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給城市裝上「耳朵」「眼睛」「智慧大腦」

2020-12-18 騰訊大渝網

江北:給城市裝「耳朵」「眼睛」「智慧大腦」

近日,江北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智慧系統與人工協同「作戰」。記者 崔力 攝

核心提示

井蓋丟了、路燈壞了、馬路積水了、下水道有害氣體濃度即將超標……城市管理中一旦出現問題,如何早發現、早處理?

過去,一般只能靠城管人員巡查和市民提供線索,很難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理問題。而現在,有了智慧城管,解決這些難題不再是難事。

目前,江北區智慧城管已邁入3.0階段,城市管理變得更便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提升,成為「智能化為生活添彩」的「樣本」。

給一株大樹安裝上檢測儀,系統就能自動獲取、分析樹木的生長情況。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溫度、溼度、光照、土壤水分等環境進行數據分析,實現對樹木的智能噴灌、病蟲害防治、養分補給。

在江北區,10多棵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古樹名木正享受著這樣的「幸福生活」。

事實上,把古樹名木納入智能監測,只是江北區城市管理實現智能化的一個縮影。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江北區智慧城管發揮著巨大作用。

把城市地下「管」起來

地下管網監測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難題。過去,地下管網堵了,需要市政工人下井清淤。但盲目下去,可能會有危險。怎麼辦?許多城管部門只能使用土辦法——扔只雞下井,雞沒死,人就下去。

但在如今的江北區,碰到這種情況,就由機器人來「代勞」了。10月29日,重慶日報記者看到,這種「地下管網排查機器人」有4隻輪子,頭部配有一個高清攝像頭,工作人員通過繩索牽引它深入井下,它就能清晰地將實際情況拍攝傳回。

與機器人配套的,還有一臺聲吶設備、一臺雷達設備,井下情況如何、管道是否有滲漏、周邊是否潛藏著塌方危險等,都會以數據方式呈現,讓工作人員做出準確判斷。

化糞池氣體濃度超標可能引發爆炸,也是城市管理中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過去,對化糞池氣體的監測,主要靠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用手持式檢測設備進行檢測,不僅耗時費力,準確度也不高。

而現在,江北區運用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對化糞池等危險源的實時監測、預警和遠程監控。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就能夠通過監控系統,及時掌握化糞池沼氣及其他危險氣體的濃度、液位、溫度等信息,提前發現安全隱患並發出預警。

據統計,江北區對全區開放區域的1555個化糞池,均已實現了智能化監控。

另外,監控系統還會對不少地方的下水道和地下管網井蓋進行定位、對井蓋下面的水位進行監測。一旦發生井蓋丟失、馬路積水等安全隱患,監控系統立即就會自動預警。

既要靠新設備,更要靠「大腦」

江北區城市管理實現智能化,靠的是前方的智能設備和後方的「智慧大腦」。

目前,江北區已在灑水車、橋梁、垃圾車、窨井蓋、路燈等多種城市部件上,部分或全部安裝了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成為城市管理部門的「耳朵」和「眼睛」,讓城市管理變得更加「耳聰目明」 。

當然,這些加裝在城市部件上的新設備要發揮作用,還得依靠後方的「智慧大腦」——江北區智慧城管系統。

江北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主任曾卿華介紹,江北智慧城管系統是一個「1322」的架構體系,即由一個大數據中心、三大管理平臺、兩大支撐(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全業務融合)和兩大輔助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部件物聯網)構成。

其中,大數據中心通過共享跨行業城市綜合數據,依靠城市管理「建設、運行、健康」三大指數的建模和智能分析,構建江北智慧城市管理大腦。城市綜合管理是否健康達標,一切用數據說話。

三大管理平臺包括綜合監督平臺、業務應用平臺和惠民服務平臺。其中,綜合監督平臺按照「兩級監督、兩級指揮」模式,通過區街(鎮)兩級平臺建設運行。同時,結合視頻智能抓拍子系統,實現了對58類城市常見問題的智能採集、一鍵批轉、自動派遣、智能核查、智能結案,大幅提高了城市管理非現場監管智能化水平。

業務應用平臺由市政設施綜合管理系統、智能環衛管理系統、城管執法系統、燈飾照明系統、智能停車系統、部件物聯智能感知監督管理系統等構成。這些系統,為江北區開展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提供了支撐。

智能採集城市管理問題

得益於「1322」的架構體系,江北區智慧城管已從2.0階段邁入3.0階段。

「對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已從傳統的靠人工轉向了以智能採集為主、移動巡查為輔。」曾卿華表示。

據介紹,自江北區數位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成試運行以來,該區智慧城管建設先後經歷了數位化的1.0、網絡化的2.0兩個發展階段。

從效果來看,在1.0階段,江北區智慧城管實現了網格化城市管理,90多萬個城市「部件」全部數位化、編碼化,有了標籤、坐標、產權單位。但同時,城市管理的智能化非常欠缺。

到2.0階段,江北區將大數據、雲計算與全業務融合系統作為核心引擎,可實時受理轉辦群眾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投訴和建議,並能對轄區城管執法、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燈飾照明、停車引導等業務信息系統進行綜合管理。不過,對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仍然依靠人工。

近年來,江北區將智慧城管建設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舉措,著力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2018年,更是啟動了「智慧城市管理三年行動」,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泛感知、智應用、大數據、網格化、精細化」的智慧城管3.0目標。

智慧城管3.0階段,人工智慧採集城市管理問題在江北區閃亮「登場」,大幅度提升了該區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譬如,近年來,江北區共通過智慧城管綜合監督平臺主動發現受理156萬件城市管理問題,結案率達96.47%。信息虛擬手段倒逼各責任主體積極作為的效果凸現,催生城市綜合管理領域出現勤政高效的好現象。

「不過,對比江北區智慧城管3.0的目標,這一切還遠遠不夠。」曾卿華說,尤其是在智慧城管3.0階段,「泛感知」也就是城市部件物聯網的「編織」才是重頭戲。這就需要江北區在前期少數城市部件試點加裝傳感器等設備的基礎上,讓全區90多萬個城市部件都要通過這種方式「開口說話」,以讓城市管理者清楚它們的健康狀態。

據了解,江北區正在申請編制《重慶市智慧城管部件物聯建設導則》。預計到今年底,將完成城市部件物聯感知的前期調研和設計。到2020年,將搭建起城市部件物聯網。

「大部制」確保 智慧城管順利運行

用智慧城管賦能城市管理,除了依靠智能化技術、平臺外,還需要什麼?近日,江北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給出答案:一套好的智慧城管運行機制。

近年來,江北區在全市率先構建了新型扁平化智慧城管運行機制。即通過區級平臺總管、街鎮平臺屬地落實、業務主管部門協同辦理,形成「兩級監督、兩級指揮、三級管理、四級網格、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虛擬城市綜合管理領域「大部制」。在此基礎上,將全區770個責任主體納入智慧城管綜合監督平臺,實現了對城市管理責任主體的全監管。

770個責任主體包括9街3鎮一商圈、22個區級部門、17個社會公共服務單位、2個重要園區以及一些社區、物業公司等。

對於城市管理權力、責任清單及處置流程,江北區也進行了明確。據介紹,通過先後四期綜合普查確權,該區摸清了全區93萬多個部件的管理權屬單位並實現「身份」數位化,劃分單元網格6551個、區街兩級責任網格461個。同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三定職責,編制了《江北區數位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及處置精細化標準》,創新地明確了城市管理部事件的管理、處置、執法和監督四大主體,實現了城市管理問題的全監管。

此外,江北區還建立了自動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系統自動生成的數據,對各責任主體是否履職和快速處置城市問題,實現了全過程的痕跡管理和自動評價。

相關焦點

  • 杭州蕭山:買菜更安心 智慧農貿市場裝上「城市大腦」
    這是蕭山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的縮影。隨著「省放心農貿市場」的推進,以及技術手段的改善,蕭山的農貿市場變得越來越智能,紅外線測溫、AI抓拍、掃碼溯源、數據上傳城市大腦都可以實現。在蕭山區市場監管局6樓,碩大的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各個農貿市場的當日流量、菜價波動、抽檢結果等數據,這是蕭山全區農貿市場數位化監管中心。「2020年底將建成蕭山全區首批10家智慧農貿市場,目前這10家農貿市場已經數據聯網集成到監管中心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 深度| 智慧城市的大腦——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
    15  本文分析了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發現我國的智慧城市亟需智慧的「大腦」來分析利用數據、發現城市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對此,提出智慧模型就相當於智慧城市的大腦,可以滿足智慧城市分析的需要;進而對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進行了剖析,認為智慧模型包含5大類型:城市測度評價模型、城市預測模擬模型、運籌決策模型、城市改變影響評估模型和城市運作模型;並舉例說明了它們在智慧管治、智慧產業、智慧交通、智慧基礎設施、智慧環境、智慧生活等領域的具體應用。
  • 中建三局珠海橫琴IFC項目 工地長出智慧大腦
    工地長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違規、聽得到噪音、聞得到粉塵、嘗得出汙水;在建大樓頂著「金鐘罩」,工人置身其中如履平地,可同時進行3層核心筒立體施工;無人機高空「巡邏」,將建築工地的蛛絲馬跡盡收眼底……  3月17日,在華發集團投資建設、中建三局施工總承包的珠海第一高樓——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項目,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建築業協會全國「智慧工地
  • 「城市大腦」讓合肥更智慧
    近年來,合肥加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拓展各行業信息化應用場景建設,統籌構建市級大數據平臺、新一代政務雲、政務信息能力支撐平臺三位一體的「城市大腦」,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技術應用到智慧城市生態構建上,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 莫言: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孩子「耳朵 閱讀」這樣做更聰明
    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就是用眼睛看書,可唯一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其實,莫言所倡導的,就是"耳朵閱讀"。"耳朵閱讀"的本質嚴格意義上來講,"閱讀"的本質是接收信息,它並沒有規定通過什麼樣子的方式去接收,不管是用眼睛看,還是用手摸(盲文),都屬於閱讀。
  • 為城市按上智慧的「大腦」 ——青島智慧雲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技...
    魯網青島11月10日訊(記者 趙光  通訊員 李遠)人工智慧城市大腦、人工智慧寄遞物流管控系統、智慧環保管控系統三個項目榮獲2018青島智慧城市百佳優秀解決方案獎提起8年前因受市場衝擊而公司陷入困境的情景,青島智慧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克會至今難忘,「當時企業不僅沒了訂單,就連職工工資也發不出來。」「智慧雲谷」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逼上科技創新之路的。
  • 創新完善城市大腦建設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時充分肯定了城市大腦的創新成果,並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殷切話語包含著殷殷囑託。從0到1「會思考」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曾經給出這樣一個答案:紅綠燈和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儘管在同一根杆子上,但此前它們的數據從未連接過。
  • 北京城市大腦聯盟成立 千方科技等助力智慧北京建設
    在8月19日舉行的北京城市大腦高峰論壇上,阿里雲聯合千方科技、首都信息等知名企業共同成立北京城市大腦聯盟,以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大腦建設。城市大腦"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其要義在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是典型的"新基建"。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聯合阿里雲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大腦。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  「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開車去一趟人流量大的景區、醫院、商超,路程一刻鐘,找車位半小時;停一次車掃一個碼,繳費花時間不說,手機還關注了一堆公眾號。
  • 海口需要怎樣的窗口 市民遊客中心裝上「智慧大腦」
    做好城市管理「繡花功夫」  窗口即功能。除了城市形象展示中心,市民遊客中心還擁有便民利民服務中心、城市綜合管理中心等功能。  海口市民遊客中心以「為民、便民、利民」為服務宗旨,包含12345熱線及城市管家辦公、七大部門辦公等。  12345熱線及城市管家辦公包含旅遊調度指揮、旅遊熱線服務及其配套辦公室、休息室、會議室等。  據悉,12345熱線的話務間有200個話務席位,能為市民遊客提供普通話、海南話、英語、日語的多種語言服務。
  • 打造「城市大腦」,守好「城市動脈」,他們是建設「世界智慧城市...
    11月18日,2020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WSCA)正式公布獲獎名單,上海拿下「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城市。        今年上海智慧城市「領軍先鋒」評選活動的得獎者大多與智慧城市建設各領域密切相關,他們通過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正在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 智慧城市邁入深度下沉階段 曠視城市大腦讓城市智能化「知行合一」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關鍵就在於城市大腦的建設。在此背景下,曠視作為AIoT領域的智能物聯方案專家,一直以來不斷服務於城市管理、社區、教育、交通等城市公共IoT場景。在不斷探索城市管理場景下的AI落地模式的過程中,曠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城市大腦方法論,並通過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數位化管理提供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從而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向數據要效率 智慧升級打造「城市大腦」 經此一「疫」,人們充分認識到,一個城市的正常運轉必須依賴一個像「城市大腦」的統一控制中心和指揮決策中心。 杭州是第一個啟動「城市大腦」的城市,今年2月11日上線的杭州健康碼就是「城市大腦」的重要產物。為什麼杭州可以在幾天內就推出健康碼並全省推廣?
  • 打造「城市大腦」 「領軍先鋒」引領智慧城市建設-中新社上海
    進行到第五年的上海智慧城市「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今年的得獎者大多與智慧城市建設各領域密切相關,他們通過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正在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城市大腦的「架構師」  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大腦」,但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卻各不相同。
  •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建設「智慧中牟」 暨「城市大腦」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建設「智慧中牟」 暨「城市大腦」 2020-01-09 08:28:00來源:央廣網
  • 中牟縣牽手阿里巴巴、鄭州聯通共建智慧「城市大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董晨輝1月8日,中牟縣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鄭州聯通公司智慧中牟暨「城市大腦」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中牟成功舉行,這標誌著中牟縣城市智慧化、產業信息化步伐進一步加快。
  • 為什麼智慧城市一點都不智慧
    2.城市「腦梗」 不過,在城市大腦的當前發展階段,雖然投入智慧城市的各方角色都開始在意識上更重視「運營」,但是行動一時還沒完全跟上。 新華三嶽鵬告訴「甲子光年」,儘管城市大腦已經被人們喊了數年,但還是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大腦」的數據不更新。 不更新的背後,是城市大腦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缺乏應用數據的返孵回流。
  • 百度大腦給英文原版閱讀軟體91Reading裝上「耳朵」
    這個時候,一個能實時矯正發音的老師就顯得很重要,這也是一直以來幼兒口語火爆的最大原因之一——起跑線上不能輸!但每個孩子的每句話都靠老師人工聽,實在是費時費力還費錢,而且一旦評判有偏差還容易引起爭議,學習動力和興趣都可能隨之受影響。那麼如何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收穫公正、客觀的反饋呢?
  • 海澱區東升鎮攜曠視深化城市大腦建設 加速構築智慧城市新形態
    基於智慧城市所帶來的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北京等城市紛紛出臺規劃藍圖,如《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的城市發展目標:到2020年,北京成為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智慧城市建設示範區。在此背景下,作為支撐智慧城市發展的「城市大腦」自然成為了重中之重。
  • 關於浙江省城市大腦(智慧城市)應用優秀典型案例評選結果的公示
    城市大腦是加強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及時總結推廣我省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建設的好經驗,激勵先進、示範引領,進一步普及城市大腦基本理念,擴大城市大腦影響力,助力全省城市大腦建設與推廣工作,在浙江省經信廳指導下,浙江省信息化發展中心、浙江省智慧城市促進會、浙江在線和天目新聞聯合開展了浙江省城市大腦(智慧城市)應用優秀典型案例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