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初三的學生李秋葉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教育部聯合發改委、交通部、保監會等11部門開展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讓我們走出書的世界,走進現實的世界,走進大自然的世界。
古都西安研學旅行心得體會
古城西安,十三朝古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矗立著大明宮、小雁塔、華清宮,它們見證了千年前的繁華。
我們首先走進了交通大學,交通大學以精勤、敦篤、果毅和忠恕的宗旨聞名四海,吸引成百上千的優秀學子競折腰。多少英才出自這所名校:張元濟、蔡元培、蔡鍔、黃炎培、錢學森、張光鬥、吳文俊、蔣正華、周鴻禕、陳冬、陸治原、路一鳴、侯宗濂等。
下午遊覽了大唐芙蓉園,晚飯後在城牆上散步。大唐芙蓉園將唐代建築幾乎完美的還原,還有許多精彩表演,是個放鬆的好地方。在城牆上,我們欣賞到了西安的夜景,歷史與現代交融,令人心靈震撼。總之,西安是個美妙的地方。
第二天上午我們走進了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栩栩如生,堅挺的脊背,堅定的眼神令人心靈震撼,在破碎的兵馬俑碎片中也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下午我們體驗了漢文化,學習漢代歷史文化,了解漢代文明。聆聽漢學專家講授漢代故事;穿漢服,做漢禮活動;製作漢代瓦當拓印。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在瓦當這一小小的圖形空間內,古代中國匠師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天地,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漢代瓦當是在秦代瓦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與秦瓦當相比,漢代瓦當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更加豐富,製作也日趨規整,紋飾圖案井然有序。
第三天上午我們走進了西安博物院,它是陝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下午在回民街閒逛,回民街有許多特色小吃,都很美味,吃的很盡興。回民街上集中了西安各式各樣的清真小吃,有在賣烤羊肉串的,有在賣桂花糕的,有在賣肉夾饃的,有在賣褲帶面的(又名biangbiang面),有在賣牛羊肉泡饃的......各種食物的香味瀰漫在整條街上,香極了!店家的叫賣聲、遊人的說笑聲夾雜在一起,熱鬧得不得了。
晚上聆聽古老秦腔戲劇,「生、旦、淨、末、醜」讓我們眼前一亮。《面見聖上》及《王小三傳聞》的經典戲劇演出,為我們了解秦腔打開了一扇大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到了臨別的那天,我們坐在動車上,望著漸漸遠去的西安城,我有點念念不舍,但此時的我只能說:「西安,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