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潺潺,井岡巍巍。
問道今朝,追跡先輩。
旬日所學,積年待思。
初心莫忘,攜手與歸。
——「中井班」紅四軍團(第四組)
怎麼樣,這首詩夠MAX吧?這可不是出自小編之手。細心的您會發現,這詩的落款有點意思——「中井班」。啥意思?
原來,近日2016年民主黨派省級組織中青年骨幹培訓班在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舉辦。來自八個民主黨派的76名學員,參加了為期10天的學習。
了解民主黨派工作的小夥伴知道,每年都會組織開展一些民主黨派幹部的培訓活動,比如有民主黨派省級主委班、中青年幹部班等等。而這個被學員們親切稱為「中井班」的集體,學員多是省級組織副主委或常委,平均年齡不到52歲、最年輕的42歲,其中63人有高級職稱,還有院士2人,箇中意涵,你懂的!
在科普之後,回歸正題。在短短10天時間裡,「中井班」到底學了什麼?怎麼學的?有何收穫?還是看看學員是怎麼說的吧:
「開班式簡約而不簡單,時間不長,分量夠重。」
「戴均良副部長到中央統戰部的第一講給了我們班,瞬間覺得『中井班』高、大、上。」
「講『堅持多黨合作、增強制度自信』,先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思想講起,在大格局中加深了對堅持我國政黨制度必要性的理解和把握。」
10天時間,「中井班」安排專題教學8場,教學內容包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輔導,堅持多黨合作、增強制度自信,政治交接與合作共事等,緊密貼近國家政治發展實際和多黨合作制度現實要求。授課教師,包括中央統戰部部領導、民主黨派中央老領導以及來自國家行政學院和井岡山幹部學院的專家學者,用學員的話說:「個個都是本領域的權威。」
當然,在井岡山學習總要有些不一樣的地方。你見過這樣的學習嗎?
還有這樣的?
這樣的?
是不是感覺回到小學時代?
誰說只有坐在教室裡的學習才是學習?學習無處不在!來到井岡山,就要用各種方式學習井岡山精神、吃透井岡山精神、領悟井岡山精神,把精神化為前進的動力。
小編了解,「中井班」充分利用當地的革命資源,共安排了現場教學13場、激情教學1場、音像教學1場、體驗式教學1場、訪談式教學1場。場場都是革命動力、堂堂都是精神大餐。
「才18、19歲就為革命犧牲了,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對真理的信仰和堅持,可以放棄生命;我們加個班、熬個夜,有什麼不行的。」
「用千萬條年輕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維護好、堅守好、發展好……」
只有親手觸摸冰冷大理石所鐫刻的年輕名字、只有親耳聽到後代子女對革命先人的溫情回憶、只有親口高歌代代傳唱的婉轉山歌、只有親身肩負幾十斤的扁擔在崎嶇山路上走一遭,才能全面完成一次入眼入耳、入腦入心的精神洗禮。
傳道、授業、解惑,學習不僅止於單一的傳授,更在於學員們的相互交流。聽聽你是怎麼理解道路自信的?談談我這裡是如何開展組織活動的?交流一下現在面臨的問題,興許我的答案正好解了你的疑惑呢。培訓期間,「中井班」安排了3次小組討論、1次小範圍座談、1場學員論壇。
小組討論多在晚上,看看時間和窗外夜色就知道學員們有多拼了。
學員論壇更是學習精華的集中體現,8名學員代表本組和本黨派做了精彩的發言。
除了討論、論壇,還有問卷、總結,學業負擔不可謂不重,但什麼都抵不了濃濃的同學情意。
「總結寫到一半,想起馬上就要結束培訓了,突然不舍起來……」
「井岡山色美,人間情意深。朱毛精神在,馬列智慧真。慷慨英雄氣,忠誠百姓恩。重山望不盡,只是暫離分。」
「黨派緣,同學情。紅色魂,憾眾心。憶初心,續前行。井岡別,道珍惜。」
當然,高潮還在結業式上,一首《滿江紅·井岡山》成功地「撩」起全體學員的心:
革命搖籃,滿眼望、重重山巒。憶當年,國破家亡,路在何方?五百井岡血與火,兩年四月艱和難。不畏死、久有凌雲志,換人間。
紅米飯,南瓜湯。青翠竹,紅杜鵑。八角樓燈光,普照江山。挑糧小道擔正義,星星之火可燎原。聖初心,絢麗中國夢,祭先烈。
本文系獨家原創,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統戰新語(tongzhanxinyu)」,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從三句用典看習近平用人之道
統戰"兩學一做"如何做?孫春蘭講了4句話
孫春蘭的「光彩事業」三問
高校統戰?且聽孫春蘭講解此中門道
關注!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內容全了!
凝心聚力十三五,告訴你統一戰線怎麼幹
嬗變:統戰工作這一年
「政黨協商」六問六答
哪些部門要配備黨外幹部
正解「新媒體代表性人士工作」
「第二個範圍聯盟」是什麼意思?
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 是參政黨!
多黨合作的「變」與「不變」
你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麼?
再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這個七月,中央統戰部八局與您見面!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從即日起,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介紹。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