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一些經典文學或世界名著閱讀,這些文學作品經歷了千百年的時間洗禮,經歷了幾代人的傳承,得以流傳至今。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名家作品?因為老師推薦閱讀,因為考試會考,因為可以提高孩子的「語文力」……對於這個問題每個家長都有不一樣的回答,這些說法都沒有錯。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每次閱讀都能對學習成績有幫助,有些家長則是希望孩子通過閱讀拓寬視野。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文學著作承載的不僅是文字的力量,還有那個年代文化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我們總說中國的唐詩宋詞裡,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許多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也會閱讀詩詞來了解中國。那如果想讓孩子了解西方文化,能閱讀什麼呢?曾有人誇張地說,讀懂莎翁就讀懂四分之一的世界文學,莎士比亞的作品更是反映了當時西方文化。
這話要說誇張也誇張,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在西方,甚至在世界文學裡,莎士比亞都是絕對重量級的存在。他一生共創作了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2首長篇敘事詩和其他詩歌若干。這些作品不僅承包了當時人們的娛樂方式,甚至深深影響了英語這一語種!身在英國,你會發現即使是在現在,人們依舊會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說出一兩句莎翁劇臺詞,每年全世界還有千萬人會去觀看莎士比亞的戲劇。
其實莎士比亞影響的不僅僅是西方文學,金庸曾說過:「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帶一套書,那必須是莎士比亞全集。」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完整地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更別說是讀原文。不過,許多經典臺詞我們都很是熟悉。有些家長會覺得,莎士比亞作品挺難的,擔心讓孩子讀也讀不懂。
其實莎士比亞的作品遣詞造句十分講究,甚至他的很多寫作方式影響了英文的語序。讓孩子在上學後閱讀莎士比亞,並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更是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擴大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往往包含許多對社會問題和人性問題的探討。而且行文思路區別於一般作品,會有多線敘事等複雜的結構。
市面上有很多面向6-14歲孩子的莎士比亞改編作品,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套《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也是為6-14歲的孩子更近距離的了解莎士比亞和他的作品而創作的。這套書共2輯,包含「四大悲喜劇」和「三大傳奇劇」等莎士比亞流傳最廣,也最多讚譽的20個戲劇作品。
這套書由鸚鵡社改編,並配上了插圖。鸚鵡社是國際上一家很著名的童書出版公司,其出版的圖適合教育機構、幼兒園及家庭閱讀。除了語言能力的開發以外,還注重於地理、數學、科學等方面的培養。
鸚鵡社的圖書尤其注重兒童的英語聽說技能的開發。這套莎士比亞也不例外,查看一下外網讀者的評論,幾乎都在說這套書極其適合正在學習英語的小孩閱讀,更有家長高度評價「如果我小時候有這樣的書,莎士比亞的戲劇我早就看懂了。」
那這套莎士比亞對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這套莎士比亞分為上下兩輯,第一輯主要收錄了莎士比亞創作的喜劇,第二輯主要收錄了莎士比亞創作的悲劇,每輯都有莎士比亞創作的傳奇劇。這些作品包括了莎士比亞所有創作時期的經典作品,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亞各個創作時期的特點和創作主題變化。
莎士比亞創作的第一時期大多以愛情、友誼、婚姻為主題,講述男女主人公為了爭取幸福和自由所做的鬥爭,揭露和嘲諷舊事物的衰朽和醜惡。這時期的代表作有《錯誤的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等。
莎士比亞創作的第二時期大多增加了思想深度,以還原現實生活為主,即使像《終成眷屬》這樣的喜劇,故事情節也透露著爾虞我詐。
莎士比亞創作的第三時期,主要表現了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這段時期的戲劇多以歷史時代的真實人物一生作為故事主線,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等。
魔幻、浪漫、跌宕、陰暗……看過20本書,仿佛看過了一遍人生。家長們總是害怕孩子了解到陰暗、消極的生活,但其實,只有悲喜都了解,孩子們才能學會如何珍惜,樹立更正向的價值觀,拓展自己的情商。
孩子們日常接觸到的藝術形態大多是音樂、文字、影視和圖畫,很少接觸到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因此,想讓孩子理解戲劇劇本是很難的,更別提讀懂莎士比亞的戲劇了,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讀下來。
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掌握莎翁戲劇的精髓,也為了孩子們從繪本閱讀自如過渡到章節閱讀,這套書對莎士比亞的戲劇進行了改編。拋棄了戲劇的寫作方式,以兒童故事的方式來講述。
眾所周知,莎士比亞的戲劇人物眾多,情節也很複雜。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了解人物之間的關係,在每個故事前都有主要人物的簡介,幫助孩子在讀故事之前了解人物。
在敘事上,這套書也做了簡單化處理,將故事脈絡整理清楚,並按照時間發展來展開故事,孩子們讀起來就像在讀故事一樣,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當然,書裡依舊保持了原劇的敘事結構,多線並述,家長們不用擔心改編會失去原本的味道。我們的翻譯也參考了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先生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保證孩子可以體味到莎劇獨有的語言魅力。
插畫雖然是黑白手線稿,但每個角色的表情都栩栩如生,配合文字,給孩子們的閱讀增加了一些輕鬆氛圍,不至於讓孩子看到大段文字覺得枯燥乏味。
這套莎士比亞是中英雙語版本,不過難得的是,中文和英文為AB版,正看是中文版,倒過來看就是英文版,互不幹擾,閱讀起來更專注。
看到這60多頁的英文也不用怕,這套書的英語並不難,每本書大概1500-2000左右的詞彙量,為了更好地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整套書都貼合現代英語的表達方式,只有特定的名詞、名臺詞遵循原作處理。這樣更貼合孩子英語學習的語法,孩子讀起來更容易理解。
當然,每本書都有國外出版社找英國播音員錄製的英文音頻。一口純正的英倫腔聽起來特別迷人,而且戲劇效果也做到滿分,每個角色用音色就能區分出來!
·喜劇:
講述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通過現實與自然的對比,表達了人與人平等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文主義理想。
取材於古老傳說,莎士比亞早期喜劇中最富有社會諷刺色彩的一部。金錢固然重要,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遠遠比金錢重要的東西,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
取材於16世紀英國作家託馬斯·羅奇散文體的牧歌傳奇《羅瑟琳》。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
莎士比亞早期喜劇創作的終結。這部作品以抒情的筆調,浪漫喜劇的形式,再次謳歌了人文主義對愛情和友誼的美好理想,表現了生活之美、愛情之美。
通過敘拉古商人伊勤一家離散多年終於團圓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16世紀的英國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
莎士比亞早期的一出著名的幽默喜劇,主要描寫文藝復興時期夫妻關係中男女平等還是男尊女卑的問題。
莎士比亞第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浪漫喜劇,此劇中,莎翁對人性與愛情的描寫十分深刻動人。
故事主旨為面具、偽裝或遊戲,劇中人物探尋的則是男女關係中的自我意識以及真誠與尊重。
瀰漫在莎翁早期喜劇中的歡樂氣氛和樂觀情緒已經消失,相反地出現了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罪惡陰影。
·悲劇:
世界著名悲劇之一。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講述了利慾薰心的國王和王后對權力的貪婪,最後被推翻的過程。
故事講述了一個嫉妒心很強的摩爾人,因為輕信部下的讒言,而將自己清白無辜的妻子殺害。
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後,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圍繞古羅馬的兩個政治黨派之間的鬥爭展開。該劇借古喻今,深入探討了英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專制集權、貴族民主和群眾情緒三者之間的錯綜矛盾關係。
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最後一部悲劇。劇情講述了雅典貴族泰門生性豪爽、樂善好施,於是許多人乘機前來騙取錢財,後來導致其傾家蕩產,「朋友們」紛紛離他而去,最後在絕望中孤獨死去。
安東尼因沉迷於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的美色而無暇於國家大事,最後安東尼和屋大維兩虎對峙中,安東尼不明智地跟隨埃及女王逃跑而戰敗,最終傷心自刎,克莉奧佩特拉也終於看清屋大維的真面目,自殺身亡。
講述義大利貴族凱普萊特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受到阻撓。
·傳奇劇:
劇中主要講的是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
這部劇情複雜的作品主要敘述嫉妒成性的專制君主裡品提斯懷疑他的女兒是私生女,將還在襁褓中的女兒棄之戶外,但牧羊人收養了她。長大後的女兒經過重重波折終於回到裡昂提斯身邊,最後一家人團圓並以喜劇收場。
該劇講述米蘭公爵普洛斯彼羅被弟弟安東尼奧篡奪了爵位,隻身攜帶襁褓中的獨生女米蘭達逃到一個荒島,並依靠魔法成了島的主人。後來,他製造了一場暴風雨,用魔法促成了王子與米蘭達的婚姻。結局普洛斯彼羅恢復了爵位,寬恕了敵人,返回家園。
適合年齡:6-14歲
定價:128元/套
團購價:
第一輯69元(包郵)
第二輯69元(包郵)
第1+2輯128元(包郵)
PS:如跟團多樣不同產品,請一定分開下單,因為微店默認只能上傳一個單號,分開下單方便查看物流
發貨時間:跟團後48小時之內發出,遇到節假日順延
跟團必讀:童閱所有團購,沒有質量問題,不退不換,有隨意退換貨嗜好的都請移步,跟團需謹慎,請勿以個人喜好,評判團品,請勿以和你的想像不一樣為由,直接退貨,跟團後代表你認可這裡的「霸王」條款,是你自己主動跟團,而不是強買強賣哈,請勿跟風,請勿閉眼跟團,跟團有風險,跟團需謹慎!
更多好物團購進行中,掃碼進入團購店鋪,可以瀏覽目前在團內容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微店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