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版小說應該怎麼讀?

2021-02-22 JOSO英文幫

歡迎分享本文,如果喜歡就關注我們👆👆👆

< One day> 劇照

閱讀應該首先是件愉快的事。除了在學校裡讀教科書、參考書是被迫的,讀書基本還是自主選擇的。感興趣(fun)是堅持讀完一本書的重要動力。儘管有些書籍的閱讀是因為學習或工作需要,獲取和積累某方面知識(self-growth),然而更多的人選擇讀一本書是因為相信閱讀過程會是愉悅的(不管是排行榜的數字還是朋友的推薦,書火有火的道理)。小說尤其如此。

1. 選材

想通過閱讀原著提高英文,這個目的沒問題,但儘量避免『經典作品』的『陷阱』,一部作品經典可能是因為反映了特定年代特有的社會環境和現象,尤其要小心年代久遠的作品,如果不熟悉或不感興趣,很難堅持讀完。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的血淚史:第一本英文原著當年選的是《牛虻》< The Gadfly> 全書讀得精疲力竭,深層次的意思 -- 宗教也好革命精神也罷 -- 很難體會,最後被海量單詞和陌生故事背景(19世紀的義大利)擊敗。不僅如此,太過久遠的小說用詞用句會略顯陳舊甚至過時,不是很適合記錄學習。讀經典著作的前提是有一定量難度較低的書籍積累。

同學們常問的問題 「讀什麼樣的英文小說適合學習英語?」 「先讀你感興趣的。」

2. 時長

通俗的英文小說,建議2-3周內完成,每天根據自己的情況閱讀(1小時或以上)。一旦戰線拖太長,就容易既忘了故事,也沒了動力。一鼓作氣,此處甚為適用。如果是中高級讀者(已讀過一定量的英文小說),可以適當選擇難度大些的書籍,例如近些年的普利茲獲獎文學作品,但建議仔細看過作品簡介後仍覺得有興趣再下手。難度較高的書建議4周左右讀完,也不要拖太久。

3. 怎麼讀

閱讀英文小說,還是泛讀為主。讀懂故事情節仍然是更重要的,畢竟是小說,先考慮故事情節的完整性,需有愉悅感,再考慮技術性的行文,用詞等。

大家先試著讀讀下面這段內容,忽略生詞,只讀一遍,讀懂大概意思即可。

Augustus Waters drove horrifically. Whether stopping or starting, everything happened with a tremendous JOLT. I flew against the seat belt of his Toyota SUV each time he braked, and my neck snapped backward each time he hit the gas. I might have been nervous – what with sitting in the car of a strange boy on the way to his house, keenly aware that my crap lungs complicate efforts to fend off unwanted advances – but his driving was so astonishingly poor that I could think of nothing else. 
We』d gone perhaps a mile in jagged silence before Augustus said, 「I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three times.」
「You don’t say.」From <The Fault in Our Stars>

儘管詞彙量有差異,但應該不難讀出核心信息:  Augustus Waters 車技差。該信息可以根據第一人稱"我"坐車時的反應(brake 剎車如何;hit the gas 加油如何),以及這句直白的描寫(his driving was so astonishingly poor)看出。而且Augustus本人也承認了(I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three times)。

讀小說,流暢性很重要,因為保持一定的流暢性才能確保fun,一句一查生詞讓人閱讀體驗下降,容易產生挫敗感。因此上面這段文字,能讀出大意,就可以繼續往下讀了。即使存在黑色加粗的幾個生詞也可以根據語境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看某些單詞特別順眼(眼熟卻叫不準的或長得很大眾的),可以邊讀邊記在本上,待到讀完該場景,或讀完本章節(若每個章節在20頁以下的話)後再統一查中英雙解字典。查完儘量避免只記錄單個單詞,建議打包(例 adv+adj: astoninshly poor, keenly aware) 記下。搭配記憶更有助於記憶,減少Chinglish。

當然,除了生詞,閱讀期間你可能還會在其他地方存在疑惑或好奇,以學習為主要目的話,可以用部分段落進行精讀 ——

I might have been ... but...

虛擬語氣,是閱讀英文原著最常見,也是最難掌握的語法項目之一。經常有同學抱怨虛擬語氣之難。因為涉及到語法點(用詞,動詞變形)較多,容易忘容易混。但閱讀英文原著的最主要的好處之一就是創造一個平日單調甚至孤立地學習詞彙和語法以外的純英文環境(儘管只是紙上的),強迫你接觸各樣語法應用。閱讀多了,慢慢就通了,不用再死記硬背語法規則(是為提高傳說中的『語感』)。

此處有轉折詞 but,可以判斷這就是虛擬語氣(未發生)。根據邏輯關聯詞判斷句意是基礎款閱讀技能之一。在有語境(context)的情況下讀到無處不在的虛擬語氣(could/would/may/might/should have; I wish; as if...) 以後,漸漸地就不會再懼怕它們了。下一次聽到老外對你講「Would you mind if I closed the window?"你也許都能馬上發現虛擬語氣的存在。

熟詞僻義

我們在此前的一篇推送萬年難題 ︳單詞到底為什麼背不下來 (內附解法&資源推薦) 裡面提到過單詞背不下來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多義詞這種讓人煩惱的存在。

unwanted advances

大家都熟悉的advance是『前進,進步'的意思,但在此處都說不通。unwanted 一詞的修飾說明是負面的信息。在朗文雙解字典裡:

所以,此處unwanted advances指的是「我」坐在陌生男孩車裡時內心的擔憂。

這種很難用單詞書一次性背下來的多義詞,是需要伴隨語境學習和積累的。

特殊搭配

what with sitting in the car of a strange boy on the way to his house, ...

what with 這個組合看起來有點淘氣,用來解釋原因,相當於『because of' 。

例 The police are having a difficult time, what with all the drugs and violence on our streets.警察的日子不好過,因為街上的毒品和暴力問題。

We』d gone perhaps a mile in jagged silence before Augustus said...

我們日常想用英文表達一個中文意思時,多數是先用中文思維,再翻譯成英文。這樣做的問題是經常說出Chinglish,因為總想不出同樣場景下外國人怎麼說。例如本句話如果譯成中文是"然後Augustus說",如再從中文-->英文,你很可能就會用"and then..." ,'then'和『before' 是一個典型的中式和英式思維的對比。把它記下來,下次想說「然後」可以試試「before"(或"after"),強迫自己使用幾次,強迫自己讓它成為自己英式思維的一部分。

讀小說雖然是在紙(或屏幕)上讀,但書中的口語對話其實也是難得的積累口語表達的資源,應該珍惜。

"I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three times."

"You don't say. "

此處「我"已經親身經歷過Augustus的糟糕車技了,聽說他三次沒考過駕照一點不驚訝。"You don't say." 既可以表示不驚訝,還可以表示相反意思 『He’s just won the lottery.』 『You don’t say!』  非常驚訝。實在萬能,建議收藏。

這段英文我試著翻譯了一下給大家做個參考

Augustus Waters 開車太『慘烈』了。每次停車和啟動都伴隨著巨大的顛簸。坐在他的豐田SUV裡,他每剎一次車,我的安全帶就緊繃一次,他每加一次油,我脖子就往後狂甩幾近折斷。我本來可能會緊張的 -- 畢竟我坐在一個陌生男孩車裡,還是往他家去,而且我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對我動手動腳,就我這身板兒,也很難做什麼抵抗 -- 但因為他車開得實在太糟,我忙著震驚都沒空想別的了。

我們顛簸了差不多一英裡,都沒講話,然後Augustus說,「我考了三次駕照都沒考過。」

「嗯,一點兒不意外。」

小說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因此開頭幾個章節一般都是打造一個基本的角色形象。這部分可以讀得仔細一些,精讀的段落可以多一些,避免影響對後面情節的理解,但讀到中部以後通常就可以加快速度了。

細節描寫常會出現較多生詞,包括生僻的地點、建築、植物等等,這樣的詞彙日常出現頻率不高,不影響理解就可以pass掉。但可以留意形容詞,因為形容詞信息量大。例如以下這個段落,劃線的形容詞都不偏,很實用。特別是open-plan 一詞正適合用於現代商業辦公樓裡開放式辦公區域,而 ill-informed 是「孤陋寡聞的" 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的」。前綴ill- 和well- 相反,地道、簡單、值得一記。

The lift door slides open onto the thirtieth floor, a vast open-plan area, its high smoked-glass windows looking out across the Thames and Lambeth. When Emma had first come to London she had written hopeful, ill-informed letters to publishers and imagined the envelopes being sliced open with Ivory paper knives in cluttered, shabby Georgian houses by ageing secretaries in very model of the modern media workplace. 

From <One day>

讀出幽默或諷刺的對話,也就讀活了人物。這會給閱讀過程增添樂趣,這也是閱讀和理解外國文化的過程,這也是讀原著的最大意義所在,是讀中譯版無法比擬的。一些某文化特有的表達方式一旦翻譯成其他語言,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正如我最敬仰的翻譯系朱志瑜老師總提到"What's lost is LOST.' ) 。例如前面提到的'You don't say.' 有時候你可能還會讀到略帶調侃的另一種常用表達" Why am I not surprised?"  我怎麼就一點兒不驚訝呢?(因為實在太明顯了啊!)鑑於前文提到的口語對話的重要性,如果實在理解有困難可以停下來查閱一下字典。

PS: 本文提到的兩本書,強烈推薦<One Day>這一本,流暢幽默又情感豐富,寫出的不只是友情與愛情,描繪的更是現實人生。和電影比起來,小說更充實、精彩。而<The fault in our stars> 這本難度雖小,但精彩程度差一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嘗試看看這部電影,再決定是不是要讀原著。

我們會定時推送各類英語學習的文章,

豐富你的英語知識,直擊你的痛點,解決你的難點。

相關焦點

  • 我們應該如何讀英文小說
    >
  • 英文小說怎麼讀
    直到大三的時候,上批判寫作課程,Bob Riggle讓我們一個學期讀五本小說,而且都不是英語世界的作者寫的,那個時候雖然很痛苦,但是我卻理解了英文小說對於英語學習,乃至整個人的世界觀的作用。小說在英文中稱作novel,是法語novelle演變而來。
  • 怎麼讀一本英文原版小說比較好,這4個小技巧,親測好用
    怎麼讀一本英文原版小說比較好,在我看來,選擇適合自己英語水平的英語小說更加重要。有研究表示,2%~4%的生詞比例最有利於促進通過閱讀的詞彙習得。所以讀原著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詞彙量,然後挑選適合自己水平的書籍。
  • 英文原版書應該怎麼讀?最實用的分階段閱讀指南送給你
    As we all know, 讀原版書是學習英語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簡單方便快捷,藥到病除見效快。辣麼問題來了,好好的一本英文讀物該如何使其更好的發揮藥效呢?今天小研就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下~~在開始英文原版書籍之旅前,有一些準備工作要做好,它們能在閱讀之路上給你鼓勵和支持。
  • 學渣如何讀英文小說?有攻略!【BBC評選:100部小說+英文原版PDF】
    本篇微信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學渣如何讀英文小說?
  • 資源英文原版小說TheInstitute
    跟我來,在私人留言的背景下回答[500份]就可以得到500本英文原版本書。精選500本適合大學生閱讀的英文原版小說和年輕人閱讀,包括名著、文學、人文、歷史、童話、詩歌等方面,總有你想讀的書。超過3.5億冊的史蒂芬·金作品以其恐怖小說而聞名,這些作品概括了這一類別的整個發展過程。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和舞臺劇。大部分作品已被改編成其他媒體,如電影、電視劇和漫畫書。他在獲得了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章。金的每部小說幾乎都被改編成電影。據說史蒂芬·金可以排在第二位,莎士比亞是第一位。
  • 如何成為一名英文原版小說高手?
    英文原版小說是英語學習者的泰山。絕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只會學新概念一類教材;少數學更有趣材料的人大部分止步於分級讀物,極少人能順利過渡到英文原版小說的學習。英文原版小說是英文學習的高速路。2、英文小說的文化障礙小學低年級,我們被窩裡打電筒讀金庸童瑤梁羽生就看得樂不思蜀。原因是中文小說是寫中國的,英文小說是寫外國的,兩者文化背景迥異。所以同等趣味性的小說英文的比中文的更難發生興趣。
  • 老師們都說讀英文原版小說關鍵,如何才能堅持讀完一本?先背單詞
    老師們都說讀英文原版小說關鍵,如何才能堅持讀完一本?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 原標題:老師們都說讀英文原版小說關鍵
  • 怎麼通過讀英文小說提高英語水平
    問題原文:從高中的時候就憧憬自己有一天可以讀完一本英文原版小說,現在都研一了還是沒有實現。嘗試過《簡愛》和《傲慢與偏見》,總是會碰到一些不認識的詞,不知道該不該查詞典,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很打擊積極性。請讀過英文原版小說的前輩們指教一下。雖然《簡•愛》和《傲慢與偏見》都是我最喜愛的書之一,反覆閱讀過好幾遍。每讀一遍都會有全新的收穫。
  • 我是如何堅持看英文原版書的【附英文小說推薦】
    說起英文原版小說,想必大家能都說自己曾讀上一部半部,但是真的要讀進去,並且堅持閱讀下去可並非是一個簡單的事。如今能隨手那一本原文英文小說就像中文書一樣讀下來的中文母語者,實在是少之又少。我曾經看到一篇很啟發人的文章,是一位在北美的文科博士分享的文章,講述他在國外的文科博士攻讀過程。在國外讀文科博士,起碼要熟練掌握四門語言。
  • 第一本英文原版書應該讀什麼?怎麼讀?
    如果你去向大神請教學英語的辦法,不少人可能會推薦你去看英文原版書,也有的人會推薦你去看美劇。
  • 原版,為未來而讀
    既然是在談高考,我們可以從各地高考狀元的英語學習經驗來看看實際的學科素養差別:2013湖北文科狀元李卓雅(高考英語147分): 最鍾情《紅樓夢》,到目前為止已讀了40多遍,不僅對小說中的人物很熟悉,連其中每一首詩詞都會背……李卓雅還讀了不少外國名著。從小就對英語感興趣的她,初中時便讀完了《哈利波特》英文版。
  • 英文原版書閱讀指南
    初讀英文原版書,是在大學二年級。記得大二暑假去北京旅遊,住在四叔家裡。
  • 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最有效捷徑:英文原版小說
    在大學裡,很多同學都花了不少時間用在學英語上。而看英文原版的小說,則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比較有效而且有趣的手段。但不少同學去嘗試閱讀這些英文小說時,卻往往因為選錯了難度,選錯了風格,選錯了打開方式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最後讀了幾頁就看不下去,入金山而空手而出。讓人感到非常可惜。
  • 新東方教師推薦:兩部英文原版小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閱讀輔導>正文新東方教師推薦:兩部英文原版小說 2015-11-17 11:1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邱政政
  • Diary of a Wimpy Kid: The Deep End,「英文原版書」應該怎樣讀?
    有一個英文系列小說,標題是 Diary of a Wimpy Kid,很多喜歡閱讀「英文原版書」的讀者,都把這套書作為首選讀物之一,用來提高英語能力。Diary of a Wimpy Kid 系列小說除了圖文並茂,還有製作精良的有聲書,也普遍被用來提高聽力水平。這套書我沒有詳細讀過,但發現最近一冊的標題 The Deep End 是一個很形象的成語,而且對怎樣從「原版書」中學英語有些啟發。
  • 測一測哪種難度的英文小說適合你?(附贈100本英文原版小說)
    而看英文原版的小說,則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比較有效而且有趣的手段。,以及有哪些值得推薦給同學們的英文原版小說。 如果你能熟練閱讀這種水平的小說時,就可以開始轉向一些英文原版的教科書,社科類著作,或者人物傳記了。恭喜你,你已經打開了英語學習的一扇新的大門!主要以一些古典文學名著為代表。
  • 資源|英文原版小說The Institute, 史蒂芬·金最新懸疑燒腦神作!
    關注我,私信後臺回復【500本】即可獲取500本英文原版書。精選適合大學生及年輕人閱讀的全英文原版小說500本,包含名著,文學,人文,歷史,童話,詩歌等多個方面,總有你想讀的書。史蒂芬·金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別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臺劇劇本。大多數的作品都曾被改編到其它媒體,像是電影、電視系列劇和漫畫書上。他在2003年獲得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章。史蒂芬 · 金的每一部小說幾乎都曾搬上過銀幕。
  • 為什麼要提倡英文原版閱讀?
    許多父母吃夠了自己英語水平不高的苦頭,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很多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他們背起小書包搖搖擺擺走進英語培訓機構的小小身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許多孩子學習了多年的英語,卻連一本原版書都沒有讀過!他們始終未能進入真正的英語學習的天地,在圈外不斷痛苦、迷茫,也許原因就在於此——未觸及語言學習的核心。
  • 學英語讀原版小說很重要,但你可能都讀錯了| 免費閱讀課上線 | 推廣
    這也正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能憑藉原版閱讀提升能力、增加詞彙量,而有的孩子讀了之後卻收穫甚微!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效的方法也更能幫助孩子快速提升。 3、閱讀時有意識培養孩子英文閱讀思維 在閱讀中戒掉借用中文去理解英文的習慣,如:看到一隻鳥,有英文思維的孩子會在腦海中浮現出「Bird」這個詞,而中國的孩子則需要用「鳥」這個詞來做過渡橋梁。寫作時也一樣,中國孩子的大腦會忙碌地先用中文把想法表達出來,然後再翻譯成英文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