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那部嚴重水土不服的《深夜食堂》嗎?
這劇在豆瓣創造標記10w+,評分2.8的「盛況」。
尷尬到嘔血,實力演繹什麼叫生搬硬套。
此劇,照搬日版,把人物硬塞進日式居酒屋,外加幾句酸掉牙的旁白,一鍋亂燉,還自以為烹調成了可以下咽的心靈雞湯。
看看網友是咋吐槽的▼
理念沒有錯,食物是可以撫慰人心,但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是「擼串兒」啊,大哥。
尤其是夏天傍晚,三五好友,街頭巷尾,市井裡弄,在這個環境裡,來一紮啤酒,兩盤毛豆,外加炭火籠起、香氣逼人的烤串兒,這才是我們的深夜食堂。
懷著激動的心情,毒藥君要告訴大家,真正屬於我們的深夜食堂終於來了。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部超接地氣,也超級誘人的最新美食紀錄片——
《人生一串》
安利之前,溫馨提示:B站可看,但需要減肥的同學慎點~
不得不說,B站真的是能幹大事!
這片子一經播出,豆瓣評分直逼9.0。
原因不只在於觀眾對於美食的垂涎,更在於我們對小老百姓故事的饑渴。
不同於官媒《舌尖上的中國》的中規中矩,宏大敘事,《人生一串》更像是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小品。
點開第一集《無肉不歡》,毒藥君立即被滿屏的肉肉吸引。
這才是真·肉番啊!
烤串兒嘛,其他都是錦上添花,只有肉才是主角。
從四川西昌到雲南昭通,再到新疆的喀爾曲尕,各有各的吃法。
四川西昌的長籤火盆燒烤,特點在於:野。
它取材自涼山彝族特有的小黑豬。
用火盆褪去豬皮,直接切成大塊,加入小米辣,再用長籤一串。
大口吃肉,沒商量。
相較於四川的大快朵頤,雲南昭通恰恰相反,這裡的人愛吃牛肉小串兒。
牛肉小串兒的精髓在於:滷湯。
當地回民最擅長這種做法,小牛肉切條,穿串兒,滷湯入味,然後猛火快烤。
別怕小串兒不夠吃,你想單點人家還不買呢。
這串兒別名把把燒,整把烤制,一口一串兒。
怎麼樣?克制一點,先來100串?
不同於牛肉小串兒精益求精的配料。
在新疆的喀爾曲尕,當地的羅布人只用一把粗鹽就可以烤出美味的羊肉串。
人家吃的就是一個字:鮮。
以新砍下的紅柳枝為籤,宰羊、放血去羶,直接上火烤。
烤制方法化繁為簡,除了鹽以外,其他什麼調料都不加。
說完這三種烤串,你是否跟毒藥君一樣,早已經口水橫流三千尺了?
肉在燒烤中王者的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動,肥美多汁的鮮肉配以各類調料,熱辣的與火相擁,毫不客氣的挑逗你的味蕾。
燒烤也可以吃出境界,吃出一份浪漫情懷。
所以,吃燒烤,食物好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哪裡吃,和誰一起吃。
大學畢業前的那個夏天,和初戀看完電影回來的路上,以及下班後脫掉疲憊的夜晚。
與同學、愛人、朋友一起,才失不了擼串的精神氣兒。
儘管現在,有名的飯館兒,奢華的酒店都能看到燒烤的身影。
但是,更多人還是鍾情於大排檔,路邊攤。
因在這裡,老闆和食客之間總有情感牽引。
西昌「小二自助烤肉」的老闆是個嗜酒如命的人。愛笑,愛聊,老顧客很多。每當老友叫他,這老哥拿起酒杯就是一副千杯不醉的架勢。
尉犁縣的阿布對自己的烤全羊充滿自信,他會在烤全羊出爐後把它們懸掛起來,炫耀自己的藝術,吸引顧客。
而長途司機最熟悉這種味道,但凡路過必定要吃一口這種美味。
對於熟悉的味道,我們總有一種執念。
人們常說,味覺是最誠實的,味覺的記憶也最為長久。
毒藥君曾經聽人說過一句話:
「很多年以後,你可能已經忘記了初戀的模樣,但一定記得他嘴裡薄荷牙膏的味道。」
食物的味道也是這樣,它像是某種符號,標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而對於一個離家遊子來說,最怕的就是,回家時,朋友突然告訴你:嘿,咱倆常吃的那家某某店不幹了。
說來荒誕,毒藥君依稀記得,小時候,不管哪裡的牛羊肉,凡是燒烤攤都會打上新疆的名號。
也不知道為什麼,城裡忽然就多了那麼多新疆人,反正肉是挺好吃的。
於是,大人喝酒,孩子吃串兒。似乎,夏天的風裡永遠有西瓜和孜然的味道。
用《人生一串》官方的話說,這是一部:
「國內首檔匯聚民間燒烤美食,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深夜美食紀錄片。」
對燒烤的熱愛,已經揉進了中國人的味覺基因。夏天的瑣碎、燥熱在炭火的逼迫下徹底瓦解。
夜幕降臨,到熟悉的地方,吃熟悉的味道似乎成了草根老百姓的集體狂歡。
網上盛傳一種說法:
沒有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就兩頓。
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不約而同的用燒烤消解苦悶。
好像只要來到這裡,就可以暫時告別生活的困境,享受昏黃燈光下的溫暖。
平凡世界夜晚的烤攤兒總是多了一分魔幻的江湖氣息。
嘈雜的街道,熱鬧的叫賣聲,熱辣的烤肉,冰涼的啤酒。混雜在街景的霓虹燈下,這就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的夜生活。
紀錄片中,一個燒烤攤老闆饒有興致的提及他和城管鬥智鬥勇的經歷。
底層民眾疲於奔命的生活常態,到了這裡竟然生出幾分江湖化的個人英雄主義氣質。
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故事,說不愛它是假的。
深夜的老街小巷裡藏著人間百態,最不缺的就是故事。
最近幾年,人們漸漸認識到,在我們的影視作品裡,不是極度貧窮就是極度富有,尋常老百姓的故事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邊緣化了。
因此,從題材上來說,《人生一串》很討喜。
它拍的就是我們的平凡生活。
除此之外,這片兒也確實接地氣,不裝。
首先,解說詞「有勁兒」。
沒有咬文嚼字,故作高深,而是完全符合主題調性。
「燒烤大趴」「這哥們兒」等口語化表達,完全草根不做作。
解說大大本人就是分集導演(共六集),普通話一級棒,但完全沒有老套的播音腔。
其次,吃得夠香。
這吃相,看著就爽▼
所以說,何以解憂?美酒烤串兒呀!
拍中國人的深夜食堂,最重要還是純粹。
像這種儀式感▼
不需要滴!
那麼,到底啥是煙火氣?
是世俗之愛,是灑脫和勇於自嘲的處世觀,是誇張自虐的小人物疲憊生活的點點溫存。
杯酒人生,人生一串。
這,才是屬於我們的「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