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障礙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2021-02-19 健知教育丨注意力感統訓練中心

誤解:讀寫障礙不存在。

事實:讀寫障礙是已有研究和記錄最多的影響兒童的情況之一。30多年來,已經有很多關於讀寫障礙的獨立、科學、可重複驗證、已公開發表的研究,這大部分是由納稅人資助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完成的。迄今為止,讀寫障礙是最常見的學習障礙。本文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研究,更多的研究可以從相關書籍和相關網頁上查詢到。我們可以看看由國際讀寫障礙協會發布的一份關於讀寫障礙情況的說明書。(了解更多:關於讀寫障礙的常見問題;讀寫障礙:知道越多越有用)

 

誤解:讀寫障礙情況很少見。

事實:根據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報告,讀寫障礙影響了美國20%的人口,也就是五分之一的人。不過它確實有程度之分。有些人只是輕度,有些人是中度,有些人是重度,而有人寫可能是非常嚴重。而在國內,讀寫障礙也並不罕見,並且很少能接受特殊教育。這是一些孩子剛剛開始是會在拼寫上有困難,然後在書面表達上也會出現困難,最終大概三年級左右就會在閱讀上撞板。

這不是很小的比例,想像下如果這個比例是一種軀體疾病的比例,那它可能會受到大量關注。對於這種看不見的、在大腦內容存在的困難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這些孩子只有在正確診斷的情況下才能有效解決問題。為了幫助他們獲得適當的幫助,我們首先要知道他們存在哪些實質的困難; 然後,我們才可以介入合適的幫助,使用正確的工具為他們提供支持。

 

誤解:讀寫障礙是「涵蓋一切」的術語。

事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研究還沒有出來之前情況確實是這樣的。但現在我們有一個基於研究的「讀寫障礙」的定義:讀寫障礙是一種源於神經系統的一種特殊學習障礙。它的特徵是難以精確或(和)流利地識別詞彙,並可能伴有拼寫和解碼能力上的困難。這些困難通常源於語音因素成分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往往與其他認知能力和有效的課堂教學相關。第二個後果可能包括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以及閱讀體驗的減少,這會妨礙詞彙和背景知識的增長。

(本文內容是基於英文,英文是拼音文字,讀寫障礙在拼音文字中主要表現為失讀症,即不會讀。而對於漢字的讀寫障礙可能跟漢字的語音、字形結構都相關;在用拼音標識漢字時,需要用到語音技能;書寫時需要對字形結構進行加工,一般漢字筆畫比較多,空間位置變換比較多,音近形近字多,書寫時提取的困難會比較大;所以中文為基礎的閱讀障礙,可能會在閱讀和書寫上都會出現問題。基於這一點,可能拼音文字與象形文字讀寫障礙的背後機制會存在差異)。

 

誤解:讀寫障礙在男孩中比較常見。

事實:雖然男孩比女孩更多地被轉介去做評估,但研究表明讀寫障礙對男孩女孩的影響是一樣的。男孩比女孩更多地轉介去做評估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問題。似乎男孩在一二三年級的時候,他們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堂任務或作業時,他們會開始變得沮喪並會外化他們的沮喪情緒。父母和老師注意到孩子出現這些行為,他們就會想找出背後的原因,然後帶孩子去做評估。通常當女孩在一二三年級時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她們可能會變得靜默、坐到最後面試圖隱藏自己。所以她們不會很早就被注意到,通常她們有讀寫障礙這個事情需要到更高年級才會被發現。

不過,有一些新的矛盾的研究表明,閱讀障礙在男孩中出現的情況會比女孩高2-3倍。此外,男性讀寫障礙的神經生理學特徵可能與女性非常不同(Evans et al., 2014)。

 

誤解:讀寫障礙是由視覺缺陷引起,有讀寫障礙的人會將東西看反。

事實:讀寫障礙與視覺缺陷無關,有讀寫障礙的人並不會將東西看反,他們跟你我看東西的方式是一樣的(註:看的時候是跟我們一樣,問題出現在他們在表徵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顛倒的情況)。讀寫障礙並不是由於視覺缺陷引起的,它不是視覺處理系統的缺陷,它實際上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了大腦接收、處理和對語言的反應,是一個語言處理缺陷。這就是為什麼視覺治療對他們沒有用,他們的眼睛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看不見的在大腦中的語言學習機制的難題,學生們常常會在形音對應、快速命名、解碼、語音加工、詞彙識別、流暢性和拼寫書寫方面出現困難。他們會顛倒b和d,6和9,這是由於他們在形音對應以及他們閱讀、發聲方面的困難引致的。

 

誤解:孩子長大了,讀寫障礙的情況就會消失。

事實:讀寫障礙是伴隨終身的問題。這意味著你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抱著一種孩子長大了問題就會自然消失的錯誤期望。它並不會自行消失,孩子只會越來越落後,除非孩子得到正確的幹預或輔導。所有的專家都認為「等待」是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

有一些以研究為基礎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在閱讀、拼寫和書寫技能上達到或超越年級水平。儘管去幫助增進這些技能永遠都不會太遲,但儘早幹預是預防或減少對他們的自尊心、情緒困擾或上學恐懼的最好方法。(了解更多:父母如何為有讀寫困難的孩子提供支持)

 

誤解:所有會出現顛倒字母或數字的孩子都是有讀寫障礙。

事實:大多數孩子在初期學習的時候(或說二年級以前)都會有將字母或數字顛倒的情況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完全正常的事情。但一般經過兩年的書寫指導和練習之後,這些顛倒的情況會消失。

如果兩年以後都還出現顛倒的現象,這可能是讀寫障礙的典型警示信號。然而,如果一個孩子真的有讀寫障礙,他們同時也會有很多讀寫障礙的典型症狀,要將這些結合起來考慮,不能從單一症狀出發。

 

誤解:沒有方法診斷讀寫障礙。

事實:受過深度訓練的專業人士可以在孩子5歲左右就診斷出讀寫障礙。關於讀寫障礙的典型症狀可以點擊閱讀更多:如何能判斷一個人可能有讀寫困難;小學生讀寫困難小檢測:37條共同特徵。

 

誤解:如果孩子9歲之前不教他閱讀就太遲了,如果能教會他們閱讀和書寫,讀寫障礙就會消失。

事實:對有讀寫障礙的人來說,提高他們的閱讀、拼寫和書寫能力永遠也不會遲。讀寫障礙可能在目前的研究下,暫時沒有能完全消除的方法,它可能會伴隨終身。但儘早通過合理的幹預可能幫助他們提升閱讀、書寫的技能,不會發展更多其他的困難,如情緒、自尊問題等。

 

誤解:智力和讀寫能力相關。所以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閱讀,他就不可能是聰明人。相關的天才兒童不可能有讀寫障礙或學習障礙。

事實:讀寫障礙和智力水平並無關聯。意思是你可能有很高的智商但同時又有讀寫障礙,你的智商可能超過平均智商但同時有讀寫障礙,但又有可能你的智商很低並同時有讀寫障礙,讀寫障礙可能會出現在不同的智商群體中(但如果出現在低智商群體中,要注意區分是由於他們的認知能力引致的在讀與寫上出現困難,還是因為存在讀寫障礙)。

很多有讀寫障礙的人可能是非常聰明的,成人以後也能夠完成令人驚奇的事。因為讀寫障礙會影響大腦特定的部分,所以有些時候這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他們可能口語表達能力很強、在視覺空間、推理或數學方面都很好,同時他們可能思維很敏捷、想法很多,是很好的問題解決者,但可能這也是很多人沒有被確診的原因。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這些人在藝術/視覺空間上的優勢並非是對讀寫障礙的代償。有讀寫障礙的人並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會比其他沒有讀寫障礙的人在藝術/視覺空間等能力上更有天賦,而可能正是這些人會試圖避免以文字為基礎的活動,而是會將努力和興趣轉移到藝術、手工藝、體育、戲劇或計算機等領域。

誤解:除了有讀與寫方面的困難以外,真正有讀寫障礙的人還會並發很多如手腳不協調、短時記憶能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事實:過去應用於讀寫障礙診斷的軟體徵是開放解釋的或基於經驗的,而不是基於實驗證據。許多被貼上讀寫障礙標籤的人(包括那些出色的運動員)他們並不會手腳不協調。也有研究發現,短時記憶能力差與嚴重讀寫障礙的相關度也很低。也有很多老師報告說,那些有一點點閱讀難題但非閱讀障礙者只要學會了如何閱讀,他們就會開始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此外,這些情況通常出現在那些已經會讀與寫的人身上,這些人並沒有被診斷出有讀寫障礙。

誤解:有讀寫障礙的人無法閱讀。

事實:每個有讀寫障礙的人都可以閱讀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是很快很早的話,他們可能在三年級左右會碰到閱讀「天花板」。他們在閱讀時,儘管之前已經學過了如何發音,但他們有時候還是很難提取語音並正確說出來。他們很經常在這一頁能將詞彙正確讀出來,但到新的一頁相同的詞彙可能就會讀不出來。

但是書寫能力會將有讀寫困難的孩子與其他因素引起的讀寫困難區別開來。如果孩子與他們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詞彙表,孩子也許能夠學習表中的20個詞彙來應對周五的測驗,但他們無法將學到的這些詞語從這一周保留到下一周。

他們在寫句子或段落的時候可能也寫不出來,甚至像「因為」「朋友」或「做」這類高頻詞彙也寫不了。這就是書寫困難為何會成為讀寫障礙的典型警示信號。

誤解:大部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克服了早期的閱讀和書寫困難。讀寫障礙只是發育延遲而已

事實:很多研究已經表明了相反的觀點。它表明如果孩子在一年級的上半學期就在閱讀、書寫和拼寫上遇到困難,沒過沒有介入幹預措施,那麼這個孩子在八年級和成年後仍在這些技能方面有困難的機率超過90%。這表明,僅有低於10%的孩子長大以後不需要掙扎於這些困難。這就是說等待確實是你所能做的最糟的事了,孩子只會越來越落後。

 

誤解:每個在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都有讀寫障礙

事實:讀寫障礙並不是孩子在閱讀上出現困難的唯一原因,但卻是最常見的原因。你如何能分辨究竟是不是讀寫障礙使得孩子在閱讀上出現困難呢?讀寫障礙並不僅僅只會影響閱讀能力,它會影響到將這周學會的詞彙記憶保留到下周的能力,在寫句子時沒有辦法寫出那些高頻詞彙,因為他們無法做到形音對應(例:孩子可能想寫「我要去醫院」中「醫院」這個詞,他能夠正確發音,卻無法提取出這個詞彙的形狀寫在紙上,他可能會寫出與「醫院」發音相近的詞語;在抄寫時,不需要發音,則可能會寫出形近字);並且他們經常會將「R」與「L」的發音混淆,這會使得他們在記憶字母表,星期幾,月份的順序以及類似乘法表之類的等會出現困難。

孩子出現的警示信號越多,你就越能夠確定就是讀寫障礙引致了他們學業上的掙扎。

誤解:讀寫障礙的出現是因為缺乏發音教學法。

事實:這是不正確的。拼讀法並不是解決孩子讀寫障礙的答案。教師可以使用世界上最好的拼讀程序,但卻不能阻止這些讀寫困難的孩子在三年級時碰到閱讀的瓶頸。大部分家長都已經知道自然拼讀法沒有幫助。很多家長已經嘗試過「Hooked on Phonics(美國自然拼讀法,一種教材/方法)」,但這並沒有提高這些孩子的閱讀或拼寫能力。

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可以學習自然拼讀法,他們只是不能夠應用它。這就是為何讀寫障礙的一個典型預警信號是:儘管孩子已經學過了拼讀法卻也無法讀出一個他不知道的詞。

 

誤解:留級會改善他們的學業問題。

事實:留級是一項失敗的教育措施,它從來都無法改善孩子們的學業問題。

 

誤解:如果有讀寫困難的孩子每天大聲朗讀20分鐘就可以改善他們的閱讀問題。

事實:大聲朗讀無法教會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如何讀出生詞。他們會繼續嘗試記住詞彙的形狀,並使用圖片線索或上下文線索來猜測詞彙。如果一個孩子無法輕鬆準確地讀出生詞,尤其是那些多音節詞,那麼到他三年級的時候可能就會碰到閱讀發展的「天花板」。

每天大聲朗讀20分鐘並不能教授給孩子缺失的閱讀技巧,這些技巧也被稱為「解碼能力」或「猜測詞義的技巧」。無法解碼是由於語音意識的匱乏。部分基於研究的對讀寫障礙定義是:兒童缺乏與年齡相適宜的語音意識技能(尤其是在拼音文字上)。

但大聲朗讀漢字是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部分難題,如形音對應能力會有提升。只是在理解方面的困難是無法透過朗讀來解決。

 

誤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永遠不會讀得好,不可能像他們的同齡人那樣學得那麼多,所以最好教他們一些補償性的事情。

事實:雖然有讀寫障礙的人不能擺脫這一問題,但他們可以有很大的進步。有讀寫障礙的人如果他們接受了正確的幹預或輔導,他們也可以表現得相對更好一點,將來也可以有所成就。最好的教學計劃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明確的、以研究為基礎的、多感官的(讀寫障礙是與神經相關的,所以要激活大腦的不同部位以整合信息)。

 

誤解:有讀寫障礙的人就只是懶而已,只要他們努力嘗試.

事實:事實通常不是這樣的,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要完成作業任務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會比其他人多很多。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他們更有動力,因為他們通常需要更努力地去做。如果一個孩子他真的是有能力卻表現不佳時,你才可以指責他們懶惰。如果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沒有接受正確的輔導和班級適應調整,他們常常會在學校裡出現困難,即使他們再聰明、再動力十足、再花很多時間在作業任務上也是徒勞的。

參考資料:

IDA Dyslexia Handbook:What Every Family Should Know

劉翔平.《兒童讀寫障礙的識別與教育》演講稿

Susan Godsland.Six maths about dyslexia.

Julian Elliott(2014).The dyslexia debate:some key maths.Learning Difficulties Australia

Amanda Morin.7 Myths About Dyslexia.Understood

Girard Sagmiller.Top Five Myths About Dyslexia and Dyslexia and Reading Disability 

Undestanding Dyslexia:A Guide for Family

譯後記:

1.文中的讀寫障礙在英文為dyslexia,在拼音文字中主要指「閱讀困難」(主要為失讀),為更貼合漢語中這類困難,統一行文為「讀寫障礙」(讀與寫)。

截至目前,健知在全國已開設101家教學服務中心

相關焦點

  • 讀寫障礙兒童:被誤解的「懶小孩」
    小牧媽媽燕子告訴記者,小牧智力正常,但讀寫能力不佳,她和老師都沒有意識到,小牧不是「懶小孩」而是患有讀寫障礙。 小牧只是我國千萬名讀寫障礙兒童中的一個。日前,中國讀寫困難及國際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據該論壇專家介紹,我國讀寫障礙者的人群約有10%,其中讀寫障礙兒童有1500萬。由於缺乏普及,國內對讀寫障礙認識度不足1%。
  • 讀寫障礙兒童:被誤解的「笨孩子」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時,有可能不是你孩子不努力或者智商不高,而是孩子有讀寫障礙。因此,讀寫障礙的孩子在學習上,默寫、測驗、聽寫和考試經常不及格,孩子會常常受到老師的投訴或者批評,會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對學校和學習有恐懼感和挫折感,在學習上得不到成就感和安全感,最後逃學,變成不願意上學。
  • 他們可能是有讀寫障礙
    然而在我們的社會上,卻有這麼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因為種種原因,一看到書本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感牴觸情緒,甚至有些孩子一拿起筆就會嚎啕大哭,他們便是讀寫障礙患者。據由李嘉誠基金會資助、汕頭大學精衛中心等機構主辦的「愛讀樂寫」項目組的篩查調研數據顯示,汕頭市學齡兒童中,就大約有5%-7%的孩子不同程度患有讀寫障礙。
  • 關於讀寫障礙的常見問題
    研究發現,與讀寫障礙相關的因素包括:腦部的異常運作和結構 - 研究發現讀寫障礙與腦部運作異常有關,其中一些研究顯示有讀寫障礙的人當接觸一些與閱讀有關的工作(例如:朗讀)時,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情況與沒有讀寫障礙的人去進行相同活動時,略有不同。另外亦有研究發現,有讀寫障礙的人的腦部結構跟沒有讀寫障礙的人有些微分別。
  • 學生寫作業慢不一定是不認真 5%孩子有讀寫障礙
    學生寫作業慢不一定是不認真 5%孩子有讀寫障礙 昨天小耿的媽媽帶小耿到市兒童醫院兒保科就診,診斷為讀寫障礙。明天是世界讀書日,該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張楓表示,有調查顯示,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有近5%,事實上這是一種先天障礙,而因為家長和老師的誤解,不少有讀寫障礙的兒童錯過了最佳矯治時間。
  • 「中山陽光」為讀寫障礙兒童提供服務
    社工走進校園宣傳讀寫障礙知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兒童讀寫障礙也稱「讀寫困難」,是一種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據香港教育署網站提供數據顯示,讀寫障礙兒童比例超過10% ;2004年,我國社科院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0%左右的小學生存在讀寫障礙特徵。
  • 【在繪本裡看見】讀寫障礙/閱讀障礙
    讀寫障礙可以以許多不同的方式顯現。巴斯身上的很多症狀在現實中並不常見。這個繪本故事只是在試著幫助大家理解,讀寫障礙會有各種不同的症狀,所以並不容易被察覺。那麼,作為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巴斯,都有哪些表現,讓我們發現他可能存在的讀寫障礙呢?註:以下的藍色字,都是從《黑板上的難題》這本繪本裡抄的。1.巴斯靠圖像思考。
  • 讀寫障礙
    攝影 孫曉曦   讀寫障礙是一種最常見的學習障礙。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
  • 讀寫障礙:知道越多越有用
    什麼是讀寫障礙理解讀寫障礙的最好方法是明析什麼不是讀寫障礙。它並不是智力低下或懶惰的跡象,也不是視力不佳。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它影響了大腦處理書寫和閱讀的過程。讀寫障礙首要的麻煩在於閱讀困難。一些醫生、專家或者教育家可能會把它稱為失讀症或閱讀障礙,但同時它也會影響書寫、拼寫甚至說話。
  • 讀寫障礙的評估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各國家考試成績證實,讀寫問題在學校中常會發生,影響著多達20%聰明且有動力的學生,即使他們具有平均或高於平均水平的智力。成人識字問題也很常見,25%的成人聰明但無法達到實用識字水平。研究表明,從幼兒園到三年級開始提供適當的額外教學支持,可以幫助所有學生(除了能力最嚴重受損的學生外)都能達到年級水平的識字技能,並縮小大多數讀寫困難者的差距。
  • 讀寫障礙百科 | 圖書館與讀寫障礙
    隨著讀寫障礙症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我國已有圖書館開始落地提供面向讀寫障礙症群體的服務其中有幾個典型例子廣州圖書館、東莞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作為首個正式開展閱讀障礙症兒童服務的試點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從各方各面詳細落實閱讀障礙兒童的服務實踐活動。
  • 一文讀懂「讀寫障礙」
    由於很多閱讀障礙人士同時伴隨有書寫問題,所以現「dyslexia」一詞常泛指「讀寫障礙」。有關讀寫障礙的定義有很多,中國大陸地區目前並沒有一個官方統一的說法。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不同的機構或者專家對於讀寫障礙的定義。讀寫障礙是一種由腦神經系統先天發展異常引發的特殊學習障礙。患者對準確及流暢閱讀文字感到困難,而在串字及書寫能力方面亦是其弱項。
  •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關於讀寫障礙(困難)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
  • 「讀寫困難」孩子有讀寫困難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樂讀君~讀寫困難,又稱失讀症或閱讀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讀寫困難不是某種顯性的疾病或殘疾,需要的是理解、包容、認可與支持,卻因為社會較低的認知水平和想當然的誤解,讓他們在學校、家庭和人群中,無時無刻不體驗著挫敗和無助。
  • 他們不是「笨小孩」 只是有「讀寫障礙」
    近日,在河南省首屆學校社工研討會暨讀寫障礙知識分享會上,華人世界讀寫障礙領域首席專家、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黎程正家解答了多個關於「讀寫障礙」的問題。  ●什麼是「讀寫障礙」?家長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此現象?  黎程正家表示,「讀寫障礙」也稱讀寫困難,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的兒童,在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上落後於同齡人的現象。
  • 孩子有讀寫障礙怎麼辦?
    對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來說,想要保持語文和英語成績不下滑,就需要多看多讀,要有閱讀的興趣。    在剛開始,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例如漫畫書、推理小說、體育或娛樂明星的新聞,不斷尋找一些適合孩子閱讀水平的好書。讓孩子通過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吸引兒童的書籍,也能夠為孩子增強閱讀的的力量。
  • 那些有讀寫障礙的名人們
    讀寫障礙並不意味著災難,也不意味著失敗。它是我們的一部分,帶來麻煩的同時也在帶給我們能量。讀寫障礙者也有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本文提到的這些名人,都是公認可能有讀寫障礙或自己承認被診斷出讀寫障礙的,他們的故事也許能激勵我們。
  • 不是愛搗蛋 是有讀寫障礙
    伊翔是一個讓老師、家長深感頭疼的孩子:在課堂上,他聽不懂「把課本翻到第幾頁第幾行」這樣的簡單指令,寫字左右顛倒、閱讀速度很慢,書寫經常加字、漏字或換字,寫字忽大忽小……這些表現其實並不是因為叛逆或者不懂事,而是一種特定的學習困難,即讀寫障礙。
  • 讀寫障礙---聰明的「笨」女兒
    比如,「81是大於、等於還是小於18?」欣欣會填「等於」。拼音課上,她也分不清「p」和「q」……   煩惱一年後,餘靜佳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她的女兒欣欣,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   從臺灣來到北京的女建築師餘靜佳,曾在美國留學時聽說過讀寫障礙這回事。現在她又開始查閱資料,她發現,不同國家孩子遭遇讀寫障礙的比例,多的高達15%,少的也有5%左右——這是一個龐大的存在。
  • 什麼是讀寫障礙Dyslexia?| 科普
    那也許你應該了解下讀寫障礙Dyslexia.Dyslexia翻譯成中文有很多名稱,最常見的是讀寫障礙,其他名稱有:閱讀障礙、讀寫困難。Dyslexia本身單詞只是閱讀障礙的意思,但是由於很多中文閱讀障礙者會同時有書寫困難,所以就被翻譯成讀寫障礙。 閱讀障礙是一種閱讀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