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
唐城遺址博物館,揚州唐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1979年建立的從事對揚州唐城遺址進行保護。唐代文物徵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揚州歷史文化研究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隋煬帝行官的舊址上,館內藏有陶瓷器、銅器、金銀器等唐代揚州各類出土文物三百餘件。唐代揚州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京城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業城市,其時手工業發達,商業繁華,文化藝術繁榮。人文薈萃,是全國最大的貿易市場和貨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國際大都會,揚州唐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
-
青唐城遺址公園
千餘年來,青唐城城牆連通它的體系早已湮滅在荒野蔓草之中……為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如今,西寧市擴地建園,融古蹟保護與城市園林建設為一體。「青唐風韻、邊城風物、殘垣懷古、古道掠影、歷史沿革」五大景點,配之花草樹木,石砌牆欄,並於南門體育場激情燃燒的詩情畫意毗鄰,使得青唐城遺址公園古風今韻、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蹟交融,形成一種「共時態」的衝擊波。
-
雲旅遊 | 青唐城遺址
青唐城,是北宋唃廝囉(是吐蕃語,意為「佛子」)政權的都城,其南城牆遺址,位於今城中區南門外體育場南側,始建於公元1034年(宋仁宗景祐元年)。
-
唐代至清代揚州南門沿用千年 遺址博物館將開放
1986年5月,由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江蘇省文化廳、南京博物院和揚州市的考古專家在揚州召開了「揚州唐城南門遺址論證會」,專家一致認為,唐羅城至明清城的南門遺址,解決了揚州城南界問題,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城門通史」。 時隔23年,南門遺址再掀神秘面紗。
-
田步高:創下揚州第一箏
揚州是「中國古箏之鄉」,又為「琴箏產業之都」,在這座城市裡,時常可以聽到清越的箏聲,在這座城市的上空清雅盤旋。如今,揚州的古箏產業,已經是文化產業中的支柱之一,年產量佔據全國的三分之二。一張張古箏,印著「揚州製造」,在大江南北,在天涯海角,奏著一首首古箏曲。屢屢看到這熱鬧鬧、活潑潑的場面,田步高就很有感觸。
-
這個揚州箏童真牛 全國只招4人就有她
而在今年的初一新生中,該附中只招收4名古箏學生,她也是唯一一位考取的江蘇學生。3年來一家人在揚州和北京間往返朋友圈裡曬出的火車票見證著過去3年來,一家人在揚州和北京之間的往返。「從楊翹楚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帶她去北京求學,練習古箏,這些年來一直如此。」
-
千人長江畔撥弦奏琴箏 全方位展示揚州非遺文化民俗風情
張洪貴攝通訊員張沛記者詹葉青「朝前走啊,嘿喲、嘿喲,往前那個走啊,嘿喲、嘿喲……」昨日,隨著縴夫們有節奏的「號子」聲,央視《鄉村大舞臺》節目走進揚州邗江,在長江邊的瓜洲鎮拉開錄製大幕。錄製現場好戲連臺,揚州非遺民俗、牛人絕技悉數登場,多形式展示鄉村文化,演繹揚州魅力。
-
揚州城門徵集2021年春聯啦 誠意相邀共迎揚州開門紅
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金鑫為迎接2021年春節,展現揚州新氣象、新面貌、新成就,從即日起,由揚州市委宣傳部、揚州報業傳媒集團、南京銀行揚州分行聯合主辦的「揚州開門紅·我為城門掛春聯」活動再度啟動,以「文化盛事:城門、楹聯「牽手」,弘揚傳統文化從2017年至2020年,一年一度的「城門掛春聯」活動產生了廣泛反響。去年,短短10天時間,「城門掛春聯」主辦方就收到上千件徵聯作品。這些對聯,書寫著對祖國的禮讚、對揚州的讚美和對新年的希望。
-
...百餘名風箏愛好者齊聚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力「箏」上遊
巨龍風箏86米長的巨龍、直徑26米的滾地龍、26米長的三葉蟲……11月28日上午,西安百餘名風箏愛好者,齊聚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力「箏」上遊,共放飛各種風箏150餘件,鍛鍊身體,交流技術,享受風箏運動帶來的快樂
-
西寧這個地方,青唐城遺址公園你去過嗎?
青唐城遺址公園是以南灘古城牆城南的一部分修建的公園,這裡是青唐城南城牆的一部分,建於1034年。唐朝時這裡叫鄯城,安史之亂後吐蕃從唐王朝手中奪回鄯城,由於城池四周蒼山聳翠,故得名青唐城。青唐城是唃廝囉政權的都城,城周圍10公裡,有8座城門。
-
首屆中國早茶文化節揚州開幕 弘揚中國傳統優秀美食文化
首屆中國早茶文化節揚州開幕 弘揚中國傳統優秀美食文化 2019-08,弘揚中國傳統優秀美食文化。 這座自古與美景、美食、美人相關聯的城市,也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的發源地,名師、名菜、名點聞名於世,美食是揚州人引以為豪的城市名片。圖為技藝精湛的富春茶點,被譽為「天下一品」。 崔佳明 攝 「舉辦中國早茶文化節對弘揚中國傳統優秀美食文化,提倡高質量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動餐飲消費升級和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這個夏天,就來揚州過暑假吧!
劉江瑞 攝 揚州八怪紀念館 揚州八怪紀念館位於金農故居西方寺內,是國內唯一集中展示、宣揚和弘揚「揚州八怪 劉江瑞 攝 龍虯莊遺址公園 公園定位以龍虯莊遺址為文化內涵,以原生態溼地環境為核心,以龍虯鎮為依託,融新石器時代的龍虯莊文化
-
揚州大學經典傳習社「詩經娃娃」 上了江蘇高考政治卷
揚州網訊(通訊員 李悅 張瑤 記者 喬雲)2020年全國高考結束,一道熱門試題刷爆朋友圈。昨天,記者採訪了解到,在江蘇高考政治卷的一道選擇題中,題幹案例說的是揚州大學經典傳習社「詩經娃娃」美育課堂團隊。
-
【鼓動臨潁 百鼓齊鳴】鼓手盛典圓滿成功.
FUNK / 2019.June.4th5月26日晚上,在臨潁縣新區廣場,舉辦了「鼓動臨潁 百鼓齊鳴」第一屆潁都國際暨方克鼓校鼓手盛典。本次活動由張樂文化傳媒、方克鼓校、張樂鋼琴主辦,潁都國際贊助,潁駿文化傳媒承辦,活動以露天形式進行,百鼓齊鳴的恢弘場面,打擊樂的一場饕餮盛宴。
-
帶你探訪華夏琴箏藝術博物館——揭開近代第一臺古箏的神秘面紗
上期小編帶大家逛了揚州華夏琴箏藝術博物館的古琴館,看到了揚州第一批古琴,也欣賞了很多名琴的複製品和琴學收藏品。今天,小編繼續帶大家逛古箏館,想知道近代第一臺古箏是什麼樣子嗎?這就揭開她的神秘面紗。揚州華夏琴箏藝術博物館位於揚州民族樂器研製廠有限公司新廠區內。門前的知音亭,正向參觀者訴說著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
金韻之聲——「暢響箏團」蘇暢師生全國巡演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辦
原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原中國文化報社副社長、原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監事會主席、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樂盈美育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顧問楊開金先生;中國樂器協會器樂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樂器學會秘書長金巖先生;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晉飛先生;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崬清先生;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中國西方音樂學會理事賈抒冰先生;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音樂學博士、藝術學博士,華夏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共同保護,讓大運河歷史文化「經典永流傳」
根據上述方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涉及8個省市,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設,其中大運河江蘇段作為重點建設區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2020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在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目前該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完工,正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將於2021年7月對外開放。
-
千人長江畔撥弦奏琴箏
全方位展示揚州非遺文化民俗風情央視《鄉村大舞臺》揚州錄製現場。精妙絕倫,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揚州漆器;唇齒留香,「舌尖上的美味」蟹黃包子等揚州特產在「鄉村大舞臺」上集中展示。「現場節目錄製前,節目組進駐揚州,為揚州漆器和包子錄製了短視頻。」邗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王悅告訴記者,短視頻與現場舞臺結合,穿插在整個節目中。
-
探討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必備的背景知識
浙江箏曲《高山流水》是一首廣受人們喜愛的古箏經典名曲,習箏者在研習浙江箏曲《高山流水》的過程中,需要對這首曲子的藝術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用心感受這首曲子的文化底蘊,這樣,在彈奏浙江箏曲《高山流水》時就可以用文化的力量演繹這首曲子深刻的藝術內涵,給人以心靈上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