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股IPO融資期末預考:註冊制平穩落地上市熱情高漲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2020年A股IPO融資期末預考: 註冊制平穩落地上市熱情高漲 科創企業成主力新生代

隨著科創板平穩運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成功落地,2020年成為股權融資大年。

截至11月9日,2020年以來上市及掛牌新股(含新三板)已經突破349家,總融資規模超過3830.56億元人民幣,超過了不少市場人士的預期。

此前,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偉堅曾對記者預測:「下半年,A股IPO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預計全年A股多層級資本市場獲得IPO企業數量將有望超過300家,融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上周,又有26家IPO企業通過發審會、6家企業完成股票發行,從當前IPO節奏來看,年內IPO融資數量有望突破400家,融資總規模即將突破四千萬,其中,超過七成為新經濟企業。

「美國股市在80年代和90年代都是一個快速擴容的時期,80年代的末期和90年初期,美國每年的IPO的數量大概是在800家到900家。我們現在一年的數量也才300多家,跟美國在80年代90年代的擴容高峰期比的話,我們還差很多。」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

在董登新看來,A股市場的新股擴容,目前是正常速度,是註冊制改革帶來的市場包容性的一個重要的體現,目前,中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需要A股市場尤其是科創板、創業板發揮帶頭作用。

IPO融資再創新高

隨著註冊制在A股市場落地,今年以來A股市場首發融資額創出新高。截至11月9日,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4067家,其中今年以來上市的企業突破315家,首發融資額合計3742.75億元。而2017年、2018年、2019年,A股市場首發融資額分別為2301.09億元、1378.15億元、2532.48億元。

分板塊來看,註冊制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融資支持,科創板和創業板各上市了116家、86家企業,分別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1921.80億元、756.68億元,佔A股總融資額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35%、20.21%。

普華永道中國綜合事業服務部合伙人孫進表示:「從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到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再到新三板精選層轉板指導意見, A股的改革一直在穩步推進,印證了中國在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方面的決心,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各司其職的格局也逐步清晰。創業板已經正式向符合條件的紅籌企業打開大門,中國將會繼續鼓勵以『創新、創造和創意』為代表的三創產業的發展,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上市活動將會更加活躍。」

分區域來看,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仍是IPO強省,江蘇省今年IPO企業數量突破53家,位居首位,廣東省、浙江省分別以48家、47家的成績位列二、三名。北京市、上海市緊隨其後,分別有40家、31家企業上市。

分行業來看,科技創新企業是今年IPO的主力軍,A股市場中,機械設備、電子、化工、醫藥生物、計算機分別有50家、40家、37家、36家、26家企業上市,均為高新技術產業公司,融資規模分別為366.43億元、909.66億元、337.92億元、484.47億元和273.57億元。

具體來看,由於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今年以來,截至目前,融資規模最高的上市公司仍屬中芯國際,6月1日,中芯國際在科創板提交 IPO申請後,僅用了29天時間便獲得了註冊批文,刷新了科創板IPO的審核速度紀錄。此次科創板上市,中芯國際首發募集資金達532.30億元。

但儘管融資規模大,機構仍認購踴躍,其發行初始戰略配售的股票數量為84281.00萬股,佔初始發行數量的50%。戰略配售對象共29家,合計配售金額共242.61億元。其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獲配金額約35億元,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獲配金額約33億元。網下整體申購倍數為164.78倍。

融資規模僅次於中芯國際的則是今年創業板「融資王」金龍魚,融資規模合計139.33億元。

IPO進入快速擴容新階段

儘管距離今年結束只有不到兩個月,但年內IPO融資規模創新高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創業板註冊制平穩落地,在不少行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註冊制有望在A股全市場鋪開,A股IPO融資額將再創新高。

」估計明年,或者最晚後年,整個A股市場註冊制的全覆蓋將基本完成。註冊制的推行,提高了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及韌性。新股上市更容易、上市成本更低廉、新股上市效率更高,因此新股擴容會更快,這是情理之中的。我們看到歐美發達市場經歷過的一個市場快速擴容的階段,我們的A股,應該說也已經進入了快速擴容的一個新階段。」董登新表示。

不過,近日,由於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這家一度刷新科創板融資高峰的巨頭,或給IPO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至少在今年,IPO總融資額規模難以再快速增長。

「具體的規模比較難預測,因為這畢竟是個註冊制的過程,更多地是由市場來決定,包括發行主體的選擇,以及整個流程相對比較快。現在快到年底了,所以在最後衝刺可能不太現實,不過前期的幾個大的(公司)發行的進度可能會有些調整,特別是在螞蟻這個事件以後。」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受訪指出。

在邵宇看來,(該事件)涉及到對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一個系統認識,包括金融科技等多領域,這可能會帶來相應的公司一些動作上的猶豫,「這些比較大型的網際網路巨頭金融分支機構,整個融資規模會有所壓縮。」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螞蟻事件僅為個案。

董登新便指出:「螞蟻集團的暫緩上市是一個特殊的案例,一個偶然的事件。該事件對其他的公司的IPO,不會有影響,因為螞蟻集團是一個非常大體量、大品牌的一家公司,所以對於它的上市,監管層是比較謹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的絕大多數的IPO,相對規模較小,基本上不會有任何影響。」

董登新認為:「明年來看,我相信IPO的數量還會明顯增長。科創板和創業板,仍然會是未來IPO擴容的主力軍。我們的A股市場,將來對於新經濟公司、科創公司會有更大力度的扶持。因此,未來A股的IPO擴容,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新經濟公司、高科技公司身上。他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作者:楊坪,實習生馮朗舒 編輯:朱益民)

相關焦點

  • 隨著註冊制的實施 年內A股IPO再融資規模近1.5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 年內A股IPO、再融資規模近1.5萬億元 新興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主持人孫華: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平穩發展,融資規模大幅增長。今日本報針對A股市場、債券市場和新三板的融資情況給予解讀,以饗讀者。
  • 籌資額創10年來新高!註冊制帶動A股IPO發行活躍
    「中國內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科創板的平穩運行,推動A股IPO籌資額創2010年以來新高且平均籌資額保持高位。」安永大中華地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未來註冊制有望全面推行,預計A股IPO發行活動將保持活躍。
  • 註冊制助力A股IPO活動保持強勁 上交所IPO數量全球第一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IPO活動仍保持一定的增長,預計有1338家企業在全球上市,同比上升17%;籌資額上升27%,預計為2654億美元。中國內地和香港表現相當突出,IPO數量和籌資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49%和55%,佔全球總量的40%和45%。中國內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科創板的平穩運行,推動A股IPO籌資額創2010年以來新高且平均籌資額保持高位。
  • 張奧平:2020年A股IPO註冊制全面推行,一二級市場估值將被重塑
    IPO過會企業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過會率將維持高位2019年的平均過會率(除科創板外)為88.46%,相比2018年上漲了23.17%,預計2020年平均過會率將繼續維持高位。在註冊制將全面實施的趨勢下,企業IPO上市的難度將逐漸減小,IPO過會企業的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 逆戰2020丨註冊制改革的中場戰事:A股IPO年募資額重返4000億
    時代周報記者 鄭敏芳科創板的持續運作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落地,讓2020年的IPO市場變得並不簡單。一方面,雖然實體經濟受到疫情衝擊,但IPO的常態化審核仍然讓A股一級市場的募資規模得到持續擴容。12月28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在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的座談會上明確表示,將聚焦「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核心任務。重返4000億在註冊制改革窗口擴展至創業板的背景下,2020年的IPO規模獲得了大幅增長。
  • 2019年IPO的十大關鍵詞:科創板、註冊制在列
    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7句話定調2019年的資本市場走向—— 「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
  • 註冊制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註冊制是利好還是利空?
    註冊制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遠非深,它的出現有利於a股由賭場向市場的轉化,增加了a股市場的穩定性。當然,註冊制還將直接影響市場上的中小市值股票,並使它們從目前投機的高估值轉向正常估值。  中國目前的證券發行制度是一種審批制度,審批過程不僅耗時長,而且需要支付巨大的上市成本,這間接導致了殼資源市場投機的盛行(如果上市公司緊急上市,只能通過重組等方式實現,因此持有上市公司牌照的一方可以等待價格)。在這方面,一旦市場開始進行註冊制,市值,越小,損失範圍越大,特別是那些公司是如此貧窮,只有「殼」留下,並可能成為一個成員的便士股票在任何時候。
  • 國泰君安證券:創業板註冊制平穩落地 「墨菲定律」不靈了?
    市場不僅實現了首日上漲,註冊制落地以來市場表現更是平穩。截至9月3日收盤,創業板指上漲4.35%,滬指、深指亦悉數收漲。數據來源:Wind18家PK25家, 誰贏了?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時代正式開啟,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鳴鐘上市。截至當日收盤,18隻新股全線大漲,10隻新股漲幅超100%,平均漲幅達212%。
  • 創業板註冊制「讀秒」!A股日趨制度化、國際化,多方改革加速牛市到來
    8月4日,滬指收於3371.69點,較年內最低2646.8點上漲27%;深指收於13860.46點,較年內最低9578.87點上漲45%;創業板指收於2832.84點,較年內最低1817.55點上漲56%。2020年以來,證監會落實「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監管方針,爭取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記者 王紅 ○編輯 朱紹勇   安永12月2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大幅增長,全年籌資額創2010
  • 安永: 今年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大幅增長 科創板帶動上市熱情
    安永[1]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今年第四季度沙特阿美和阿里巴巴這兩宗全球最大IPO改善了2019年相對低迷的IPO市場情況。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儘管我們預計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貿易緊張等某些影響IPO市場表現的因素將逐漸減退,市場仍將持續波動,擬上市企業需儘早做好準備,以把握住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的市場先機。」
  • 全面註冊制時代臨近 市場優勝劣汰提速
    2019年7月22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正式落地,期間對涉及發行、定價、交易、減持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215家,總市值達3.3萬億元。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式落地,截至2020年底,已經有63家創業板企業在註冊制下完成了上市。從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試點經驗來看,市場運行較為平穩,各項制度創新和完善基本實現了預定目標。
  • A股註冊制改革,從試點到全市場丨時間線
    其中也包括「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事實上,近期,高層針對註冊制改革密集發聲,根據前期監管層表態,目前註冊制推向全市場的條件逐步成熟,證監會正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註冊制的實施方案。
  • 註冊制將全面鋪開 2021年再迎「打新盛世」
    創業板(註冊制)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28/78天,顯著低於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的579/550/568天;(2)註冊制順利在創業板落地,甚至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28天,創業板(註冊制)公司僅用時78天,均明顯低於同期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的579/550/568天。發行效率的提升推動IPO融資擴容,截止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開市以來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11家,創業板(註冊制)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為10家,而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分別為5/3/5家。
  • 開源證券孫金鉅:註冊制改革帶來打新制度性紅利
    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28天,創業板(註冊制)公司僅用時78天,均明顯低於同期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的579/550/568天。發行效率的提升推動IPO融資擴容,截止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開市以來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11家,創業板(註冊制)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為10家,而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分別為5/3/5家。
  • 北京突發疫情,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周一A股怎麼走...
    下一步,證監會將組織深交所、中國結算等單位紮實推進審核註冊、市場組織、技術準備等工作,落實好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工作。具體來有十大要點:1、明確發行上市審核和註冊程序,深交所審核期限為二個月,證監會註冊期限為十五個工作日。同時,針對「小額快速」融資設置簡易程序。
  • 受益註冊制全面有序鋪開 前11個月A股IPO募資額創新高
    記者 周 琳隨著科創板設立、新三板精選層轉板規定發布、創業板改革提速及試點註冊制穩步推進,A股市場對直接融資貢獻度不斷提升。今年前11個月,A股IPO募資金額已超過4200億元,創下近10年來新高,成為自2011年(全年IPO募資金額4855.63億元)以來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最高的一年。今年A股市場IPO有幾方面特點:——註冊制下IPO節奏明顯加快,核准制下市場出現的新股發行「堰塞湖」現象明顯減少。
  • A股IPO募資創十年新高註冊制功不可沒 科創板募資額超主板位列第一
    2020年,A股IPO創紀錄融資4599億元。(上海證券報)   在疫情深刻影響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的2020年,A股IPO創紀錄融資4599億元。
  • 年內A股IPO、再融資規模近1.5萬億元 新興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年內357家公司IPO募資規模達4392.42億元,再融資規模達1.056萬億元,二者合計達1.495萬億元,同比增9.43%。 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新興產業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未來隨著註冊制在全市場推廣,上市審核效率全線提升,IPO融資規模也將進一步增大。
  • 創業板註冊制通俗解釋 一文看懂創業板註冊制
    經過近4個月的努力,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各項工作準備已就緒。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首發企業將上市交易。今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近期市場關心問題,深交所就創業板註冊制審核、發行、上市、交易等問題作出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