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2020-12-22 新華財經客戶端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閆鵬) 「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涵在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一記開市鑼聲,迎來一個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三十年的櫛風沐雨,資本市場哪個時刻最令人難以忘記?「在我看來最值得銘記的是科創板的推出並運行,尤其是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宣布將會設立科創板那一刻。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定位的一個重要變化。」王涵說。

在談到對資本市場30年的總體感受時,王涵用「從做大到逐漸變強」進行了描述。

「在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中,資本市場開始是蹣跚起步的,起初只有幾家公司上市,但是到今天有4100多家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運作,首先它規模的擴大,對於實體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王涵說。

「但是在過去幾年,資本市場的定位發生重要的變化。註冊制的推出,常態化退市制度逐漸形成,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從總量規模不斷擴張,轉向能更好體現它的價值發現功能,實現對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從而形成更良性的動態循環。」王涵表示,這個過程是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從變大到變強的一個重要轉變。

展望未來,對中國資本市場有哪些期許?王涵表示,一方面,希望資本市場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更好更優質的上市公司投資標的,使得投資者能夠在資本市場的投資過程中完成財富的累積、財富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希望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價值發現的作用,不斷反哺實體經濟,對資源的配置變得更加高效。

「同時希望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能夠進一步誕生出更多偉大的金融機構。隨著這些金融中介機構不斷做大做強,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整個金融體系的凝聚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對於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他說。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涵在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管清友說,國外的配售制度是個很好的參考,科創板的券商跟投機制就是很有益的嘗試。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裡程碑——寫在科創板開市之際
    中國資本市場走過29年的歷程,迎來了科創板並試行註冊制,標誌著中國科技企業和資本市場進入加速換擋的新周期,奏響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協奏曲的最新強音。未來中國優秀的科技公司不必再遠走他鄉上市,可以直接在科創板上市,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分享到優秀科創企業的成長紅利。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將得以有力提升。
  • 從審批制到註冊制:改革正改寫資本市場的未來
    一方面,科創板通過「做減法」,將能否發行上市、是否選擇發行上市等企業的權力主要交給市場,而不再由監管「擇優錄取」;另一方面,更加凸顯包容平衡的理念,補齊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短板。  2019年7月22日,黃浦江畔一記響亮的鑼聲,宣告中國資本市場正式進入「科創板時間」。
  • 民創研究院:創業板註冊制來了,對我國資本市場影響幾何?
    在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的背景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有助於進一步降低科創類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促進更多的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推動優質企業多元化融資,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註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A股基礎制度建設將進一步完善。
  • 創業板註冊制「承上啟下」 「九字三化」勾勒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和目標
    劉鶴指出:「要逐步把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交給市場,穩步增加長期業績導向的機構投資者,回歸價值投資的重要理念,推動信息充分披露,全面淨化市場生態,建設誠信守法資本市場。同時,更加重視形勢研判和主要關聯因素分析,努力走在市場曲線前面,創造良性發展預期。
  • 宏觀| 註冊制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
    到2020年1月16日,在中國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了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全力抓好重大改革攻堅。穩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努力辦好科創板,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平穩推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推動新三板改革平穩落地。
  • 大咖論道:註冊制來襲,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隨著科創板的成功,註冊制在中國資本市場循序漸進不斷擴圍。中共中央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為此,企業提供服務的理念和方式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個人投資者如何轉變投資思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未來又面臨什麼障礙或者挑戰?
  • 資本市場三十年|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我國的資本市場改革一直在持續。事實上,整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就股票發行來講,我們從最初的審核制,到核准制,再到試點註冊制。註冊制試點也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擴展到整個A股市場。
  • 科創板孕育經濟新動能 資本市場迎來真正制度變革
    2018年、2019年多項資本市場重磅新政推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推進,而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決策的提出,將資本市場改革推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
  • 王驥躍:科創板引領資本市場改革的變與不變
    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經過29年的發展,市場肌理不斷升級,市場生態環境不斷優化。29年來,資本市場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對推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將發揮重要作用。
  • 尚福林: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潘亦純)12月11日,在證券日報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表示,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一方面,這與我國過去的經濟產業結構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創新支持還有廣闊的空間。新發展格局下,引導各類創新要素聚集,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既要提高新興產業在資本市場的佔比,也要引導傳統產業藉助新技術實現升級。
  • 註冊制改革加快構建科技資本高效循環
    隨著本周新致軟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科創板迎來第200家上市公司。而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精選層相繼開市等舉措推動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展望「十四五」時期,專家認為,要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科技與資本高水平的循環機制,特別是注重發揮科創板、創業板的引領作用,著力培育科技龍頭企業。
  • 齊心協力構建資本市場良性循環生態鏈
    首先,要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強化市場功能建設。  發展資本市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良性循環生態鏈要堅守這個初心。  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國際經濟格局的最新變化,當前要在強化資本市場功能定位上下功夫,發揮其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積極作用。
  • 以創新為錨 科創板孕育資本新動能
    從宏大的戰略視野看,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有利於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利於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利於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動高質量發展。  落到科創板運行細節,新意無處不在。
  •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牛短熊長」
    這些年,國內私募行業的發展歷程也是觀察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王慶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註冊制的全面落地將從根本上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和生態關係,從而改變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出現「牛短熊長」的制度原因。處於早期快速成長階段的更多優質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這些上市公司的成長過程會給投資人帶來持續長久的投資收益。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 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中國資本力量...
    首先,它不能根本上解決新股上市之後公司業績「變臉」和資源有效配置的問題。相比基本面的經營情況,公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獲取「指標」的能力上,而省級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對指標的分配受更多考量因素影響。而到了2003年12月,證監會頒布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等法規,中國資本市場運行時間最長的保薦制度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並一直沿用至今。與「通道制」相比,保薦制度增加了由保薦人承擔發行上市過程中連帶責任的內容。保薦制度下,會計師、律師、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在發行上市各環節的角色被明確下來,並通過中介機構的專業工作來發現、培育合適的上市公司。
  • 黃紅元科創板不僅對中國產生巨大影響也備受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先生參加開幕式並於當晚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就科創板企業上市情況、註冊制改革、科創板退市制度等進行了介紹和分析。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表示,從今天開始,科創板這個詞不光在中國會產生巨大影響,也備受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科創板的英文翻譯為STAR,取自Sci-Tech innovAtion boaRd每個詞的一個字母。
  • 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資本市場為企業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本報記者 杜雨萌「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在推動科技創新上的引領作用,持續強健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基於此,強化國企自主創新能力和價值創新能力,重點改革方向和路徑就是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通過充分對接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和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吸引和留用核心技術人才,拓展企業和人員的發展空間,最大化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伴隨著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紮實推進,國有企業通過「充分對接市場」謀劃改革縱深推進。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下首批18家企業正式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發行註冊制邁出了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推廣的重要一步,是繼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之後我國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邁出的第二步。2020年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時指出,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一部署意味著我國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將形成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改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