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傾情原創編輯製作,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
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解讀題目中的知識含義。答案與解題思路已改在題組說明裡給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2016江蘇高考
某教授參加了新疆阿爾泰山科學考察,他在日記中寫到:「身後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開始變得星星點點,路旁出現了積雪,遠處已經能夠看到冰川的邊緣,此時飄起了大雪……」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7.此時教授正站在阿爾泰山的( )
A. 山地針葉林帶
C. 高山苔原帶
18.阿爾泰山南坡( )
A. 森林大多為落葉闊葉林
B. 草場僅分布在山麓地帶
C. 此時季節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
本題組以某教授在阿爾泰山科考的日記為背景材料,以日記描述中教授所處的自然帶、阿爾泰山南坡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為切入點,考查了山地垂直地域分異、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徵等相關知識及獲取與解讀信息的能力、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題組難度中等, 要求解題者要有一定的區域認知能力,了解到阿爾泰山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本題以知識立意為出發考查解題者的地理基本知識掌握程度。本題組每一小題中苔原與草甸是讓人難以辨析的一個知識點,除非解題者能明確的知道該山是否有苔原帶,可這在高中地理中又不是作為一個知識點存在的,這無疑增添了第一小題的難度。
BD 17、從教授的日記中可以得出如下判斷:「身後的林帶戛然而止」——教授位於林帶之上;「眼前簇簇花草相映」——所處的位置草本植被覆蓋度高;「再往上看,花變得星星點點,路旁出現了積雪,遠處已經能夠看到冰川的邊緣」——再往上植被覆蓋度減少,甚至可以看到雪線,即遠處為苔原或草原荒漠到冰雪景觀。結合前面分析再加上教授是在阿爾泰山上,可知教授所在地不是山地針葉林帶,A不對;冰川離教授較遠,且冰雪帶也沒有簇簇花草存在,冰川帶也不是,D不對;結合苔原帶與高山草甸帶兩者之間的不同,高山草甸草本植被覆蓋度高,另高山草甸一般位置就是位於林線以上,苔原帶則植被稀少且主要分布在雪線以下,根據教授的描述,可以將C排除,故本題正確選B。
18、阿爾泰山位於新疆北部,我國西北內陸,山麓地帶的山地基帶植被應為荒漠,草原應該位於海拔較高一些地區,再高一些地帶應為森林分布,該山地的森林因緯度與海拔原因,應為針葉林,A、B不對;此時教授看到有簇簇花草相映,說明不應該為冬季(冬季氣溫會更低沒有花出現),而應該為夏季,C不對。由於阿爾泰山深居內陸,東部也有高原山地阻擋,太平洋的水汽難以到達,但其所處區域西面地形較為平坦又位於西風帶,有利於西風水汽到達,南坡為大西洋水汽的迎風坡,遇山地抬升降水較多,故D正確。
草甸是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為主體的群落類型,是在適中的水分條件下形成和發育起來的生物群落。草甸一般不呈地帶性分布,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北方溫帶地區的高山以及平原低地和海濱。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和高原東南緣高山及祁連山、天山和帕米爾等高山,向東延伸到秦嶺主峰太白山和小五臺山南臺。高山草甸分布區氣候高寒、中溼、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風大,一般土層較厚,肥力較高。高山草甸具有草層低矮、結構簡單、層次分化不明顯,一般僅草本一層,草群生長密集、覆蓋度大、生長季節短、生物生產量低等特點。高山草甸是青藏高原東部的高原地帶性植被,在我國其他高山,高山草甸位於林線以上,是山地垂直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苔原是國內地理學界一般叫法,生態學界一般稱之為凍原。根據苔原分布區的海拔差異,可分為平原苔原和高山苔原兩類,平原苔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陸地的環北極周邊地區,高山苔原則主要分布在部分高山的林線以上、雪線以下。常常分布在山地垂直帶的上部。在平原苔原的北部與北極寒漠相接,在高山苔原的上部則過渡為高山亞冰雪帶或冰雪帶。高山苔原植被是由耐寒小灌木、多年生草類、蘚類和地衣類構成的低矮植被,以蘚類和地衣較發達為群落植物組成的顯著特徵,植被較稀疏。
還有一種說法說苔原帶和草甸帶的關係是分布高度不同,苔原帶位置更高。
關於高山草甸及高山苔原帶在馮勝輝、張志光的文章中有如下歸納:
(1)單從植物群落上來說,高山草甸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為主;高山苔原多為旱生低矮草狀灌木叢,蘚類和地衣為群落植物組成的顯著特徵。
(2)高山草甸帶是我國很多高山山地垂直帶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各區域高山的分布界線差異很大,如阿爾泰山高山草甸帶海拔一般在1800~2600米左右,川西山地高山草甸帶海拔一般在4200~4700米左右,喜馬拉雅山北坡各區域高山草甸帶海拔差異較大;就某一存在高山草甸帶的高山來說,其在各個坡向的海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3)高山苔原在我國只分布於長白山和阿爾泰山,以長白山的高山苔原最為典型,這是學術界公認的觀點,而且在近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所體現。
(4)阿爾泰山的垂直帶譜中同時存在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苔原帶,而且高山草甸帶的植被覆蓋度遠大於高山苔原帶;長白山的垂直帶譜中存在高山苔原帶而缺失高山草甸帶。
資料參考自
吳徵鎰.中國植被[M].北京: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1995
馮勝輝,張志光.例談高考地理試題中的山地垂直帶譜─以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苔原帶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2)
圖片均來自網絡
資料參考自網絡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