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這一周,是胎兒和孕媽共同的「轉折點」。
執筆:張一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我們都知道,孕期胎寶是動態發育的,尤其是到了這一階段,寶寶幾乎是一周一個樣,體格、智力、各器官組織等都發育得比較快。
懷孕最關鍵的一周
此時胎兒在子宮內經過前27周的發育之後,除了長大了不少之外,還有這4個明顯的發育變化,其中就包括胎兒體重猛增和智力猛漲,具體如下:
1、胎動頻繁且規律
到了孕28周,胎兒發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睡眠周期,胎動變得有規律。之後胎兒會表現得特別活躍,會經常在孕媽肚子裡拳打腳踢、轉圈圈、翻跟頭等, 形成能感受到的頻繁的胎動。
2、脂肪開始大量囤積
此時胎兒的體重會因為大量囤積脂肪而直線上升,一個孕周大約可以增重150克,對於胎兒來說增長還是很快的,等到孕28周結束,到了第29周,就迎來了體重增加的高峰期。
3、開始「呼吸」練習
都知道胎兒在母體時是通過胎盤來獲取氧氣和排出廢氣的,肺部要等到出生後才能開始發揮呼吸的作用,但從孕28周開始,他們每天都會進行呼吸練習,為出生做準備。
4、胎兒智力發育再迎高峰
胎兒的智力發育是分階段性的,在整個孕期,一共有三個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孕2—3個月、孕5—6個月、和孕7—8個月。
由此可知從孕28周開始,是胎兒智力發育最後一個高峰期了,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這時候寶寶很喜歡聽媽媽說話,所以孕媽可以多和寶寶交流。
孕28周,可以當成是胎兒為自己之後的出生做準備工作的開始,他們各方面的發育都即將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會帶著孕媽一起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孕28周,孕媽有哪些變化
一般來說,孕期4個月以後,孕吐等孕早期妊娠反應就會逐漸減弱了,孕媽的胃口會變好,吃喝也會比較舒服了。
即使肚子顯懷了,也不影響日常活動,這也比孕晚期由於肚子太大身體笨重、會出現各種不適反應更輕鬆。整個孕期,就數孕4—7個月的孕中期最舒服。
但到了28周以後,孕媽的就基本告別「好日子」,日常會變得難了。
1、身體產生不適
①孕28周過後,就進入了孕晚期。這時由於胎兒的發育速度越來越快,變得越來越大,為了保證胎兒活動空間,子宮也會隨著慢慢變大,從而對內臟形成很大的擠壓。
尤其是腸胃和膈肌,都被擠成窄窄的一層了,因此很多孕婦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呼吸不暢、消化不良的情況。
②隨著月份變大,即將進入待產期,好不容易熬到了胎兒入盆。這時子宮位置下移,對腸胃和膈肌的擠壓減少,孕婦腸胃的那些不適反應也逐漸減少。
但是子宮下移卻開始對膀胱和恥骨的壓迫增加,引起孕媽尿頻、墜痛、恥骨痛、腰酸等不適反應。
2、擔心胎兒早產和停育
孕28周以後,會發生頻繁的假性宮縮的情況,這雖然不會打開宮口,引起早產,但要是孕媽過度勞累、情緒緊張,或者喜歡頻繁摸肚子,會增加假性宮縮的頻率,如果頻率過高是可能會引起早產的。
另外進入孕晚期,一般醫生都會建議孕婦數胎動,以此檢測胎兒的發育。孕晚期胎兒宮內缺氧的發生率偏高,一旦缺氧時間過長,很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導致發育遲緩甚至停育。
那麼孕媽們該如何做才能保證胎兒孕晚期健康發育呢?
孕28周做好三點,胎兒健康孕婦安心
1、滿足胎兒的發育需求
孕28周開始,胎兒的發育速度加快,對營養的需求增加。所以孕婦需要營養飲食,儘可能地滿足胎兒的發育需求。
可以在目前的飲食基礎上,適當增加熱量、蛋白質和脂肪酸的攝入,以幫助胎兒大腦、骨骼的發育;適當減少糖分和脂肪的攝入,以免胎兒發育過大,造成難產。
並且要保證飲食多樣性,同時還應該適當的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的攝入,對孩子視力發育、骨骼發育等都非常有益。
2、關注胎兒的發育情況
在孕中期,孕婦一般兩周一次產檢,但進入孕晚期,產檢頻率可以增加到一周一次。
因為孕晚期胎兒發育速度增加,面對的危險(胎位不正、早產、胎停等)有所增加,所以必須按時產檢,密切關注胎兒的發育情況。
3、檢測胎兒的宮內安危
孕晚期胎兒停育和早產的風險都比較高,孕媽們應該做好檢測工作。
①關注胎動及胎動變化:
根據醫生建議,每天數胎動,記錄胎動數量,一般正常情況下,孕晚期每小時胎動在3次以上比較正常,12小時的胎動在30次以上表明胎兒的情況良好。
但是由於胎兒個體差異,有的胎兒在12小時可以動到100次左右,也是正常的。
如果12小時胎動少於20次,可能存在異常情況,如果12小時胎動少於10次,表示胎兒可能有危險,可能是缺氧了,都得就醫檢查。
並且從孕28周開始,胎動雖然頻繁,卻是有規律有節奏的;如果發現每小時胎動異常頻繁,或是無間歇地躁動,又或是胎動次數明顯減少直至停止、胎動非常微弱,這些都是不正常的胎動現象,說明胎兒可能缺氧甚至窒息了,都得及時就醫。
②關注胎心率:
胎心率的正常值是110—160次/分鐘,如果多次測試,都低於110次/分鐘或者高於160次/分鐘,代表胎兒可能在宮內有問題,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雖然孕媽28周以後就變難了,但為了寶寶也要堅持下去,也要記得上面的三個原則,保證寶寶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