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畢業季,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便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讓更多應屆畢業生有更好的就業選擇和較高的就業率,總有一批一線工作者為此辛勤付出,文華學院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鵬便是其中之一。自負責招生就業工作以來的14年間,他以一顆堅守與責任之心,在文華學院54000餘名畢業生工作就業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恪盡職守 臻於至善
「工作的順利完成,不僅需要個人的堅守,還需要感謝盡職盡責的輔導員團隊。」李鵬平淡地講述著他的工作經歷,伴隨著講述期間頻繁響起的電話聲,於他而言,繁忙已成為工作常態。作為一名在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崗位上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他堅信,每一份努力都不會被辜負,每一段經歷都會是饋贈,過去會為現在奠定基石,經歷會為未來堅定信念。為此,他一直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地完成組織畢業生招聘會、為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等任務,他堅守在一線,用行動詮釋了服務學生、盡職盡責的精神。
無論是自2004年入職文華擔任輔導員,還是2007年進入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工作,勇於試錯、敢於嘗試、直面挑戰一直是李鵬的代名詞。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工作時,李鵬也苦於相關工作並無經驗可循而屢屢碰壁。抱有自己解決自己摸索的思想,李鵬奔走在各大就業培訓會之間不斷探索,逐漸掌握相關方法,憑藉著對每一件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其中,製作畢業生派遣方案是一項要求極高、標準極嚴的任務,涉及到學生的戶口與檔案,並關係著學校就業率的確認。方案通常繁多複雜,而為了完成每年百萬字項目製作以及校對工作,他常常利用深夜的靜謐環境進行工作,以此保證邏輯清晰,從而避免出錯。
行遠自邇 踔厲奮發
在李鵬看來,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是一個窗口單位,對內關係到學生能否找到心儀的工作,對外則代表著整個學校的形象,以及企業聘到合適的員工的橋梁。對此,他直言:「我們努力為用人單位提供一個良好環境,讓用人單位願意主動到我校招生。用人單位與學校交流越密切,我們的學生就能有更多選擇。在未來工作中,我們也將運用學校『個性化教育』的理念,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好地落實就業工作。」
跨越時光的自我經歷,也讓李鵬更加了解學生就業。對此,他強調道:「端正態度、認清自我是擇業的前提條件。」他也是按照這樣要求自己的,面對就業與擇業嚴峻的形勢,他就結合自身、靈活處理兩個方面提出自己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正因為與實踐貼得近,他更能體會到社會真正所需要的事物以及具有實際意義的成績。工作期間,他始終秉持「先就業,再擇業」的觀點,在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於應屆畢業生面對未來的畢業工作,李鵬內心有了明晰的規劃,他建議畢業生們做有心人、善於發現機會的同時,也要放下姿態做事情,以此獲得企業的認可。
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大學期間,李鵬便與朋友一起創辦動漫周邊商店、研發動漫網站,哪怕周遭環境惡劣,不被學校、父母認可,他依然將創業堅持到底。終於,在2003年,他的網站榮獲國家文化部「優秀網站」獎——當年唯一一個網站獎項。「朋友給我發來了領獎的照片,他站在人民大會堂,很是好看。」每每回想起這段故事,李鵬總是難掩心中的喜悅,在他的眼中,仿佛又能看見曾經的那個少年。他感慨道:「即使當時的自己不夠成熟,但也正是那段年少時的創業經歷,賦予了我特殊的成長經驗。」
「背起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生活中的李鵬。讀萬卷書亦行萬裡路,李鵬十分忠愛在旅途中的時光。每年他都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探索未知的領域。他曾攀爬過巍峨的珠峰,徒步繞行過純淨的青海湖,也曾自駕前往寮國、泰國、尼泊爾、斯裡蘭卡等國家。談及旅行對他的意義,他表示,一場又一場沒有目的地的旅行,讓他感悟到世間萬物的美好,在旅行中無需扮演角色,只與生活握手言和。熱愛生活,不斷前行,「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李鵬正是如此。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從少年至中年,從浮躁至灑脫,李鵬用時光去不斷嘗試,用經歷去煉化成長。面對人生,他不拘一格,能直面慘澹,更敢於追求。「每一份努力都不曾被辜負,每一段經歷終鐫刻成記憶,煉化為成長」,在時光中輾轉跨越,在歲月裡肆意灑脫。(中國教育在線 通訊員:周淑娟、楊東昕、程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