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樂樂團演出現場。本報記者 王臻青 攝
大連上演的京劇。王民中 攝
話劇《四世同堂》劇照。 (盛京大劇院供圖)
雜技劇《天鵝湖》劇照。 (盛京大劇院供圖)
本報記者 王臻青
核心提示TISHI
2020年,對我省文藝演出市場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這一年我省的演出市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直到5月,各市劇院才逐步有序開放。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由於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文藝演出市場依然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局面。記者了解到,今年共有10個省區和7個國家的文藝團體來我省演出,涵蓋7種藝術門類。這些風格多樣、品位高雅的文藝節目,受到了我省廣大觀眾的好評。高品質舞臺藝術作品,為觀眾帶來了幸福感。
296場文藝演出涵蓋7種藝術門類
在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的協助下,以全省演出活動最活躍的瀋陽、大連為統計樣本,記者從遼寧大劇院、遼寧中華劇場、瀋陽盛京大劇院、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大劇院、大連金三角劇場、大連開發區大劇院、大連宏濟大舞臺8家劇院了解到相關文藝演出數據。從2020年1月1日到12月18日,瀋陽市三大劇場共演出126場,大連五大劇場共演出170場。瀋陽、大連8家劇院合計上演了296場文藝演出,涵蓋話劇、舞劇、歌劇、音樂劇、雜技劇、戲曲、音樂會7種藝術門類。
經深入採訪,記者將我省全年文藝演出市場盤點如下:從2020年元旦伊始,陸續有7個國家的文藝團體赴瀋陽、大連舉辦新年文藝演出,藝術門類主要是芭蕾舞劇、音樂會、音樂劇;下半年,瀋陽、大連等市的主要劇場相繼有序開放,文藝演出逐步復甦,省際交流演出逐漸增多,尤其是第四季度,瀋陽、大連、遼陽等市文藝演出檔期密度大,文藝演出作品質量高,可謂好戲連臺。演出市場呈現出三多的特點:名家作品多、經典劇目多、觀眾好評多。十個省區來遼演出的劇目整體風格端莊大氣,凝重質樸,體現出鮮明的舞臺藝術特質與品格。這些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注重創新,綜合運用舞臺藝術手段,體現了更高的藝術理想與更新的藝術追求。
高品質好劇為觀眾帶來幸福感
2020年初,瀋陽、大連演出市場呈現出國內外演出交相輝映的特點。國外知名樂團和舞蹈團在瀋陽、大連上演了多場新年音樂會及芭蕾舞劇。來自奧地利、烏克蘭、義大利、法國、德國、日本、以色列7個國家的演出團體為我省觀眾帶來了具有異國文化風格的舞臺藝術作品,這些文藝團體包括烏克蘭廣播交響樂團、烏克蘭基輔芭蕾舞團、維也納皇家管弦樂團、新柏林交響樂團等。
下半年,隨著各地劇場相繼開放,文藝演出市場逐步復甦,省際交流演出逐漸增多,一批在全國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劇目相繼在瀋陽、大連、遼陽等地上演。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話劇、舞劇經典作品薈萃。很多作品是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入選劇目、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獲獎作品。上演的話劇包括《仲夏夜之夢》《四世同堂》《雷雨》《白鹿原》等,這些話劇改編自莎士比亞、老舍、曹禺、陳忠實等文學名家之手,經典文學作品的光芒延續到舞臺作品之中,讓這些劇目依然熠熠生輝。除了這些經典作品,當代題材的話劇作品也相當令人矚目,這些話劇作品不僅題材豐富,而且類型也相對多樣化,包括連臺本話劇、實驗戲劇、獨角戲等。
今年在我省上演的舞劇種類也空前豐富,既有民族舞劇、現代舞劇,又有芭蕾舞劇。其中,由上海歌舞團創作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盛京大劇院連續演出4場,場場爆滿,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這部屢獲大獎的舞劇在各地巡演時受到熱烈好評。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擔任總編導的舞劇《春之祭》在遼陽連續上演兩場。該劇是根據世界同名經典作品創作而成的現代舞劇。來自上海的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與來自山西的民族舞蹈史詩《黃河》,都是經典之作。遼寧觀眾對這兩部舞蹈作品讚賞有加,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在劇場留言簿上寫下熱情洋溢的觀後感,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向經典作品致敬。省外藝術團體來遼展演的戲曲與雜技劇同樣具有較高品質,受到觀眾喜愛。比如北京、上海、天津來遼演出的京劇《沙家浜》《霸王別姬》《鎖麟囊》《四郎探母》,陝西省的雜技劇《天鵝湖》,內蒙古自治區的雜技劇《鴻雁》等。此外,今年在我省上演的音樂會及歌舞晚會同樣豐富多彩,藝術水準較高。中國愛樂樂團、蘇州愛樂樂團在一周內連續登上盛京大劇院的舞臺,吸引了瀋陽及周邊城市大批樂迷前來欣賞。來自西藏、青海的文藝團體為遼寧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藏族歌舞晚會,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根據各地劇院收集的觀眾反饋情況,廣大觀眾對這些文藝演出給予了諸多好評,尤其是對藝術品質給予高度評價。很多觀眾表示,如此特殊的一年,能夠在家門口看到這麼多省份創作的高品質好劇,倍感幸福。
來遼藝術家盛讚觀眾素質高
為滿足廣大觀眾渴望欣賞更多藝術精品、提升藝術鑑賞水平與藝術素質的需求,多家劇院在舉辦演出的同時,還舉辦藝術講座等活動。據盛京大劇院運營方瀋陽保利大劇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盛晴介紹,盛京大劇院通過舉辦藝術類公益講座、劇組與觀眾見面會、劇本誦讀會,引導觀眾欣賞劇場藝術,引領觀眾回歸劇場。盛京大劇院舉辦的連臺本話劇《雷雨》《雷雨·後》觀眾見面會反響強烈,由此增進了戲劇主創人員與廣大觀眾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活動,觀眾對戲劇創作的臺前幕後更加了解。盛晴稱,這些藝術普及方式猶如向觀眾打開了一扇扇藝術之門,文藝演出與藝術講座、劇組見面會等活動的結合,滿足了觀眾提升藝術鑑賞水平的需求,成為今年我省文藝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
來自全國多個省區的文藝界名家對遼寧觀眾也是稱讚有加。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餘隆接受採訪時表示,瀋陽的樂迷素質很高,他們懂得如何欣賞古典音樂。最難能可貴的是,遼寧人培養藝術素養真是從娃娃抓起,樂團在盛京大劇院演出之前,有許多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觀看樂團排練。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作的舞劇已經連續3年在遼寧演出,楊麗萍評價遼寧觀眾熱情、細心,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王劍男表示,遼寧觀眾能夠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舞臺藝術作品,觀眾的藝術感悟力非常強。
記者通過採訪調查了解到,全國大批優秀劇目的出品方都願意選擇到遼寧來演出,其主要原因:一是遼寧文化主管部門以及文藝演出場所大力培養並積極引導觀眾的審美情趣,使廣大觀眾養成了欣賞文藝演出的文化消費習慣;二是遼寧文藝演出市場日趨成熟,具備與全國文藝演出單位對接的能力;三是觀眾的整體藝術修養與素質較高,能夠接受並欣賞不同風格的舞臺藝術作品。遼寧觀眾熱愛藝術,將觀看文藝演出作為日常文化生活方式,如此便形成了文藝演出與觀眾欣賞之間的良性循環。綜觀今年我省文藝演出市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全省文藝演出的總場次低於往年,但整體演出質量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推動文藝演出市場穩步復甦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出責任擔當與使命感。2021年,我省文藝工作者還將繼續攜手全國文藝界同行,創作演出更多彰顯時代精神、滿足人民期待的藝術精品。
外地來遼演出舞臺作品
連結
話劇《比薩斜塔》《四世同堂》
中國國家話劇院
舞劇《趙氏孤兒》
中國歌劇舞劇院
兒童劇《熊貓和小鼴鼠》《黑貓大冒險》《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
「中國愛樂樂團20周年」
交響音樂會
中國愛樂樂團
京劇《沙家浜》
北京京劇院
話劇《雷雨》《雷雨·後》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舞劇《春之祭》
北京市東城區孔雀歌舞團
「聲音的琥珀」音樂會
北京市西區愛樂室內樂團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上海歌舞團
京劇《鎖麟囊》《霸王別姬》
上海京劇院 大連京劇院
話劇《風華絕代》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京劇《四郎探母》
天津京劇院
音樂劇《禮門義路》
山東省鄒魯禮樂團
話劇《白鹿原》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
舞劇《黃河》
山西省歌舞劇院
雜技劇《鴻雁》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藝術劇院雜技團
歌劇《江姐》
山東省淄博市歌劇舞劇院
雜技劇《天鵝湖》
西安演藝集團•戰士戰旗雜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