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山東加快構建「一縣一品」農業保險新格局

2020-12-22 閃電新聞

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不斷加大農業保險創新,保障廣度、深度進一步拓展,風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著力構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隨著農業保險政策的穩步推進,山東省在20個產糧大縣組織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將單一作物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種植大戶保障範圍。2019年試點縣擴大到50個,覆蓋全省50%以上的產糧大縣,年參保農戶近1600萬戶次。

2020年,山東省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開展市縣由去年的35個擴大到83個。山東農業保險補貼種類增至71個,比去年增加29個,其中中央、省級補貼險種25個,市縣自主開展、省級獎補險種由17個擴大到46個,範圍涵蓋特色糧經作物、特色園藝產品、特色畜產品、特色水產品等。

與此同時,山東鼓勵各地開展由「保產量」向「保收入」轉變的產品創新,對「保險+期貨」、價格指數、收入保險等重大創新性保險產品支持積極予以獎補,加快構建「一縣一品」農業保險新格局。

山東各地對農業特色產品進行試點投保,為種植戶和養殖戶挽回部分損失,為農民撐起一把「保護傘」。近日,筆者走訪省內數地,對這些農業保險的作用、價值和意義進行深入了解。

養殖戶不花錢

魚臺縣4萬多畝小龍蝦首次有保險

「今年多虧有了龍蝦保險,第一次遇到澇災,獲得了理賠。」提起濟寧市魚臺縣2020年試行的龍蝦保險,該縣王魯鎮張廟村源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凱感觸很深。

魚臺縣是山東的小龍蝦養殖大縣,目前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10萬多畝。

據魚臺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建廠介紹,無論是藕蝦養殖、稻蝦養殖還是淨蝦養殖,作為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病災、高溫、澇災,都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

為了防範這些風險,魚臺縣今年第一次推廣了龍蝦保險,全縣4萬多畝小龍蝦有了保險保障。

「每畝100元保費,省財政支持60%,縣財政承擔40%。」劉建廠表示,養殖戶一分錢不用出,每畝最高保額能到2000元。

今年,是金凱養殖龍蝦的第三個年頭。回憶起今年夏季大雨,金凱仍心有餘悸。

「時間我記得很清楚,一共兩次大雨,一次是7月21日,一次是8月5日。」金凱說,7月21日那場大雨,連續下了好幾天,養殖池裡的水排不出去,出現了漫堤,眼看著小龍蝦往外跑,自己卻無能為力。雨停後就聯繫了保險公司,他們來實地進行勘察、定損。

「這邊剛定損完畢,8月5日又來了一場大雨。」金凱說。

兩場大雨過後,金凱的養殖場受災面積最終確定為100畝,根據保額,9月5日,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了3萬多元的理賠款。

「這僅是一部分理賠款。」泰山保險公司魚臺支公司負責人劉高見告訴筆者,龍蝦保險除了旱災、澇災、疾病等保險外,對於高溫也會進行理賠,根據氣象數據,只要氣溫超過37℃,保險公司就會給參保戶進行理賠。

據氣象局提供的數據,今年魚臺全縣一共有3天超過37℃,每一畝龍蝦可以賠付42.8元。單單是高溫理賠,金凱又可以獲得1萬多元的理賠款。

魚臺縣另外一名養殖戶杜學康,龍蝦養殖了1000多畝,已經養殖多年的他,提到以前沒有保險的時候,總是擔驚受怕。

「一是擔心5月瘟,此時小龍蝦到了後期成長階段,加上飼料,以及小龍蝦糞便等,水質開始變差,小龍蝦特別容易生病。」杜學康說,除了疫病,讓他擔心受怕的還有洪澇災害,在2018年,颱風引起了內澇,龍蝦跑了很多,最後損失都由養殖戶獨立承擔。

「現在好了,有了龍蝦保險,讓我們降低了養殖風險,可以放心擴大養殖規模了。」杜學康說。

「今年參保的養殖戶切切實實得到了保障,也認可這項保險,明年參保積極性高漲。而很多沒有投保的養殖戶也紛紛打來電話諮詢,準備明年參保。」劉建廠介紹,今年魚臺縣一共551戶小龍蝦養殖戶對4萬多畝進行了投保,2021年計劃在全縣繼續推廣開來,讓所有龍蝦養殖戶都多一份保障。

保果又保樹

山亭區櫻桃保險有特色

魚臺縣龍蝦第一次有了保險,而今年棗莊市山亭區的櫻桃,也迎來它們的第一次特色保險「櫻桃險」。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一棵櫻桃樹從種植到結出果實,一般需要5年的時間。

針對櫻桃種植中的風險點,棗莊市山亭區今年推出櫻桃樹特色農業保險,一畝地一年保費200元,種植戶只需要每畝繳納80元,剩下的120元由政府承擔。該保險不僅保櫻桃果實的減產,還保櫻桃樹受到的損害。

山亭區水泉鎮是有名的櫻桃之鄉,全鎮櫻桃種植面積5萬多畝。該鎮鄭莊村村民鄭昌喜今年54歲,家裡種植櫻桃20多年了。他告訴筆者,家裡種植的經濟作物就是櫻桃和甘薯,往年最怕的是旱災,有時候天不下雨又澆不上水,會造成減產。而今年接連下的幾場大雨,又讓莊稼地遭受內澇。

「我從記事起,就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鄭昌喜說,今年5月7日,櫻桃已近成熟期,受雨水影響,部分櫻桃果實發生裂果、落果,造成損失。

天災難以預測,但是好在今年鄭昌喜給自家櫻桃樹上了保險。

據山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高秀梅介紹,今年山亭區開展地方特色農產品櫻桃保險試點工作。該區櫻桃種植保險由太平洋財產保險棗莊支公司承辦,共有9167.64畝櫻桃參加了今年的保險,鄭昌喜就是其中一戶。

與其他地方不同,山亭區的櫻桃保險有著自身特色,那就是既保果實,又保果樹。

「根據櫻桃種植保險實施方案規定,櫻桃的果樹每畝保險金額為4000元,果實每畝保險金額為2000元,保險費總計200元/畝,市補貼60元(補貼比例30%)、區補貼60元(補貼比例30%)、農戶自繳80元(比例40%)。」高秀梅告訴筆者。

對於需要自己繳納的每畝80元保費,種植戶紛紛表示「並不多」,與保果實相比,他們更在乎的是保櫻桃樹。

據種植戶介紹,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樹從種下到結果,一般要5年,所以樹比櫻桃貴。種植戶也特別在意櫻桃樹面臨的風險。

「櫻桃樹要保一年,不但保夏天的澇災旱災,也保冬天的凍災。」參與承保櫻桃險的太平洋保險公司山亭營業部負責人告訴筆者,目前櫻桃果實的理賠工作,已經到了尾聲,通過測產組實測裂果、落果,測產地塊平均減產16%,果實賠償金額累計110餘萬元,受益農戶878戶。而櫻桃樹的保險,等到保期結束,也可以進行勘察理賠的相關工作。

目前,整個山亭區櫻桃種植有7萬多畝,今年試點投保面積為9167.64畝。保樹又保果,「櫻桃險」的試行,讓更多種植戶看在眼裡,也有了買保險的意願。

據了解,山亭區將繼續擴大試點投保面積,讓越來越多的種植戶享受到政策保險帶來的福利,為櫻桃種植戶吃上一顆「定心丸」。

無論是魚臺縣的龍蝦保險,還是山亭區的櫻桃保險,這些僅僅是山東今年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一部分。

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保險都是2020年山東積極組織落實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以獎代補政策,鼓勵地方開展農業保險的創新舉措。截至目前,省級以上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擴大到71個,其中省級開辦的政策性險種25個,省級獎補險種達到46個。

「保險品種不僅涵蓋主要糧食作物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品種,還加大向特色糧經作物、特色園藝產品、特色畜產品、特色水產品等延伸,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該負責人表示。

農業大災保險理賠翻倍

種糧大戶放心種地

除了上述地方特色產品保險之外,今年主要糧食作物的保險也在不斷創新。

據介紹,山東目前試點的農業大災保險,在試點縣種糧大戶的小麥、玉米、水稻每畝保險金額分別達到900元、850元、1100元,是普通險種保險金額的兩倍。隨著農業保險政策的穩步推進,在產糧大縣組織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將單一作物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種植大戶保障範圍。

「有了大災大戶險,我現在更有信心了,今年又多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老王莊的種糧大戶王常舜,之前曾經在保險公司工作,如今,他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由一名保險營銷人員變成了寧陽縣有名的種糧大戶,也由銷售保險業務員成為一名保險的直接受益人。

「2010年,我開始包地,最初是40畝。那時候也不敢擴大種植面積,一是資金有限,抗風險能力低,二是一旦出現天災人禍,一下就起不來了。」王常舜說。

今年,寧陽縣試點大災大戶險,王常舜的種植面積600多畝,完全符合標準,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參保大災大戶險。

散戶與大戶的政策類保險,有什麼不一樣呢?

據寧陽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劉海濤介紹,大災大戶險是針對50畝以及50畝以上的種植戶推出的保險,與散戶的政策類農業保險相比,在保費和保險額上,都有不同。以玉米為例,散戶一畝地保費18元,農戶自繳3.6元,各級財政承擔14.4元,每畝保險金額為400元;而大戶,每畝地保費自繳比例等都翻一倍,每畝保險金額為850元。

對於這兩種保險,像王常舜一樣,寧陽縣伏山鎮種糧大戶董廣吉也參保了大災大戶險。

「種個十畝八畝的還行,要是幾百畝,一旦出現大面積的倒伏,損失實在無力承擔。」董廣吉說,現在有了大災大戶險,給種植大戶撐起腰杆,增強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今年小麥玉米季完畢,寧陽縣農業大災大戶保險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就在8月份,王常舜收到大災大戶小麥理賠款1萬多元,董廣吉也收到了相應的賠付款。而2020年整個寧陽縣小麥大災大戶參保面積14.09萬畝,完成玉米大災大戶參保面積13.14萬畝,2020年確定小麥大災保險受災面積1.19萬畝,共支付理賠金額236.33萬元,目前玉米理賠也在積極進行中。

劉海濤介紹,寧陽縣是山東的糧食生產大縣。大災大戶的農業保險,降低了農業風險,也調動了種糧大戶的積極性,加快了寧陽縣土地流轉節奏。

「2018年寧陽縣個人流轉50畝以上種糧面積12萬畝,2020年達到20萬畝,種糧大戶由963戶增加到1285戶。」劉海濤說。

「因地制宜,一時一方。」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特色險種,在山東各地湧現。除了上述地區之外,在濱州霑化區,有冬棗保險;在煙臺長島開展海洋牧場保險,推動農業保險從陸地走向海洋。

與此同時,除了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外,特色險種也在防範著市場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各種風險。例如在嘉祥縣推出大豆「保險+期貨」收入保險,在蓬萊試點蘋果「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模式,農戶可獲得期貨市場的價格補償,兼顧自然及市場雙重風險,保障了農戶利益。

相關焦點

  • 因地制宜!山東加快構建「一縣一品」農業保險新格局
    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不斷加大農業保險創新,保障廣度、深度進一步拓展,風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著力構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加碼農業保險,山東兩年內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80%
    農業保險不僅是農民的保護傘,還利於推動財政支出改革,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日前,山東印發《關於加快山東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12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
  • 農業興百業 「糧倉」變「農倉」——慶陽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農業興百業 「糧倉」變「農倉」——我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隴東報記者 閆慧慶陽位於甘肅省最東部,是全省糧食主產區之一,素有「隴東糧倉」之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重要論述,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拉開架勢構建產業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堅持「一縣一業、一縣一品」, 瞄準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 因地制宜 一村一品 台州溫嶺的鄉村振興特色實踐
    應有盡有的溫嶺,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村莊脫貧、脫亂、脫弱,形成百花齊放之勢。在溫嶺,無論是海天一色的海濱風光,還是蟬鳴鳥叫的綠山之景,總有一處讓你一見鍾情,流連忘返。  4月10日,浙江在線記者走進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溫嶺,感受溫嶺百變村莊的神奇魅力。
  • 濟寧2地上榜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公布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及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名單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我部開展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和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
  • 河南一號文件:鼓勵引導大別山、太行山等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溝域經濟
    、智慧農業,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加快開展農業大數據應用,推進物聯網試驗示範和遙感技術應用。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推行標準化生產,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誌農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加快三產融合,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 山東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舉措解讀①丨產業化經營!山東這樣發展農業...
    山東農業大而不強特徵明顯,對標江蘇、浙江等省,農業先發優勢不再突出,有些領域甚至已經落後。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有利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增創山東農業發展新優勢。4. 發展農業「新六產」,是有效破解新形勢下「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 雲南陸良:「一村一品」助力精準扶貧
    陸良縣活水鄉示範蔬菜種植基地內,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忙著採收蔬菜 活水鄉供圖近年來,陸良縣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堅持把「一村一品」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扶貧、實現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的「一村一品」種植模式發展特色種植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是從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到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意味著下一階段「三農」工作的重點由過去的脫貧攻堅轉到鄉村振興戰略上來,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二是提出要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 全國「一村一品」交流活動暨廣東省「一村一品 一鎮一業」現場推進...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富民興村效果明顯,主導產業不斷集聚,組織模式日漸豐富,品牌效益日益顯現,農業功能逐步拓展,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專業村鎮梯次發展格局。接下來,要堅持走組織化、品牌化、綠色化、產業化和產業園帶動的廣東特色路子,強力推進富民興村產業向縱深發展。
  •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同步實現現代化意義重大。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們黨在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客觀要求。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在2020年底前,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10家市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建設30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星級企業,形成省會市民「周末2日遊」休閒觀光農業圈 本報訊(記者董昌)近日,石家莊市出臺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方案》提出,圍繞高速高鐵沿線、機場周邊、滹沱河沿岸及環城都市休閒農業圈,力爭在兩到三年內
  • 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雲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關於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和第八批示範村鎮名單的通知》,雲陽縣泥溪鎮勝利村的黒木耳獲評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此次「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的監測及評選是按照《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關於打造「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的要求,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初步監測和推薦的基礎上,經農業農村部審核認定,評定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300個。
  • 榮成這個鎮入選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齊魯網威海7月17日訊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關於「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誌農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的精神,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八批示範村鎮名單,確定300個村鎮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 山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中央一號文件加持 今年農業電商風雲再起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編輯 王麗娜  2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
  • 農業旅遊引擎效能初顯
    在重生態注重鄉村生態優勢轉化方面,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遊、河湖溼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
  • 胡春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同步實現現代化意義重大。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們黨在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
  • 太湖縣:抓好一村一品,助力鄉村振興
    安徽省太湖縣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圍繞「綠色農業特色經濟和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的戰略定位,加快以茶業、生豬、蔬菜、大別山小黃牛等為主導產業的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推動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日照市東港區、臨沂市蒙陰縣、濱州市惠民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青島萊西市、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威海華夏城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天為你介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蒙陰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