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自己的紐約時報專欄中寫道,周二,標普500股指創下歷史新高。第二天,蘋果公司成為歷史上第一家估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當然,川普從來不忘記把股市表現吹捧為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證明;對於那17.3萬名死亡的美國人來說,這太糟糕了,但對於川普來說,「事實就是這樣」(It is what it is.)。
但是,對於那些仍然沒有找回工作的數百萬美國工人來說,經濟可能並沒有那麼好的感覺,他們剛剛看到自己的失業救濟金被削減了。3月份頒布的每周600美元的補充福利已經過期,而川普所謂的替代方案基本上是一個變態的笑話。
即使在援助金削減之前,父母們就在報告說他們沒法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食物,並且這個人數還在迅速上升。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這個數字肯定還會飆升。而且我們還將看到一波房客因為交不起租金而被房東驅逐的巨大浪潮,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家庭失去了幫他們支付房租的政府補貼,一方面也是因為此前美國政府出臺了臨時的禁止驅逐令,不支持房東驅逐房客,但這個禁令剛剛到期。
但是,在股票上漲和日益嚴重的痛苦之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脫節呢?華爾街上的人們確實喜歡談論字母遊戲,以前他們談過「V型復甦」,認為即使經濟遭遇疫情重創,也能迅速反彈。在V型復甦沒有出現時,他們在談論「K型復甦」:頂部的股票估值和個人財富上升,底部的收入下降和痛苦加深。但這只是一種描述,而不是解釋。事實是,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要注意的是,相對於金融市場,美國實體經濟的狀況仍然很糟糕。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每周的經濟指數表明,美國經濟雖然脫離了幾個月前的低點,但仍比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任何時候都更深陷低迷。
而這一次,美國就業崗位的流失集中在低薪工人的崗位,也就是說,恰恰是那些沒有財力渡過難關的美國人失去了工作。
那股票呢?事實是,股票價格從來都與經濟狀況緊密相連。正如一個老經濟學家的笑話所說,在過去的五次經濟衰退中,股票市場成功預測了其中九次。
股票確實會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比如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下後的混亂,以及3月時信貸市場的短暫凍結。否則,股價與就業甚至GDP等就很不相干。
而這幾天,這種脫節比平時更加嚴重。
因為近期市場的上漲主要是由少數科技巨頭推動的。而這些公司的市值與他們目前的利潤關係不大,更不用說整體經濟狀況了。相反,它們都是關於投資者對相當遙遠的未來的看法。
以蘋果公司為例,其估值為2萬億美元。股票的市盈率說的是市場估值與利潤的比率,二人蘋果的市盈約為33。看這個數字的一種方法是,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價值中,只有3%左右反映了他們預期該公司在未來一年內賺到的錢。只要他們預計蘋果公司在幾年後能實現盈利,他們就幾乎不關心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會發生什麼。
此外,人們預期蘋果公司幾年後的利潤特別大,因為畢竟,他們還能把錢放在哪裡?對比來看,美國政府債券的收益率遠低於預期的通脹率。
而蘋果的估值其實沒有其他科技巨頭的估值那麼極端,比如亞馬遜或Netflix。
因此,大型科技股和科技股投資者之所以高歌猛進,是因為投資者相信它們的長期表現會非常好。相形之下眼下蕭條的經濟幾乎不重要。
不幸的是,普通美國人從資本收益中獲得的收入很少,不能靠對未來前景的樂觀預測來生活。告訴你的房東不要擔心你目前無力支付房租,因為五年後你肯定會有一份好工作,這會讓你一事無成。或者更準確地說,會讓你被趕出公寓,流落街頭
所以,美國的現狀是這樣的。失業率仍然非常高,主要是因為川普和他的盟友們首先拒絕認真對待新冠,然後在一個不符合恢復正常營業條件的國家推動提前重新開放,甚至現在拒絕堅定地支持基本的保護策略,比如讓國民戴上口罩。
儘管美國遭遇了這次史詩般的失敗,失業者還是在聯邦援助下維持了幾個月,暫時避免了人道主義和經濟災難。但現在援助已經被切斷,川普和盟友對即將到來的經濟災難和流行病災難一樣不認真。
所以,一切都表明,即使疫情平息了,我們也將看到美國國民苦難的大增。而美國人甚至沒有從川普那裡得到「疫情一定會平息」的保證。
哦,股票也漲了。究竟為什麼,我們要關心呢?
#克魯格曼#,#美國K型復甦#,#科技股漲勢脫離現實#
譯者:吳十六
責編:吳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