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IPO的十大關鍵詞:科創板、註冊制在列

2020-12-20 騰訊網

12月24日,平安夜,國務院、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及全國股轉公司的五個公告透露了2019年中國IPO的的十大關鍵詞。

這十大關鍵詞是——改革、加快民企上市、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改革、新三板改革、新經濟企業、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同股不同權、新三板+H。

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7句話定調2019年的資本市場走向——

「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

深化改革、科創板、註冊制——這是最高層對2019資本市場的三大關鍵詞。

資本市場的改革,是為了促進企業發展。

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改進融資服務,「要加快民企上市和再融資審核;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招投標、用地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和大中小企業一視同仁」。

「加快民企上市」——這是國務院定調的2019年IPO市場一大要求。

24日,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研究2019年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並明確九大重點工作任務——

第一,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堅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第三,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支持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加快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和完善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債券品種創新,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第四,優化再融資制度,深化市場化併購重組改革,鼓勵國有控股企業和金融企業實施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第五,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保險資金、全國社保基金等擴大入市規模。完善QFII、RQFII制度,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投資公募基金試點。

第六,完善交易制度,優化交易監管,豐富期貨及衍生品工具,激發市場活力。

第七,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投資銀行,優化滬深港通機制,有序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範圍。

第八,加快市場法治建設,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第九,紮實推進證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努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資本市場監管幹部隊伍。

需要指出的是,直接關係到2019年A股IPO走勢的是第一條、第三條及第五條。

總結下來,證監會的2019年IPO關鍵詞有四個: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改革、新三板改革。

而科創板與註冊制,更是上交所的2019關鍵詞。

上交所12月18日刊文稱,「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高效平穩推進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重大改革工程,向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新力量、新形象」。

創業板改革則是深交所的2019年關鍵詞。

「深交所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深交所。」24日晚上,「毫不示弱」的深交所宣布2019年四大重點工作任務——

第一,抓改革,促發展。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進一步優化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併購重組等各項基礎性制度,擴大創業板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大力提高地方債發行規模,紮實推進ETF期權業務平穩啟動。

第二,抓服務,促開放。深入推進「在地化」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建設,強化投融資對接服務平臺建設,構建深交所創新資本生態體系。發揮深港通示範作用,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互聯互通。集中力量打造深市核心指數,引導境外機構配置深市資產,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第三,抓監管,防風險。繼續加大市場運行監測力度,提升風險預研預判預警能力。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嚴格執行退市制度,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機制,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短板。

第四,抓黨建,嚴管理。

如何擴大創業板的包容性和覆蓋性?深交所12月18日刊文稱,深化創業板改革,促進各板塊協同發展,「大幅提升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性,奮力建設國際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

12月17日,深交所副總經理彭明說:「希望推動放寬創業板的發行上市、再融資條件。」

總體上,深交所2019年的IPO關鍵詞是——新經濟企業、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

除了A股IPO市場外,證監會12月24日的一個動作,或許將影響中國企業的IPO動作。

當天,證監會宣布,與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正式籤署《證券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據此,監會與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在證券期貨領域的信息交流與執法合作。

眾所周知,眾多在開曼群島註冊的中國公司利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或上市交易。

比如,資本邦粗略統計,2018年207家已經到港股上市的公司中,至少176家將註冊地址放到了開曼群島,佔比超過85%。這176家註冊地址在開群島的公司中,八成以上是中國公司,其中不乏小米集團、海底撈、同程藝龍等數十家中國新經濟公司。

同時,資本邦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24日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有31家將註冊地放到了開曼群島,超過今年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的90%。其中包含愛奇藝、360金融、拼多多等明星新經濟公司。

顯然,證監會此舉是為隨後的新經濟公司A股上市奠定基礎,也為接下來的「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公司上市打下根基。

據此,同股不同權,將仍是2019年IPO市場的一大關鍵詞。

12月24日,君實生物正式在港交所敲鐘上市,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隻「新三板+H」兩地上市的公司。全國股轉公司當天刊文稱,目前全國股轉公司與香港聯交所已就發行H股的掛牌公司在停復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監管事宜達成共識。

「推動企業京港兩地掛牌,司支持符合條件的掛牌公司統籌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的資源與優勢,是全國股轉公司與國際市場對接的重要一步。」

隨著君實生物正式赴港上市,更多新三板公司將赴港上市。

相關焦點

  • 2019年IPO的十大關鍵詞!國務院、證監會、滬深交易所深夜「放大招」
    12月24日,平安夜,國務院、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及全國股轉公司的五個公告透露了2019年中國IPO的的十大關鍵詞。這十大關鍵詞是——改革、加快民企上市、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改革、新三板改革、新經濟企業、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同股不同權、新三板+H。
  • 證監會萬字答問科創板八大關鍵詞:註冊制不是不審 信披為核
    關鍵詞一:審核部門仍需把關  證監會在問答中介紹:「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間比較短,基礎制度和市場機制尚不成熟,市場約束力量、司法保障機制等還不完善,科創板註冊制仍然需要負責股票發行註冊審核的部門提出一些實質性要求,並發揮一定的把關作用。」
  • 中概股風聲鶴唳,納斯達克限制小型中企IPO,科創板能否護航?
    那麼,科創板能否承擔得起為這些小型中國公司國內上市保駕護航的重任呢?從科創板肩負的使命來說,這是義不容辭的。而且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就是要做中國的納斯達克板。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偏向於科技類公司,創業型公司以及當前的新經濟類公司,在這一點上,科創板的定位與納斯達克市場是基本相吻合的。
  • 4大關鍵詞縱覽科創板年報 去年淨利潤合計同比增長25%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四大關鍵詞縱覽科創板年報,去年淨利潤合計同比增長25%截止到4月30日,科創板百家公司的首份年報悉數出爐,業績增速整體表現不俗,使得科創板成為A股市場的一抹亮色。統計顯示,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471.15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14%;歸母淨利潤178.12億元,同比增長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註冊地位於武漢的兩家公司嘉必優、興圖新科,也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按期披露了年度報告。
  • 科創板助力A股2019年表現亮眼,創業板註冊製成明年看點
    2019年是A股的IPO的豐收之年。根據安永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再次成為全球第一IPO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A股市場預計共有200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2,528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增加90%,籌資額同比增加82%,創2012年以來籌資額的新高記錄。
  • 2019數字中國|累計受理202家企業: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審核高效推進
    2019年3月,科創板正式受理企業申報;截至12月底的9個多月時間裡,已受理的科創板申報企業累計達到202家。回顧202家申報企業的審核過程,註冊制下的科創板審核保持高強度、快節奏。科創板在制度設計中明確了審核周期,全面推行問詢式、公開化、電子化、分行業的審核方式,增強審核過程和結果的可預期性。據公開資料統計,企業自受理到提交註冊平均用時為130個自然日,最短記錄僅60個自然日。公開透明的審核過程、高效且可預期的審核進度,不僅提高了科創板審核效率和質量,還形成了市場威懾力。
  • 【IPO提速明顯 從嚴審核基調未變】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
    2020-09-09 04:37:39來源:FX168 【IPO提速明顯 從嚴審核基調未變】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的助推下
  • 安永: 今年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大幅增長 科創板帶動上市熱情
    科技行業在2019年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方面繼續佔據主導地位。由於下半年大型IPO的有力推動,香港聯合交易所IPO數量和籌資額在2019年雙冠全球。科創板的成功運行則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位列全球IPO數量的第三位和籌資額的第四位。全球前十大IPO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共佔三席,分別是阿里巴巴、百威亞太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 七大關鍵詞看「百日」科創板,銀河證券羅黎明:期待驗證成功制度...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新生力量,科創板從無到有,迄今開市已百日有餘。而回溯過往,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至今剛滿1年。日前,習近平再次「定調」科創板,強調「堅守定位」,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強化信息披露,合理引導預期,加強監管。
  • 證監會:為做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具體實施工作,證監會制定了...
    文 / 浚濱2019-03-02 00:56:34來源:FX168財經網 證監會:為做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具體實施工作,證監會制定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1號——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2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與《註冊管理辦法》一併發布;修改完善後的《持續監管辦法》制定寬嚴結合的股份減持制度。
  • 科創板為何這麼火?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呂江濤 謝瑋2019年7月22日—2020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據悉,京東數科正在籌備科創板上市,估值近2000億元;吉利已公告上市科創板;螞蟻集團也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計劃,其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IPO後將成為科創板市值第一股。高效的註冊制:開市首年IPO140家,佔A股總數的46%;創A股紀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最大的制度創新是註冊制。
  • 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獲特等獎
    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特等獎。「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與提升」等6個項目,「『滬紐金』延期產品」等15個項目,「人民幣債券跨境跨市場互聯繫列創新」等22個項目,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等25個項目,分別獲得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的一二三等獎和提名獎。
  • HMI龍頭步科股份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
    來源:財聯社HMI龍頭步科股份擬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近日,上海證監局所披露的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步科股份」)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輔導備案日期為2019年10月11日。
  • 復深藍完成約1億元Pre-IPO輪融資 預最快明年下半年登陸科創板
    相關關鍵詞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戚夜雲)訊,12月23日,上海復深藍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深藍「)宣布於近日已完成約1億元人民的Pre-IPO輪融資
  • 逆戰2020丨註冊制改革的中場戰事:A股IPO年募資額重返4000億
    時代周報記者 鄭敏芳科創板的持續運作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落地,讓2020年的IPO市場變得並不簡單。一方面,雖然實體經濟受到疫情衝擊,但IPO的常態化審核仍然讓A股一級市場的募資規模得到持續擴容。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發現,2020年內累計有405家公司通過A股市場成功IPO,合計募資金額達到了4323.79億元,而在科創板剛剛開啟試點的2019年,僅有206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規模只有2832.16億元。2020年也成為了A股市場近30年來第三次年募資額超4000億的年度。
  • 科創板來了:中小企業的殷切期待
    如果說2019年有什麼政策大事是以倍速推進的,無疑就是科創板了。自2018年11月5日首次提出科創板概念,到2019年1月30日方案實施細則公布,相隔甚至不到3個月。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指出2019年要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可以預見,未來的10年將是人工智慧賽道高速發展的10年。」
  • 2020資本市場十大關鍵詞:新《證券法》施行,退市新規落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關鍵詞,以回望過去預祝未來。關鍵詞一:新《證券法》正式施行歷時六年,四輪審議,2020年3月1日,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正式施行。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證券法》修訂事關億萬投資者切身利益。
  •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新華財經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閆鵬) 「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涵在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說。一記開市鑼聲,迎來一個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
  • 註冊制助力A股IPO活動保持強勁 上交所IPO數量全球第一
    中國內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科創板的平穩運行,推動A股IPO籌資額創2010年以來新高且平均籌資額保持高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IPO數量全球第一;按籌資額排名,中國企業在全球前十大IPO排名中高居前三甲。
  • 安永:2020年科創板融資宗數和規模首超主板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註冊制發行的IPO項目已經超過審核制,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全年總量的53%和61%。科創板今年更超越主板,IPO數量和集資額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安永大中華地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2021年預計在註冊制有望全面推進,IPO排隊企業數量維持高位的背景下,2021年IPO活動保持活躍。科創板和創業板仍是明年上市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