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 在職醫生開診所可行了
(健康時報實習記者 馬金鳳)自4月1日起,在職醫務人員一邊上班一邊「開診所」有了政策保障。日前國家衛計委公布《關於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決定》刪除了原《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
-
為什麼醫生能開私人診所,教師不能兼職「補課」?孩子不補課行嗎
這是「教育界話題王」俞敏洪對於在職教師私下補課現象的評論。此話題一經傳播又迅速引起了熱議:老師補課賺錢,到底應不應該?憑什麼醫生能開私人診所問診,教師不能賺外快?
-
缺乏經營能力 開私人診所醫生能走多遠?
醫生離自由身或許又近了一步。北京今年將調整社區用藥目錄,把慢病用藥下放到社區醫院以及衛生站,同時部分藥房可能成為定點社區藥房。不過最大的鬆動或許是允許大醫院醫生在社區開診所。但真正的推進和市場落實中也許還會有幾個問題。
-
在職醫生可開診所 騰訊推出兩大服務
32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於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增設醫學檢驗實驗室等5類醫療機構類別,刪除「醫療機構在職
-
女超人於鶯開私人診所被拒絕 衛生局稱沒有規劃
最近一段時間,有多名醫生在微博上呼籲,還醫師自由執業的空間。雖然,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出臺文件,鼓勵醫生開辦私人診所,但在實際過程中,醫生們的感受卻是「開個診所脫層皮」。 從去年9月開始,曾經是協和醫院急診科醫生的於鶯就計劃開辦一家全科診所,可直到今天,這個診所還依然停留在夢想階段。
-
醫生能開私人診所,學校老師「禁止開輔導班」!區別對待為哪般
國家嚴禁公辦學校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有償家教,開設輔導班更是不被允許的,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在筆者看來是為了杜絕亂補課,亂收費現象發生,老師們如果今後課堂不講重點,課後講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有網友提出質疑,那為什麼公立醫院的醫生就可以理所應當的指定患者到藥店購買藥品,或者在家光明正大開診所
-
允許在職醫生辦醫院診所
,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規定刪除,被認為是取消在職醫生辦醫限制的開端。2019年5月,國家衛健委繼續發布《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在北京、上海、瀋陽等10座城市放開新辦診所的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被認為是醫生辦醫的「春天」。但是,政策一步步放開,究竟會對醫生創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能不能真正釋放優質醫生生產力?《看醫界》為您帶來幾位業內專家的解讀。
-
公立醫院在職醫生開診所 要先過了這一關
近年來,儘管醫生自由執業,過渡性多點執業的消息眾多,常喊了些勵志的口號,也有無可厚非的適當機會導向。但關於誰在構建它、利用了哪些技術、哪些公司參與其中,是一直以來值得醫生創業關注卻模糊不清的問題。也就是說,在職醫生創業給行業做了哪些改變?運營如何?有何規劃?遇到哪些難點?
-
長沙一醫生披露私人診所黑心賺錢之道
新華網長沙12月23日電 (周智穎 譚永豔)一個在長沙市某私人診所幹了3個月的醫生向記者披露一些私人診所的隱情:給病人看病的根本就不是醫生,最起碼的醫療器械都沒有,把小病說成大病,無病說成有病,如此等等。
-
鼓勵醫生開診所,要多開綠燈
原標題:鼓勵醫生開診所,要多開綠燈 據媒體報導,日前,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制定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等創新性改革措施。
-
每天新開52家,私人診所的「黑」你想像不到
簡單地說,私人診所,「有資質就可以開」。於是,「診所開辦潮」興起了。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私人診所數量為17.8萬家,相比2010年新增4000家。 2013年,國務院落實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等7個方面的政策。
-
劉迎龍委員:鼓勵兒科醫生開診所緩解兒科看病難
他建議允許在職兒科醫生開辦私人診所,以緩解兒科看病難。 「兒科缺人啊!先不說其他因素,你知道兒科醫生待遇低到什麼程度?」劉迎龍舉了他所在的小兒心臟外科的例子:一臺先心病患兒手術需要3~4個小時,需要10個左右的醫護人員,他們從早上9點開始手術到晚上七八點,可以做三四臺手術,每臺手術800~1000多元,而一個進口手術補片的價格是1.1萬元,「一臺手術費用不到一個補片的1/10,年青醫生誰願意幹這活兒?」
-
國家再出重磅「允許在職醫生開辦診所」--醫生自由執業遠比想像來...
前幾天,我在武漢與大學同學酒敘,他們中有的是大型公立醫院的院長,有的是大三甲醫院重點科室的科主任,面對他們對醫師自由執業的疑惑,我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醫師的自由執業已是大勢所趨,已是國家醫療改革的必然選項,正如當年國家在一夜之間放開律師的自由執業,國家亦必然會在一夜之間從法律上允許在職的醫師自由開辦診所,而且這一天就在眼前。
-
香港私人診所怎麼樣
點擊查看 走在香港街頭,經常看到「某某診所」、「xx醫務所」的牌照,特別是一些商業大廈,更成為了私人診所的聚集地,俗稱「醫務大樓」。大多數醫生會選擇在私立機構發展在拿到行醫執照後,醫生可以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先以全科醫生來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前面提到的繼續進修成為專科醫生;加入政府衛生署,做政府門診、參與醫療行政等;自己開設或加入私人診所。
-
私人診所醫生 莫名被潑硫酸
揚子晚報網消息前天凌晨1時左右,廣州市白雲區一私人診所的醫生在為一名男「患者」開藥時,竟然被其潑硫酸,目前警方正在調查之中。 據受傷的醫生講,他姓張,上個月剛剛接手了××門診。12日凌晨1時左右還有一位病人在打點滴,這時,進來一個30歲左右的男子,提著一塑膠袋東西,自稱發燒。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夏術階:醫生開診所沒那麼容易
2020年9月初,非國家診所試點城市太原市也出臺《太原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山西一家三甲醫院口腔科的副主任醫師王醫生,因為感到晉升空間小,想開一家私人診所。恰巧趕上新政策出臺,申請條件放寬,他果斷辭職,跟幾個朋友投資開了一家口腔診所。
-
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診所不再受限
個案以前他2年前想開診所 沒「名額」一直擱淺今年33歲的蔡海軍,已取得執業醫師證7年,家在江北區大石壩,現在是一家民營醫院的內科醫生。他一直想創業開一個私人診所,但是開辦一個私人診所不容易。尤其是私人診所,本身規模就不算大,也沒有實力和其它大型綜合性或專科醫院相比,很難爭取到配額。他告訴記者,2016年,他嘗試自己開診所,但也因為沒有配額而作罷。
-
汽服老闆因生意不好,就開了家私人診所,結果…
/經營管理頻道 最近朋友圈有一件事兒傳開了,一位汽配老闆因汽配生意不好做,就另開了一家私人診所於是他就去了一趟汽配老闆的診所。醫生助理只好付了錢,很不爽地走了。幾天後他又回到診所,打算把損失的錢撈回來。
-
農村醫院的人很少,但是私人診所醫院的人很多,為什麼?
醫院越鬱悶,人才流失越嚴重,生意不好,獎金少,醫生和護士收入得不到保障。一個有水平的醫生應該儘量跑到縣醫院去,這樣,鎮醫院剩餘人員的水平可想而知。第二,私人診所的親民優勢為了能在鎮上駕駛私人診所,有兩個刷子。
-
一批醫生不能開診所了!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發布一則消息:太原啟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診所迎來規範化變革。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意見的通知》,提出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