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年|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2020-12-25 新華財經客戶端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將「循序漸進、波瀾壯闊」作為描述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詞。他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2日電(記者杜康、譚一凡) 如何評價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歷程,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給出了「循序漸進、波瀾壯闊」兩個關鍵詞。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尤其是近兩年資本市場改革明顯加快。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

資本市場改革關鍵詞:循序漸進、波瀾壯闊

在李迅雷看來,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30年以來值得銘記的一刻。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非流通股的上市問題,此後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有效擴大。

「股權分置改革推出時,我們市場經濟還不太完善,A股也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如法人股不能流通,整個資本市場可流通股的份額較少。改革明確後,當時我們券商研究員與上市公司一起,與各家基金公司對接商談,就這樣一家一家的解決了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問題。」李迅雷回憶道。

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我國的資本市場改革一直在持續。事實上,整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

「就股票發行來講,我們從最初的審核制,到核准制,再到試點註冊制。註冊制試點也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擴展到整個A股市場。註冊制的推進對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以及A股市場進一步市場化定價都將起到了重要作用。」李迅雷說。

李迅雷將「循序漸進、波瀾壯闊」作為描述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詞。「最初我們是借鑑西方股票和債券市場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碰到了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也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波瀾壯闊』是說市場出現的大起大落。A股仍是個人投資者主導的市場,市場波動性大,曾經我們大盤指數從1000點升到6000點,又跌回1600多點,這也體現了新興市場波動性大的特徵。」

「但我們的開放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比如說先是通過QFII的方式來引進外資,後又通過深港通、滬港通推進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整體來看的話,我們改革的步驟是符合邏輯,也是較為穩健的。當下我們的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熟,波動性開始減弱。這為我們A股進一步向成熟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李迅雷說。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 A股走向成熟仍需耐心

近兩年A股市場的改革開放步伐明顯加快。2019年推出註冊制試點;取消了QFII額度限制,允許海外投資銀行在中國設立子公司並控股。2020年以來,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新三板精選層開板,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加完善;註冊制更是要在A股全面推開。

諸多指標都在表明A股市場日漸成熟。

「隨著註冊制不斷推進,企業上市門檻不斷降低,實施寬進嚴出。我們看到,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比重顯著提高,IPO發行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一。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從而使得資本市場在優勝劣汰的規則下提升市場容量、合理估值結構,從而吸引更多的中外機構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李迅雷說。

「2017年以來,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增強,市場出現分化。當前A股流通市值前10%的公司的市值佔比呈現趨勢性抬升,目前已超過60%,與歷史最高水平相當。同時市值佔比後50%的股票交易額不斷萎縮,說明市場有效性在提升。」李迅雷說。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遊戲規則與成熟市場的接軌度在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迅雷表示,我國股市仍屬於新興市場。且在諸多的新興市場中,我國的股票很晚才被納入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我國股市中外資持有的股票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比重不足3%。相比之下,印度、韓國等其他新興市場的外資佔比均超過20%。

「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一定是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但目前A股散戶的交易額佔比仍在80%左右。此外,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已初步形成,但目前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間流動性差異仍然較大。」李迅雷說。

從上市企業結構來看,當前A股中周期股佔比較大,新興行業佔比少,這與中國的產業結構的特徵相符。A股仍有不少「僵死企業」,「過去30年A股退市的公司也就100多家,美國股市過去40年退市的公司累計超過1.7萬家,也就是說,80%的股票退市了。」李迅雷說。

「整體來看,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未來已來,而過去的模式還遠未過去,需要有耐心。」李迅雷說。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華財經資本市場三十年#系列

資本市場三十年|陳靂: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資本市場三十年|楊德龍:改革推動A股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資本市場三十年|邵宇:「開放」和「創新」是今後發展的關鍵詞

資本市場三十年|田軒:註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重要頂層設計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牛短熊長」

相關焦點

  •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通過嚴刑峻法建立嚴格的懲罰機制;二是IPO應該常態化,不應被當作調節市場的工具;三是培養成熟的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
  • 李迅雷:2021年 投資供給側機會可能更多
    因此,我們判斷2021年港股市場的機會相對會多。   南都:港股市場機構佔比近八成,A股是否已經也向機構市場轉換?   李迅雷:伴隨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數量和規模都在大幅度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的規模大幅度增加,加速推動資本市場邁向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
  • 李迅雷: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目前是新價值投資時代
    在火熱的市場行情下,未來如何投資?證券時報特邀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做客時報會客廳,和投資者分享投資見解。 劃重點,李迅雷認為,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而是結構性的。新價值投資時代下,要有轉型思維和頭部思維,關注新興行業,配置核心資產。房地產已經進入後周期時代,仍可關注三條線:粵港澳大灣區、杭州灣灣區、長江經濟帶。
  • 中泰證券李迅雷: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過熱時保持理性
    從基本面情況來看,李迅雷認為,近期市場好轉還是有一定的基本面配合的,6月份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復甦的跡象比較明顯,疫情的控制也比較好,基本面確實給了市場一定信心。從年初疫情爆發開始,A股的開戶數量明顯增加,公募基金的申購量也持續增加,資本是逐利的,當實體經濟機會少或者風險大的時候,很多資金就會流到股市裡。
  • 李迅雷:從2021年政策取向看資本市場的分化與投資機會
    以下文章來源於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作者李迅雷 李迅雷金融與投資經濟-金融-投資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這篇報告是根據本人在2020年年末上海財經大學校友群裡的演講內容修改整理。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政策不會急轉彎,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政策究竟是不轉彎或者緩慢轉彎?
  • 李迅雷:對中國資本市場要有敬畏之心,保持寬容和耐心
    下面通過我經歷的一些事例,來談談我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和認識,重申為何要敬畏市場的理由。A股要走向成熟仍需漫長時間記得在1995年的時候,有主流觀點便認為,中國股市五年的發展速度相當於西方股市200年走過的歷程。
  • 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旦爆發漲幅驚人
    李迅雷說。這份工作穩定輕鬆,但顯然實現不了他的鴻鵠之志。1991年,他成功獲得國際貿易碩士學位,開始在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在我國證券分析師行業起步之時,李迅雷加盟君安證券研究所,從此開啟市場金融分析師生涯。
  • 【專訪】李迅雷:科創板總體表現令人滿意,A股結構性機會長期存在
    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改革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下半年股債市場會有怎樣的機會?科創板運行一年又將面臨哪些期許和挑戰?在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召開前夕,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接受界面新聞專訪,就近期他對全球和中國金融經濟形勢的思考和見解發表看法。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
    李迅雷說。 這份工作穩定輕鬆,但顯然實現不了他的鴻鵠之志。1991年,他成功獲得國際貿易碩士學位,開始在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在我國證券分析師行業起步之時,李迅雷加盟君安證券研究所,從此開啟市場金融分析師生涯。
  • A股市場:尾盤突然快速拉升或下跌預示著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受消費者、證券投資者和投資分析師密切關注的豬肉價格下跌了12.5%。今日股市行情分析從資金北上動態來看,滬港通早盤淨流入21.9億元,深港通淨流入10.4億元。這些「北水公司」仍然非常積極地購買a股。
  • 樓繼偉:應對資本市場龐氏化、散戶化,擴大開放重在引入成熟市場規則
    樓繼偉稱,擴大資本市場開放,主要不是引導多少外部資金進入中國市場,而是引入成熟市場的規則,包括監管規則、行為規則和理念,助推資本市場從散戶投機為主向機構價值投資為主轉變,從市場充斥價格欺詐行為向在公平競爭中實現價格發現的方式轉變。不過,對外開放在帶來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風險和挑戰。
  • 李迅雷重磅發聲:A股2500、2600點就是底部 一季度GDP負增長沒懸念
    來源:e公司官微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已成定局,疫情持續時長成不確定因素,大家對於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如何來防控疫情以及應對流動性短缺等問題爭議頗大。如何看待疫情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的衝擊?如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對衝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如何在海外資本市場大震蕩時保衛好資產?
  • 初心資本管理合伙人田江川:時代的序幕,中國軟體市場從初始走向...
    在新資本分會場,我們邀請到了天使基金、VC/PE、市場化母基金、政府產業投資平臺等各路資本方,匯聚了萬億級的創投資本,以「穿越季候風-金錢湧向哪裡」為主題,聚焦投資策略、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初心資本田江川發表題為《時代的序幕:中國軟體市場從初始走向繁榮》的主題演講,她分享了中國軟體時代是如何從萌芽走向繁盛,並且指出開源是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新型軟體生產協作模式,而中國具備豐富的落地場景和大量的工程師紅利,非常有希望通過開源模式打造具備世界競爭力的產品。
  • 李迅雷:恩格爾係數在下降 「消費降級」不成立
    李迅雷:其實國家統計局也解釋了,4月消費數據的下滑和「五一」假期有關。但即使這樣,總體看,消費增速回落主要和居民收入的放緩、宏觀經濟下行有關係。整體看,今年的消費增速還是會有所回落。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和收入相關。
  • 李迅雷丨中美股市比較:我們的發展潛力與方向
    原創 李迅雷、唐軍 中國經濟評論 11月3日分析和比較中美股市對投資決策和政策建議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中美股市的行業構成、估值水平、公司治理以及投資者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對比,並對深層次的原因展開了討論。
  • IoT走向成熟的一年:IoT市場現狀,與未來展望
    這個基數的量級概念可能並不明晰——尤其不同統計機構在數據量級上還會有差異,不過上升趨勢和幅度還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從數據規模來看,IDC的數據為2019年全球通過萬物互聯傳輸數據規模達到14ZB,2025年預計達到80ZB。從地理區域來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AIoT市場。2019年美國AIoT市場規模約680億美元,2022年則會達到1360億美元。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 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從1990年到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三十年 ,從無資本概念到資本意識深入人心,從無資本市場到多層次資本市場初步建立,這背後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三十年的櫛風沐雨,資本市場哪個時刻最令人難以忘記?「在我看來最值得銘記的是科創板的推出並運行,尤其是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宣布將會設立科創板那一刻。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定位的一個重要變化。」王涵說。在談到對資本市場30年的總體感受時,王涵用「從做大到逐漸變強」進行了描述。
  • 「零容忍」、「不姑息」!A股市場的法制「利刃」是如何煉成的?
    原標題:「零容忍」、「不姑息」! A股市場的法制「利刃」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成熟資本市場有序運行和穩步發展的基本保障,法治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中國資本市場風雨前行的三十年,也是法治建設不斷進步的三十年。改革先驅們披荊斬棘,摸索前行,一步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實際的市場制度和監管環境,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