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23.1%,NREL科學家構建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

2020-12-24 索比光伏網

發表於:2020-10-12 11:25:43     作者:testpv

來源:光伏測試網

從Joule雜誌了解到,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稱是迄今為止所有非III-V技術中效率最高的柔性薄膜太陽電池。

該結構基於一種稱為Apex Flex的新型寬帶隙鈣鈦礦複合層,可以承受熱、光和運行測試,同時提供可靠的高壓。隨著原子層沉積(ALD)的發展,這種新材料被描述為「由具有親核羥基和胺官能團的超薄聚合物組成的成核層,用於使共形的低導電鋁氧化鋅層成核。」

研究人員解釋說,疊層電池的兩末端結構對於製造高性能設備特別具有挑戰性,因為需要相互「調諧」不同的電池材料以防止它們在某些光照條件下限制彼此的性能。他們指出,如果這個問題得到解決,那麼在去除了兩個透明觸點和一個潛在的基板後,疊層電池可以更輕,更便宜。

研究人員解決了兩個主要挑戰,其一涉及連接團隊的新型寬帶隙鈣鈦礦,由於氧化銦錫的厚複合層引起的分流,在以前的設計中,互連區域包含小的分流路徑降低了效率。在兩種鈣鈦礦材料之間,NREL的團隊設計了一個新的複合層,同時保留了通用的體系結構和製造範例,對製造進行一些周到的更改,創建了密集且薄的複合層,消除了分流路徑,並且比以前的技術薄約80%。

其二部分涉及新的寬帶隙鈣鈦礦層,該層能夠承受熱,光和運行測試,同時提供可靠的高壓。先前設計中的瓶頸與材料的不穩定性有關-光會導致材料內的化學偏析並導致效率下降,由於碘化物-溴化物滷化物的偏析而導致的寬間隙子電池中的大電壓損失。第二個問題團隊通過減少溴的量,使用不同的分子合金來改變該層的晶體結構來解決,將材料的帶隙調整到了損耗大大降低的水平,結果是:具有高穩定性和效率的連續可調帶隙電池。

NREL研究人員稱,這種成分調整可以使1.73電子伏特的帶隙鈣鈦礦具有高而穩定的電壓。通過結合這些進展,研究人員製造出了兩端子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在剛性基板上的功率轉換效率為23.1%,在柔性塑料基板上的功率轉換效率為21.3%。

研究人員表示:「在單個太陽電池中配對多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吸收劑將實現真正差異化的太陽能技術,該技術具有高效,低成本和輕巧的特點。這項合作努力使全鈣鈦礦薄膜更接近商業現實,我們很高興看到它們在不久的將來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

最新消息: ☞☞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 將於10月27~29日在嘉興召開。持續兩天的活動將邀請約30位全球鈣鈦礦領域技術專家做專題報告。

論壇邀請單位包括:鈣鈦礦電池研究機構、電池與組件製造商、關鍵裝備及配套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分析諮詢機構、終端用戶代表等行業企業及專家齊聚嘉興,全方位探討鈣鈦礦與疊層技術在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中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NREL新紀錄:鈣鈦礦疊層效率24.16%,六結電池效率47.1%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近來實現多個效率突破新紀錄:- 新型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的效率達到24.16%,已經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CalLab實驗室正式認證;- 六結電池效率47.1%,展示了多結太陽能電池的巨大潛力。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NREL的又一發現:20.3%的鈣鈦礦電池是如何誕生的
    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是最有競爭力的下一代光伏技術,有可能以最低成本實現組件效率的提高。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三滷鈣鈦礦合金,可以提高功率轉換效率和光穩定性。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通常使用碘和溴,或溴和氯的混合物製成,但研究人員改進了這一配方,將所有三種滷化物都混合在一起。研究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3篇採用疊層技術的文章值得重視,將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商品化矽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但這一方向目前國內開展研究的不多。」李永舫指出,「國內研究者應該重視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尤其是在現有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技術的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同時需要研究疊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後對原來的矽太陽能電池產品穩定性和壽命的影響。」
  • 鈣鈦礦/矽疊層電池中底電池的選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當下,單結晶矽電池實驗室效率已突破26.6%,已逼近其理論效率極限;進一步提升效率難度較大。因此,人們將目光投向基於晶矽的疊層太陽電池,即用寬帶隙的頂電池與較窄帶隙的晶矽電池組成疊層電池,以有效提高太陽電池的效率。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電池可謂電池界的新星,短短十年內,其光電轉換效率已從最初的3.8%提高到了25.2%。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近日,牛津光伏公司宣布,其鈣鈦礦/矽串聯結構的效率再創新高,已接近30%的裡程碑,達到29.52%。這一成就也使該技術領先於任何材料的單結電池,從而進一步驗證了串聯電池作為「PV的未來」的案例。新的效率記錄已通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認證。
  •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出色的光伏(PV)性能,低成本,大面積製造能力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關注。在過去幾年中,PSC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從≈9%急劇增加到25.2%,但是其穩定性是該領域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製備出高光電轉化效率,高穩定性的器件,是推動該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問題。
  •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尤其是當它跟矽配對時。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達到25.2%
    中國財富網訊 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8月5日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12%並改善滯後效應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用於鈣鈦礦電池生產的表面處理方法。他們提出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滯後現象。鈣鈦礦光伏器件受困於這種效應,因為它們的輸出取決於先前的輸入而非其即時狀態,從而影響了預測性能的準確性。在鈣鈦礦電池中,滯後效應與材料的組成密切相關。按通常看法,界面附近的離子遷移和非輻射複合是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反摻雜」技術效率可達17.8%的微型儲能模塊
    美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反摻雜」工藝,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更好的設備。他們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一個效率為17.8%的微型模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以支持大規模生產。北卡羅來納大學(UNC)的科學家說,其中一個問題是鈣鈦礦經歷的退火(加熱和緩慢冷卻)過程。許多製造過程耗時過長,成為大規模生產的一大瓶頸。
  • 2019年導入NREL最新《最大功率逼近法》,認證鈣鈦礦/OPV最高效率更上一層!
    自2019年起,光焱科技光電校正實驗室Enli Tech Lab,導入NREL最新標準測試技術:最大功率逼近法,進行認證鈣鈦礦電池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與最高效率,同步跟進國際第三方效率認證最新技術,提升新型器件效率量測準確度與公信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能用來制氫,美新型「人造葉子」效率再提高
    人工光合作用是種利用陽光來電解水的綠色制氫技術,過去人們大多都以矽材為主,雖然便宜容易取得,但轉換效率著實不高,也存有穩定性問題,而現在美國科學家把矽材換成光電領域的黑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功提高制氫效率。
  • 轉換效率創歷史新高,NREL研製47.1%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三五族半導體太陽能轉換效率高,最高效率已突破43.5%,而現在美國科學家又刷新記錄,新型太陽能電池效率逼近50%大關,已達到47.1%。所謂六接面,就是擁有六層光敏層(Photoactive layer),根據新聞稿,每一層也是由多層三五族半導體構成,可吸收不同光譜範圍的光線,最後科學家再把140層的三五半導體集成進厚度是頭髮三分之一的太陽能電池中,最終在強光下,轉換效率高達47.1%。
  • 李輝:像搭積木一樣組裝太陽能電池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正如在很多領域,提升效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一樣,對於太陽電池而言,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可有效降低單位面積光伏發電成本。然而,縱然再提高效率,單結電池也難以突破29%(矽太陽電池)的理論效率極限。 「疊層電池就像是搭積木一樣,你搭一層,再往上搭一層。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稱為新一代電池技術,但目前需要解決的重大挑戰不僅是其轉化效率和固有的不穩定性,還有難以大規模生產的問題。薄膜電池重量輕,可彎曲,可以在露天實驗室中和在接近水沸點的溫度下生長,與精煉工業矽所需的3,000華氏度(1,650攝氏度)熔爐相去甚遠。 科學家已開發出25%轉化效率的鈣鈦礦電池,足以與矽媲美。但是這些實驗電池最大的問題是「它們通常只是小指指甲的那麼大,一旦嘗試製造更大的電池就會產生缺陷和針孔,從而大大降低電池效率。」
  • 《科學》發表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
    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逾18%》)。相比之下,全無機CsPbI3鈣鈦礦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即使耐受400度高溫也不發生分解,並且~1.7eV 帶隙的全無機CsPbI3鈣鈦礦是和廣泛使用的~1.1eV帶隙的晶矽構建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理想材料。但是,全無機CsPbI3鈣鈦礦面臨結構容忍因子過小導致的體相穩定性差,鈣鈦礦材料缺陷多以及其器件能級匹配不理想引發的器件效率較低這兩大關鍵挑戰。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因為高頻電容信號會受到空穴傳輸層(HTL)的載流子的影響,基於電容的測量不能被用於可靠地分析鈣鈦礦層或其界面的缺陷特性。對於無空穴傳輸層(HTL-free)的鈣鈦礦電池,因為鈣鈦礦層不存在載流子的束縛和激發,高頻電容可以被認為是器件的幾何電容,因此可以用於計算鈣鈦礦層的介電常數。低頻的電容信號可以用於計算鈣鈦礦層離子電導的激活能,但需要排除電荷傳輸層對測量的影響。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收服電池界的「小哪吒」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 年首次報導後
  • 上海交大韓禮元、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研究...
    此次,該團隊延續在高效穩定性大面積鈣鈦礦電池上的進展 (Nature 2017, 550, 92–95; Joule 2019, 3, 1–3;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 190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