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改革加快構建科技資本高效循環

2020-12-14 海外網

隨著本周新致軟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科創板迎來第200家上市公司。而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精選層相繼開市等舉措推動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展望「十四五」時期,專家認為,要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科技與資本高水平的循環機制,特別是注重發揮科創板、創業板的引領作用,著力培育科技龍頭企業。同時,在投資端,持續優化投資者結構,拓展長線資金入市渠道。

專家預計,「十四五」時期,註冊制改革將逐步推廣至全市場,並持續加大制度創新,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日臻完善,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促進科技資本深度融合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疊加創業板改革、新三板精選層改革的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初步形成了服務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多層次體系,支持經濟創新發展的巨大能量得到顯著激發。

一是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製成效顯著。自2019年科創板運行以來,CDR、未盈利公司、紅籌公司在科創板實現上市,眾多科創公司紛至沓來,為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注入新力量。

二是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拉開存量改革序幕。截至10月底,41家企業通過註冊制審核成功掛牌。創業板聚焦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與科創板錯位發展。

三是提升新三板融資功能,進一步豐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截至11月底,新三板累計服務1.34萬家掛牌公司,近7000家公司合計融資逾5200億元。目前,37家精選層公司涉及20個行業大類,高技術產業企業佔比在50%以上。

四是服務科創企業成長的私募股權基金、創投基金、風險投資基金隊伍日益壯大,為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513家,管理基金規模15.84萬億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已發展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對促進長期資本形成、支持創新創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離不開雄厚的科研力量,同樣離不開發達的資本市場。正如國泰君安證券總裁王松所言,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資本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有助於從更高層次打通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與投資的良性「雙循環」,擔負起加強服務國家創新升級戰略、提高社會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使命。

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經濟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時,資本市場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拓展。

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平長春舉例說,納斯達克作為孕育科技巨頭的搖籃,上市門檻較低、時間短、上市硬性條件少,很好地滿足了高成長科技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也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科技發展。

我國資本市場的上市門檻較高,對新經濟的包容度還不夠。這些都亟需通過深化改革補短板。正如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徐明分析,成立於1971年的納斯達克,通過20多年的發展才改善了流動性,30多年才註冊成為證券交易所,40多年才取得全球公認的地位。滬深交易所也經歷了30年發展,期間不斷遇到問題和挑戰,現在仍在持續改革創新。新三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短短幾年諸多改革措施順利推出。資本市場面臨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也應當在發展中逐步加以解決。

值得期待的是,註冊制改革將適時在全市場推廣,更加包容、高效的市場體系將使得更多的科創企業得到資本市場加持。同時,註冊制改革的穩步實施,正聯動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改革,進一步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短板,提升多層次市場的運行效率。

塑造科技資本高水平循環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日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支持金融機構按科技創新生命周期規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充滿活力、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創業投資機構體系。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充分發揮主板、科創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功能,暢通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

對於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建議,在資產端,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強化信息披露,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在市場端,穩步推動全市場註冊制改革,完善轉板機制,推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等法制配套;在資金端,鼓勵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穩步推進對外開放,引導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產業蓬勃發展,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可以預期,提高創新資本流轉效率,降低資本流轉成本,完善再融資、併購重組和減持等基礎制度,將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積極探索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模式等將使資本市場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更好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增強科技的自立自強和對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的挖掘,將帶來創新能力的顯著增強。而立之年的資本市場,在穩步推進「深改」的同時,可望在「十四五」期間形成助力創新發展新格局。(昝秀麗)


責編:葉壯

31936101,.註冊制改革加快構建科技資本高效循環,.2020-12-11 11:02:46,.204500,.葉壯

相關焦點

  • 齊心協力構建資本市場良性循環生態鏈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證監會黨委於近日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就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更好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出部署和安排。繼多次強調建設資本市場良好生態之後,此次會議進一步提出構建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良性循環生態鏈。這對於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從審批制到註冊制:改革正改寫資本市場的未來
    一方面,科創板通過「做減法」,將能否發行上市、是否選擇發行上市等企業的權力主要交給市場,而不再由監管「擇優錄取」;另一方面,更加凸顯包容平衡的理念,補齊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短板。  2019年7月22日,黃浦江畔一記響亮的鑼聲,宣告中國資本市場正式進入「科創板時間」。
  • 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是塑造更加包容高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系。加快建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層次更加簡明清晰的市場格局,提供更加包容的投融資環境。深入總結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經驗,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的各項準備。完善創新企業上市培育體系。二是塑造高水平創新資本循環機制。
  • 宏觀| 註冊制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
    同年,12月28日,證監會法律部主任程合紅表示,註冊制的推進是分步到位的,證券市場有不同的板塊,有不同的證券品種,推行註冊制在客觀上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證監會按照中央有關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試點註冊制的要求正在抓緊研究推進創業板改革。
  • 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資本市場為企業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本報記者 杜雨萌「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在推動科技創新上的引領作用,持續強健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輪國資國企市場化改革的本質,就是要讓企業生產要素回歸其基本的經濟屬性,實現企業市場化主體地位平等,資本權責關係清晰,歸屬和生產要素匹配得當,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
  • 民創研究院:創業板註冊制來了,對我國資本市場影響幾何?
    1)審核流程更加高效2)IPO定價更為市場化3)審核權由證監會下移至交易所4)選擇權交由市場二、 創業板註冊制對於中小企業有何意義?1)A股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2)新股發行成為常態3)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4)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5)夯實A股慢牛基礎基本事件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舉辦第十三次會議,並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 深交所黨委副書記楊志華:加快推進落實改革任務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在12月27日舉辦的「第三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深交所黨委副書記、監事長楊志華表示,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證監會也制定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對資本市場建設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資本市場改革步伐不斷加快
  • 註冊制改革面臨哪些挑戰?下一步改革考慮有哪些?聽易會滿怎麼說
    此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2020年8月24日正式落地。兩年來,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把握好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3個原則,推動形成了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註冊制改革布局,一攬子推進板塊改革、基礎制度改革和證監會自身改革,開啟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新局面。
  • 資本市場三十年系列報導·人物│尚福林:註冊制改革是提升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尚福林作為證監會主席履職九年。  他曾主導影響深遠的股權分置改革,開啟了全流通的新時代,一句「開弓沒有回頭箭」排除雜音;他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中小企業板塊正式設立、創業板正式啟動,逐步構建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框架。
  • 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今日舉行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資本市場必將...
    「我還清晰記得尚福林主席當年對證券市場『新興加轉軌』的定位,以及任上完成的股權分置改革這一划時代的任務,這一基礎性的制度改革,也啟動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回顧資本市場發展歷程時,陳劍夫如是說。「資本市場取得今天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凝結著各類市場主體、一代代人接力奮鬥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拓未來。」
  • 王一鳴:改革是關鍵 「雙循環」的本質不在內外 而在循環
    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面臨7個堵點,而打通這些堵點的關鍵就是繼續深化改革。那麼如何讓「雙循環」真正循環起來,王一鳴認為,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關鍵在於深化市場化改革。由於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經濟的恢復,王一鳴認為,中國全年經濟有望實現2%~3%的增長,佔全球的份額也會進一步上升。但王一鳴也指出,目前經濟恢復還是面臨很多挑戰,包括需求端恢復滯後於供給、服務業的恢復滯後於製造業、消費滯後於投資。
  • 中國證券報:研究完善創業板制度 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2019年8...
    中國證券報:研究完善創業板制度 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 時間:2019-08-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 創業板註冊制「承上啟下」 「九字三化」勾勒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和目標
    在業內人士看來,「九字三化」代表了證券市場改革的原則方向和目標,對註冊制在A股全市場鋪開,深化存量改革意義重大。 「A股註冊制改革,是要把國內資本市場的規則與國際趨同,與美國、英國、中國香港等資本市場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供更多的中國企業做一個平等、透明、高效的選擇。」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章曉洪表示。
  • 2019年IPO的十大關鍵詞:科創板、註冊制在列
    這十大關鍵詞是——改革、加快民企上市、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改革、新三板改革、新經濟企業、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同股不同權、新三板+H。 深化改革、科創板、註冊制——這是最高層對2019資本市場的三大關鍵詞。 資本市場的改革,是為了促進企業發展。
  • 大咖論道:註冊制來襲,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隨著科創板的成功,註冊制在中國資本市場循序漸進不斷擴圍。中共中央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為此,企業提供服務的理念和方式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個人投資者如何轉變投資思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未來又面臨什麼障礙或者挑戰?
  • 新證券法掃清制度障礙 深交所推進創業板註冊制改革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新《證券法》掃清制度障礙,深交所推進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進入實際操作規則修訂的「技術性」階段。2020年3月1日,我國資本市場正式邁入新《證券法》時代,註冊制寫入法律、違法違規成本大幅提高、投資者保護專設章節等一個個重大變化都將對資本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 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獲特等獎
    科創板迎來200家上市企業,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指的是上海增設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12月11日在京舉行 助力新發展格局開啟資本...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望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春,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劉磊,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等,將圍繞服務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釋放市場主體活力,營造良好投資氛圍,推進高質量發展等發表主題演講。
  • 註冊制改革為何引起國務院重視?
    但是,按照目前管理層的態度來看,這一字面含義卻更傾向於註冊制改革將會以國務院常務會議授權形式進行,而授權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效期限為兩年。與此同時,有消息指出,目前證監會正加快研究註冊制相關規定的制定,並擬在月底前推出。至此,我國註冊制改革的進程也將會明顯加快。本來,市場普遍認為,對於註冊制度的推出,需要建立在《證券法》的修訂與完善的基礎之上,而後再逐步鋪開註冊制。
  • 創業板十一周年記:新興產業聚集效應日益顯著 註冊制改革起航迎新...
    今年,創業板迎來發展歷程中一次重大改革——試點註冊制。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改革後的創業板開啟了推進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紀元,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望孕育、誕生更多全球化的偉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