、掃描方向以及偏置光源條件,則表現出不同的電流-電壓特性。遲滯效應讓檢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變得更加困難,甚至誇大了器件轉換效率的檢測結果。

因此,NREL針對鈣鈦礦器件,推出「最大功率逼近法」,更加精準地測量鈣鈦礦和有機太陽電池的最大功率與最高轉換效率。

同樣具備第三方國際認證實驗室QE/SR/Jsc/Pmax/PCE 認證資格的Enli Tech Lab,率先導入最大功率逼近法,協助科研單位進行效率認證,幫助客戶測得器件的最高效率潛力,其研究驗證數據也在各大國際期刊所採用(如Joule、Advanced Materials等)!

■    逼近法

將電池維持在接近Vmax的一組電壓下,進行漸進掃描測量,直到電流達到每個電壓的漸近水平。然後將電壓與漸進的電流數據套入標準Pmax 算式上。

■    標準掃描

在使用最大功率逼近法進行測量之前、後,皆須透過正向與反向快速地掃描儀件,可大幅減少待測電池性能檢測失真的狀況。因此,在效率檢測,除了採用最大功率逼真法,亦採用標準IV掃描數據進行驗證。

Q1: 送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否可以只選擇一般標準掃描IV測試,而不用最大功率逼近法來測試效率?

A1: 由於鈣鈦礦電池種類繁多,遲滯現象造成測試效率結果的差異,為確保客戶送認證結果可以得到認可全球實驗室的認可,建議客戶接受採用最大功率逼近法來測試效率。若客戶選擇一般標準掃描IV測試方式,光焱科技光電校正實驗室仍願意為客戶提供測試服務,並提供測試結果的數據,但無法提供效率認證證書。

Q2: 送測OPV有機太陽能電池,是否只要經過正常的標準掃描IV測試,不需經過最大功率逼近法測試?

A2: 目前無論為OPV或鈣鈦礦電池,NREL均會以最大功率逼近法來做效率的認證。此外,由於OPV與鈣鈦礦電池的外形結構十分雷同且材料日新月異,以國際第三方認證實驗室角度,在測試當下並無法分辨送測樣本是屬於哪種電池。為確保客戶送認證結果可獲得國際實驗室認可,光焱科技光電校正實驗室與NREL採取相同策略,以最大功率逼近法進行送樣電池的效率認證。

◎最大功率/效率 (Pmax/ PCE)

◎量子效率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QE

◎光譜響應量測Spectral Response, SR

◎短路電流密度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如您欲了解關於各式太陽能電池校正及效率認證服務,請持續關注此平臺,或可登錄光焱科技官方網站:www.enlitechnology.com

與致電:18512186724

QQ號:1354552336

郵箱:qeservice@enli.com.tw

相關焦點

  • 效率23.1%,NREL科學家構建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
    發表於:2020-10-12 11:25:43     作者:testpv來源:光伏測試網從Joule雜誌了解到,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稱是迄今為止所有非III-V技術中效率最高的柔性薄膜太陽電池。
  • NREL新紀錄:鈣鈦礦疊層效率24.16%,六結電池效率47.1%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近來實現多個效率突破新紀錄:- 新型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的效率達到24.16%,已經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CalLab實驗室正式認證;- 六結電池效率47.1%,展示了多結太陽能電池的巨大潛力。
  • NREL的又一發現:20.3%的鈣鈦礦電池是如何誕生的
    化學成分的變化使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能夠顯著提高壽命和效率。該研究製造出了20.3%的光伏電池效率。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是最有競爭力的下一代光伏技術,有可能以最低成本實現組件效率的提高。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三滷鈣鈦礦合金,可以提高功率轉換效率和光穩定性。
  •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打開APP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光伏子 發表於 2020-12-17 15:14:36 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尤其是當它跟矽配對時。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達到25.2%
    中國財富網訊 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8月5日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科學》發表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
    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在CsPbI3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18%」,(《熱力學穩定的β-CsPbI3
  •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出色的光伏(PV)性能,低成本,大面積製造能力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關注。在過去幾年中,PSC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從≈9%急劇增加到25.2%,但是其穩定性是該領域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製備出高光電轉化效率,高穩定性的器件,是推動該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問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12%並改善滯後效應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用於鈣鈦礦電池生產的表面處理方法。他們提出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滯後現象。鈣鈦礦光伏器件受困於這種效應,因為它們的輸出取決於先前的輸入而非其即時狀態,從而影響了預測性能的準確性。在鈣鈦礦電池中,滯後效應與材料的組成密切相關。按通常看法,界面附近的離子遷移和非輻射複合是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
  • 鈣鈦礦如果拿諾獎,他必是其中一人
    納米人編輯部對2019年國內外重要科研團隊的代表性重要成果進行了梳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的Nam-Gyu Park教授課題組。Nam-GyuPark教授因共同發現並應用鈣鈦礦材料實現有效的能源轉換,榮獲化學領域2017年度「引文桂冠獎」。2017年,科睿唯安網站預測Nam-GyuPark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
  • 上海交大韓禮元、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研究...
    此次,該團隊延續在高效穩定性大面積鈣鈦礦電池上的進展 (Nature 2017, 550, 92–95; Joule 2019, 3, 1–3;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 1903487
  • 轉換效率達18.49% 極電光能大面積鈣鈦礦光伏組件效率再創新高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核心的全球鈣鈦礦產業化技術開發領先企業,極電光能一直堅持科技創新,注重技術研發的投入。近日,極電光能傳來喜訊,公司自主研發的鈣鈦礦太陽能組件轉換效率再創新高,經國際權威認證機構TüV北德按照IEC標準嚴格檢測,轉換效率突破18.49%(@60c㎡),認證效率處於行業領先。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本文詳細研究了甲脒碘化鉛(FAPbI3)基PeLEDs的降解過程,結合實驗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揭示了Cs+和Rb+離子摻雜的PeLEDs具有15.84%的外量子效率,是鹼-陽離子摻雜FAPbI3器件中最高的。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在新興的光伏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認證效率高達25.2%。 與矽(Si)太陽能電池、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和碲化鎘(CdTe)等傳統光伏技術相比,PSC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溶液可加工特性,能夠顯著降低工藝成本,並且柔性器件的製備容易實現。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稱為新一代電池技術,但目前需要解決的重大挑戰不僅是其轉化效率和固有的不穩定性,還有難以大規模生產的問題。 科學家已開發出25%轉化效率的鈣鈦礦電池,足以與矽媲美。但是這些實驗電池最大的問題是「它們通常只是小指指甲的那麼大,一旦嘗試製造更大的電池就會產生缺陷和針孔,從而大大降低電池效率。」此外與持續20到30年的晶矽電池不同,薄膜鈣鈦礦在受熱和受潮時最終會降解。
  • 發光效率接近100%!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南京大學鄧正濤教授團隊製備發光效率接近100%非鉛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並應用於高效環保的白光LED光源。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因其優異的光電性能,引發全球關注。這也是該團隊2015年在《科學》、2017年在《自然》刊登進展後的又一重要突破。 成果競相開花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鈣鈦礦光吸收層、電荷傳輸層等半導體材料組成的異質結結構,分離和提取光生電荷,從而實現了光能到電能的轉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反摻雜」技術效率可達17.8%的微型儲能模塊
    美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反摻雜」工藝,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更好的設備。他們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一個效率為17.8%的微型模塊。研究小組將此歸因於鈣鈦礦內部一種之前未知的反摻雜過程,這最終導致了更低的重組損失和更好的效率。該小組利用葉片塗層工藝製備了鈣鈦礦(甲基銨碘化鉛)器件,並比較了分別退火了3分鐘和20分鐘的相同器件。
  • 光伏發電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
    摘要:最大功率點的跟蹤(MPPT)是提高光伏發電系統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光伏電池輸出特性的基礎上,討論了幾種常見的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最後提出了改進的變步長擾動觀測法,並進行了仿真驗證。光伏發電的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簡稱MPPT)便是通過對光伏陣列的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控制,實現其輸出功率的最大化,以提高光伏電池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