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去年全國入河廢汙水排放量765億噸,下降幅度不高

2020-12-25 澎湃新聞

11月17日,水利部就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31個省(區、市)2016年度考核等級均為合格以上,其中江蘇、浙江、山東、北京、重慶5個省(市)考核等級為優秀。

此外,全國31個省(區、市)用水總量為6040.2億立方米;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7.2%,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7.6%;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42;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73.4%,全面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標要求。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石秋池就重要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進行了介紹。

2016年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了73.4%,與2015年相比提高了2.6個百分點。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百分點提高得不大、進度還不是很快,最主要原因還是汙染物排放量沒有明顯減少。」

石秋池介紹,近年來,全國入河廢汙水排放總量始終高於700億噸,如2007年為750億噸,2011年達到807億噸,2016年為765億噸,雖然經過了一個高峰,現在逐年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高,這是最主要原因。另外,部分地區點源汙染還未根除,面源汙染越來越嚴重,且量大面廣,一些湖泊富營養化還沒有完全根治,這是水功能區水質狀況改善的速度不是很快的另一個原因。

石秋池說,在監督管理水量、水質方面,尤其是水質方面,水利部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一是修訂出臺了《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水功能區分級分類管理要求;二是按照《水法》《水汙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核定了全國重要水功能區水域納汙能力並提交環境保護部;三是嚴格入河排汙口監管,根據納汙能力嚴格入河排汙口設置;四是建立完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並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五是加強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大力提高水體自淨能力;六是配合環保部門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水環境質量改善,消除黑臭水體。

相關焦點

  • 河南06年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與上年相比略有下降
    公報稱,2006年,全省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與上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有27.8億噸廢水、16770億標立方米工業廢氣、7463.62萬噸工業固體廢物。    廢水:27.8億噸    2006年,全省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量為27.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3.01億噸,城鎮生活廢水排放量為14.79億噸。
  • 日本溫室氣體排放量連續3年下降 降幅減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12日報導,日本環境省統計顯示,2016年度日本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3.22億噸,比上一年度減少300萬噸,減少比率為0.2%,連續3年下降。但另一方面下降幅度有所減小,對此日本環境相中川雅治表示,將考慮通過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法,促進溫室氣體減排。
  • 2020年全球CO2排放量下降7%!主要是這些原因導致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 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
  • 環保倒逼產業轉型 留給這些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環保倒逼產業轉型 留給這些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07日 14:18 A-A+ 一大批高汙染高耗能產業正在悄悄退出市場。  如果說,2016年是環保政策元年,2017年是環保政策爆發年,那麼毫無疑問,2018年將是環保政策落實年。隨著水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稅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等一系列環境法規的落地,「環保紅線」倒逼下的轉型升級大潮已然起勢,而創新發展,也正在成為各個行業裡的高頻詞彙。
  •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劉霞)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研究人員根據不同地區報告和估算的月度排放數據得出了上述數據,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在線版。研究還預測,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與日俱增,全球CO2的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上升。
  • 江西公布汙染源普查結果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
    新華社南昌11月24日電(記者鄔慧穎)江西省生態環境廳24日公布江西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結果。普查結果顯示,與2007年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相比,主要汙染物的排放量明顯減少,其中廢水汙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60.4%,廢氣汙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40.5%。
  • 全省廢水汙染物排放量較上次平均下降超60%
    昨日,記者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結果公布,與2007年第一次普查相比,全省主要汙染物的排放量相對減少,其中廢水汙染物排放量平均下降60.4%。據了解,全國汙染源普查每十年一次,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此次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整個普查工作經歷了前期準備、全面普查和總結髮布三個階段,目前已順利通過國家質量核查、第三方質量評估和總體驗收。
  • 因新冠疫情,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7% 創歷史最大降幅
    據聯合早報消息,全球碳計劃組織(GCP)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及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了約24億噸,降幅達7%,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
  • 新冠疫情致出行減少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 創史上...
    據美聯社11日報導,國際權威科學家周四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這將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340億噸,低於2019年的364億噸,降幅達7%,為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 汙水處理廠的尷尬與壓鹹補淡
    從這兩天召開的省人大常委會議上傳來消息說,去年省人大代表和省直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前往清遠、英德、韶關和河源4個山區市的部分地區調研時發現,在一些山區縣市,投巨資建成的汙水處理廠項目,有人參觀檢查時,才會開機,參觀人一走就關機。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水的汙水處理工程,正淪為「曬太陽工程」和「參觀示範工程」。
  • 轉塘黑臭河何日現清流 餐飲汙水直排入河治汙設施形同虛設
    髒水從破損不堪的排汙管直排入河。江晨 攝   浙江在線03月2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江晨 包敦遠) 本報接到舉報: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轄區內的二輕浦河汙染嚴重,因臭味濃烈,行人在河上的雙石橋不能久站,沿線存在餐飲店直排汙水入河的情況。  近日,記者兩次實地暗訪,每次均沿二輕浦河徒步3公裡,發現除多處有汙水直排的情況外,這裡還存在治汙設施形同虛設的問題。
  • 水利部:治淮總投入9241億,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
    水利部:治淮總投入9241億,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 李如意/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10-20 11:14
  • 2018年中國農村汙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潛在需求巨大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農村汙水處理市場潛在需求巨大現階段,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狀況很不平衡,髒亂差問題在一些地區還比較突出,這是基礎設施落後,環保監管不及時、不到位,居民環保意識欠缺等因素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發展難以逾越的階段。
  • 水利部:70年治淮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元 推進流域生態環境進入良性...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趙春曉)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魏山忠表示,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70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淮河治理。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與流域四省採取有力措施推進治淮工作。
  • 汙水處理廠家:汙水氨氮超標如何應對
    由此可知,吸附法和折點加氯法這兩種方法均不適用於處理濃度較高的氨氮廢水。 吹脫法是利用氨氮揮發性特點,利用廢水外氣相環境中氨濃度與吹脫出水氣相平衡濃度的差異,在鹼性條件下用空氣(稱為吹脫)和水蒸氣(稱為汽提)通入水中,將水中氨脫除。吹脫法可用於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由於該法會造成二次汙染,一般使用較少。
  • 關於入河排汙口設置管理有關事項
    入河排汙口審批參照《入河排汙口管理技術導則》規定執行。入河排汙口設置申報單位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申報前,將入河排汙口設置申請書(格式見附件1)、建設項目依據文件和《入河排汙口設置論證報告》提交入河排汙口審批部門。入河排汙口審批部門接到申請後,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審批。
  • 環保水務行業專題報告:從廠網河視角測算長江大保護治水空間
    根據城鄉建設統計年鑑數據,2017 年長江經濟帶的城市汙水處理率已經達到 94.81%,但這並不意味著產生的汙水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小。在高汙水處理率的背景下長江沿線的汙染情況依然較為嚴重,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汙水收納比例不高導致汙水直接或間接排入自然水體產生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