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鵬爸育兒經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很多時候遇到困難時,住得遠的親戚不一定能夠及時的幫上忙,反倒是附近關係不錯的鄰居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讓人非常感動。不過鄰裡之間的關係也並不是總能相處得很好,有時候也會給人們帶來一些麻煩。
孫女士平時工作很忙,只有周末的時候才能在家裡休息一天。也因為這樣,平時孫女士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孩子,平時給孩子吃的飯菜基本上也都是以方便為主,有時候忙起來的時候甚至還要委屈孩子自己熱剩菜吃。
孫女士一直都覺得很對不起孩子,覺得是自己虧待了孩子,所以每到周末的時候,孫女士都會給孩子做一頓豐盛的飯菜。每次看到孩子大快朵頤的模樣,孫女士就會覺得非常欣慰。
孫女士提前買好了一大堆的食材準備包餃子,因為自己的孩子平時很喜歡吃她包的餃子。孫女士拿出新買的肉,大人隨便吃兩口就算了,但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平時吃的食物一定不能馬虎。孫女士覺得外面肉店裡的絞肉機不大乾淨,所以平時都是親自剁餡的。這天孫女士當然也是這麼處理的。
但是她剛剁了一會兒,門口就響起了敲門聲。孫女士還在猜想這個時候是誰來自己家,疑惑地打開了門。開門之後,孫女士看見了隔壁住著的老太太。不過他們雖然住的是隔壁,但是平時並沒有什麼交往,也很少會有走動,孫女士偶爾會看到她帶著孫子在樓下溜達,算是點頭之交。
孫女士還沒開口問老太太是什麼事情,對方就先一步氣勢洶洶的質問道:「你剁肉的聲音那麼大,讓我孫子怎麼睡覺?」孫女士下意識地看了眼時間,發現才是中午十二點多,這不正是各家做飯做菜的時間嗎。
孫女士想著可能真的是因為自己剁肉的聲音太大了,她想和老太太商量一下。但是對方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一直都在數落孫女士。
孫女士是個講道理的人,可是如果對方不講道理,她也沒必要太懦弱,於是孫女士回懟說:「辛苦您看看時間,我又不是在半夜剁肉,我飯點做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難道就您的孫子需要睡覺,我的孩子就不用吃飯了?」說完孫女士就直接把門關上了。
孫女士的做法雖然大快人心,但是並不提倡這樣的做法。一個良好的鄰裡關係不僅能夠讓父母生活得更加舒心,還能夠給孩子造成一些積極的影響,幫助孩子成長。
要想有一個和諧的鄰裡關係,平時父母在生活之中首先要注意約束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發出太大的響聲吵到鄰居,尤其是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其次父母也要多體諒鄰居的感受,多換位思考,雙方都退一步,很多問題自然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當真的有什麼矛盾發生的時候,父母要注意自己溝通時候的態度。要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不要一味的過分維護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孩子有問題,父母除了管教孩子以外,還要讓孩子給鄰居道歉,培養孩子做錯事之後勇於承擔的責任感。
今日話題:平時你是如何和鄰居相處的?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文中姓名均為化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