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開創民間教育交流新...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十三五」期間,我國民間教育國際交流全面服務國家教育改革發展和外交大局,建設了主體多元、覆蓋廣泛、規模龐大的網絡體系,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影響深遠的交流活動,為提高我國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以國家外交戰略為指導,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以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為引領,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交流互鑑。積極參與中美、中歐等十大人文交流機制,承辦四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中法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合作論壇、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五次會議等活動;實施「知行中國」系列項目、艾森豪基金會—中美高級學者交流品牌項目。

以品牌建設為引領,不斷擴大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已舉辦21屆,是中國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主場活動。「十三五」期間共舉辦四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三屆中國國際教育展、109場年會研討會,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所院校參展,超過24萬人次參觀展覽。

二、以教育民間交流需求為導向,堅持穩中求進,提升民間教育交流合作的影響力

以雙多邊教育合作交流平臺為支撐,深化中外院校合作。與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澳大利亞八校聯盟、泛美高等教育協會等世界知名教育組織和機構深度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舉辦中國—墨西哥、中國—希臘大學校長論壇等,組織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成果展和研討會;實施中美人才聯合培養計劃、中華全國日語演講比賽等品牌項目。

對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助力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實施國家「工匠之師」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中國—東協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舉辦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發起成立魯班工坊建設聯盟,引領高職院校境外辦學活動。

提升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推廣國際理解教育理論與實踐。「十三五」期間,824對中美學校參加中美千校攜手項目,185對中英學校參加中英夥伴學校交流計劃,150對中法學校參加中法百校交流計劃,近6萬名學生參加中法中學生數學交流活動,758名中學生、144名教師赴26個國家住家交流,34個國家的1654名中學生來華學習,千名外籍教師來華任教,發起「一帶一路•同一課堂」倡議,研發國際理解教育課程。

三、以服務教育改革發展為目的,堅持提質增效,推進民間教育交流內涵式發展

調研和發布行業權威報告,開展教育服務認證。發布年度《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為高校國際化戰略制定和實施提供有益參考。「十三五」期間,參加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的高校180所,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研學旅行等認證工作也即將啟動,並根據社會需要不斷研發教育類團體標準。

助力打造「留學中國」品牌,推動來華留學事業健康發展。「十三五」期間,組織近百所高校赴18個國家舉辦留學中國高等教育展,吸引更多學生來華留學。通過《留學中國指南》、來華留學宣傳片、中國教育機會網站,宣傳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成果。

發揮行業規範和監管作用,強化組織建設,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增設「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等7個分支機構,加強與各地方協會、會員單位的協同聯動,凝聚戰線合力,帶動民間教育交流合作的提質增效和內涵式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民間教育交流合作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營造友好的國際環境,凝聚全球治理共識,促進民心相通,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相關焦點

  • 河北省教育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協會召開換屆大會
    河北科技大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將國際化作為學校的三大辦學特色定位之一,將國際合作列入學校六大發展戰略,全面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此次會議由河北科技大學承辦,充分顯示了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教育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協會和廣大兄弟單位對河北科技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認可。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教國際交流分會成立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教國際交流分會成立   本報訊(記者 高靚)11月1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業技術教育國際交流分會成立大會暨高職院校領導海外培訓項目成果推廣會在北京召開。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美高校學生領袖學院項目開幕
    8月14日,2020知行中國來自中美兩國18所知名高校的39名學生領袖參加,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沈雪松副秘書長出席並致辭。沈副秘書長在講話中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時代,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全球危機之一。有效解決全球問題需要的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理解」和「支持」基礎上的合作,希望中美兩國傑出青年通過知行中國平臺,增進中美民間交流和友好,擔負起應對人類共同危機的使命。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學教育國際交流分會會員招募開啟
    協會宗旨是積極推動中國教育界與世界各國(地區)教育界進行合作和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成立於1981年,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教育部和外交部報告後成立。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在復旦大學成立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何葉 李沁園 杜雯薈)12月22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以下簡稱「分會」)在復旦大學成立。據了解,分會是由國內致力於「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院校等教育單位自願組成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組織,隸屬於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分會首批理事單位34家,復旦大學為理事長單位,分會秘書處設在復旦大學。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七屆六次常務理事大會及七屆四次理事大會召開
    本報北京10月21日訊(記者 宗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今天在北京召開七屆六次常務理事大會及七屆四次理事大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出席並講話。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國際教育交流的步伐不會停止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力):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給國際教育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教育投入下降,國際人員流動銳減,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局勢也給國際教育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 白城師範學院成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員單位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2020年5月召開的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五次常務理事大會審議通過,白城師範學院正式成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員單位。據悉,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是中國教育界開展對外教育交流的全國性民間團體。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1984年正式成立,會址在北京。協會宗旨為積極推動中國教育界與世界各國(地區)教育界進行合作和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 【文香】當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裝備分會副理事長單位
    出席此次會議的領導嘉賓有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信息中心主持工作副處長張又偉,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裝備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韓呼生,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施建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育技術裝備中心主任竺建偉,甘肅省教育裝備辦公室主任李小明,內蒙古自治區教育裝備技術中心主任張曉等各省市裝備中心領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朱南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黃娟等各大學負責人,井岡山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郭清東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大會舉行
    本報北京10月17日訊(記者 餘闖)今天,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七屆二次理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指明了方向。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劉利民會長一行來校調研
    本站訊(通訊員 魏有香 攝影 唐蒙)1月3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一行來我校調研並舉行座談。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出席座談會並講話,黨委常委、副校長鞏金龍以及國際處、求是學部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談。
  • 「2020服貿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國際教育交流...
    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力):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給國際教育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教育投入下降,國際人員流動銳減,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局勢也給國際教育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那麼在應對挑戰的同時,中國將如何開展國際間教育交流活動呢?正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多位中外嘉賓圍繞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服務合作和交流的新機遇展開討論,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表示,疫情只是按下了教育交流合作的暫停鍵,但暫停不是停滯,變局中必有新局,危機中必有新機。中國國際教育交流的步伐不會停止。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在線舉辦中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
    8月7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在線舉辦「中美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暨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發展研討會」,來自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交流協會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41所中國高校及31所美國高校的百餘名代表參會。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劉利民會長獲日本櫻美林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劉利民會長致答辭時表示,櫻美林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稱號不僅是授予其個人的榮譽,更是授予一批致力於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的中國同事的榮譽。櫻美林大學在世界久享盛譽,與中國有著特別而深厚的淵源。櫻美林大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促進東西方文明與理念的和諧交融,培養了大批具有崇高理想和國際主義精神的創新型卓越人才。  劉利民會長表示,教育合作是互學互鑑、推進教育共同進步的重要平臺,是增進了解、夯實彼此民意基礎的重要渠道。
  • 書香傳友誼 日本科學協會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籤署合作備忘錄
    人民網東京7月2日電(吳穎)1日,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科學協會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籤署業務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簡化面向中國大學的圖書捐贈程序,促進雙方間的學術交流和互相了解,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日本科學協會會長大島美惠子、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趙靈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出席儀式並致辭。
  • 西安交大參加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12月6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成立大會暨「雙一流」建設國際化戰略諮詢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浙江大學召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出席會議。全國61所「雙一流」建設高校近百位代表參加會議,西安交大副校長席光出席會議並參與工作討論。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成立
    本報杭州12月6日訊(記者 宗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成立大會今天在浙江大學召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出席並講話。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分會在復旦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魏其濛)12月22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以下簡稱分會)在復旦大學成立。分會旨在推動我國教育「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和引領力。
  • ...人文交流」點燃重慶「人文紅利」 專訪重慶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博覽會」,可以說是中外人文交流(重慶)試驗園區部分工作的集中展示。身為重慶人,當人們置身該博覽會時,可能會對試驗園區產生更大的好奇和關注,它是什麼?它將去向何方?和我自身有什麼關係?為此,我們專訪了重慶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胡斌。此前,他代表交流協會,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籤下了共建中外人文交流(重慶)試驗園區的協議。
  • ...2019年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金牌...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孫慧青報導:10月17日—18日,2019年CEAIE-AFS國際交流項目全國年度工作會議暨志工委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逸夫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九江外國語學校校長周衛華以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的身份應邀參加此次大會,並就「國際交流與文化自信」主題在會上作專題研討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