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ndora
你心目中的八十年代是什麼樣的?
我的青春在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是一個精神上突然被打開,一個豐沛的年代。那時候很開心、很單純。現在回望時候會想到,雖然現在許多東西很充足,但是那種單純的幸福感只停留在八十年代。—1988年時,19歲的她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在我的印象和記憶裡,我覺得我應該是跟80年代一起成長的。那個時候,是逐漸崛起,欣欣向榮的一個年代。所以我覺得出生在那個時候,感受到這個環境是很開心的事情。—1985時,3歲的她
八十年代?我父母的戀愛時光呀。好像那個年代是搖滾啟蒙的年代,好多牛逼的搖滾歌手是那個時候出來的呢。—1980年時,負15歲的她
三十年轉瞬即逝,這三代人匯集於21世紀。一部分事業有成,一部分成為了「斜槓青年」,一部分成家立業,一部分初出茅廬... 而受八十年代影響最深的那代人,一部分已經隱遁,一部分仍然活躍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一部分歸屬於同一個群體,就是——放肆青春音樂社群。
放肆青春社群,始於一個小型生日會,開過三千人的大party,走過鄉村路回家,在鋼鐵廠廢墟裡感受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五季,他們回到過去,回到那個啟蒙的、充滿希望的、純潔的年代,回到那個所有人的故鄉——八十年代。
主題:我的故鄉在八十年代
時間:2018年10月27日
地點:暨南大學本部大禮堂
放肆青春音樂會一路以來,從千人體育館,到鄉村坍塌的祖屋前,再到廢舊的火車頭廣場,通過場景、主題和表達方式,來不斷突破自我。這一次,放肆青春音樂會重回室內,回到暨南大學大禮堂,並通過「露天電影屏」、「電影幕布」等小細節,最大化的還原八十年代樸素的感覺。
過去,放肆青春音樂會更多是以獨唱的方式呈現,而這一次,為加強肆友們的互動性與參與感,不僅表演隊伍中增加了許多「新面孔」,形式和內容上更是作了極大的提升,加入了舞蹈、朗誦、合唱等環節,力圖讓所有參與這場音樂會的人,都能沉浸式地真正感受到「我的故鄉在八十年代」。
而這次的演出陣容遠遠超過歷屆。一大批企業高管、營銷人、文化人、主持人、創業企業家等各色人等將在舞蹈、合唱、朗誦等環節展現自己的藝術天賦。這次的重磅演出肆友包括央視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鞠萍女士、中國校園民謠代表人物沈慶、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許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皮曉彩。
八十年代是一個鮮衣怒馬、白衣飄飄的時代;是一個有詩、有遠方的時代;是一個有理想、有夢想、有情懷、有激情、有愛情的時代。讓我們跟隨時光穿梭機,帶你回到八十年代。
Part 1. 啟蒙的光陰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王鵬/周勵 朗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個啟蒙的年代,所有的新鮮的事物紛至沓來,讓那個年代的人拼命的、如饑似渴的去學習。正如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新鮮的,校園的廣播裡也放著《校園的早晨》來迎接新生。這一屆的開場,由熱愛文藝的企業高管喬璐,和她盛情邀請的著名組合「八隻眼」的成員之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許樂演繹《校園的早晨》。
如果問八十年代對大學生影響最深遠的歌,非《橄欖樹》莫屬。這首歌不僅是當時時代精神的代表歌曲,也是女性個性表達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藝術功底的資深媒體人楊露將為大家演繹一個特別版本的《橄欖樹》,講敘那個時候的「詩和遠方」
《白蘭鴿》是由美國歌曲《Paloma Bblanca》改編而來,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小縮影,代表中國對外國文化的吸納。伴隨放肆青春一同成長的聶詩、齊浚羽兩姐妹,用輕快動聽的聲音,唱出藍天下白蘭鴿快樂的心情。「它享受了晨間光線,嘗到新鮮的空氣。它見到了白雲歡騰,藍色天空真燦爛」。那真是一個單純、充滿陽光的年代。
那個年代,所有會彈吉他的人都會的《秋蟬》,將由四位姓王的王厚明、王聞、王遠強等組成的「隔壁老王+」演繹;這幾個人中,有廣州地區吉他高手,HI歌手、公益音樂人等。但在這一刻,他們都是重返八十年代的文藝青年。八十年代,保羅·西蒙、披頭四、卡朋特、約翰·丹佛等國外音樂人風靡全國。他們的音樂,不僅影響了許多人的耳朵,也影響了很多人的心靈。
八十年代廣州著名的民謠女歌手秦勤和她的小夥伴晏魚、阿七三人的人魚組合,將為大家帶來其中的代表作《The Sound of Silence》和《Scarborough Fair》,展現那個時候國外流行音樂的魅力。
說到八十年代,不得不提一位跨越年代成為永恆經典的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她就是鞠萍姐姐。這一屆的放肆青春音樂會,特別邀請到了鞠萍姐姐的加入,為大家演繹那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她與童精彩合唱團,將把大家帶回到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Part 2.為希望而奮鬥
這是勇敢的海燕
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
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俎江濤 朗誦《海燕》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個充滿希望的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給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機會,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歡欣鼓舞、蓬勃向上的狀態。而八十年代活躍於廣州流行音樂界的主持人陳丹虹與八十年代出生的易娜一起帶來的《閃亮的日子》,將我們拉回到那個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那段美好的八十年代。
有人說,整個八十年代的樂章的序曲是《一無所有》,崔健替中國人第一次喊出「苦悶」與「宣洩」,這是改革開放時,突然一次精神上的覺醒。既讓人意識到物質匱乏,又有對未來的精神渴望。而這次音樂會上,演唱這首歌的歌手是吹拉彈唱無所不精、被稱為「人民功勳藝術家」的廣州著名音樂酒吧田園牧歌老闆老田和他的朋友,有廣州崔健之稱的風子。當年老田一無所有來到廣州,到今天成為這個城市的音樂英雄。他用自己的故事和歌聲,講敘一代人的心路歷程。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不為別的,只為那傳說中美麗的草原」那個年代的男士們,堅定、粗曠,充滿著男子漢氣概和荷爾蒙的衝動,放肆青春音樂社群的男士們就是如此。何湘林、譚斌、陳定倫這三位熱愛音樂的事業夥伴組成的「35+組合」,演繹的這首《狼》,代表著那個年代的男生的自我認識。
「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你就像那一把火」「熱~情~的~沙~漠~」......八十年代,港臺文化湧入內地,許多歌曲也隨著內地的流行歌一起家喻戶曉。那麼多好聽的流行歌曲,一場音樂會怎麼夠聽呢?田品、何未然、曉也、肖櫻丹、馬志海、貝遐、徐靚、張漪一起,將八十年代的膾炙人口的歌連成串燒,讓觀眾一口氣聽個夠!相信這個環節也會成為全場集體卡拉OK。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八十年代的網絡沒有那麼發達,八十年代沒有手機和電視,但是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很豐富,每個人充滿希望。而現在,物質上豐富了很多,可是精神上又差了那麼點兒意思。劉曉新,既是足球報社社長、著名媒體人,又是「鐵肺歌手」;由他演繹的《一樣的月光》,充滿牛仔般剛勁的力道,令人盪氣迴腸。
Part 3.愛在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林放/陳白羽 朗誦《致橡樹》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情」這個字第一次敢於說出口的年代。既有愛情,又有友情。八十年代的愛情,帶著些許禁忌,帶著勇氣;八十年代的友情,帶著真誠,帶著熾熱。那個年代的情感,多麼單純,多麼純粹!
阿瑟·希勒執導的《愛情故事》被八十年代的青年們所憧憬,大家都希望「愛我所愛」。「斜槓青年」、華南知名女中音歌手、時裝設計師姚瓔格也會演繹這部電影的主題曲《Love Story》,將還原那個年代質樸、真誠的愛情。
除了《愛情故事》,《簡愛》也是當時備受追捧的電影之一。Jane Eyre與Rochester的相愛讓人羨慕,那句「如果是帝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但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當初影響了多少青年,讓多少青年熟記至今,成為女性思想解放和平等意識覺醒的催化劑。這次放肆青春音樂會,特別增加了電影配音環節。由著名主持人陳曉琳與神秘搭檔一起,來演繹這段Jane Eyre與Rochester這段經典的對白。
說起八十年代,舞蹈是必不可少的回憶。那個時候風靡中國大地的「霹靂舞」、超美的「華爾茲」、蹦迪必備的迪斯科流行至今。放肆青春重磅節目《青春舞季》,既是一次新的嘗試,也充分調動了肆友的積極性,把更多的肆友從幕後轉向舞臺。由放肆青春社群的顏值擔當、才藝擔當布爾古德、Rosa、炫舞團糖糖編導,臧寧子、Rosa、田品領唱,放肆青春肆友自發組織選拔的肆舞團和專業舞蹈團隊炫舞團三十餘人伴舞,苦練一個月,只想為觀眾再現當初青春歲月工作之餘的美好時光。
有愛情就會有失意,有歡聚就會有別離。重感情的八十年代的人兒,傷感時候腦海裡會充斥著《我怎麼哭了》歌詞與旋律。一直以關注社會問題見長的原創歌手肖烔將自彈自唱,把觀眾思緒帶回那個在樓梯拐彎處、在夜色中苦唱情歌的時刻。
現在的人拿起吉他學會的第一首歌,可能就是《青春》。看了這首歌歌詞,可能就會懂為什麼叫八十年代是白衣飄飄的時代了。因為這個時代充滿想像,想像都像天上的白雲,自由,乾淨,純粹。這一次的音樂會,請來了這首校園民謠代表作《青春》的原唱沈慶,與他的大學同學趙輝一起,在現場將這首影響幾代年輕人的歌呈現出來。那個時候,沈慶是創作者,創作出了許多好聽的音樂;趙輝則負責策劃與組織,推廣沈慶的音樂。二十年之後,友情只增不減,熱情依舊,這首《青春》定會帶有醇厚的味道。
Part 4.我的中國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情
陳銳軍/孫愈 朗誦《熱愛生命》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個理想主義的年代。這個年代的理想主義,最大的特徵就是集合了過去的集體主義、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八十年代的多數人都是身在中國,心懷天下,不僅僅是個人奮鬥,還是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甚至是世界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兼濟天下的情懷。
這次演出的場地之所以選擇在暨大,是因為暨大是許多肆友人生中永恆的記憶。在這個社群裡有相當多數量的暨大校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活動會受到暨大校友會支持並聯合舉辦的原因。為重現八十年代暨大校園的文藝生活,主辦方專門將八十年代暨大歌王曾向華從紐西蘭請回來為大家帶來那首非暨大官方但是影響深遠的「校歌」《戀曲1980》,回憶那個用音樂呼朋喚友的校園生活。活動中,也將對暨大校友對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作文藝性表達。
有人問,祖國為什麼不是「一條黃河」而是「一條大河」呢?喬羽老爺子說:因為每個人記憶裡,家鄉都有一條大河,而這條河,就代表著祖國。八十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理想的聚集地,每個炎黃子孫發自內心的希冀與渴望匯聚在一起。第一次踏上放肆青春舞臺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皮曉彩,用自然質樸、大氣磅礴的聲音,動情演繹《我的祖國》。置身現場,你一定會被這首歌的演繹打動的心潮澎湃、盪氣迴腸。
有家才有國,而八十年代國民偶像費翔那首《故鄉的雲》,唱碎了多少離家遊子的心。放肆青春音樂社群中,許多人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廣州。八十年代的他們,正值青春年少,有過迷茫,有過委屈,有過孤獨,有過無奈,更多的是豪情萬丈,是那份勇往直前的心。正是這樣,所以許多肆友在廣州也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另一個時代的暨南大學歌王王倫和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程崗,將演繹這首《故鄉的雲》,訴說那份遊子情。
這四年來,放肆青春音樂社群不僅只做音樂會,還做了大大小小許多公益。肆友有愛心,有夢想,有激情,有情懷。正是因為每一位肆友的堅持,所以放肆青春音樂社群才能不斷壯大。這一次晚會上也將會特別回放第三屆的《鄉村路帶我回家》的MV及用視頻回顧大家在湖北京山建設和扶助鄉村的公益貢獻。
四個環節的演出,我們致敬了記憶,致敬啟蒙與希望;致敬了青春,致敬友情與愛情;更是致敬了「我們」,致敬放肆青春的所有人,致敬從第一屆陪伴到第五屆的「我們」。
放肆青春活動始於創始人熊曉傑先生的生日派對,而今年的10月27日,適逢創始人熊曉傑53歲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熊曉傑將攜手肆友自發組織、高手雲集的放肆青春合唱團,以一首《送別》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段光榮旅程的開始」。
「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
30多年後的今天,八十年代唱著《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首歌的人們大多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他們也見證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中興。
晚會以這首大合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結尾,寄寓了大家參與建設美好社會的自豪感、榮耀感。
而未來美好的時光屬於你,屬於我,屬於因放肆青春在一起的所有人!
放肆青春第五季《我的故鄉在八十年代》等著你的到來!
來源:放肆青春俱樂部
原標題:八十年代的我們,三十年之後的再相會。
最新更新時間:10/23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