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縣境東西寬41公裡、南北長46公裡,總面積1212平方公裡。全縣人口6.8萬,其中農業人口5.3萬,轄2鎮5鄉,79個行政村,是革命老區、省界邊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永和縣歷史悠久,民風淳樸,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3000多年前即有建制。西漢置狐訁聶 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稱永和縣。
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區域小氣候使永和盛產的紅棗、核桃、小雜糧、酸棗、野生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品質上乘,聞名遐邇。尤其是永和紅棗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無蟲、無公害、無汙染而久負盛名,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證書和有機紅棗產品認證,是全國無蟲紅棗第一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棗鄉」稱號,紅棗收入佔到農民經濟收入的40%。另據探明,我縣境內煤層氣區塊面積為620平方公裡,初步探明可採儲量為1100億立方米。
永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獨具魅力。以紅軍東徵永和紀念館為重點的紅色文化旅遊、以黃河乾坤灣為重點的黃河風情旅遊、以綠色產品採摘為主的綠色生態旅遊的格局初步形成。乾坤灣景區位於全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晉陝大峽谷之中,是九曲黃河的核心景區,2011年被批准為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乾坤灣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全省11個重點建設景區和五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乾坤灣和東徵紀念館被列為全市十大特色旅遊景點之一。
全縣農家樂、美麗鄉村等鄉村旅遊產業全面推進,積極打造、宣傳乾坤灣作為黃河的重要標誌,成為國家品牌,叫響全國。全縣旅遊景點2處,新建農家樂2家,遊客人數比去年增長了34%,旅遊總收入達到551萬元,同比增長30%。
201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66284人,比上年末增加101人。其中:男性人口34462人,女性人口31822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1.99%和48.0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8元,同比增長8.5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4元,同比增長16.5 %。城鎮佔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6元,低收入比重45.1%,同比增長9.9%;農村佔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元,低收入比重37.9%,同比增長19.3%。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 105649萬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09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97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4668萬元,分別增長11.1 %、7.9 %和17.0%,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6.9%,拉動經濟增長2.3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21.8:17.0:61.2;人均GDP15931元,比上年增長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