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八十年代男影星:小花、小字輩、人生、海之戀、廬山戀

2020-12-19 美好回味

八十年代中國電影進入黃金時期,出現很多優秀影片,隨之而誕生大批優秀影星,很多當年閃耀銀幕的帥哥到今天仍令人難忘。

唐國強《南海風雲》飾海軍戰士於化龍

唐國強1952年出生,1970年中學畢業後進入青島市話劇團,1975年主演第一部電影《南海風雲》。

《孔雀公主》飾召樹屯王子

1977年主演電影《走在戰爭的前面》,1978年調入八一廠。1979年主演影片《小花》,1980年主演影片《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

《高山下的花環》飾指導員趙蒙生

1983年出演電影《路漫漫》、《四渡赤水》,1984年主演電影《高山下的花環》,1987年出演電影《共和國不會忘記》。

《小花》飾 趙永生

1990年在央視《三國演義》中扮演諸葛亮,1993年轉業到中國青年藝術劇院。1996年入選「中華影星」。

《今夜星光燦爛》飾連長何戰雲

1997年主演電影《長徵》飾演毛澤東,此後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毛澤東。並導演、主演電視劇《長徵》。

唐國強

曾多次獲華表獎、金鳳凰獎、金鷹獎、飛天獎表演獎及導演獎,至今仍活躍在銀屏上。

王偉平《小字輩》飾 小葛

王偉平1954年出生於上海。1976年考進上影演員訓練班。1979年主演電影《小字輩》、在《藍光閃過之後》中飾武排長。

《愛情啊,你姓什麼》飾 李振綱

1980年主演電影《愛情啊,你姓什麼》,1981年出演電影《檢察官》,1982年出演電影《晨曲》、《飛向太平洋》、《大澤龍蛇》、《小金魚》。

《女大學生宿舍》飾 蘭為

1983年主演電影《女大學生宿舍》,1984年主演電影《四等小站》、《林中迷案》。

《夜半歌聲》飾演孫小鷗

1985年主演電影《夜半歌聲》,在五集電視劇《我是一片雲》中飾演孟樵。

《四等小站》飾 哈小樂

1986年出演電影《女兒經》、《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8年出演電影《喜相逢》。

此後曾出演《忠誠》、《走過花季》、《偏不離婚》等影視劇,2001年在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中飾魏光雄。

周裡京《年輕的朋友》飾排長鄭冰

周裡京1954年12月1日生於北京市,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並留校任教。1980年主演電影《年輕的朋友》。

《我們的田野》飾知青陳希南

1982年主演電影《夜上海》飾歌舞演員導演唐偉、1983年主演電影《我們的田野》。

《人生》飾 高加林

1984年主演電影《人生》、《肖爾布拉克》,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獲第2屆金鷹獎最佳男演員。

《炮兵少校》飾 楚寧

1985年主演電視劇《新星》、電影《大漠紫禁令》。1986年出演電視劇《天涯路》。

《「冥王星」行動》飾 陳曉軒

1987年主演電影《逃港者》,1988年主演《百變神偷》,1989年出演電影《遠行者》,1990年主演電影《痴情女子》、《情歸鷺島》。

周裡京

1991年後出演《君子復仇》、《鐵血共和》、《虎兄豹弟》、《女足九號》等電影和多部電視劇。

馬曉偉《燕歸來》飾 謝峰

馬曉偉1957年出生於南京市,1979年畢業於江蘇省藝術學院表演系。1980年主演電影《海之戀》、《燕歸來》。

《開槍,為他送行》飾 梅雨寬

1981年出演電影《喜盈門》,1982年主演電影《開槍,為他送行》、《煩惱的喜事》。

《快樂的單身漢》飾 劉鐵

1983年出演電影《青春萬歲》飾演蘇君、《快樂的單身漢》。

《雷雨》飾 周萍

1984年主演電影《雷雨》、《代號213》,1985年主演電影《一個女演員的夢》。

《喜盈門》飾 仁武

1993年後出演電影《股市婚戀》、《長徵》、《舟舟》、《緣來是愛》、《飛天》。

《代號213》飾 肖劍峰

九十年代後出演多部電視劇,並在《延安頌》、《解放》、《毛澤東》、《東方戰場》等劇中多次飾演蔣介石。

郭凱敏《第二個春天》飾戰士小李

郭凱敏1958出生於長春,1975年被招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當演員,1976年出演影片《第二個春天》、《徵途》。

《廬山戀》飾 耿樺

1980年主演電影《廬山戀》一舉成名,同年主演電影《好事多磨》。

《小街》飾演 夏

1981年主演電影《小街》、《子夜》、《賣大餅的姑娘》,1982年出演電影《逆光》。

《童年的朋友》飾 班長

1983年出演電影《青春萬歲》,1984年出演電影《藍色的花》、《童年的朋友》。

《郵緣》飾 丁大森

1984年、1986年相繼在電影《郵緣》及續篇《女局長的男朋友》中飾演男主角丁大森。

郭凱敏

九十年代後曾出演《股市婚戀》等電影,參演《國家公訴》、《虎媽貓爸》等多部電視劇。

新中國培養的帥哥影星:達奇、張勇手、楊在葆、梁波羅、達式常

老電影中的女特務,美豔絕倫各具風姿,銀幕上一道靚麗風景

光彩照人的帥氣老影星:趙丹、馮喆、孫道臨、龐學勤、王心剛

五個銀幕壞蛋,塑造傳世經典:方化、陳述、陳強、葛存壯、劉江

上影廠演員:趙丹、白楊、上官雲珠、王丹鳳、周旋、金焰、秦怡

相關焦點

  • 62歲張瑜,成名於《廬山戀》,大紅之際留學,如今獨身更知性優雅
    因為,自從張瑜在《廬山戀》一夜成名後,她又連續在一年之中主演了《巴山夜雨》《知音》《小街》,並且在其中都有出色表現,成為當時青年男子的「夢中情人」,她也與劉曉慶、陳衝、斯琴高娃、潘虹並稱為「銀幕五花」。當年,《廬山戀》為什麼那麼紅?
  • 放肆青春第五季:八十年代的我們,三十年之後的再相會
    而受八十年代影響最深的那代人,一部分已經隱遁,一部分仍然活躍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一部分歸屬於同一個群體,就是——放肆青春音樂社群。這一次,放肆青春音樂會重回室內,回到暨南大學大禮堂,並通過「露天電影屏」、「電影幕布」等小細節,最大化的還原八十年代樸素的感覺。
  • 致青春:八十年代的大學歲月
    回望這十年的大學校園,80年代初李克強總理一代的「新三屆」(1977-1979年入學)尚未畢業,80年代中期馬雲一代「60後」成為大學校園的中流砥柱,80年代末馬化騰一代「70後」開始拎著行李報到入學。屈指算來,這一代大學生如今大都已50開外,然而他們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的今天和未來。——謹以拙文,與所有在八十年代步入大學校園的朋友們共勉!
  • 年代文:這大佬有點慫,被撩得落荒而逃,強推《八十年代嫁悍夫》
    最近這段時間不怎麼喜歡看談情說愛的小甜餅,比較迷這種種田,發家致富,科舉朝堂,這種蘇爽向文,今天分享幾本非常不錯的年代文,希望大家喜歡。1:《八十年代嫁悍夫》作者:曙歌(完結)短評:男主是縣城裡的小混混,女主養父是縣城的汽車司機,女主被人設計遇到一群混混,被醉酒的男主遇到救了女主,結果男主把女主給欺負了,女主就重生在這個節骨點,女主大膽的一番話把男主嚇得慫慫地跑了,還挺反差萌。因為知道了養父母的心思所以想要努力賺錢從家裡獨立出去,所以利用上輩子的記憶,抓住商機賺錢。
  • 八十年代並不是理想化的「春天」,而是必要的「中轉站」
    記憶:青春的激情無論是處於流浪、漂泊中的張楚,還是那一批以崔健為代表的搖滾樂手,他們正值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而在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反思與「弒父」情結中,本身就激蕩著一股強烈的青春激情,「那時唱的歌也都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青春啊青春』,整個社會洋溢著一股朝氣蓬勃的感覺」。
  • 盤點香港七小福「元」字輩的師兄弟,成龍為元樓,洪金寶為元龍
    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七小福由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
  • 《大眾電影》雙幅彩頁當年的大片:知音、淚痕、廬山戀、駱駝祥子
    《大眾電影》曾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80年代最高發行量達到過每期960萬份。在印刷技術有限的年代,刊物有限的彩頁要宣傳大製作影響力大的電影,而用雙面彩頁宣傳一部電影更是證明了這部電影巨大的影響力。《青春之歌》(大眾電影1979.04)崔嵬、陳懷皚執導,謝芳主演,於1959年上映。
  • 八十年代中學生攝影作品,原來青春還活在照片裡!
    代表作有:《先進生產者》、《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學生》、《山區女孩二十年》、《氣息》、《兩個女人》、《雲南風景》等。10年,300多個膠捲,紀錄下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點滴,細微到很多連當事人都不曾記得。一代人的青春影像史,就這樣凝固於膠片之間。20年後,經過細心甄選的一組照片與公眾見面。照片的主人公,都是北京城裡的普通中學生。穿越時空的塵埃,那些天真無暇的臉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雖然時光已經流逝,但那些青春依然穿越歷史,撲面而來。」
  • 年代+軍婚文,重生到八十年代農村,成前世救命兵哥的新婚媳婦!
    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小說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年代+軍婚文,重生到八十年代農村,成前世救命兵哥的新婚媳婦!第一本:八零奮鬥小嬌妻雲滄月精彩:白九九是排斥來做翻譯,但是不排斥這個女孩,這個女孩身上的熱情讓白九九很難忘卻,比最怒放的紅玫瑰還要熱烈,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
  • 年代文,女高管重生八十年代東北小悍妞,一路開掛走向人生巔峰!
    今天姜文為你們推薦得是:年代文,女高管重生八十年代東北小悍妞,一路開掛走向人生巔峰!第1本:《重生八十年代》——作者:蔓詞簡介:「老爹,想不想做世界第一倒爺?」「老爹,想不想開全國第一家外貿公司?」「老爹,想不想買第一手牛股?」
  • 5本重生七八十年代的軍婚小說,男主高冷偏執寵妻無度,全程高甜
    大家好,我是涵涵,今天推薦5本重生七八十年代的軍婚小說,男主高冷偏執寵妻無度,全程高甜(標題為第二本)第一本: 《穿越七十年代之軍嫂成長記》 作者:小碩鼠5030書評:女主搞養殖帶著空間穿越到七十年代,鬥極品,種菜發家致富,順便拐個兵哥哥養養娃,喜歡這種悶聲發大財的女主,還喜歡薅羊毛。家裡大爺是村長,對人物刻畫也比較合理。冷酷呆萌有責任心的男主我還是比較喜歡的。這一本小碩鼠的小說,在軍嫂文裡堪稱經典,金手指用的不太浮誇,看起來清新自然,值得一看!
  • 八十年代天下第一操——臨西二中光榮史
    八十年代天下第一操——臨西二中光榮史      前幾年有人把衡水二中的早操發到網上,被稱為天下第一操。殊不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衡水二中還沒有創建的時候,天下第一操非臨西二中的課間操莫屬!經過省教育廳工作人員的認可和宣傳,臨西二中課間操名聞遐邇,威震四海,成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天下第一操。       見微知著,窺一斑而見全貌。建校於1951年的老二中,1960年老二中的張耀堂校長在北京參加了全國英模表彰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1964年高考中,以兩個畢業班91人考上了高校78人的驕人成績,遠遠超過了擁有四個畢業班的臨清一中。
  • 他是《廬山戀》耿樺父親,與22大電影明星張圓獻新中國銀幕第一吻
    No.1說起電影《廬山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如果說起溫錫瑩,人們可能就一頭霧水了。但假如再說起《廬山戀》中耿樺的父親,大家一定會想起那個儒雅中透著慈祥,威嚴中不失親和的老幹部——耿烽。對,耿烽的飾演者就是本文主人公、著名表演藝術家溫錫瑩。
  • 《我的足跡,冷暖人生》 第四章: 師範生活
    開學前,大概八月下旬,大哥用自行車帶我到周村買了幾尺滌卡布,做了件國防服藍色上衣,三塊多錢買了雙球鞋,又花三塊多錢買了雙呢絨襪子,總共二十元左右,當時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電影《黑三角》《小花》《廬山戀》《第二次握手》《人生》《高山下的花環》《少林寺》等轟動全國,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及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感謝你》穿越大街小巷。一九八四年港臺歌手張明敏《我的中國心》,徐小鳳、翁美玲、鄧麗君《小城故事》及一部分臺灣校園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橄欖樹》《回娘家》《外婆的澎湖灣》等風靡全國,一時間大街小巷,到處是錄音機磁帶播放這些歌曲的聲音。
  • 「青春洋溢』校園班服設計,班服圖案大全,班服圖片素材
    「青春洋溢』校園班服設計,班服圖案大全,班服圖片素材 世界上美麗的東西千千萬萬,卻沒有一樣比年輕更為美麗;世界上珍貴的東西數也數不清,卻沒有一樣比青春更為寶貴。我們是多麼值得驕傲多麼讓人羨慕啊!而班服圖案大全若只是揮霍光陰,只是享受,不去奮鬥拼搏,那我們真的算擁有青春嗎?
  • 90年代,陳道明和陳寶國演過敏感戲,劇組請女主角花40萬,卻沒播
    在90年代初期,內地影視劇迅猛發展,各類題材不斷湧出。很多人或許沒看過《夢斷情樓》這部電視劇,也是國內第一部青樓戲。90年代,這三位男演員都處在事業的上升期,像陳道明在80年代憑藉《末代皇帝》斬獲飛天獎和金鷹獎雙料男主角。到了90年代,他拍攝《圍城》第二次獲得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可以說他一直都是炙手可熱的演員。
  • 字輩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你在家族中是什麼字輩?
    以前的人取名,字輩很重要,往往幾兄弟或者兄妹,中間那個字是相同的,有些字輩稍微特殊一點,是第三個字相同的,有的家族字輩更是特殊,是一代的字輩全部放在中間第二個字,下一代的字輩那個字就放在第三個字。舉個例子,魯迅兄弟,他們的字輩就放在第三個字,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
  • 青春洋溢的的元氣少女插畫,個性滿滿的小姐姐,讓人眼前一亮
    青春洋溢的的元氣少女插畫,個性滿滿的小姐姐,讓人眼前一亮。(日本插畫師 南野あき)青春洋溢的的元氣少女插畫,個性滿滿的小姐姐,讓人眼前一亮。(日本插畫師 南野あき)青春洋溢的的元氣少女插畫,個性滿滿的小姐姐,讓人眼前一亮。
  • 傷水《我八十年代的詩歌生活》
    詩歌讓八十年代中國無以論數的地下詩人,變成中國的第五十七個民族。那年代沒有手機和E-MAIL,通信、寄作品、贈油印刊物,更有串門相訪。一個寫詩的,到異地找另一個陌生詩友,風塵僕僕,但只要說句「暗號」——我也是寫詩的,就能受到對方款待;談詩論作,豪氣和酒味一起澎湃。台州地處偏僻,交往不便,投稿便成了一個交流辦法。
  • 八十年代的金飯碗,人人都不得不愛,最終結局卻是職業敗落?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八十年代的「5大金飯碗」,引得不少人都競相追逐,可惜的是,現如今最終淪為了底層職業,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故事呢?八十年代出現的五大金飯碗要說起八十年代裡有什麼,現在的很多人都對這一特殊的時期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一致認為,人生中最最值得關注的年代可能就是八十年代了吧。要說起唱片和學校門口吆喝著賣冰棍的,滿滿回憶就湧出來了,這是屬於八十年代特有的傳統文化。對於很多人來說,那是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