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 宋冠宇
來源 | 野馬財經
隨著2020年5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接連發布兩則《通知》,以及5月22日兩會的召開,保險行業整頓改革號角已被吹響。
這一切,預示著以中國平安(601318.SH)為代表的中國保險行業也許將迎來一場巨變,獲得新生。
行業管控升級,
推動保險業轉型
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龐大的經濟體量以及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形成的強大慣性使得任何一點微小的風險因素都會被無限放大。雖然「戰疫」成果顯著,但不可否認的是付出的代價著實慘痛。陰霾過後國人發現建立更完善的風險預防分擔機制,迫在眉睫。
5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落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加強保險銷售人員管理的通知》和《關於切實加強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從業管理人員的通知》。顧名思義,兩則通知意在實現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升級,建立完善優質隊伍。
兩則《通知》,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明確保險公司主體責任;二是建立銷售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體系;三是加強代理人過程管理。
其中,建立代理人分級管理體系,有利於按照顧客特點滿足其差異化需求;同時,以銷售能力論英雄,有利於優化對代理人的資源投入,提高隊伍水平與創收能力。
目前,中國平安通過「優才計劃」,成功培育了高水平的代理人團隊,滿足了中高端客戶需求。將此方法與差異化的基本考核法和激勵機制相匹配,則有利於直接調動代理人的主觀能動性,逐漸提升從業者整體的服務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加強代理人過程管理,利好擁有體系化代理人管理機制的龍頭險企,畢竟,龍頭險企擁有完善的、體系化的代理人全流程管理機制,更有利於搶佔優質代理人資源、提升代理人產能。
這也就是以中國平安為首的行業龍頭企業在變化的新環境中能夠煥發生機、從容應對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最近召開的兩會中,「完善保險體制」相關的議題也成為一個突出亮點,建立「保險型」社會,已經成為了新的經濟訴求。
例如我們可以借鑑和深化寧波模式,將保險嵌入社會治理中,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藉助召集保險公司商討政策落實的具體措施,確定實施的時間節點等建議,呼籲將保險功能由傳統的事後賠償拓展至事前事中的監管。
這是保險業發展新的契機,誰能在新的環境中順勢而為,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誰便掌握了先機。
勿臨渴掘井,宜未雨綢繆,中國平安深諳此道。在幾年前,他們就已預測到了行業的潛在發展情況,開始了自我改革升級的道路。
深化改革壽險先行,
線上化經營顯成效
平安的深度改革涉及到了人事,管理,組織,等多個方面。
人事方面集團建立穩定的核心領導班子;管理方面公司構建了矩陣式管理架構;組織方面公司已經做好了前中後臺的分離;科技方面公司已經實現了線上化、移動化、智能化。
公司構建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個人、團體、科技三大業務閉環。立志從個人綜合金融閉環、團體金融閉環及科技業務閉環等方面分別實現相應遠景,打造自上而下的改革發展體系。
而三大閉環的建立,有利於為以壽險為主的核心金融主業提供滋養,鞏固成果。
個人業務閉環為壽險提供新客戶,通過全金融場景服務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團體業務閉環通過平安銀行整合對公資源,連結平安信託等資管系子公司為壽險提供高質量資產;科技業務閉環的網際網路用戶向壽險遷移,五大生態圈為壽險客戶提供多方位的個人服務。
此外,壽險作為中國平安的主力業務,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平安一直堅持將壽險業務打入中高端市場並初具成果,預計未來五年新業務價值複合增速預計可達9%-12%。面對大眾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壽險改革聚焦渠道、產品和科技。中國中高端市場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良好的競爭格局,預計平安在一二線城市的渠道優勢將助力平安實現中高端市場轉型。
自2017年起,中國平安推出了SAT模式賦予代理人線上經營能力。
從代理人情況來看,平安堅持有質量的人力發展策略,升級線上隊伍經營管理平臺,實現增員、培訓、獲客展業等經營管理的高效運轉。
具體而言,疫情發生以來,在代理人增員方面,平安人壽創新線上增員模式,將專業團隊生產的優質內容與抖音、金管家APP等信息輸送平臺緊密結合,以將代理人品牌化的方式將外部流量轉化為企業自身資源。利用直播等線上工具,開展「陸創贏在平安」等線上增員活動。截至目前,已在平安金管家APP、微信等平臺上開展了大大小小超過25萬場「線上創業說明會」,累計吸引超過500萬人觀看,增員超過24萬人。
其次,從客戶管理方面,客戶需求分析、客戶經營也是至關重要的。
平安始終細心記錄與客戶每一次的互動交流,分析潛在信息,對客戶潛在需求進行分析特寫。在將客戶納入懷中後,中國平安的重點轉移到客戶粘度培養上,金管家APP 打造了育兒圈、保險圈、健康圈、理財圈等7大圈子,每個圈子都是一個內容完備的微社群,希望通過圈子的活動及內容,激發客戶的興趣並提升APP 使用頻次和粘度,從而強化客戶購買保險產品或其他服務的意願。
平安具有運營成熟的綜合金融生活平臺,客戶通過一個代理人可以解決所有的金融需求,使用一個帳戶、一套密碼就可以管理自己的所有金融、非金融帳戶,非常便捷;壽險客戶可以享受部分非保險產品的專屬優惠,比如平安銀行推出的針對壽險客戶的貸款。而將自己定位為「保險專家、金融顧問、生活助手」的平安代理人,通過銷售或推薦綜合金融生活產品可以有效提升收入。
在客戶經營方面,平安人壽搭建線上客戶經營流程及體系,推動隊伍全面開展線上客戶經營,培養線上經營習慣,提升線上經營能力。截至目前,通過金管家和微信平臺帶來用戶流量超1.2億,獲取轉化壽險長險的潛在客戶近4000萬,已轉化壽險長險客戶近200萬。
好的產品能夠幫助公司更加長遠的發展。
平安依託「產品+」策略,構建多層次產品體系,推動保障型、長期儲蓄型產品的發展,支持高價值業務持續穩定增長。
在保障型產品方面,平安壽險分客群打造保障範圍更全的保障系列產品,升級現有旗艦保障產品,上市新的重疾產品,開發意外保障類新產品,同時針對細分市場採用「專屬產品+服務」模式,推出針對特定人群專屬產品來匹配客戶健康周期,並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務來滿足各類客群全方位的健康風險管理需求。
在長期儲蓄型產品方面,平安壽險加大產品開發和長繳業務推動力度。目前,市場上長期儲蓄型產品以分紅年金為主,客戶在享有保證利率的前提下,還能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參與分紅險的盈餘分配,所以對這類產品認可程度較高。從保險公司實際營運經驗看,上市保險公司主力分紅年金險的保單繼續率都在90%以上。」
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激發內部活力,抓住多變機遇,開闢多元化道路往往會為企業做大做強、鞏固地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內外利好,
打造平安優質財報
中國平安的利好,除了體現在宏觀經營戰略,更顯現於優質喜人的財報上。
2019年,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1688.67 億元,同比增長19.7%;歸屬母公司股東營運利潤1329.55 億元,同比增長18.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494.07 億元,同比增長39.1%;基本EPS 8.41 元,同比增長39.7%;加權平均ROE 為24.4%,同比上升3.5 個百分點;歸母淨資產達6731.61 億元,較年初增長21%。
圖片來源:同花順
截至2019 年末,公司內含價值達12005.33 億元,同比增長19.76%;剩餘邊際餘額9184.16 億,同比增長16.75%。
圖片來源:同花順
值得注意的是,代理人團隊在月均規模達到120萬人較年初下降9.1%的同時,人均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4%,達到年均56791元,隊伍質態顯著提升。
到了2020年,雖然行業整體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但中國平安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據行業分析師稱,2020年1-4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9,886億元,同比增長4.3%(前值為2.3%),行業保費增速邊際改善。
根據中國平安最新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受新冠影響,公司總投資收益減少,業績下滑,新單、NBV承壓,屬於情理之中。
但依靠管理形成的成本節約以及非車險的強勁增長讓人眼前一亮,整個一季度中,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96.5%,同比下降0.5 個百分點。產險結構優化,非車險增長強勁。
2020Q1,非車險業務收入比重為35.57%,同比增長4.67 個百分點;車險比重64.43%,同比下降4.67個百分點。
從近期銀保監會披露的2020年1-4月保險行業數據來看,復工復產推動壽險和財險保費均實現邊際改善,後續費用激勵、人口紅利和低基數三大有利條件望推動負債端改善趨勢延續。
總的來說,費用激勵、人口紅利和低基數三大有利條件有望推動2020Q2新單增速超預期,且當前利率走勢趨穩,保險板塊二季度還是有望得到邊際改善。
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疫情散去,宏觀經濟調整完畢以及企業渡過陣痛期,重新起航的中國平安發展速度將高於此刻外界對其的預期與評估。你看好中國平安的未來發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