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今年58歲,平時因為有高血脂,一直在服用降血脂類藥物,最近正好趕上柚子上市,嘴饞的他一天抱一個回來,天天都吃。
心想著水果多吃點,又健康又美味,說不定還能降血脂。
誰知一周後,劉先生突然出現四肢酸痛、手腳無力,連小便顏色都變得跟醬油一樣。家人發覺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到醫院。
醫師拿到劉先生的血檢結果發現: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的5倍以上,是急性損傷引起的肌肉溶解!
罪魁禍首是柚子?
醫生在了解情況後告訴家屬,這次劉先生肌肉溶解的原因是他所服用的他汀類降脂藥與柚子中的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相反應,導致血液中他汀類藥物濃度持續升高。
大量他汀類物質在體內堆積,導致肌肉被破壞和溶解,肌肉中的大分子物質趁機進入血液,導致代謝困難,形成了溶肌症。
所以說,他汀類降脂藥才是真正的「兇手」。
兩者單獨食用,或者按醫囑正常服用降血脂藥物,是不會有溶肌症的風險的。
那很多人就會有所顧慮了,除了上面劉先生的遭遇以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情況也會導致溶肌症的發生?
過度食用小龍蝦或大閘蟹類的水產
說到小龍蝦導致溶肌症,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之前我們有講過奧運冠軍吳敏霞的丈夫,就是因為吃了3斤小龍蝦而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那為什麼吃這些水產就出現溶肌症?是因為蛋白質攝入過多嗎?
這個問題,其實現代醫學還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與水產中的一種生物毒素有關。
長期生活在水域中的魚蝦都會攜帶這種毒素,而且不能通過一系列高溫烹調措施消除。
如果大量攝入,就會使得毒素進入人體,造成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紊亂,出現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噁心嘔吐等溶肌症典型症狀。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在品嘗美味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l 不要食用蝦頭、魚頭等毒素物質易堆積的部位。
l 選擇乾淨衛生,有質量保障的食物,儘量不要選擇不明水域的野生水產。
l 出現頭暈乏力,小便顏色變成「醬油色」等症狀時,及時催吐,並立即就醫,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突然進行的長時間劇烈運動
運動本來是一件好事,能夠讓我們的肌肉得到舒展,維持肌肉的彈性和正常功能。
可是最近屢屢有新聞爆出,因為突然的過度運動,竟然導致了肌肉的溶解。這是為什麼?
打一個比方,把我們的肌肉比作一個裝滿水的氣球,我們日常健身鍛鍊,就像反覆在按壓這個氣球。
如果我們長時間不運動,在沒有任何熱身的前提下,迅速擠壓氣球,氣球就很容易爆炸。
這個時候,肌肉中的大分子物質就會進入到我們的血液中,造成肌酸激酶迅速升高,出現肌肉疼痛,尿液變少等症狀。
所以運動雖好,但是也要注意循序漸進,突然心血來潮,運動過猛,來上100個深蹲,是非常不可取的哦。
對此,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l 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避免突然進行大強度運動。
l 量力而行,在感覺到身體明顯不適時,及時休息。
l 休息後仍然感覺乏力,肌肉酸痛,噁心嘔吐時,及時就醫。
溶肌症是一個小概率疾病,但是近年來的發病機率卻明顯升高,在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噁心乏力,肌肉軟弱無力,尿液變少,顏色變深時,應及時就醫,避免長時間的代謝障礙,導致腎臟負擔加重,造成不可逆的腎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