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70年,96歲二戰老兵重返大學,還以專業第一成績畢了業

2020-09-08 Pinterest優選

最近,國內大型紀錄片《開學》正在熱播,主演的學生們哭著鬧著不想上學。


然而遠在義大利的學霸Giuseppe Paterno(以下簡稱阿諾),卻對剛結束了一個月的大學生活念念不忘……



光聽學霸、大學生活,你可能會覺得這很平平無奇。


但要是在學霸前面,加上一個年齡:96歲,一切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今年96歲的學霸阿諾,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


一個月前,他以專業第一的好成績,從名校巴勒莫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正式畢業。


名副其實,「老學霸」了。



學校為阿諾特意舉辦了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媒體也爭相報導這位義大利史上最年長學士的事跡。


就這樣,一個關於老兵渴望與熱愛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



1923年,阿諾出生在西西里一戶貧窮人家裡,一簞食一瓢飲,都來之不易。


窮人孩子早當家,在阿諾的六個兄弟姐妹相繼出生後,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要買糖、不要上學時,被迫輟學的長子阿諾,已經跟著爸爸到當地的啤酒廠打工了。


他記不清糖果的滋味,卻忘不了學習的快樂,可這些他都無法再擁有。


1930s義大利兒童


他想吃糖,也想上學,但爸爸媽媽養活一家人很辛苦,他是哥哥,應該要幫忙。


於是半大的孩子,每天起早貪黑。


1930s義大利工廠景象


他學過幾年語文,知道啤酒兩個字,代表了他們一家的生活來源;


接觸過最淺顯的數學,知道多抬一箱啤酒,弟弟妹妹就能多吃一口飯。


阿諾小時候為數不多的單人照


如果當時有網絡,阿諾或許可以憑一篇日記爆紅,名字叫《你見過凌晨四點的西西里嗎》。


但很可惜,世界上沒有如果。


1940s義大利街景


不過幸運的是,上帝關上了阿諾的求學之門,卻為他打開了好學的窗


他利用休息的縫隙,看舊書讀舊報,碰到不認識的文字,就記下來請教有學識的人。


沒能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阿諾就在生活裡一點一點地摸索、拾回。



當時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下,啤酒廠生意蕭條,只能付給阿諾父子一份薪水。


阿諾思索了一番後決定離開,但因為平時的自學累積和好學態度,他很快又被一家出版社破格錄取,得到了一份打字員的工作。



看似簡單乏味的打字操作,對阿諾而言卻無比艱難、新鮮。


所以他總是社裡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示意圖,非阿諾本人


沒有老闆不愛惜這樣的員工,阿諾的老闆也不例外。


開明的老闆特意找到了阿諾的爸爸,說服他送孩子去上學。


而阿諾的爸爸其實一直對大兒子沒能繼續上學心存內疚,老闆的遊說,加上孩子們陸續長大,便成了阿諾重返校園的「催化劑」。


1940s義大利學校


獲得技校學位的阿諾,高興壞了,他沒有想過,自己還能有上學的機會。


他有點「小貪心」,如果可以,他還想讀正式的高中、讀正式的大學。



一幅學習的藍圖,在他的心裡越描越大……


然而一場刻不容緩的「反法西斯行動」,卻讓阿諾的夢想再此告一段落。


1943年,阿諾接到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他不得不入伍;


好消息是,因為有過打字員的經驗,他可以擔任戰爭中「相對安全」的海軍部隊電報員。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裡,米勒上尉臨死前說了這樣一句話:「Earn this,earn it」


翻譯過來大意就是,既然活著,就好好活下去,不要辜負這一切。


作為戰爭的倖存者,阿諾做到了。


電影截圖


1945年,二戰正式結束,電報小組裡的手速冠軍阿諾,被分配到了國家鐵路局。


此時的他22歲,一窮二白,一切都必須從頭再來。


他想好好活下去,還想繼續學習。



他給自己定下了好幾個小目標,第一個目標:讀夜校


這之後,開始上班的阿諾,就開啟了白天下鐵路、晚上學習的半工讀模式。


別人的夜晚,左手美酒右手披薩;阿諾的夜晚,左手端茶右手抱書,一看就是一晚上。


很快,夜校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了。


1940s義大利閱讀室


阿諾向第二個小目標邁進:讀高中


如果歲月有一鍵倒帶功能,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將近而立的男人,和一群青春洋溢的學生同坐在教室裡,埋頭苦讀。


不必錐懸梁頭刺骨,學習標兵阿諾比誰都積極主動。


31歲那一年,學校正式向他頒發了高中畢業證書,同時,他還悄咪咪考了個測量工程師執照。


1950s義大利鐵路工人


阿諾借這個機會申請調回辦公室工作,他想著不用去前線工作,就可以衝一把考個大學。


卻不想辦公室不比一線輕鬆,甚至更加繁瑣。


這一耽誤,就是大半輩子。



2017年,早已退休享天倫之樂的阿諾,因為一次偶然與巴勒莫大學的哲學教授相識。


在教授的指導下,阿諾完成了自己的自傳,而串聯文字的過程,也再次點燃了他最初的大學夢。



那一年夏天,驕陽如火,93歲的阿諾在學校和家人的支持下,正式進入了巴勒莫大學學習。


他每天清早7點起床看書,不會用ipad、電腦,就抱著家裡的古董打字機,佝僂著背,一個字一個字敲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碰上deadline,阿諾也會和我們一樣,敲字敲到三更半夜。


但他卻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要快樂、滿足。


三年下來,他的學科平均分高達29.8(義大利滿分為30),畢業成績是整個歷史與哲學系的第一名,學霸實錘



畢業的那一天,阿諾頭戴四方帽,一家三代齊聚校園。


比他小了70歲有餘的學弟學妹們,都來為這位老學長送上一句真誠的祝福。



過去我們只知,韶華易逝,唯有知識歷久彌新


阿諾卻用自己大半生反覆驗證了這句話,那一刻你會發現,他眼裡閃爍的光,比在場的任何一位青年都更耀眼。



追夢七十載,當耄耋阿諾被記者問到還有什麼夢想時。


老人的回答格外可愛:「再考個碩士看看吧,我媽媽是一百歲去世的,根據遺傳學我還有四年的追夢時間呢。」



是「還有四年」,不是「還剩四年」。


追夢者總有著超乎常人的樂觀心態,或許是因為他們心中始終堅持同一個信念——


唯有熱愛,不可辜負;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而這位老兵,讓小in想起了去年河南的一位老太太師水仙


62歲的她,因為考上大學和年輕人一起軍訓,上了一回熱搜。



她和當年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因為時代的原因,錯失了讀大學機會,但她卻沒有被生活磨平稜角。


退休之後,師水仙通過自學考上了大學,還選擇了與過去會計工作毫不相關的康復保健專業。


沒有別的原因,她就想追夢。


圖源:見水印


從阿諾到師水仙,這些例子都在複述:活到老學到老,身份、年齡、階級,都不能成為阻擋你追夢與熱愛的藉口。



最後,我想借阿諾的一句話,送給此刻正在追夢路上的人——


「That is now or never!」


勿失良機,愛你所愛,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撰文、編輯 / 599

責任編輯 / 蜜糖

圖片來源 / 網絡

關注我,更多有趣有價值的資訊分享,帶你發現更酷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輟學70年,96歲二戰老兵重返大學,還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畢業
    但要是在學霸前面,加上一個年齡:96歲,一切就變得有意思多了。一個月前,他以專業第一的好成績,從名校巴勒莫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正式畢業。名副其實,「老學霸」了。他有點「小貪心」,如果可以,他還想讀正式的高中、讀正式的大學。
  • 96歲二戰老兵重返大學,以專業第一成績畢業,吊打小年輕
    但要是在學霸前面,加上一個年齡:96歲,一切就變得有意思多了。一個月前,他以專業第一的好成績,從名校巴勒莫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正式畢業。名副其實,「老學霸」了。他有點「小貪心」,如果可以,他還想讀正式的高中、讀正式的大學。
  • 美國96歲二戰老兵接種疫苗後,94歲二戰戰俘也在排隊,讓人唏噓
    周二,一位94歲的二戰老兵和戰俘捲起袖子,成為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第一人。,以接收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李榆樹街告訴AL.com刺拳「感覺像流感疫苗注射」據新聞媒體報導,克裡爾不是該州第一個接受疫苗注射的人,但伯明罕的維吉尼亞醫療中心是該縣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周一,另一名二戰老兵成為第一名接受疫苗的退伍軍人病患。李·埃爾姆·克裡爾是周二排隊接受疫苗的許多前戰俘之一。
  • 二戰老兵多有才?上尉退役後讀大學獲諾貝爾獎,一句名言說得好
    3年大學,閱讀障礙症的約翰,跌跌撞撞學了4門專業,最後以優異的數學成績從耶魯大學畢業,這也夠傳奇了。 二戰時,氣象預測也非常受盟軍重視。諾曼第登陸時,盟軍對海峽上空天氣的微妙變化精準把握,成了二戰一例美談。 1943年4月14日,美軍在北卡羅萊納州正式組建陸軍航空兵氣象聯隊,專門為美軍提供各種專業的氣象預報。 當時,大氣層中的噴流還沒有被發現,氣象觀測站也少,來自英國的氣象數據還常常延遲。
  • 義大利"最老"畢業生:經歷過戰爭和饑荒,96歲老人獲得學士學位
    96歲的二戰老兵帕特納近日和比他小70多歲的大學同學一起畢業了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在西西里島的巴勒莫大學獲得歷史和哲學學士學位>成為義大利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據報導這位96歲退休老人名叫朱塞佩·義大利海軍在二戰結束後成為一名鐵路工人儘管如此帕特納從未放棄過求學的願望
  • 96歲臺灣老兵離家70年,盼回湘,問侄子:我沒錢你還養我嗎?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位老兵,96歲的臺灣老兵離家70年,每時每刻盼著回湘,問侄子:我沒錢你還養我嗎?01這位老兵名叫鄧雪桂,他原本是一位湖南人士,他的家中還有一位弟弟和兩個妹妹。家中孩子不少,生活也非常拮据,鄧雪桂從小便沒有上學,也沒有什麼文化。22歲時,鄧雪桂離開家鄉,最終跟著部隊去了臺灣,由於種種因素,他不得不落居在那裡。
  • 從二戰和新冠疫情中倖存,96歲老人以優異成績獲得學士學位,還將繼續攻讀碩士
    近日,義大利巴勒莫大學為一位96歲的鐵路工人舉行了隆重的大學畢業典禮,老人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該校歷史與哲學系學士學位,令人敬佩。
  • 俄羅斯將首次為中國二戰老兵頒偉大衛國戰爭70周年紀念獎章
    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1日在北京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成為莫斯科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典禮上的主要賓客。同時,俄駐華使館將授予40名中國二戰老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 我們目前已經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成為莫斯科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上的主要賓客」。 俄羅斯駐華使館新聞官羅曼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除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要賓客外,俄羅斯還邀請了哪些國家領導人作為主要賓客出席目前不太清楚,但他認為,俄方對習近平主席應該會有特殊待遇,因為俄中兩國的關係是特殊的。
  • 96歲老人以全班第一畢業
    ▲圖源/路透社義大利有位96歲老人朱塞佩·帕特諾(Giuseppe Paterno),他一生中經歷過許多次重大考驗,比如童年貧困、二戰或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今他剛剛通過了一次考試,這使他成為了義大利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大學畢業生
  • 96歲臺灣老兵離家70年,盼回湘,問侄兒:我沒錢你還養我嗎?
    家鄉的驕傲這位老兵名叫鄧雪桂,是湖南常寧人,家裡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因為家裡貧窮,幾人生活非常拮据,因為從小不上學,也不認識什麼字,所以在鄧雪桂22歲時,他離開了家人,離開了故鄉,入伍參了軍。
  • 老兵不老,記參加過宜昌戰役的96歲抗戰老兵陶巖林
    2012年11月,我訪到他。已88歲的他,記憶大不如以前了,講話一下講這,一下講那,但唱起《不當逃兵》歌,記憶力超好,流暢且充滿激情,沒有深刻記憶,那麼多的詞是無法記住的。 因他證件全毀,民政無記錄,無法享受老兵補貼,2015年國務院發的紀念章與抗戰老兵5000元補貼也沒有。
  • 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被退學,「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
    資料圖 新華社近日,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被退學,其中未註冊218人,學習年限超期89人,成績不合格10人。深圳大學規定根據《深圳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修訂)》規定:「一個學期內有兩門學位課或必修課考試不及格者應予以退學;一門以上(含一門)學位課或必修課重修仍不及格者應予以退學。」
  • 經歷饑荒和二戰,義大利一96歲老人如今大學畢業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當地時間8月1日報導,96歲的朱塞佩·帕特諾(Giuseppe Paterno)經歷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種考驗---童年時期的貧困、第二次世界戰爭,以及最近的新冠疫情的蔓延。現在,他順利通過了一場考試,成為義大利年齡最大的大學畢業生。
  •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深圳大學被曝清退132名研究生
    在很多國人的眼裡,只要考上研究生,2年或3年後就能以碩士或博士生身份順利畢業,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然而最近部分高校卻對一些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引發社會熱議。據《南方都市報》的消息,2018年,深圳大學一共有132名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因為畢業論文不過關,而無法畢業最終退學。
  • 96歲抗戰老兵文振亞:敵人來了 怎能不扛起刀槍奮戰
    說起抗日戰爭那段歷史,96歲的抗戰老兵文振亞情緒有些激動,握著志願者的手,一字一頓地說著,仿佛這一切就發生在昨日。  文振亞,出生於1919年,祖籍湖南會同,是宋朝末年愛國英雄文天祥的後代。自幼受父親的教導,1939年正式參軍入伍。1942年因故返鄉,後出資頂辦當時瀕臨破產的《西南日報》。解放後,到學校任教。如今,雖已96歲高齡,口齒依然清晰。
  •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這些大學出手了,多批學生被退學!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成為過去深圳大學研究生院近日透露,該校研究生院建立的完整的「提示—預警—淘汰」制度體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機制,讓「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成為過去,「嚴進嚴出」成為常態。深圳大學研究生院介紹,2018年,該校結業的博士、碩士共38人,單科及格但有75分之下者有1529人次。中期考核前均及格,但平均75分之下者有51人,學習年限預警有1215人,成績預警有70人。退學有132人,其中,未註冊退學有34人,學習年限超期退學有39人,學業退學4人,個人申請退學55人(其中27人學習時間達到最長學習年限)。
  • 德國二戰老兵:不認識歷史就沒有未來
    對話人物  迪思爾·華納克,85歲,德國二戰老兵  對話背景  二戰從開始到結束,距今天已非常遙遠,當年的參戰老兵已紛紛離世。在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為了不忘卻那段給全世界帶來災難的日子,華商報記者聯繫到迪思爾·華納克。
  • 被清退的研究生:「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已成過去式
    「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已成過去式 董季同選擇考取研究生,除了不想工作外,還因為那句廣為流傳的「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 原本以為碩士期間和大學差不多,只要每科成績混及格、平常上課籤個到就能順利畢業,誰知,董季同遇到了一位嚴格的導師。
  • 深圳大學2年退學317名研究生 論文不過關真畢不了業
    深圳大學。東方IC 資料圖深圳大學2017年3月以來對317名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近日引發關注。據該校官網發布的消息,深圳大學研究生分流淘汰機制的完善,讓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成為過去,「嚴進嚴出」日益成為常態。
  • "飛虎隊"老兵後代來蓉看望父輩的老朋友馬識途
    馬識途與迪克2004年在昆明。   二戰期間,美國「飛虎隊」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關於二戰「飛虎隊」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上世紀40年代,著名革命家、文學家馬識途,在西南聯大讀書期間,曾與「飛虎隊」一些隊員結下一段珍貴的友誼。   70多年過去了,馬老及其後輩與當年結識的「飛虎隊」隊員及其後代也成了朋友。2004年,當時已經86歲的「飛虎隊」隊員之一迪克·帕斯特來到昆明,與馬識途在闊別60年後重逢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