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月,日本天皇的寵臣、軍事議定官、海軍大將大角岑生乘坐飛機在廣東中山縣空域被中國第三遊擊區司令袁帶命令重機槍群擊落,成為抗日戰爭中被擊斃的日本海軍最高將領。
明治維新改革以後,日本的國力迅速的提升,狂妄的日本天皇和內閣制定了對外擴張、侵略政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戰略目標。
強大的國力,使日本及時發展了海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艦船噸位已經居全世界第三位,海軍實力理論上也是世界第三。
雖然如此,但是日本海軍單兵戰鬥力和軍事訓練水平很高,並且擁有鳳翔號、赤城號、加賀號等10艘航空母艦,還有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長門級、大和級戰列艦,其中比較著名的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72000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比遼寧號航空母艦的噸位還要多1萬噸。
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海軍迎來了實力的巔峰時刻,達到了美國海軍實力的七成,狂妄的日本海軍開始幻想徵服世界,而海軍大將大角岑生則是策劃和發動侵略戰爭的核心人物之一。
大角岑生是日本天皇裕仁最信賴的寵臣,日本海軍的驕傲,裕仁天皇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兩個人就交往甚密。裕仁即位後,大角岑生更是得寵,1931年4月,他被晉升為海軍大將,也成為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策劃者和指揮者。
大角岑生的侵略野心隨著職務的升遷不斷膨脹,甚至發展到可以左右天皇的程度,可見其當時在日本的滔天權勢。
然而老天讓他瘋狂,肯定會讓他滅亡,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會斃命在中國。1941年初,大角岑生專程來到中國,密謀策劃擴大南侵東南亞及發動太平洋戰爭。他先後飛往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與日軍中國派遣軍高級指揮官進行會商。
1941年2月5日上午,大角岑生在日本海軍駐中國南京偽國民政府(汪精衛) 軍事顧問、著名的「中國通」須賀彥次郎少將陪同下,從廣州出發,乘坐海軍運輸機「微風號」,在6架戰鬥機的護航下飛向海南島。在途經伶仃洋上空時,也許是被文天祥的神靈發現,就颳起旋風,運輸機引擎發生了故障,被迫折返珠江。
當機群返航經過廣東中山縣大赤坎鄉時,被中國第12集團軍挺進第3縱隊司令袁帶發現,他沒有遲疑,當即下令重機槍群進行密集火力射擊,運輸機被多發子彈擊中失控,墜落於黃楊山的山谷中。
袁帶迅速率領部隊封鎖了三條進山的路口,進行地毯式排查,在山坳中找到了10 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其中兩位身著日本海軍將官服飾,從證件來看,一位是臭名昭著的海軍大將大角岑生,他的頭部被重機槍擊中,額頭都炸開了,還有一位被燒灼得臉面全非,是海軍少將須賀彥次郎。
在擊斃海軍大將大角岑生的同時,袁帶還發現了許多日軍的機密文件,這些文件被送往戰區司令部後,經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證實日軍即將發動太平洋戰爭。
當國民黨政府將這個陰謀向全世界披露之後,當即在全世界引起了的轟動。但是由於美、英等國看不起中國的軍事和情報能力,對日本核心機密的太平洋計劃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認為中國小題大做,中了日軍的圈套。
數十天之後,當日軍統帥部通過種種跡象證實,中國政府所獲得的這些絕密文件的核心機密並沒有被美、英等國所重視,才繼續準備「南進」計劃,半年後,「珍珠港事件」爆發,大的美軍損失慘重。
袁帶也因擊斃海軍大將大角岑生和海軍少將須賀彥次郎,並獲取重大機密文件,被國民黨軍「傳令嘉獎」,頒發了十萬大洋巨額獎金,一時間名聲大震,袁帶也因此被中山人民稱為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