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何要穿壽衣,殯儀館工作人員說出真相,原來沒那麼簡單

2020-12-22 騰訊網

在古代一直延傳至今的事情很多,比如我們每天都在用的筷子,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再比如人去世後,無論是歷代的君王,還是平民百姓,都很重視人去世後的一些事宜,這也是一直延傳至今。這些事宜,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人去世後,為什麼必須穿壽衣?來看看殯儀館工作人員怎麼說。

壽衣就是指一個人去世之後,他的後代為他穿的衣服,而給去世的人穿壽衣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其實人在死後是有必要穿壽衣的,以為即使是死人也是有人格的,而壽衣也是守住了死者最後的尊嚴。不僅如此,在葬禮上會有很多人來觀望死者並悼念,如果死者是衣不遮體的,便也是不得體不合適的。

首先就是要趁著人的體溫沒有消失,身體沒有僵硬之前把壽衣穿上,在穿壽衣之前,要先洗澡,所謂的洗澡,主要就是要擦身體,讓其乾乾淨淨離開。一般農村是7件衣服5條褲子,不能是雙數就可以,數量不要太多浪費即可。壽衣穿上之後,把壽帽戴上,壽被蓋上,隨後即可送去火化場了,當然以前不火化的時候就是放進壽木(棺材)裡邊即可了。

在死者的頭上要戴上一頂挽邊的黑色帽,帽頂上縫一個用紅布做成的疙瘩,用來驅除煞氣,人們認為這樣做對子孫是吉祥的。再者,是不可以穿用獸皮和綢緞做的壽衣,用了獸皮,流傳下來的說法就是下輩子很可能成為獸類,綢緞則有可能會斷子絕孫,寓意不好。

壽衣無論是內衣還是外衣,都要用帶子來代替紐扣,因為帶子即為帶來子嗣。外衣裡子多用紅布做,這是死者希望自己的子孫後輩能夠紅火,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無論何時何地,處於何種狀況,他們所想的都是自己的兒女。為死者穿壽衣要注意很多事項,避開這些禁忌,了解這些講究,是我們對死者應有的尊重,畢竟死者為大,事事自然要做到最好。

相關焦點

  • 人死後為何都穿壽衣,而且不能露手?原來是這樣
    從古至今咱們中華民族對親人的後事都是主張辦的妥妥噹噹的,是十分講究,也是十分看重的,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流程,包括穿壽衣,選墓地,入殮,辦追悼儀式,火化,落葬等等。可是在最後瞻仰儀容時,我們會發現逝者的手總是藏在袖子裡的,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人去世後穿壽衣,而且不能露出手呢?原來是這樣。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 為何逝者被火化時,家屬能聽到「哭聲」?殯儀館工作人員告知真相
    而在一些農村地區,經常會有死者在死後給子孫託夢的說法,當然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為什麼去世的人火葬的時候,家人總是會聽到「哭聲」呢?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告訴了真相。以前就有人相信死者死了靈魂也不會死。他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因為在聽說葬禮上去世的人被火葬的時候,總是聽到「哭聲」。得出了那樣的結論。他的結論有根據嗎?
  • 中國傳統習俗:人去世後為何要穿壽衣?有什麼講究?
    我國的民間一直都有一種傳統習俗,那就是人去世之後要穿專門的壽衣。然而,衣服總有一天會與人體一起腐爛,現在的火葬就更不用說了,渣都不剩。那麼,人們為什麼那給死去的人呢穿壽衣呢?其中究竟有什麼講究?所謂的壽衣就是亡人穿的衣服,也有的地方叫做送老衣。現在我們見到的壽衣很多都是漢服或者是唐裝,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有穿西服的。其實在清朝之前,人們是沒有將壽衣與平常穿的衣服區分開來的,只不過死後穿的衣服比平時好一點。對於壽衣,有一個非常令人傷感的故事。
  • 火葬場真的能把人燒成骨灰?工作人員說出實情,很多人都被騙了
    在古代因為風俗習慣,所以在人死後都會用上好的木材打造一個棺材。然後去世的人穿上壽衣,就可以放在棺材中下葬了。如果是一個皇權貴族的話,在下葬的時候還會有很多豐厚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在今天看來都是價值斐然的文物,為研究我國的歷史有很大的貢獻。
  • 瑪雅文明為何突然一夜消失?老梁說出了真相,其實沒那麼簡單!
    瑪雅文明為何突然一夜消失?老梁說出了真相,其實沒那麼簡單!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就比如說在很久之前的一座古城,一夜之間就消失了1400多萬人,而且連古城都不知道去了哪裡,瑪雅文明為何突然一夜消失?老梁說出了真相,其實沒那麼簡單!那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相信經常看老梁故事會的人都知道,老梁曾經對於這些事情做出過一次講解。
  • 風水師透露:死後穿壽衣無論如何不能把手露出去,後人最怕犯這個錯
    關於穿壽衣,其實並不是簡單的給逝者穿上便可以,首先壽衣一般只有奇數,上下要相差二,比如說上衣七件,褲子五件。對愛執著。情路坎坷。可對你的愛卻要溢出來。4、摩羯男說到摩羯為絕世好男人。低質量的。認為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絲毫不懂得如何拒絕。4、雙魚座雙魚座善良單純。也足夠清醒。。其實真實的很有可能是你上次沒陪她。反而會更好看一些。一旦愛上對方。比自己優秀的人身上。但往往那個時候的處女。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有些講究你也應該了解一下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有些講究你也應該了解一下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規矩的國家,這些規矩的觀念都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家族有家族中的規矩。現在比起古時候來說,規矩還是比較簡單一點的。今天就來講講一直流傳至今的規矩,就是人去世後穿壽衣的規定吧!都知道,人的壽命總會有終結的時候,只是去世的方式不一樣。人離世後,壽衣是必須要為離世之人準備的,對於壽衣就有很多講究,看看都有哪些講究吧!第一,穿壽衣。不同性別的人死去,由不同的後代給他們穿衣服。如果離世的是女性,就得讓女兒或則是兒子媳婦給穿戴衣服。
  • 男子因醫患糾紛穿壽衣躺路邊 路人嚇壞報警(圖)
    「有個男的穿紅色壽衣,頭戴壽帽,躺在路邊兩眼緊閉,整整半個小時沒有動彈。」據介紹,路人以為有「死人」被遺棄路邊,紛紛打電話報警,民警和120急救人員相繼趕到後,該男子卻突然起身「復活」,把周圍市民嚇得不輕。
  •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這是什麼寓意呢?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這是什麼寓意呢?去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也許一個昨天在健在的人,這一天就不在人世了,可以說,生與死一定是人世間最大的別離了,不過說來,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
  •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
    為什麼要守夜?1、因為活著的人認為,他的親人雖然死了,但是靈魂還留在人間,沒有去陰間(陰間就是我們中國的天堂,人死了以後都會去那裡。)靈魂也很留戀他那些活著的親人哪,它也不願意一個人孤零零地去陰間那麼遠的地方,所以它會在去陰間之前,回到原來的家裡看一看。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運安排。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壽衣誰給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人的壽衣應該子女給穿。其實,子女給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
  • 壽衣面料忌緞子 黑傘火盆要必備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很可能不知道廣州喪儀有何講究。日前,新快報記者深入廣州市殯儀館採訪,在清明來臨之際,為您詳細解讀一番廣州人的喪儀和相關風俗習慣。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老員工贊叔,今年63歲,在殯葬行業工作了近30年。對於廣州人的喪儀及風俗習慣,可謂十分熟悉。他告訴記者:「廣州人在治喪的習慣和風俗方面和外地有所不同,各種文化經過多年融合,喪葬習俗也形成了一套比較簡化的程序。」
  • 2萬多骨灰盒堆積殯儀館內無人認領!工作人員:懇請家屬安葬!
    中國有句古話:「人死如燈滅,所願唯有魂歸故裡,如那落葉歸根一般。」是啊,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著一種風俗習慣,那就是無論你人生有多輝煌,亦或是落魄,在你去世後最好的歸宿便是故鄉。可是,就是這個看似很簡單的願望和要求,卻有很多人都做不到,不知留下了多少遺憾和惆悵。
  • 到底什麼人才能去殯儀館工作?這方面的要求,很多人都做不到
    我們中國有許多冷門的行業,比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一談到殯儀館,我們一般都是比較忌諱的,因為這是處理遺體的地方,我們中國人不愛談這個。但是很多人都好奇,一般什麼樣的人才能去殯儀館工作呢?殯儀館員工說出真相,這方面的要求,很多人都做不到。我們都知道殯儀館是專門處理屍體的地方,這裡給人的感覺就是陰氣很重、晦氣、沒有生氣等等。
  • 遼國蕭太后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生命總有終結的一天,蕭太后死後被葬進了醫巫閭山,這是歷代帝王看中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大遼,對這塊地方更是青睞。 大遼亡了,覬覦遼王朝陵墓的人非常多,在盜墓者眼中,只要能從裡面盜出一點東西來,自己後半生就有花不完的錢財,不僅普通百姓覬覦裡面的金銀珠寶,金兵也覬覦,在正史上,就有4次被盜的記錄,其他小偷小摸的就更多了。
  • 在農村,人去世之後要穿壽衣,老人留下的規矩,年輕人還知多少
    在我的農村老家,有一種風俗,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最好是提前準備壽衣。究竟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壽衣,說法不一樣。有人說越是提前準備了壽衣,人活的年齡越大。也有人說是為了防止人去世的時候來不及穿衣服,所以要提前準備好。
  • 工作人員說出真相,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在火葬的過程中,爐內會以高溫燃燒逝者的屍體,而火葬結束以後,逝者的親屬會拿著骨灰盒離開,看到這裡,有的人就會好奇,火葬場每天為那麼多人執行火葬,那麼這些屍油最終流向了哪裡,工作人員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 風水先生告誡:壽衣面料忌緞子 黑傘火盆要必備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很可能不知道廣州喪儀有何講究。日前,新快報記者深入廣州市殯儀館採訪,在清明來臨之際,為您詳細解讀一番廣州人的喪儀和相關風俗習慣。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老員工贊叔,今年63歲,在殯葬行業工作了近30年。對於廣州人的喪儀及風俗習慣,可謂十分熟悉。他告訴記者:「廣州人在治喪的習慣和風俗方面和外地有所不同,各種文化經過多年融合,喪葬習俗也形成了一套比較簡化的程序。」
  • 張愛玲穿奇裝異服校稿,工人駐足停產:只要別致,壽衣也挺好
    張愛玲則是一個立志走在時尚前沿的人,摒棄了中華女子成百上千年一直在遵守的含蓄,變得鋒芒畢露。最開始穿旗袍的人是誰?我們不知道,但將旗袍穿出名的人屈指可數,張愛玲則是其中之一。民國初期,旗袍被稱作奇裝異服,而這種奇裝異服,不過是張愛玲日常所穿的衣服。
  • 在殯儀館上班的都是些什麼人?從業人員帶你揭秘真相!
    我們經常在一些資訊裡面看到有關殯儀館招人的虛假信息,無非就是一天幾百幾千,或者又是月薪多少萬,身高得多高,膽子又得大。看過那麼多關於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文章,那你知道殯儀館工作人員都是怎麼進去的嗎?其實,現在的殯儀館工作人員,主要通過三種渠道進入殯儀館工作。一、退伍軍人通過工作安排進入殯儀館殯儀館這個單位很多人提起來,連說都不願意繼續說,在2010年之前,很多人即使有機會也不願意進入殯儀館工作,可是殯儀館還需要增加工作人員,這又該怎麼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