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部落倡導「每戶生4個」 生多補助多

2020-12-23 搜狐網
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目前有十二名學生、四名老師,師生感情一級棒
  臺灣原住民部落倡導「每戶生4個」新竹縣

  臺海網6月21日訊臺灣少子化浪潮,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也受到衝擊,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新學期面臨沒有新生,頭目倚岕.穌隆鼓勵族人多生育,「每戶至少生四個」,生愈多補助愈多;長老們還以身作則,拚命「增產報國」。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司馬庫斯居民28戶,約160餘人。新光「國小」校長陳智明說,實驗分班只有12名學生,新學期沒有新生,雖不至於影響運作,但希望每個年級都有學生,不要出現斷層。

  倚岕.穌隆喊出「至少生四個」的口號。目前部落婦女生產就有1萬元補助,小孩零至一歲,每月補助2500元,一至三歲補助1500元,「考慮推出更多補助,用更好的福利制度,鼓勵年輕人多生」。

  「族人可以儘量生,部落會幫忙養」,倚岕.穌隆說,司馬庫斯的孩子吃飽穿暖不成問題,計劃在部落成立託兒所,讓部落婦女能專心工作,孩子也得到更好照顧。

  29歲的拉互依.倚岕是頭目之子,目前在部落發展協會擔任秘書,去年五月結婚,和妻子鄔黎正努力孕育愛的結晶。他響應爸爸的倡導,「至少要生四個」。

  37歲的長老優繞,生了四個孩子,長子今年19歲。他說,願意以身作則,和妻子樸罟.哈用繼續努力「做人」,「我們每個晚上都很努力」,不擔心成為高齡父母,只希望為部落增加人氣。

  近40歲的長老依光和阿明,也都是四個孩子的爸爸,為增加部落人口,都願意帶頭拼生育,依光說:「生多就對了!」優繞打算和依光、阿明比賽,看誰先拚到第五胎。

  優繞的胞弟、26歲的得樂命,結婚三年生三個,明年要拼第四個。得樂命的妻子說,部落人很團結,會幫忙帶孩子,孩子有好多阿姨、叔叔疼,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推行鼓勵生育政策 倡導一家生三個孩子
    中新社香港二月六日電 臺北消息:由於臺灣生育率逐年降低,臺灣當局正在推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倡導一家生三個孩子。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行政部門統計,臺灣平均每位婦女生一點二個小孩。該部門並推測,二0二二年臺灣人口將轉為負增長;二0五一年臺灣老年人口將高達百分之三十九。相關官員表示,將營造有利年輕人願意生育的環境。  據報導,新竹縣市、臺南縣市、苗慄縣、雲林縣、嘉義縣等都發放婦女生育補助津貼。
  • 臺灣"立委"好處多:進修獲全額補助 生一胎可領19萬
    >3屆推動兒童津貼立「法」,但兒少月領3千(新臺幣,下同)到18歲,臺灣每年需支出1500億,許多民眾深恐臺灣會因此希臘化。但其實,「立委」生一胎就可領19萬多,相當於兒少津貼領5年3個月。據報導,當「立委」好康多,「立委」比照軍公教的福利,根據規定,公務員結婚、生育都可以領取兩個月本俸的補助;如果配偶、父母過世,則有5個月本俸的喪葬補助,子女死亡則為3個月。此外子女教育、個人進修也都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補助。
  • 臺灣社會企業與阿里山原住民共建有機部落
    臺灣光原社會企業如何在過去十年走遍阿里山的原住民鄉鎮,並透過有機耕種、公平交易的概念,達成社區支持部落農業的具體實踐。問:光原的營運模式為何?此外,光原社會企業除了銷售有機農產品外,也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協助部落周邊產業的發展,包含有機餐飲、生態旅遊、企業志工等等,協助部落的產業鏈發展。問:行銷上如何建立品牌?目前的銷售各通路比例為何?答:我們在生意開發上比較像是土法煉鋼,會一家一家去拜訪,尋找認同此理念的客戶。
  • 走近臺灣原住民:年輕人融入城市 國民黨漸失選票
    屏東禮納裡部落街景  【環球時報赴屏東特派記者 範凌志】 臺灣原住民是不是炎黃子孫?  陳司機的想法很有趣,不過,雖然大陸習慣統稱臺灣少數民族為「高山族」,但原住民並不只是住在山區。日本學者土田滋曾以語言作為主要的判準,將臺灣的原住民族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近幾十年,原居於臺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的平埔族已漸漸融入城市。1996年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後,開始對原住民重新認定,截至2014年5月,臺灣當局已經完成認定16個族群。
  • 深入臺灣原住民部落,走一條連臺灣當地人都會去的線路丨臺灣探索之旅西線6天
    現在,你可以有機會走進這片神奇的部落全方位地延伸感官去感受臺灣特有的原住民文化。深度探訪原住民火遍大螢屏,萌翻全中國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漂洋過海到了臺灣~爸爸和寶貝們去哪兒了呢?去了原住民部落!❀特色餐飲:餐標300臺幣/人❀行程精髓:臺北地標101大樓(登頂)、故宮博物院、日月潭、中正紀念堂、小烏來天空步道、黃金博物館、西門町臺灣原住民部落:臺灣的原住民文化,有著強烈的藝術性與獨特性,原住民的熱情好客也會超乎你的想像!
  • 上世紀前臺灣「原住民」的基本狀況介紹
    同年,西班牙將軍威德爾率領一支艦隊前往臺灣,同行的有五位多明我會傳教士。5月,西班牙艦隊在北臺灣登陸後,逐漸在雞籠、淡水等地建立起殖民據點,從此開始了西班牙在北臺灣的十六年殖民時期。與威德爾同行的傳教士在原住民區域「傳教」。西班牙天主教會與至少五個原住民部落有親密的接觸,並建立三座教堂,派遣兩位教士傳教。
  • 臺灣屏東 面海賞花燈 雲霧探部落
    光耀30」為主題,在廣達38公頃陸域布設燈區,有農業海洋燈區、客家燈區、原住民燈區、綠能環保及藝術燈區等,當然少不了民間風俗生肖的主題燈飾,打造層次文化豐富的視覺饗宴。臺灣燈會小提燈「屏安豬」免費派送,外型精緻可愛並響應環保,用完可當鋪滿。【屏東霧臺鄉】雲霧中的神山部落原住民文化即神秘又令人好奇,這次要深入探訪屏東霧臺鄉的原鄉部落。霧臺地勢高聳,處海拔1000公尺以上。
  • 【芽朵帶你看臺灣】在臺灣,生個孩子獎兩萬?!
    點擊標題下面的「全職媽媽芽朵」即可添加關注並獲得更多原創好文哦~ 在我們這些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80後的孩紙們的觀念中,似乎「超生」就是巨額罰款的代名詞。 一直到去年單獨二胎的政策的施行,才讓我們中一部分人的下一代擁有兄弟姐妹的奢望變成指日可待的現實。而在海峽對岸的臺灣,生孩子居然有獎金,多生還多獎,真是令不少大陸同胞們羨慕妒忌恨有木有?
  • 臺灣少子化危機:當局補助鼓勵 逾8成仍不願生
    臺灣少子化危機:當局補助鼓勵 逾8成仍不願生 2015-10-12 10:18:17該報民調顯示,受訪民眾45%沒小孩,沒小孩且不想生約16%;雖然當局鼓勵生育,但高達87%受訪者不會因現行生育補助而生小孩,超過8成不會因託育補助而生育。  零散措施 僅杯水車薪  針對此一少子化危機引發的現象,學者分析,當局「催生」,缺乏總體戰略,零散措施對養育小孩杯水車薪。
  • 臺灣八景之一的日月潭是邵族部落的聚集地
    日本侵佔臺灣期間,為建發電站,於1934年築起了一座36米高的堤壩,使日月潭的水面增至8.4平方公裡,水深增至24至32米。因潭的一側呈圓形,形象似日,故稱日潭;另一側呈橢圓形,形象似月,故稱月潭。兩處合起來稱'雙潭映月',又叫日月潭。"船正行駛間,忽然發現湖水中間有一座綠色小島。
  • 探秘臺灣原住民部落,帶你去感受最美生存姿態!!!
    臺北故宮 臺灣,於我來說,是神秘的。它並不遙遠,卻也並非伸手可及。此次出發,一路向南,終於來到寶島。「寶島」的美好形象如雷貫耳,這是所有去過的朋友反饋的印象和感受。帶著這樣美好的憧憬和企盼,踏上旅途。
  • 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
    原標題: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臺灣教育部門近日宣布,因少子化衝擊,不少高校招生困難,將從今年7月起,陸續公布全臺各大學註冊率、人事流動及財務狀況,如新生註冊率未達7成,就會扣減招生名額和補助款,達到自然減校的效果。臺教育部門還估計,從現在起到第八個學年後,會有50所大學合併或關校,其中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20至40所私立大學關校。少子化衝擊如此嚴重,臺灣人到底有多不敢生?
  • 日據時代臺灣原住民悲歌:反抗日警幾遭滅族
    這部長達四個半小時、號稱「史詩」的電影,以大量殘酷的戰爭場面和血腥鏡頭,再現了1930年臺灣原住民的抗日鬥爭—— 「霧社事件」。該事件是日治時代臺灣最後一次激烈反抗行動,殺死日本人134名,造成日本駐臺灣總督撤職。兩個多月來,《賽德克·巴萊》是臺灣最熱門的大片,在臺灣街頭,記者看到鋪天蓋地的宣傳海報,臺北著名的誠品書店裡,有一個書櫃專門陳列這部電影的相關書籍。
  • 特別策劃:歌從山上來——臺灣原住民音樂初探
    當時記者誤以為這是八十年代末走紅上海的那位老歌手(出的新專輯,而且封面圖片也十分特別,弄的像個原始部落的姑娘,於是馬上買了回來。打開一聽,才知道,此紀非彼紀,那位上海老歌手叫紀曉蘭,而這位紀曉君,如CD中介紹所說,是出身於臺灣一位原住民歌手。  名字不一樣,歌聲就更完全不同了。
  • 俄羅斯生一個小孩獎勵4.4萬人民幣,生第二個5.9萬,多生多獎
    我們友好俄羅斯地廣人稀,政府非常重視國民生育,據了解俄羅斯方18歲就可結婚生子,如果先戀先孕的,16歲也可批准結婚,而且生盲有非常高的獎勵政策,多生多獎,每生育一個小孩婦女還有長3年生育假期,根據生小孩數量,不同的家庭情況,國家還給以不同的生肓補助,面對本身不富裕的俄羅斯國家可真下了血本
  • 不敢生、不想生 臺灣怎樣應對「超低生育率」?
    早在今年4月,臺灣教育部門就宣布,因少子化衝擊,不少高校招生困難,若7月起新生註冊率未達7成,就會扣減招生名額和補助款,達到自然減校的效果。臺教育部門還估計,從現在起到第八個學年後,會有50所大學合併或關校,其中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20至40所私立大學關校。少子化衝擊如此嚴重,臺灣人到底有多不敢生?  不敢生?在臺灣養孩子貴的離譜!
  • 一個博物館帶你了解臺灣原住民
    我們常說56個民族56朵花,用來形容中國民族之多,民族文化之繁盛。但這句話還蘊含著一個冷知識,在這種說法中,將臺灣的民族統稱為高山族,但其實臺灣有9個民族,同樣也有五彩斑斕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和睦共處,共同創造了臺灣文化。
  •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臺原住民部落走上致富路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司馬庫斯曾非常落後,被稱為「黑暗部落」,是全臺最晚通電的地方。而今這個原住民部落,卻依靠社會主義式的集體互助制走上致富路,已成為全臺「最能賺錢的部落」。據臺灣《聯合報》14日報導,司馬庫斯是新竹縣最偏遠的一個部落,19年前才有聯通外部的交通道路,18年前開始發展觀光業。目前是全臺唯一一個實行社會主義式「互助共生」制度的部落,現在每年有6萬多人次觀光客,一年可帶來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觀光收入。據悉,司馬庫斯因發現「神木群」走上觀光經濟道路。
  • 陳菊鼓勵高雄年輕人要敢生要多生
    臺海網2月6日訊 據臺媒報導,高雄市利用閒置空間設置的第13個公共託嬰中心以及育兒資源中心今天(6日)正式開幕,中心提供平價的日間託育以及適合幼兒的遊戲區和閱讀區,市長陳菊鼓勵年輕人要敢生、多生幾個。高雄市前金託嬰中心及育兒資源中心位在中正四路,這裡原本是市府勞工局的中正辦公室,面積有263坪(一坪約3.3平方米),原本已經閒置沒有使用,社會局申請中央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並運用高雄市公益彩券盈餘基金加以整修,成為全市第13處公共託嬰中心,中心採OT方式,委由樹德科技大學營運,樹德科大甄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領有證照的同學擔任教保員來照顧小朋友,公託中心預計收50名戶籍設在高雄市、滿月到未滿兩歲的嬰幼兒
  • 源味臺灣考察分享 阿里山YuYuPas有機茶場—心生嚮往的部落
    阿里山範圍甚廣,包含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等4個鄉,面積合計41,520公頃,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日出、雲海、森林、鐵道以及原住民文化,塑造出「高山青、澗水藍…」的氛圍。YuYuPas有機茶場以數千年歷史的鄒族原生態部落文化為主題而建造,園區錯落分布著多座融合原生態和現代風格的草屋,展示著鄒族人的服飾、狩獵工具,每個細節都顯示著古樸的、傳統的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