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使"聰明的笨蛋"雪上加霜 關注讀寫困難孩子

2020-12-17 網易新聞
  如果你的孩子讀寫困難,請別……

  7歲的小林(化名)在北京一所小學讀二年級,不知從何時開始,被老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他似乎是典型的「學困生」:不好好學習,愛動愛鬧管不住自己,甚至被認為是弱智。

  「在學校就湊合著過吧。」這個男孩口頭經常念叨著這句「衰老又無奈」的話。

  小林無法連貫地讀好已經學過的課文,寫字永遠不能按照筆劃順序,寫出來的字有大有小,亂七八糟。在專家眼裡,這類孩子智力非常正常,甚至有些人還超常,但問題是,他們一旦面對字的時候,就像面對著一團黑線,即使寫過許多遍,還是不能通順地念出來。在老師的一直以來不耐煩的眼神下,這些孩子對上學沒有一點興趣,甚至厭學。有人稱呼這群人「聰明的笨蛋」。

  這一概念是美國特殊教育專家柯克1963年4月6日在「知覺障礙兒童基金會」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的。這些「聰明的笨蛋」不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而是他們存在一種天生的問題「讀寫困難(Dyslexia)」。「讀寫困難」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讀寫能力上落後的現象。研究表明讀寫困難跟大腦異常發展和小腦發育遲緩有關。  

摘不掉的「差生」帽子導致錯亂的人生

  北京教科院曾做過一個調查,北京中小學生中有10%的孩子存在讀寫困難。但只有極少的讀寫困難兒童,被及時發現和得到專業矯治。

  我國對於兒童讀寫困難的教育研究相對落後,但近幾年隨著這一問題的不斷增多,也有一些相關調查。數據表明,犯罪青少年中50%存在讀寫困難;在棄學者和網癮兒童中,80%以上的人都曾經患有讀寫困難或注意力缺損多動等障礙;只有8%讀寫困難者能完成大學學業。

  只是因為一種生理原因被扣上「差生」的帽子,即使經過自我克服,這些孩子也會從小在心裡有一種自卑和壓抑,從而導致錯亂的人生。

  2007年4月,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的主犯、韓國留學生趙承熙的簡歷中有他在少年期存在「Dyslexia and Reading Disabblite(讀寫困難)」的記錄。有人分析,這種經歷與他今後的心理、精神變化有關。

相關焦點

  • 10%孩子讀寫困難 誤解將使「聰明的笨蛋」雪上加霜
    在專家眼裡,這類孩子智力非常正常,甚至有些人還超常,但問題是,他們一旦面對字的時候,就像面對著一團黑線,即使寫過許多遍,還是不能通順地念出來。在老師的一直以來不耐煩的眼神下,這些孩子對上學沒有一點興趣,甚至厭學。有人稱呼這群人「聰明的笨蛋」。 這一概念是美國特殊教育專家柯克1963年4月6日在「知覺障礙兒童基金會」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的。
  • 中國千萬小學生讀寫困難:被誤解的"聰明笨小孩"
    由此推算,目前中國大約有1000多萬小學生正受到讀寫困難的困擾。  正在經營一家讀寫困難矯治機構的蘭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6~12歲是讀寫困難的最佳矯治期,如果能較早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幫助孩子提高讀寫能力。  但在中國,讀寫困難並不廣為人知,這意味著每10個學生裡,就可能有1個成為被誤解的「聰明笨小孩」。
  • 關注身邊「聰明的笨小孩」 或患「讀寫困難」症
    關注身邊「聰明的笨小孩」 或患「讀寫困難」症 書寫困難學生訓練4個月的字  頭腦聰明卻看不懂課本,聽得懂講課卻不會答題,在學校裡,有這樣一些「聰明的笨小孩」。他們不是不用心,而是患有「讀寫困難」症。
  • 「讀寫困難」孩子有讀寫困難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樂讀君~讀寫困難,又稱失讀症或閱讀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讀寫困難不是某種顯性的疾病或殘疾,需要的是理解、包容、認可與支持,卻因為社會較低的認知水平和想當然的誤解,讓他們在學校、家庭和人群中,無時無刻不體驗著挫敗和無助。
  • 讀寫障礙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而在國內,讀寫障礙也並不罕見,並且很少能接受特殊教育。這是一些孩子剛剛開始是會在拼寫上有困難,然後在書面表達上也會出現困難,最終大概三年級左右就會在閱讀上撞板。這不是很小的比例,想像下如果這個比例是一種軀體疾病的比例,那它可能會受到大量關注。對於這種看不見的、在大腦內容存在的困難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這些孩子只有在正確診斷的情況下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 【讀寫困難】閱讀困難是一種什麼體驗?
    通常,學校和家長一般都會以為是學生學習不努力或者比較「笨」,而他們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孩子有閱讀困難。 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閱讀困難,但同時,你很有可能像很多人一樣誤解了那些患有閱讀困難症的孩子。
  • 活到三十多,才發現自己「讀寫困難」
    這個「讀寫困難」的人是我。主要是「閱讀」的困難,「寫」的困難並不明顯。當然蒙題也是有技巧的,但這種靠技巧的考試,隨著年級越高,就越失效……如果孩子有「讀寫困難」,是可以通過額外的訓練幫助孩子改善的,但我不專業,不能在文章裡分享有效的指導方案,你可以通過購買相關書籍學習。
  • 很多中國家長都不知道的讀寫障礙,別再誤解孩子又懶又笨了
    我第一次聽說「讀寫障礙」是從做教育公司的Miss Miya那裡,它徹底顛覆了我學生時代對「差生」的認知。我覺得布丁還小,根本不會遇到這種聽起來像智力和精神問題的毛病。然而在了解了更多信息之後,我發現其實這是一個需要被普及的概念,它讓我們看到了從未看到的「學習困難」的另一面。
  • 讀寫障礙兒童:被誤解的「懶小孩」
    小牧只是我國千萬名讀寫障礙兒童中的一個。日前,中國讀寫困難及國際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據該論壇專家介紹,我國讀寫障礙者的人群約有10%,其中讀寫障礙兒童有1500萬。由於缺乏普及,國內對讀寫障礙認識度不足1%。 賈伯斯、愛因斯坦等名人都有讀寫困難,經過專業訓練,他們同樣為社會作出貢獻。讀寫障礙難以根治但可以矯正,研究表明,讀寫障礙最佳矯正年齡是7歲至12歲。
  • 【讀寫困難】錯怪孩子了!有種粗心叫讀寫困難,越罵越嚴重
    其實,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寫錯詞念錯字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有著一個更具隱蔽性的問題「讀寫困難」。什麼是讀寫障礙?讀寫困難是一種最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有讀寫困難的學童,雖然有常規的學習經驗,但卻有閱讀和書寫困難。
  • 「讀寫困難」愛因斯坦,達文西的經歷告訴我們,讀寫障礙可能是隱藏...
    聰明的尼庫巴老師也慢慢發現了伊桑的與眾不同,伊桑是有個閱讀障礙的孩子,但是卻擁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為了喚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庫巴老師在課堂中和孩子們講述愛迪生等名人小時候也存在著讀寫障礙,甚至無法識字,交流困難,也都曾被周邊的人當成弱智,而老師自己也曾是。
  • 關於讀寫困難,你知道多少?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以下特徵的6項,那麼他/她就可能存在讀寫困難。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小學生讀寫困難疑似發生率高達11%左右,也就是說大約有1000多萬小學生正受到讀寫困難的困擾。個人的讀寫困難嚴重程度不同,有的人會持續到成年。二、是什麼導致了讀寫困難呢?研究已經發現一些導致認知方面出現問題的生理因素,也發現讀寫困難可以由不同的因素引起。
  • 讀寫障礙---聰明的「笨」女兒
    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  讀寫障礙家長們面對著艱難的困境:「我們會繼續陪著我們的孩子,直到他們能以自己的形式展現自我。然而,我們能堅持多久,孩子又能堅持多久?」
  • 孩子學習困難——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也叫讀寫困難。是一種特定的學習障礙,有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兩種(還有少部分聽覺障礙),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同時存在。其形成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大腦神經發育異常,不是後天學習環境不良,或者缺少學習經驗所致。
  • 孩子可能有「讀寫障礙」,家長要正確引導
    這可讓小妍擔心不已,孩子明明很聰明的怎麼會這樣呢?心裡想孩子是不是出了問題呀?  孩子總是反著寫字,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不僅數字會寫反,英文字母也會時常寫錯。由於多次糾正後總是改不了,有的家長就認為這是孩子故意為之,開始批評或強迫孩子改正,家長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反著寫字是有原因的,讀寫障礙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明白。
  • 公共圖書館開展讀寫困難兒童服務的意義與可行性
    同時,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一障礙由於「缺乏檢測指標」、「不為大部分家長所了解」等原因,引發了無數的家庭爭吵、衝突以及傷害,也影響了無數「聰明的笨小孩」的認知、情感甚至終身成長。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弱勢群體的精神家園,作為維護社會信息公平的保障制度,有責任也有能力為龐大的讀寫困難兒童群體提供閱讀幫助:第一,面向所有人提供平等服務是公共圖書館與生俱來的使命。
  • 聰明的「笨小孩」或患讀寫障礙
    7到12歲為最佳幹預期讀寫困難的孩子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可以聽懂但讀不懂,但是很多家長和老師不知。「就像色盲色弱對顏色缺乏識別力一樣,讀寫困難的孩子對文字的識別力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對文字符號的敏感度低。實在不是他們懶或傻。」所以,讓「看不懂數學應用題」的孩子去參加傳統的測驗,實在是「不公平競爭」。
  • 我國1500萬學生受讀寫困難困擾 極少數得到專業矯治
    據悉,在中國內地,大約有10%的學生(達1500萬人)受到讀寫困難的困擾,僅北京就有10%左右的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讀寫困難。然而,公眾對讀寫困難的認知度還不到1%,遠遠落後於香港、臺灣、新加坡。由於大多數校長和教師都對讀寫困難不了解,學校也不能為這些學生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只有極少數的讀寫困難兒童,被正確發現和得到專業幹預、矯治。
  • 讀寫存障礙 別怪孩子笨
    讀寫困難是一種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泛指在閱讀、書寫或拼字方面的障礙。它的成因源於神經系統對信號處理的異常,可能跟大腦異常發展、小腦發育遲緩有關,一般在小學階段出現。很多患有讀寫困難的孩子,都被誤認為是懶惰和不專心,也因此錯過了7歲到12歲的最佳矯治時間。專家和政協委員為此呼籲,讀寫困難應儘早被重視並予以早期幹預,幫助孩子們走出讀寫困難的世界。
  •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關於讀寫障礙(困難)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