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農業保險,山東兩年內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80%

2020-12-11 新時報

農業保險不僅是農民的保護傘,還利於推動財政支出改革,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日前,山東印發《關於加快山東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12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據悉,2022年將實現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80%;力促險種創新,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將逐步實現「一縣一品」。

2019年農業險保費超七成來自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對農業保險的作用有多大?據介紹,2019年全省各級財政保費補貼24.44億元,佔保費總規模的72.78%,共惠及農民1670.32萬戶次,為農民生產、生活增添了底氣和信心。如在應對「利奇馬」颱風中,全省支付保費6965萬元,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獲得賠付8.38億元;在棉花價格波動很大的背景下,「棉花目標價格保險」為棉農提供風險保障,全省共獲賠付7851萬元,賠付率達到161%。

圍繞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我省將繼續發揮財政的牽頭作用。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介紹,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牽頭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大投入,各級財政將依據《實施意見》目標,在近幾年投入較快增幅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二是推進保險政策體系建設,其中包括持續完善農業保險險種體系,在重點滿足三大糧食作物風險保障需求基礎上,引導市縣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級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以獎代補政策,儘快形成「面上保大宗、點上保特色、點面結合、全面推進」的農業保險新格局。三是加強承保機構績效管理,配合相關部門通過實施農業保險招投標辦法、績效評價辦法等,提升農業保險機構的服務水平,切實讓廣大農民分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紅利。

2022年實現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80%

山東是糧食大省,連續六年產量在千億斤以上,糧食產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三。2019年,全省農業保費規模達到33.58億元,提供風險保障877.76億元,分別比「十三五」初增長103.15%、94.41%。「但應看到,我省農業保險發展現狀與農業大省地位還不相適應,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袁培全表示。

2018年以來,小麥、玉米、水稻等三大糧食作物年投保面積佔種植面積的75%左右,保險深度為0.53%,保險密度為153.71元/人,除保險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外,保險深度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35%,保險密度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32.29元/人。

《實施意見》從我省實際出發,「實現三大目標」,即保險覆蓋率、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三大目標提升任務。力爭到2022年,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達到80%、保險深度達到1%、保險密度達到500元/人。力爭到2030年,農業保險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基本建成「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

支持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力推「一縣一品」

近年來,我省積極開展特色農業保險創新,推動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

去年,我省創新出臺了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對市縣自行開設的地方優勢農產品險種,按地方財政保費補貼的50%—60%給予獎補,目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已覆蓋83個縣(市、區),46個險種,較好滿足了不同地區農戶風險保障需求。同時,通過開設大蒜、大蔥、馬鈴薯、生豬等8個特色農產品目標價格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近200億元。

特色農業保險保額和險種可謂豐富。目前溫室大棚保險每畝最高保額已由2萬元提高到6萬元,蘋果、桃保險每畝最高保額提高到了4000元、3000元,較好地保障了農民的利益。2019年在濟南市平陰縣等6個縣組織棉花目標價格保險試點,以「保險 期貨」的方式化解棉花種植戶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參保農戶每畝獲賠192元,今年繼續實施棉花目標價格保險試點17萬畝。在煙臺長島實施了海洋牧場保險試點,獲得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創新項目支持,豐富了海洋牧場保險品種,推動我省農業保險開始從陸地走向深海。還在煙臺開展了蘋果「訂單 保險 期貨」,在淄博臨淄、濟寧嘉祥、德州武城等開展玉米、大豆收入保險,在日照開展茶葉氣象指數保險等。

下一步,山東將繼續穩步提高地方特色險種佔農業保險比重,逐步實現「一縣一品」的目標。並鼓勵特色險種創新,將探索開展特色保險首創保護期制度,對保險機構在地方首創的重大特色險種,給予一定期限的創新保護期,在保護期內實行獨家經營,激發保險創新的活力和動力。

相關焦點

  • 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示範條款出爐農險市場高質量發展提速
    編者按  三大糧食作物是關係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制定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示範條款,有助於提升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條款的規範性,確保種植戶獲得統一標準的保險服務,解決農戶種植糧食作物的後顧之憂,促進農業保險在服務鄉村振興
  • 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行業示範條款來了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今天(18日)舉行發布會,首次發布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行業示範條款。在保障程度上,對於三大主糧的保險金額,在現行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租成本」「人工成本」選項,具體可由投保人與保險人協商確定。在理賠模式上,示範條款增加了農作物遭受損失後可先行賠付的內容 。
  • 好消息:三大糧食作物制種被納入中央財政農險保費補貼
    在8月9日,農村農業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下發通知,將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2018年投保農業保險的三大糧食作物物種,可按照此通知規定來申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下面來看看三大糧食作物補貼的具體內容。
  • 美國農業保險發展及收入保險研究
    1.美國農業保險產品分類及覆蓋率變化 美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1989年的8.1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93.3億美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從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幾乎98%以上都是種植險。 美國從1996年開始逐步試點發展收入保險,用了大約8年時間開發和試驗各類收入保險產品,2003年開始在全國普遍推廣。1996年,農作物收入類保險合計保費佔總保費的份額為7.9%,到2016年合計佔比增長至80.6%(見圖2)。
  • 「保成本」變「保收入」 山東出臺農險發展意見
    實現三大目標提升任務  農業保險作為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穩定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農業保費規模達到33.58億元,提供風險保障877.76億元,分別比「十三五」初增長103.15%、94.41%。
  • 農業保險市場機遇深度解析:後車險時代的產險新風向
    該險種的保險標的只包括部分指定農產品,並在 特定範圍內使用統一費率,同時為遏制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制定了強制不足額投保的規則。相 比之下,商業性農業保險的保險標的種類繁多,投保人可以自取所需,自由決定保險金額,保險費率也 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和政策性農險相比,商業性農險更為靈活。
  • 濟南市濟陽區全成本保險連續兩年投保率達90%以上政策性農業險讓...
    原標題:濟南市濟陽區全成本保險連續兩年投保率達90%以上政策性農業險讓農民種糧心不慌本報記者 王延斌一場冬雨過後,41歲的濟南市濟陽區張高村民高丕泉出現在村頭,面對著自家276畝麥地,顯得躊躇滿志。在「小麥喊渴」的時候,雨水來了,讓他情不自禁地向科技日報記者強調,「冬雨貴如油啊。」
  • 因地制宜 山東加快構建「一縣一品」農業保險新格局
    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不斷加大農業保險創新,保障廣度、深度進一步拓展,風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著力構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隨著農業保險政策的穩步推進,山東省在20個產糧大縣組織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將單一作物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種植大戶保障範圍。
  • 山東加快構建「一縣一品」農業保險新格局
    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不斷加大農業保險創新,保障廣度、深度進一步拓展,風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著力構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泰山保險助力我省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泰山保險積極為山東主糧生產提供保障,有效助力我省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在臨沂、濟寧、濰坊、聊城、德州等7個地市開展了農作物保險業務,承保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252.5萬畝,共提供保障12.87億元,投保率達90%以上,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
  • 2018年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和賠償標準一覽(內附申報程序)
    由於近年來氣候、環境等問題的變化,各種自然災害接連頻發,不僅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也讓不少農民朋友受到了經濟損失。而農業生產是最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環節,因此,我國推出了農業保險補貼政策,但是隨著農業保險的推行,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犯了難,真真假假的農業保險到底該如何判斷?春耕結束後你準備交農業保險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業保險。
  • 中航安盟施虎: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下的「雙循環」新格局
    其中包括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業保險;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部委也對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做出具體的要求。2019年10月1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稻穀、小麥、玉米3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70%以上,收入保險成為中國農業保險的重要險種,農業保險深度達到1%,農業保險密度達到500元/人。
  • 農業保險擴面:從此種田不看天
    在不足一個月內,鞍山市立山區沙河鎮大紅旗村農民經歷了憂喜兩重天的過程。   8月10日,一股罕見的陸龍捲風席捲鞍山市立山區沙河鎮大紅旗村,村裡六片地大約271畝的玉米將顆粒無收。面對著天災,農民非常心痛。
  • 廣東發布政策性農業保險示範條款 熱帶水果全部納入保險補貼險種
    廣東發布政策性農業保險示範條款 熱帶水果全部納入保險補貼險種金羊網  作者:程行歡  2020-07-04 省財政2020-2022年每年用於農業保險的獎補資金將在目前規模上分別增加約1.1倍、2.1倍和3.7倍。
  • 山東英大保險經紀:踐行保險經紀人職責,持續推動普惠金融
    國家電網英大長安(服務之星)山東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在行動山東英大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先後榮獲「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保險經紀先進集體」、「山東保險中介五星級機構」等多項榮譽稱號
  • 山東養老保險合併年內完成 最低繳費標準提高
    原標題:山東養老保險合併年內完成 最低繳費標準提高  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合併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 全國性漁業互助保險機構有望年內成立
    《通知》明確,該機構為專業性的相互保險組織,初始運營資金由中國漁業互保協會脫鉤後和有關省(市)漁業互保協會以借款方式注入,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管和農業農村部的行業指導,並將遵循「互助共濟、服務漁業」的宗旨,開展漁業行業內的財產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再保險等經銀保監會核准的保險業務。
  • 聚焦三大主糧作物 開展風險區劃農業保險費率定價有了新的「度量衡」
    (2020版)》(以下簡稱《基準表》),明確31個省(直轄市)338個地級地區的三大主糧成本保險純風險損失率,旨在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我國農業生產的風險狀況。三大主糧保費規模佔農業保險總保費規模的比例接近四成,是農業保險的核心險種,而此次選擇三大主糧作物保險開展風險區劃是抓主要矛盾,是推動形成農業保險可持續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  費率定價模式進一步完善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但因其「靠天吃飯」的屬性,農業發展易受各類自然災害的影響,因此對農業進行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 黑龍江農業「保險+期貨」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0日電 題:黑龍江農業「保險+期貨」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記者王建、徐凱鑫、王鶴  遇到自然災害或糧食價格下跌,是廣大種植戶的鬧心事,尤其是對貧困戶來說,甚至可能造成返貧。
  • 保險周報(12月14日)
    4、陝西銀保監局許文:完善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的保險扶貧體系12月10日,陝西銀保監局局長許文在第265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完善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的保險扶貧體系。此外,積極探索養老第三支柱建設,推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創新推廣「適老」「惠老」型意外傷害險,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承保覆蓋率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