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垃圾分類這麼急?這是最現實的答案

2020-10-18 極物來了

這段時間,說到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的一個話題,一定是垃圾分類。

7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範圍內正式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作業,接下來全國46個重點城市也將建立垃圾處理系統。

自從垃圾分類政策開始實施,網絡上爭吵的聲音便從沒間斷。

大部分人認為垃圾分類是保護環境的好事,理應支持,但是力度太大,不免讓人覺得難以適應,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從前端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效率太過低下,勞民傷財。

但不管各方如何爭論,垃圾分類已經是迫在眉睫。

看著浩浩蕩蕩的垃圾分類行動,讓人不免思考,上海為什麼這麼急?中國為什麼這麼急?

1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垃圾正慢慢包圍我們的生活

在此次垃圾分類政策開始實施以前,作為一個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居民,我的生活和垃圾打交道的時刻不外乎以下幾個:

  • 把家裡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 把公司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 把手裡的垃圾扔進大街上的垃圾桶。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作為一個垃圾的生產者,生活中能接觸到垃圾的時刻無非就是以上幾個,乃至於以前我總有一種錯覺,總覺得垃圾扔進垃圾桶,它們就能乖乖去到該去的地方。

直到最近看了很多報導,才知道垃圾現狀已經如此觸目驚心。

如今我國的城市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燒,在前段時間播出的一期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中,相關機構曾經公布過一組數據:杭州市如今一天的垃圾產量是1.2萬噸,三四年就能填滿一個西湖。

而《奔跑吧兄弟》節目組所在的拍攝場地,是杭州市當時唯一的一座垃圾填埋場,當這座垃圾填埋場被填滿,杭州市便再沒有可以用於垃圾填埋的場地了。

垃圾無處可放,可我們的垃圾產量卻一直在增加,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報告中指出,預測到2030年,塑料產品增量將達到40%。

一切的便利和發展必有其相應的代價和後果,當我們在乾淨的街道和房間中,享受著方便快捷的城市生活時,我們可能已經被垃圾包圍了。

2

垃圾,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回到我們的身體

我們以為我們能用其他的方式逃避垃圾帶來的傷害,殊不知,我們根本無處可逃。

還記得去年,颱風「山竹」過後,香港沿海的杏花邨遭海水湧入,街道被淹沒,當海水褪去,街道上留下的,是白花花的一片塑料瓶和泡沫。

這不是個例。

被譽為度假勝地的峇里島,在各類照片中,我們看到他們的沙灘,是金黃一片的,海水,是湛藍透徹的,可一夜風暴過後,他們的沙灘上留下的,是一層又一層的垃圾。

風暴前後對比圖

一名潛水員潛入水底後,拍攝到這樣的畫面。

海洋的變化,最直接影響到的是海洋生物。

這隻鯨魚的體內,有12斤塑料,包括115個杯子

這隻海鳥的屍體裡,全是垃圾

圖片來源 | 紀錄片《塑料海洋》

還有把垃圾當作食物的鳥

而這些垃圾,正在換一種方式,回到我們的身體。

據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人類每人每周平均會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大小。

這些塑料微粒的來源主要是食物和水,甚至空氣,有的是在漂浮著垃圾的海水中長大的魚,有的是漂浮著塑料微粒的空氣。

而根據CNN的一項報導顯示,一些很小的塑料微粒進入我們的身體組織後,可能誘發免疫反應,或者是釋放出他們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的有毒或汙染物質。

3

我們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自己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一個報告中提出,2016年全球生產的3.1億噸塑料垃圾中,少於20%的垃圾被回收,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而這些垃圾需要4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

這些進入自然的垃圾,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不僅汙染土壤和水源,同時,對垃圾不加管制地焚化,也會加劇大氣汙染和全球變暖。

如今我國現有的兩種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燒,而垃圾的焚燒過程會產生二噁英,一種比砒霜還要毒900倍的有毒物質,有極強的致癌性。

如果我們的垃圾在焚燒前沒有進行分類,垃圾混在一起,其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噁英至少要多一倍。

垃圾分類,便是爭取在垃圾處理的前端,就減少各類汙染的發生。

記得以前看過一次演講,大致的意思是,我們所有對環境的保護,不是在保護地球,地球現如今已經存在幾十億年,而人類的產生不過才幾十萬年。

我們有理由相信幾個塑膠袋和罐子,並不會讓地球完蛋,可是卻沒有理由相信人類這個物種能夠等到那一天。

所以,為什麼垃圾分類勢在必行?因為我們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自己。

今 / 日 / 互 / 撩

你的城市開始垃圾分類了嗎?你做好準備了嗎?

圖片大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城市要垃圾強制分類?
    為什麼大城市要下決心要搞垃圾強制分類了呢?有理數嘗試從各城市生活垃圾體量、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變化等數據角度來找找問題的答案。
  • 「你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20年,為什麼它就這麼難?!
    20年了,垃圾分類為什麼這麼難? 一方面,垃圾量在不斷上升,種類也越來越複雜,但是垃圾的分類和處理卻一直沒有跟上。 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明明有利於美化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為何一直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呢?
  • 殘酷現實!幹掉洋垃圾後,中國和本土垃圾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垃圾處理同樣有一條被富裕、貧困劃分的鄙視鏈。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血淋淋的現實,當大城市無地可埋時,垃圾上山下鄉,包圍了農村、甚至三四線縣城。中國急著向垃圾宣戰。一場垃圾新生活運動正在上海如火如荼的展開。這麼多年來,各地想到什麼就幹什麼,街道上的垃圾分類筒也走馬燈似地翻新花樣,而垃圾分類卻一直原地踏步。2016年6月,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
  • 為什麼要搞垃圾分類?一文告訴你垃圾分類的所有真相
    其實恰好,這兩種人代表了現在對待垃圾分類非常典型的兩種心態,第一種是看笑話,第二種是直接否定。我一直在跟我的觀眾說,咱們看待問題,一定要跳出事情本身從更大的格局來看。例如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光從我周圍人怎麼看待垃圾分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能從垃圾分類讓我產生了不便這個角度看,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國家要搞垃圾分類?又為什麼是從上海開始嚴格執行?
  • 垃圾分類|為什麼乾電池不屬於有害垃圾?正確答案在這!
    乾電池怎麼屬於其他垃圾,而不是有害垃圾? 乾電池和廢電池有何區別? 最近 小新在後臺經常收到 網友拿著這張圖來問 為什麼乾電池屬於其他垃圾的問題
  • 垃圾分類並非折騰老百姓
    童立進 (本報評論員) 本月起,上海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不按規定垃圾分類最高會被罰款200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坊間紛紛調侃「你是什麼垃圾」,垃圾你會不會「拎不清」,更有人危言聳聽說「中國人被垃圾分類逼瘋」。關於幹垃圾分類的段子,更是在網上肆意流傳,盡情吐槽著人們的迷茫、無助和「垃圾焦慮」。
  • 上海已執行垃圾分類!誰又還記得「垃圾分類」鼻祖「流浪大師」?
    好在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機,「垃圾分類」的焦慮,延伸出很多圍繞垃圾分類的創業項目,App、小程序、O2O、到家服務、外賣……各種模式層出不窮,「垃圾創業」興起,甚至連中國最大的創業投資媒體36kr都上線了一個專題:「垃圾創業」為什麼難成風口?
  • 2019福建事業單位公基政治知識:垃圾分類 刻不容緩
    2019福建事業單位公基政治知識:垃圾分類 刻不容緩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19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包括2019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福建事業單位面試試題及答案
  • 深圳版「垃圾分類測試題」來了,看看你能拿多少分
    先來做一份垃圾分類測試題吧!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從2000年開始,中國就開始倡導垃圾分類,這並不是一時興起。然而,已經進行了20年之久的垃圾分類,卻收效甚微,甚至說一直在原地踏步。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而就因為垃圾處理不善,我們付出了沉重的環境、健康代價。
  • 我們為什麼要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中國疾控中心:生活垃圾堆放導致...
    &nbsp&nbsp&nbsp&nbsp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在健康環境促進行動中,生活垃圾分類佔很重要的比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在國家衛健委今天下午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生活垃圾分類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國家提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恰逢其時,建議下一步應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的建設
  • 看過來丨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考試開始了
    >喝一杯珍珠奶茶要這麼多步驟?過於嚴苛以及並不足夠人性化的垃圾分類制度,導致的後果是,很多人將垃圾隨意亂扔,堆在街邊、路口,甚至帶出小區扔到門口未分類的小垃圾桶周圍。今天早上小編出門的時候,就在小區門口看到了這令人震驚的一幕。街邊的垃圾桶堆滿雜物和各種垃圾袋,甚至還扔到了地上,桶面上。
  • 有了垃圾分類指南圖,在魔都分類垃圾原來這麼簡單,
    在魔都上海分類垃圾原來這麼簡單,垃圾分類指南圖《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生效在即,據說,每天喚醒上海人的不再是鬧鐘,而是搶扔垃圾。乾濕分類垃圾桶熱賣,廚餘垃圾粉碎機脫銷,小小垃圾讓魔都很拼。垃圾分類是新鮮事兒也是「麻煩事兒」,但對垃圾減量與綠色發展,卻是必經之事。從0到1最難,難在全民參與,贏在知行合一。現在我來跟大家分享官方版上海垃圾分類投放指南,
  • 垃圾不分類罰50000元 手機電腦屬於什麼垃圾
    為什麼扔個垃圾還要分類?垃圾都有什麼種類?我們常用的手機、電腦、移動電源等都屬於什麼類型的垃圾?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這是個什麼概念,舉個例子,杭州市每天產生1.2萬噸垃圾,三年產生的垃圾可以填滿整個西湖。是不是很恐怖?我們現在的垃圾處理能力已經嚴重不足,也就是產生的垃圾不能夠及時處理掉,造成大量的環境汙染和破壞。    目前我們國家的垃圾處理方式是三種:填埋、焚燒和堆肥。
  • 垃圾分類,靠譜嗎?
    以北京為例,有相關負責人稱,「上海已經明文規定,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處以200元罰款,北京也不會低於這個數。」那麼,政府強制推行垃圾分類,真的能起到作用嗎?為什麼不能用道德來綁架民眾?對於垃圾,我們還有哪些誤解?日本的垃圾分類真的值得學習嗎?
  • 垃圾分類知識
    另外,像修正液之類,毒性不強,也可以歸為其他垃圾。一般,有危害性、傳染性、易燃易爆的才劃為有害垃圾之列,比如頭髮上擦的摩絲,裡面有壓力容器,易燃易爆;再比如用剩的香水,裡面的酒精成分多,易揮發,這一類可以作為有害垃圾處理。
  • 環保垃圾桶分類,垃圾該如何分類呢?
    針對不同的垃圾分類方式,市城管辦設計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其中,藍色對應可回收物,綠色對應廚房垃圾,橘黃色對應其他垃圾,紅色對應有害垃圾。很多本應盛放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裡,被塑膠袋、塑料包裝等佔據了大部分空間;而其他顏色的塑料垃圾桶裡,也不乏塑料瓶、報紙等可回收垃圾,這是目前杭州市塑料分類垃圾桶的應用現狀。
  • 我們分析了日本垃圾分類為什麼做得這麼好
    有的網友戲稱垃圾分類難度太高,一想到50元-200元的罰款就奶茶不敢隨便喝,外賣也不敢隨便吃了。說到垃圾分類,就不得不提到鄰國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十分嚴格且相對成熟的國家。無論是公共場所還是公司家庭,都需要進行垃圾分類。把垃圾分類做到極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樣做的呢?
  • 垃圾分類: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
    垃圾分類考試大綱 儘管根據這張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的官方「考試大綱」,垃圾分類的難度尚未超出人類的日常認知範疇(畢竟瓶子紙板能賣錢、
  • 「各歸各位」的垃圾分類: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從5月1日至今,北京實行生活垃圾分類逾兩個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也一年有餘。從「儂是什麼垃圾?」的火熱打趣中靜下心來思考,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中國這麼急著垃圾分類?」當我們在談論垃圾分類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是意識,是態度,是行動,而不僅僅是多了幾個垃圾桶。
  •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這篇文章告訴你原因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這篇文章告訴你原因 2020-03-27 18: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