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教授出身名門,國家培養成頂級科學家,結果扭頭改了國籍

2020-08-27 鯨魚莫莫

自古以來,中國父母始終秉承著傳統的思想,對於子女,總是抱著&34;的想法的。為了讓自己的子女能夠成為國家棟梁,大部分父母都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

若想讓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通常都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這樣孩子將來也可以為祖國效力。但是現在的社會也不缺乏另一種人,那就是他們不僅出身名門而且還有這非常優異的成績,卻在自己學業有所成時,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自己的國家,轉而去往他國。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與其他國家交好,與很多國家的關係也是與日俱增。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由於出國留學有些條件也是苛刻的,不少人為此可謂是竭盡全力。很多人在選擇出國留學時,自以為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深造自己,學到更多層面的知識,殊不知很多人此舉只是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他們在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沒有表現得多麼的愛國,也沒有太多的民族情懷。

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她的父母皆為國內985高等院校的教授,由於家裡條件優異,他的父母勵志要將她培養成一位科學家。後來她確實功成名就,卻也發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她將自己的國籍改到了國外。她就是鮑哲南,雖然出生在名門世家,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崇洋媚外的知名學者。

鮑哲南在1970年出生於中國一個不同凡響的家庭。這個不同凡響,並非因她的家裡的權貴,而是因為他的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在那個人們以活著為主的年代裡是極其難得的。據了解,鮑哲南的父親鮑希茂是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而母親陳慧蘭也是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

這樣的家庭放在現在可謂是人們口中的書香門第,由於父母德高望重的緣故,鮑哲南從小也是備受關注的。從出生開始,她就一直是別人眼中的焦點。進入學堂後,她也是不負眾望的名列前茅。她的老師更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斷定,這個女孩將來定然不同凡響。

在1989年,她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成功的考入了父母任教的學校的化學系。無論是實驗能力還是考試成績都很出色,因此在大二的時候就成功的進入了薛奇教授的科研實驗室。這是鮑哲南的成就在國內已算頂尖人才。然而對於她的人生來說,這只是個開始,往後才真正步入巔峰。

就在鮑哲南大三時,由於母親工作需求,全家遷移至美國居住,她也進入了伊利諾伊大學繼續完成學業。正是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經歷,讓鮑哲南決定了繼續在美國身在學習,完成自己的研究。而她的父母雖然有些擔憂,但是為了讓孩子發展更好,便沒有進行阻止,而是全力支持。

後來,美國芝加哥大學了解到了鮑哲南出色的研究能力和優異的學習成績之後,將她破格錄取,並成為了化學系的公費研究生。

如此誘人的條件深得鮑哲南的心,於是她留在這所學校讓自己的研究得到了突破。與此同時,她也被美國的資本主義生活所吸引,從而生出了在美國紮根生活的想法。

自從中國與多國交好以後,無數學生選擇出國深造,學成歸來者確是寥寥無幾。祖國用心培養人才,將他們送至國外學習,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學成歸來為國效力,卻沒想到大部分人忘記國恩,只追求自己的高層次生活,最終留在國外為他國作出貢獻。

鮑哲南也是大部分人之中的一員,她在美國享受到資本主義生活的奢靡之後,便也無情地選擇了棄國。不僅如此,她還因為當地影響產生了厭國的思想。

在鮑哲南堅定了留美想法之後,加上學校提供的便利條件,她成功的改變了自己的國籍。從那之後,她可謂是成了一位地道的&34;,而她與國內的父母也是再無聯繫。關於此事,她的父母曾經勸阻數次皆以失敗告終,終究阻止不了鮑哲南加入美國國籍。

鮑哲南在芝加哥大學完成了博士學業之後,便加入到全球最好的實驗室——貝爾實驗室進行工作。2004年加入了史丹福大學進行教學,並且成為了著名學者。2011年更是獲得了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6年的時候成功的成為了美國工程院院士,幾年之後獲得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更是當上了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人女院長。多年的努力成為了為美國培養了多位人才的&34;。

鮑哲南的選擇對她自己來說各方面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她在學成之後沒有歸來始終是祖國的遺憾。關於出國留學的人才們,畢業之後是否應該選擇歸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前來留言。


相關焦點

  • 一對985教授夫妻,把女兒培養成頂級科學家,不料女兒改了國籍
    這其中就包括了父母皆為985大學教授,立志要把女兒培養成頂級科學家,不料女兒最後卻改了國籍,實在讓人惋惜。但對於鮑哲南而言,則顯得並不那麼困難,因為她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學的教授。父親鮑希茂是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母親陳慧蘭是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子女想不成才,都是一件難事。就算是耳濡目染,也會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了。
  • 985教授夫婦,把女兒培養成頂級科學家,最後女兒卻換了國籍
    所以,為得到一個好結果,有的父母甚至付出自己的一生,有人得到應得的回報,有人終究是錯付。她叫鮑哲南,她的父母都是985院校的教授,從小就將她往科學家的方向培養,希望她學業成功之後報效社會。令人沒有意料到的事情是,這位天賦異稟、學識過人的「教授之後」,功成名就,便拋家棄國,留在美國為其效力。
  • 985教授夫婦,將女兒培養成著名科學家,最後女兒卻加入美籍
    鮑哲南:教授父母把她培養成著名科學家,不料她卻改了國籍引言:天下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言的,為了孩子能出人頭地,他們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大量的金錢來培養自己的孩子。但是並不是每個父母的付出就會有回報的。孩子,更像是一種投資,有的人投資失敗了,有的人投資成功了。尤其是高考過後,幾家歡笑幾家愁。有這樣一對985的夫婦,兩人都是大學的教授,然後苦心將女兒培養成了著名的科學家,這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不料女兒最後卻改了國籍。
  • 國家公費支持他們出國留學,最後都成了美國國籍?真是讓人不齒!
    但是有些人,為了利益,卻是背叛了生他養他教育他的祖國,退出了中國國籍,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為我們的對手服務。主要有以下三人:一是鬱彬。北京大學的教授覺得鬱彬有再深入學習下去的潛力,於是想國家推薦了鬱彬,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之下,鬱彬得以出國留學,前往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繼續學習。可以說若不是國家的大力栽培,鬱彬根本沒有出國留學的機會。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放棄美國國籍,回來培養中國學子
    沒過幾年,他就離開了上海跟隨父母到tw。那時候的tw正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教學資源也極為豐富。姚期智也不負父母期望,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學習天賦,學習成績總在班中名列前茅。年僅21歲,他就獲得了tw大學的物理學士學位。
  • 西安交大培養的天才,中美德都拋去橄欖枝,結果他卻加入美國國籍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人們收入也有了顯著成長。這直接帶來了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學生在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其中不少最終選擇了加入外國國籍。有人認為這是很不道德的行為,也有人說這是個人的選擇,不存在所謂的道德綁架。
  • 985教授夫妻,將女兒培養成高級科學家,沒想到她卻當了美國人
    每一個家庭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有著莫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積極向上,發憤圖強。而培養和教育一個小孩,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引導方向,會對一個孩子一生有所影響。很多家長在小孩兒身上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更是長達半生之久。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新一代的希望。他們能為這個社會創造出無限的價值,更可以成為國家棟梁。
  • 祖國支持赴美留學的三位科學家,如今卻都是美籍
    ——雨果 錢學森作為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有祖國」,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人才是繁榮昌盛的基石,越是高端人才越能發揮較大的作用,為了儲備足夠多的高端人才,國家在人才培養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巨額的資金,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種機制和措施的施行,也順利培養出了諸多高材生,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當一些人成為世界知名科學家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正常國人在出國學成之後,基本都會選擇回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他們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卻加入了美國國籍,從此留在了美國生活。但他卻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了美國國籍,變成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他所獲得的所有獎項榮耀,都為美國做了嫁衣。
  • 3.2萬華裔科學家入美籍!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應該有祖國
    3.2萬華裔科學家入美籍,佔全美科學家15%!包括很多專家學者,都把我國培養不出世界頂級科學家的責任怪到我國的高考制度上,就如知名教育專家朱永新教授,就希望取消高考分數,向美國學習。但其實我國並不是培養不出世界頂級科學家,在全球排名前10的納米材料科學家中,有6個來自中國,其中5個來自中科大,但遺憾的是他們全都在美國生活、工作,甚至加入了美國國籍。
  • 中科大培養的天才,出人頭地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無國界」。可話雖如此,面臨國家斥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卻在哈佛大學畢業後選擇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曆史上最為年輕的華人教授時,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出來了,我們為什麼沒能留住這個人才?
  • 姚期智辭去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回中國了,永遠的
    而在那些從國內走出去的人才中,能夠回來的屈指可數,但好在聊勝於無,如物理學家楊振寧就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中國工作生活。還有一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同樣放棄美籍,選擇回國,他是姚期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圖靈獎的中國科學家,也是清華大學"姚班"和"智班"的創立者。
  • 中國天才尹希:入美國國籍,32歲成哈佛教授,為何拒絕回國發展?
    天賦異稟尹希尹希,1983年12月出生於北京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父母都是中國地質大學的畢業生。哈佛求學可能是天才都嚮往著更高的領域,就讀於中國科技大學的尹希可並不如常人那般滿足於現狀,而出國深造成了尹希為之努力的方向。2001年,當尹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科大之際,耶魯,哈佛,劍橋等國際名校早早就摩拳擦掌,向這個早已有耳聞的小天才拋來了橄欖枝。
  • 天才少年尹希:17歲上哈佛,32歲成終身教授,卻早已忘記了祖國
    但現在的很多人已經少了愛國之心,他們崇洋媚外,只想著外國怎麼好,卻忘記了中國曾經培養過他們。 01‍ 在建國之初,中國的科研環境比現在更差,可依然有一批愛國人士毫不猶豫地放棄國外優越的待遇回到祖國,和祖國共進退。而現在卻有些科研人員,去了國外以後就不再回來,甚至還改了國籍。
  • 美國女科學家叛逃,後來到我國放牛,還加入國籍改中文名字
    導語:美國女科學家叛逃,後來到我國放牛,還加入國籍改中文名字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往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造成十幾萬人死亡,如此巨大的破壞力,讓人類首次認知到了這種武器的威力,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的恐慌,雖然說美國使用這種武器是為了讓日本投降,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特別是那些愛好世界和平的人
  • 三位科學家赴美留學,畢業入美國國籍,今還成美國院士
    在這個階段能夠出國留學的都需要先獲得出國的名額,並且大部分都是公費留學的。說到底公費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派遣國內優秀的學生出國學習國外的科研成果和鍛鍊自身的能力,在結束留學之後回國在學術界效力。雖然說學成歸來效力的學者也有不少,但是也存在這樣一部分人,出國留學之後順勢就改了國籍,為別國的科研界效力。
  • 中國培養的物理天才,加入美國國籍,表示暫不回國,原因?
    看完整篇報導也沒有看明白這90多名科研人員到底為何辭職,反而成了所長的個人報導。讓人看後不知所云。還有被人們經常提起的曾回國,但是又出走的顏寧,許晨陽等。他們都曾回國效力,但是後來又回到美國。顏寧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許晨陽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數學家。當前人才流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的是多少?
    教育是國之重器,科技是發展的根本,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過想要發展成大國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探索,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蒸汽機的出現,讓世界跨入了動力時代。英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也一步步成為了海上強國。
  • 中科大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籍拒絕回國,32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
    當初之所以要創辦這樣一個班級,目的就是為了為國家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的人才,從而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不過,很多從這裡畢業的人,最後都備受爭議,尹希就是其中一位。1983年出生的尹希,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