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發布一則消息:太原啟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診所迎來規範化變革。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意見的通知》,提出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
如今,經報國家衛健委、山西省衛健委同意,非試點城市太原也迎來診所發展的重大變革。可以預判,國家診所新政正在面向全國逐步鋪開。
重大變革:一批醫生開不了診所了
太原市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並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鼓勵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經註冊後在醫療機構中執業滿3年或者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註冊依法執業的中醫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中醫診所。
換句話說,以後在非試點城市中級以下職稱的醫師或者執業未滿要求年限的醫師都開不了診所了。
但有一利好政策是發展全科醫療,太原市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範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
可提供家庭醫生籤約和醫療衛生服務
今後,診所不僅要為基層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還應延長服務鏈,開展診前的健康管理和診後的持續化疾病管理,提供家庭醫生籤約和醫療衛生服務就是一個有力推手。
這一點也是診所的優勢,診所的精力相對公立醫療機構來說更充足,管理也更靈活。比如這次新冠疫情對社會辦醫就是一次重要提醒,面向大眾做實基本公衛服務至關重要。
太原市要求在2021年5月底前,各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至少確定3家診所,將其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醫療機構範圍。
同時,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診所要抓住這個機會。
醫聯體延伸至診所,被納入分級診療大局
診所大多時候是單槍匹馬的獨行俠,每個人精力有限,所擅長的領域更是不同。太原市提出,可根據診所意願,將其納入醫聯體或醫療集團。
太原市要求在2021年5月底前,各縣(市、區)納入轄區醫聯體範圍的診所不少於3家,並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機制。
納入醫聯體的診所在對口幫扶等方面執行與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同等政策。在建立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時,結合實際,將診所納入成員單位範圍,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係,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可見這是一項互惠互利的政策。
總的來說,診所發展的空間很大,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所將成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當然,也有一批診所面臨著被淘汰風險,要在醫療市場立足關鍵在於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就醫有獲得感。
來源:太原市人民政府 、基層醫師公社
責編:淮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