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新理念讓孩子感受健康和快樂

2020-12-11 北國網

本報訊 記者楊麗娟報導 孩子們學習各種課程,卻鮮有人告訴他們如何吃好一日三餐;近視眼、肥胖的孩子逐年增長,齲齒率居高不下……這些問題根源在哪裡,如何解決?記者6月14日從遼寧省營養師協會主辦的「以食啟智 健康未來」中國兒童食育(大連)峰會上了解到,飲食教育正在我省興起,並在相關部門推動下加快走進課堂。

所謂食育,就是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是從幼兒期起,給予食物、食品相關知識的教育,並將這種飲食教育,延伸到藝術想像力和人格培養上。它不僅是關乎食物與健康的教育,更是承載「育人」的媒介,是智育、德育和體育的基礎。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大力推廣食育:日本立法將食育作為基礎教育,美國將食育納入正式課程,英國要求中學必須開設食育課並考試,新加坡規定小學階段食育為必修課程。在我國,2016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今年「食育」被列入兩會主要議題,成為健康中國的教育之首。

食育內容有哪些?國內著名營養學專家、中國營養科學十大傳播之星、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教授認為,首先要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認識食物,學習營養知識,了解食物在健康中的作用,參與食物採購,走進廚房,參與食物的製備和烹調;其次,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習慣,堅持食物多樣化、少鹽少油等。在中國推廣食育的日本食育活動家澤田裡繪則提倡「快樂飲食、趣味教育」,希望通過食育課堂,幫助孩子從食物中感受到快樂與美,讓孩子們對食物和生活的熱愛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生活和環保意識素養。

據遼寧省營養師協會會長張帆介紹,2016年,協會率先在全國開展食育項目,經過三年的努力,食育推廣工作開花結果,目前已經在瀋陽、大連、營口、遼陽等城市啟動食育示範幼兒園,並扶植20餘家食育特色幼兒園。2018年,協會在遼寧省開展兒童食育課堂300多場,食育家長課堂11場,受益的家長和孩子累計達7000多人。

早在10年前就建立了自有農場和蔬菜基地的嘉匯教育集團在大連首開食育先河,去年率先引進遼寧省營養師協會編寫的食育教材,在所屬幼兒園開設食育課堂,成為遼寧省營養師協會「食育示範基地」。嘉匯教育集團負責人表示,今後他們將把食育課程引進到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學齡段,讓「食文化」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在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培養孩子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的能力、獨立處事的能力、愛的能力,為學生提升一生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成都市雙流區黃甲幼兒園開展食育活動 讓孩子感受健康和快樂
    近日,成都市雙流區黃甲幼兒園開展食育活動,老師們為小朋友們推薦了一道道可以親手製作的美食。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只能宅在家裡,如何安排幼兒的一日三餐,成了家長每日必思考的問題。為了孩子的健康,老師們為孩子製作了既營養又美味的食物,讓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證正常的營養攝入,提高免疫力。
  • 樹心旁發布全新烘焙課程 「食育」理念引領教育行業升級
    早已在歐美及日本推行一百餘年的「食育」法,終於來到中國孩子身邊。引入經典的食育理念並結合現代健康飲食與中國適齡兒童發展特點,打造一系列時尚食育課程的正是樹心旁烘焙課堂。
  • 餵養孩子是個技術活,懂得「食育」是關鍵!
    ▍Q:郭老師您好,請問您接觸到的食育理念是怎樣的?國內對這個概念還是比較陌生的,可以請您介紹一下嗎?▍A:我理解的「食育」是「食農教育」,不單單是「食」,還有「農」。這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關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大自然的關係,如何對待自己的健康問題和生活方式。
  • 食育——快樂的勞動教育
    食育——快樂的勞動教育 2020-04-09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享自助餐開進幼兒園 「食育」文化彰顯教育新理念
    紅璽臺分園「食育」文化進課堂,「食育」理念「新」「心」「星」的「獨特理念」——『新』穎理念」+「愛『心』養育」,培育國際之「星」,也體現在美味的自助餐中。 據悉,為了讓家長朋友們更直接的了解感受幼兒在園的就餐情況,此次活動特邀請家長委員會和夥食委員會的12名家長朋友來到幼兒園與幼兒一起共享自助餐「舌尖上的美味」。
  • 《知食中國》節目啟動: 讓食育教育傳播傳統文化,助力健康中國
    部分地區中小學肥胖率已經超過20%,這就意味著校園裡每5個孩子裡就可能有一個小胖墩,青少年超重現象已經非常嚴重。因此,單純從身體健康層面,對孩子加大食育教育就變得非常重要。同時,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美食文化由來已久,無數文人墨客為各類食物撰寫了不少的文字作品,形成了區域性的文化,讓孩子們從美食中領受文化的厚重,感受人文情懷的溫度,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應有之義。
  • 食育:如何在孩子幼兒時期做好食育工作
    食育是一種飲食行為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食育是對幼兒進行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和飲食衛生安全等營養知識的傳授。飲食一直是幼兒園及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幼兒園和家庭都應當重視對幼兒進行飲食教育。處於3至6歲時期的幼兒,是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的茁壯成長與科學健康飲食息息相關。如何激發幼兒對飲食的興趣,體驗飲食的樂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障幼兒身體健康和膳食均衡一直是幼兒園老師探討的課題。
  • 不懂"食育"新理念,別說能當好媽媽
    一日三餐,在充滿溫情的家庭關懷和和諧互動中,也讓樸素的家庭文化得以構建。如果說父母給了孩子生命,那是血脈的傳承,而通過家庭文化傳承的,就是孩子的靈魂。一家人圍桌吃飯,媽媽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著工作歸來的爸爸,接過爸爸的公文包,爸爸去洗手,全家坐好開動筷勺,那一刻,被喚起的質樸的輕快的愉悅的感受,就是融進孩子精神血液裡的最好的食糧。
  • 日本食育 從健康養生到教化育人
    【世界教育之窗】    食育,是日本在德育、智育和體育之外的又一重要教育理念。簡單來說,就是以食物為載體的各種教育。孩子通過各種各樣的飲食體驗,不僅可以學習與食物相關的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們選擇和搭配食物的能力。
  • 食育:吃飯的學問
    近年來,我校秉承「給師生幸福的權利和能力」的辦學目標,借鑑日本等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展了雙語「食育」文化建設,讓「食育」文化真正走進課堂
  • 讓孩子在「食育」中健康成長
    讓孩子在「食育」中健康成長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文)為了提高社區青少年和家長的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理念,11月21日晚,長沙市開福區新河街道幸福橋社區聯合長沙政和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開展了健康知識講座
  • 如何在孩子幼兒時期做好食育工作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把園裡的空地修建成蔬果種植區,供孩子們自己動手種植植物,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這些蔬果的日常養護。蔬果種植區不僅美化了園區環境,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們提供了親身體驗自然生態與二十四節氣關係的機會。同時讓孩子們感受和參與種植、勞作、採摘等實踐活動以及進行藝術創作的空間與條件。在蔬果種植區工作的孩子們,臉上流露出認真的神情,這是對自己養護的植物負責的態度。
  • 郭冬雪:食育教育是孩子的健康之本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沈立老師給我們提供這次交流的機會,我們河北省邢臺市第四幼兒園創建於1982年,是省內首批省級示範幼兒園,在河北是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幾年,我們確立了經典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辦園特色。
  • 培養兒童健康飲食習慣 菲仕蘭食育示範課走進北京試點幼兒園
    第一堂食育教育示範課在北京京師實驗幼兒園開課。對此,關心下一代營養膳食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劉鎝剛表示:「兒童的健康素養是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中之重, 幼兒園在日常教學中為此做出了諸多努力,但仍存在家長認可度不高,兒童接受度不足等局限。中國兒童奶商訓練營走入幼兒園開展創新的食育科普,針對幼兒、以及家長、保健醫等孩子身邊的『重要角色』,開展教育,對幼兒園傳統的教學形成了有效補充。」
  • 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打造食育教育模板
    本報訊 (曹安月 張燕) 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幼兒園依食而養,借食而育,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結合三門峽地方特色,將食育環境創設、食育課程推進、幼兒健康自我管理、家園合作有機地融入幼兒園食育課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與食育材料、環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動,在體驗、感受、操作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張秋萍:食育是理念創新更需中國特色
    張秋萍:食育是理念創新更需中國特色發布時間: 2017-07-07 10:09:56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沈秋  |  責任編輯: 焦夢關鍵詞: 兒童食育研討大會,河南,幼兒園,飲食,文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7年7月3日至5日,首屆兒童食育研討大會在鄭州召開
  • 食育把孩子帶向大自然
    近幾年,自然教育的理念在我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意識到讓孩子們回歸自然的重要性。然而,自然教育不能單單以求天性的尊重和釋放為目的,更要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和諧、人與自然的相互互動等,即自然教育理應包括「與自然合一」的教育。
  • 基層食育試點探索中國食育之路教孩子「食」之道「育」健康中國
    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優質飲食,而現實中,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不斷危害兒童健康,肥胖、糖尿病等問題日益突出,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健康飲食宣教,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飲食觀念迫在眉睫。食育作為培養兒童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途徑,通過風趣、實用的教育方式教給孩子「吃」的事,在促進健康飲食習慣養成的同時,影響周邊人群,從而促進全民健康。
  • 第四實驗幼兒園:多彩食育 守護健康
    幼兒園堅持「滋養天性啟迪靈性」的辦園宗旨,尊重幼兒詩性邏輯,呵護幼兒本真性靈,追隨幼兒自然成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在快樂發展中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懂生活的現代人」。本著對更好生命品質的追求,該園積極開發幼兒「食育」課程(飲食教育課程),以食育維護幼兒最真感受,守護孩子「吃」的幸福。
  • 新時代我國食育扶貧理論與實踐模式——通遼庫倫旗食育扶貧試點
    在新時代,如何有效銜接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推動實現農村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中國科學院食育團隊(以下簡稱「中科院食育團隊」)遵循「調研先行、科學引領、實踐探索」的原則,在國家級貧困縣——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開展了食育扶貧的試點工作,探索新時代食育扶貧新模式,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健康中國 2030」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