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生態環境局、有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問題的決定》(國發〔2018〕17號)和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入河排汙口和水功能區劃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水體〔2019〕36號)有關要求,入河排汙口設置管理職責由水利部門劃轉至生態環境部門,目前各級已基本完成職能劃轉和工作交接。為做好入河排汙口設置管理工作,避免出現入河排汙口監管缺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入河排汙口審批
(一)審批依據。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或者承擔入河排汙口審批工作的行政審批服務部門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辦法》《入河排汙口管理技術導則》等有關規定要求,主動對接水利部門或者河道管理機構,做好入河排汙口設置的申請受理及審批工作,積極為入河排汙口申請單位做好服務,按時辦結行政許可事項。
(二)審批權限。除由流域水環境管理機構審批的排汙口外,全省入河排汙口實行與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同級審批。入河排汙口審批權限已下放至市、縣(市、區)的,由市、縣(市、區)入河排汙口審批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過程中應當同步徵求同級水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對可能影響通航和漁業的,還應徵求同級交通和漁業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國家級、省級水功能區原則上不再設置排汙口,特殊情況下需要設置排汙口的,應當徵求省生態環境廳意見。
(三)審批流程。入河排汙口審批參照《入河排汙口管理技術導則》規定執行。入河排汙口設置申報單位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申報前,將入河排汙口設置申請書(格式見附件1)、建設項目依據文件和《入河排汙口設置論證報告》提交入河排汙口審批部門。入河排汙口審批部門接到申請後,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入河排汙口由同一部門進行審批的,可將入河排汙口設置要求相關內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一併審批,其中對入河排汙口應有明確審批意見。
二、關於入河排汙口管理
(一)入河排汙口梳理。對本通知印發之日前已取得水利部門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批、環評批覆或者排汙許可證的,各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於2020年3月20日前填寫入河排汙口備案表(附件2),掃描為PDF格式文件報市生態環境局審核匯總。各市生態環境局要於2020年3月底前將入河排汙口備案表和匯總表(附件3)一併報省生態環境廳存檔備案。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尚未開始辦理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批、環評批覆或者排汙許可證的,按照新設入河排汙口進行審批;正在辦理中的,可參照本通知要求進行調整。
(二)入河排汙口命名及編碼。入河排汙口統一使用省級編碼規則重新編碼,具體為:入河排汙口所在水功能區級別+排汙口類型+河湖編碼序號(見附件4)+水功能區編碼序號(見附件5)+行政區劃代碼(六位)+排汙口序號(四位)。其中,入河排汙口所在水功能區級別分為四級,分別為國家級(G)、省級(P)、市級(S)和縣級(X);排汙口類型分為三類,分別為企業(E)、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D)和其他(M)。國家級和省級水功能區入河排汙口編碼由市級、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商省生態環境廳確定。市級和縣級水功能區河湖編碼序號由市、縣(市、區)參考省級編碼規則自行確定,並由市生態環境局匯總上報省生態環境廳備案。例如,PD02473701810002表示在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省級水功能區河流繡江河的排汙控制區有一處汙水處理設施入河排汙口,排汙口序號為0002。
(三)入河排汙口撤銷。已備案入河排汙口的企事業單位,由於搬遷等原因導致入河排汙口廢棄或者拆除的,由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將排汙口拆除前、拆除後照片等相關證明材料逐級報至市級、省級生態環境部門予以撤銷備案,不再列入監管範圍。入河排汙口設置單位應當將排汙口及時拆除並恢復原狀。
三、其他相關要求
(一)入河排汙口設置論證。《入河排汙口設置論證報告》除應參考水利部《入河排汙口設置論證報告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相關格式和內容外,還要重點考慮水汙染防治相關要求,充分論證排汙設置對國控、省控斷面的影響。對排汙量已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汙總量的地區,限制審批入河排汙口。確需設置入河排汙口的,原則上應當要求入河排汙口出水水質不低於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對工業園區入河排汙口設置,應當提出嚴格監管要求,限制高耗水、重汙染企業入駐。入河排汙口論證時,要充分聽取水利等相關部門關於排汙口設置對防洪安全、用水安全的意見。
(二)逐步推進入河排汙口整合。對於企業數量多、排水量小且獨立排放的產業集聚區,應當採取明渠、管道等措施,將企業達標排放的廢水進行匯合排放,進一步減少入河排汙口數量、提高監管實效。
附件:1.入河排汙口設置申請書(試行)
2.入河排汙口備案表
3.入河排汙口匯總表
4.國家級及省級水功能區河湖編碼序號
5.水功能區編碼序號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2020年2月26日
齊心抗疫
END
眾志成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