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保險業正從「補償式」高速發展邁向「回歸保障」模式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保險頻道

金融界網站訊 6月20日,第22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當以「回歸保障本源、提升消費體驗、服務經濟發展——中國平安人壽新時代下的金融實踐」為主題,介紹了公司在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具體實踐。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明,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總經理汪海龍陪同參與發布。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當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明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總經理汪海龍

平安人壽表示,在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保險業正在調整步伐節奏,從「補償式」高速發展邁向「回歸保障」的發展模式。一直以來,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及監管的號召,不斷優化產品、服務等各個經營環節,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和科技優勢促進社會就業,多措並舉助力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依託產品驅動,回歸保障本源

平安人壽主動進行產品策略調整,積極推動保障型產品開發,著力加強保障型產品經營。在發布會上,丁當介紹,「2019年1-5月,公司主力長期保障儲蓄型產品在個險新單保費中佔比達39.3%,較2018年同期提升5.9個百分點。公司的主力保障型產品平安福,已累計為客戶賠付近106億元,為社會公眾提供了有效的保險保障。」

此外,平安人壽積極創新,聯合平安集團旗下其他專業公司推出「產品+健康」的模式,即通過對客戶開展健康管理降低患病風險,實現產品和健康的風險雙重規避。截至目前,平安人壽運用該模式,聯合平安健康險推出的「平安RUN計劃」,已有近600萬客戶參與其中,有逾40萬人達成年運動目標,並因此獲得保險保障額度和健康狀況的提升。

科技賦能服務,提升消費體驗

藉助科技賦能,平安人壽創新服務模式,在理賠、保單服務、增值服務等方面持續升級,為客戶帶來「簡單便捷 友善安心」的消費體驗。

丁當介紹,平安人壽運用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推出手機上的理賠服務——「閃賠」,可快速出具理賠結論,客戶在30分鐘內便可收到理賠結果。自2016年「閃賠」推出以來,已辦結超200萬件理賠案件,並累計為客戶送出40逾億理賠款。

平安人壽在保單服務方面開發了「智慧客服」,通過引入AI等技術,實現了保單業務在線一次性辦理。2018年,「智慧客服」累計提供約4000萬次在線服務,業務辦理平均時長從3天縮短到10分鐘,最快僅需3分鐘。

在增值服務方面,平安人壽針對客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需求,提供線上增值服務,覆蓋家庭關係、親子育兒、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截至目前,公司已為近1.3億用戶以及4000餘萬保單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獲得客戶廣泛的認可。

支持隊伍發展,穩定社會就業

在促進社會就業方面,平安人壽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和科技優勢,支持國家穩就業政策。自2007年起,平安人壽大力推進縣、鄉鎮市場網點鋪設,將大量社會勞動力吸收到保險行業中去,不僅解決了縣鄉人口就業問題,還進一步推動保險保障在縣鄉內的普及。截至2019年5月末,平安人壽在縣域、鄉鎮地區已開設網點1913個,範圍覆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網點保險代理人數量發展超36萬人。

此外,平安人壽引入科技手段,提升代理人服務技能和專業水平,幫助代理人提高收入和行業競爭力。平安人壽還積極落實國家財稅政策,保證行業利好惠及到每一位代理人,將把財政部下發的上調險企佣金稅前抵扣上限等政策利好也釋放到代理人隊伍中去,推動代理人隊伍的穩定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落實精準扶貧

平安人壽還積極貫徹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指引,利用險資長期穩健的資金優勢,已累計投入逾4000億保險資金參與PPP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有效助力交通、電力、能源、港口等基礎設施及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其中,公司在支持國家「一帶一路」和廣東大灣區建設項目中累計投入超550億元。

平安人壽持續大力推進精準扶貧項目。在產業扶貧方面,平安人壽創新性地打造生產銷售產業閉環,推動扶貧地區特色產品銷售。截至今年5月,累計銷售額已達到1100餘萬元,實現貧困地區人民創收增收;在健康扶貧方面,平安人壽捐贈扶貧愛心基金,減輕當地因大病、慢病產生的醫療費用負擔。針對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建檔立卡人口,預計從2018到2020年的三年內,將投入255萬元至大病慢病扶貧愛心基金中,防止當地因病返貧。在教育扶貧方面,平安人壽開展智慧小學綜合建設和「幕天捐書」行動,有效彌合城鄉教育差距。截至目前,平安人壽已累計升級391所智慧小學,覆蓋超23萬學生,其中近2萬名建檔立卡學生;「幕天捐書」覆蓋國家級貧困縣150個、幫扶學生近47萬名。

保險業正處於全新的時代坐標下,展望未來,丁當表示,「平安人壽將堅守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同時將圍繞人民群眾的需求、經濟發展的需要,繼續發揮產品、科技、資本、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為客戶送去更完善的保險保障,為消費者帶來更美好的體驗,為實體經濟注入保險動能,助力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保險業擴展產品責任升級保障功能 疫情之下「開門紅」成績單分化丨...
    比如,中國人壽緊急對旗下現有31款長期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展,涵蓋新冠肺炎確診保險責任,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所能享受的保障權益。凡購買了上述31款擴展責任產品,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且達到重型或危重型的,客戶每張保單擴展責任最高賠付100萬元。平安人壽對旗下現有32款疾病保險產品擴展新冠肺炎保險責任。
  • 平安人壽丁當:擁抱保險白金時代 內涵驅動與外延式發展
    在8月7日第五屆國際保險節上,中國平安人壽董事長丁當做了題為《迎接壽險白金時代》的主題演講。丁當從疫情後的社會發展變化,重新思考了保險的內涵與外延,並指出了未來保險行業的發展走向與發展前景。互助互愛是保險的內涵所在保險究竟是什麼?
  • 保險業30年 從一花獨放到春色滿園
    改革的春風喚醒了保險業,而開放的「鯰魚效應」,讓保險市場呈現出中外資保險公司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1992年保險業在國內金融領域率先開放,引入美國友邦保險,至今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43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了134個營業機構;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的海外上市,拉開了中國保險業「走出去」的序幕,保險公司、保險業務、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管的國際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 科技推動保險業!E行銷進駐天津平安
    如果能有一種更快捷、更高速,並且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法,相信能夠更加促進保險業的發展速度,並且會為千家萬戶帶來更多的安全保障!為此,平安保險公司與八億時空共同推出了行之有效的「E行銷」銷售策略。    近日,八億時空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在和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籤署合作協議七個月之後又成功進入天津保險業市場,與天津平安保險再度籤約共同推進保險業E行銷的建設。
  • 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萬峰:回歸保障之日 就是保險業從...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回歸保障之日,就是我們保險業從產品競爭到服務競爭之時。」鼎誠人壽董事長萬峰說。8月7日上午,第五屆國際保險節暨2019年度保險名家頒獎盛典在上海隆重開幕,萬峰在活動中發表了講話。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萬峰萬峰提出,今天壽險營銷面臨著三個轉變:第一個轉變是從推銷產品向提供風險管理計劃轉變。他指出,中國壽險業的幾十年發展中,營銷員的定位並沒有根本得到解決。他提出營銷員應該定位為風險管理師。後者更關注風險管理和保障,這樣就有助於保持與客戶的長期關係。
  • 少兒保障再升級 平安人壽「愛滿分保險產品計劃」上市
    深圳2018年6月1日電 /美通社/ -- 值「六一兒童節」之際,平安人壽重磅推出新款少兒險「愛滿分保險產品計劃1」(以下簡稱「愛滿分」),該產品針對0-17歲的少兒群體設計,能提供110種疾病保障,併兼具滿期高額給付的特點,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夢想實現提供「
  • 我國保險業2017年發展狀況及2018年一季報分析(下)
    在監管重塑行業保障功能背景下,前期高速發展的部分中小險企整體市場份額亦有較大降幅,前海、恆大人壽等機構甚至出現較大負增長。但與此同時,一些中小險企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逆勢崛起,如國華人壽2017年保費收入467億元,淨利潤26億,同比增57%。
  • 平安福20保險產品計劃重磅上市 平安人壽入選央視「品牌強國工程...
    來源標題:平安福20保險產品計劃重磅上市 平安人壽入選央視「品牌強國工程」企業4月1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或「公司」)主力保障型產品平安福煥新上市。同日,平安福20保險產品計劃(以下簡稱「平安福20」)登陸中央電視臺,於央視綜合頻道及新聞頻道《新聞聯播》播出前時段與全國觀眾見面。
  • 保險向善 以愛戰「疫」——平安人壽創新推出「重疾無憂保險計劃...
    日前,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平安人壽快速響應監管號召,從公眾急切的防疫保障需求出發,強勢創新推出一款一年期重疾產品——重疾無憂保險計劃。該計劃包含的「危重型急性肺炎」等責任系針對呼吸系統重疾頻發狀況所設,客戶一旦確診,將一次性獲得10萬元保險金,用於恢復身心健康及彌補治療期間誤工損失。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非常時期,公司期望借該產品為新老客戶撐起戰「疫」路上的健康保護傘,攜手新老客戶共度時艱。
  • 平安人壽重慶分公司四大理賠案例入選「2017年度重慶保險業人身...
    華龍網3月15日16時訊 近期,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2017年度重慶保險業人身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平安人壽重慶分公司最終入選「最具社會影響力賠案」、「最具社會責任感賠案」、「最具創新力賠案」、「理賠服務最便捷賠案」四大典型案例。
  • 解構平安人壽客戶服務權益核心競爭力:權益升級、構建體系、書架式...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平安人壽一直是壽險業"優等生"的代表。 近年來,隨著壽險行業人口紅利減少、客戶需求發生變化,在網際網路化、科技化的大背景下,傳統壽險經營模式已不能持續。為此,平安人壽開啟了新一輪內部改革,為未來壽險業務再度揚帆起航奠定基礎。
  • 高端人才湧向保險業 代理人隊伍將迎來素質全面提升
    尤其是2020年,在經歷疫情的陣痛之後,壽險市場迎來全面改革升級,科技展業、線上化經營等一系列「年輕化」的經營模式開始常態化,吸引著大批中高端人才加速向保險業流動,從而推動著國內壽險市場邁向網際網路+金融的新時代。
  • 大家人壽聚焦「獨立代理人模式」 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此之前,銀保監會已經配套起草《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效率。隨著中國保險業市場開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顯得尤其重要。而獨立代理人的發展,也為一些保險公司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
  • 從事後補償到事前幹預:「健康管理」成保險新「時尚」
    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題:從事後補償到事前幹預:「健康管理」成保險新「時尚」新華社記者潘清走走路、跑跑步,不僅能提升保障額度,還能擁有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和獎勵。如今,伴隨保險服務「觸角」從事後補償向事前幹預延伸,「健康管理」服務正成為保險市場上的新「時尚」。作為保險機構涉足健康管理的「探路」之舉,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健康險和平安人壽於2016年9月推出了「RUN健行天下」項目,通過獎勵的方式對保單客戶的生活方式進行幹預,幫助其管理和改善健康狀況。
  • 中國人壽「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保險業第一
    中國人壽在「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居保險業第一,並斬獲「2020責任金牛獎-最具影響力責任品牌獎」。集團旗下電商公司「電商扶貧創新探索」入選「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2019)」。「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中國人壽位居保險業第一
  • 全球及中國人壽保險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8版)
    新「國十條」與商業健康險的頂層設計翻開了保險業加快發展和走向騰飛的新篇章。**年保險業總資產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保費收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投資收益率創下**年新紀錄。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及中國人壽保險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8版)認為,**年保險業不斷調整結構,一方面加強保障,另一方面也不否認保險的金融屬性,在理財市場大行其道。
  • 平安福2019新升級 成為守候家庭幸福的「平安符」
    選擇保險產品,不僅需要從微觀配置著眼,對比個人或家庭與產品的適用性、匹配度,還應從更宏觀的角度考量保險業的發展趨勢。放眼保險行業,經歷了2018年的減速調整,如今正處於平穩發展時期,回歸「保險姓保」的初心、定製化健康管理服務、科技賦能保險體驗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平安正是把握了這一趨勢,著力推出「平安福」系列產品,並於2019再度升級,引領行業實現質量式增長。
  • 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2020-12-16 | 來源: 國新網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 保險業迎監管「東風」,中國平安改革顯成效
    例如我們可以借鑑和深化寧波模式,將保險嵌入社會治理中,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藉助召集保險公司商討政策落實的具體措施,確定實施的時間節點等建議,呼籲將保險功能由傳統的事後賠償拓展至事前事中的監管。這是保險業發展新的契機,誰能在新的環境中順勢而為,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誰便掌握了先機。
  • 平安籤下億元個人保單 「離職潮」或襲生命人壽
    小編說行業:保險營銷員制度的弊病、個險渠道的低迷等原因,正在逼迫我國保險業產銷分離,加之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增大,保險中介不止得到了地位上的提升,更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    小編評險企:用「焦頭爛額」來形容最近一段時間的生命人壽,似乎一點都不誇張。老新華「鐵三角」是支撐生命人壽業績高速增長的中堅力量,雖然楊智呈仍在留守,但是高煥利、趙子良離開的後續連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離職潮」已經蔓延到中層,緊隨其後的,恐將是基層銷售人員大批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