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y」行動開始 全臺稽查塑化劑四劍齊出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當局列31日為終止黑心起雲劑事件的「D—day」,昨天晚間一間賣場架上的飲料大部分都已經被業者提前下架,只剩下礦泉水供民眾選購。

東南網5月3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塑化劑風暴引起消費大眾恐慌,「衛生署」昨(30)日表示,全臺22個縣市衛生局於今日零時起,第一波稽查人員將會同「消保官」出動稽查,凡公告的五大類產品製造商,應提出產品安全證明,否則必須全數下架,情節重大者撤銷執照。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呼籲,希望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順便詢問店家是否都有安全證明;換句話說,消費者能通過主張自己的權益,同時給業者壓力,讓塑化風暴能漸次降低。此外,蕭美玲表示,如果消費者發現任何可疑現象,可以向各衛生單位檢舉。

但飲料業及通路商昨日都表示,將全面配合「衛生署」的要求,但也擔心民眾對飲料及食品的消費信心受到衝擊,對夏季飲料旺季帶來重大衰退。

「衛生署」指出,目前塑化劑檢驗項目除了DEHP外,還包括BBP、DBP、DNO、DINP、DIDP共六項,只要檢出任何一項就必須下架、封存。

此外,「衛生署」表示,全面稽查的D-DAY,是指31日凌晨零時起,不是上班時間。「衛生署」話說的斬截,表示稽查人員將在零時全面出動,要讓民眾買不到有疑慮的產品。

「衛生署」食品衛生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表示,稽查的範圍有幾個層次,一、是否販賣五大產品內的項目;二、若販賣五大產品,則看有無檢驗合格證明;三、若無證明,則直接要求下架;四、若仍販售受汙染項目,則直接開罰。此外,許銘能也表示,若夜市攤商使用起雲劑或五大產品類別,也需提出合格證明,否則也將受罰。

許銘能指出,若仍有受汙染產品而未下架,或拿不出證明卻不下架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1條規定,處以6萬元以上至30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下罰鍰。

今起沒檢驗報告 店家最高罰15萬

今天零時起,「衛生署」公告的五大類使用起雲劑產品,若未提出產品安全證明,不得販售。「衛生署」表示,即刻啟動衛生局與「消保官」的聯合稽查,確保上架產品合乎規定。

新北市衛生局昨天也赴板橋四維路、自由路附近的六家早餐店稽查。自今天凌晨零時起,店家若未提出檢驗報告,卻仍繼續販售,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對店家裁處3萬至15萬元罰鍰。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說,未來稽查的通路不僅是賣場、超商或雜貨店、販賣機等各通路,包括攤商或連鎖茶飲、果汁店等,若無證明,也不得販售使用起雲劑產品。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如食品業者違規產品未下架,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6到30萬元罰鍰,而通路商拒絕下架違規產品,或拒絕、妨礙規避稽查,可處3到15萬元罰鍰。

至於香水、指甲油等產品恐也含塑化劑,許銘能說,化粧品含塑化劑不可超過100ppm,2009至2010年曾清查相關化粧品,少許產品違規,即當場下架回收,未來也將依據化粧品管理辦法,稽查並將違規業者移送法辦。

新北市環保局5月25日起至6月3日要檢查全市列管的45家工廠,迄昨天已查了14家,全都符合規定。另自昨天起,新北市衛生局及各衛生所接受民眾塑化劑送驗申請,首日就收到160件。

 

D-day出擊 板橋家樂福吃到首單

塑化劑風暴不斷擴大,臺北市當局衛生局今天凌晨零時,也就是D-day啟動日,前往興隆路超商,檢查是否仍有未附上檢驗合格證明的商品在架上販售。

食品衛生稽查史上從未有過的午夜全臺同步「D-DAY」稽查行動,今天準時在暗夜出擊,狀況一堆。

板橋家樂福府中店因為上架未提證明的三多食品被新北市衛生局開出第一張罰單,將處以3至15萬罰款,臺南市家樂福安平店飲料區未附掛檢驗合格證明,被要求拉起封鎖線暫時禁賣;臺中市家樂福清海店以店內消毒為由,提早打烊,今早再恢復營業。嘉義縣民雄鄉統一超商嘉義門市,公告五大類食品全沒有合格證明,被要求立即下架,店長趕來,從倉庫拿出一疊備好的證明。

被「衛生署」定位為終止黑心起雲劑日的「D-DAY」稽查行動,各縣市衛生單位如臨大敵,以往深夜11時早已熄燈的辦公廳舍,全天燈火通明,稽查人員全面備戰。

中市食品科長陳淑惠手機不離身,調度人力還要與「衛生署」、「消保官」聯絡,還未出發聲音已啞了,相關人員個個說話像快轉。

稽查人員兵分兩路,分別前往豐原區的松青超市三豐店以及西屯區的家樂福青海店。三豐店店員對大批人馬進來,無奈表示,店內販賣飲料多達200多種,短時間內很難每樣都拿到合格證明。

稽查人員抽檢了泰山蜂蜜萊姆綠茶及統一麥香嚴選舞鶴奶茶,果然都沒有合格證明,要求店方今天補送,沒想到一名林姓客人,很緊張的說:「我昨天才喝耶!」

高雄市稽查人員昨晚九點後,就在辦公室內沙盤推演,五人稽查小組反覆討論作業細節。晚上11點15分,5人從衛生局出發,目標鎖定24小時營業的家樂福鼎山店。11點50分,稽查人員與和「消保官」王德明、鄭秋洪,在鼎山店外會合,幾人對表,凌晨零時一到,進入賣場啟動稽查。

第一件查的就是冰品櫃,發現店家把檢驗證明文件都訂成一本,「消保官」認為不行,要求立即改善。

桃園縣的稽查行動,由局長劉宜廉帶隊,行前十分鐘,才說明查緝對象,「就是要達到突擊效果!」結果業者早知行動首站是桃園市經國路的家樂福量販店,早在門口等候。

桃園賣場趕印安全證明 部分先下架

終止有毒塑化劑行動日(D-Day)今天凌晨展開,桃園縣衛生局分別前往大賣場、超商進行稽查。由於商品眾多,業者無法全數提出安全證明,部分被要求下架。

D-Day行動凌晨零時在全臺同步展開,桃園縣衛生局也出動大批人力,先前往桃園市1家連鎖大賣場稽查。由於賣場內商品眾多,賣場人員疲於奔命,部分無法立即找到安全證明文件,只好在衛生局稽查人員的要求下,將商品下架。

衛生局長劉宜廉表示,桃園縣配合「衛生署」的行動同步稽查,凡是消費者無法立即、明顯看見安全標示的飲料,就必須下架,以確保架上的飲料或食品,都必須安全可靠。

衛生局凌晨稽查的賣場中,因為仍有部分飲料未能趕印出安全證明,必須暫時配合下降,但業者保證,下架商品均屬安全商品,會等趕印合格文件後再上架販售,以保障消費者購物權益。

衛生局隨後又前往1家超商稽查,超商店家表示,由於凌晨人力吃緊,未標示安全證明的商品,會立刻補齊;部分購物的消費者表示,相信當局把關,因此在超商買飲料,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雲嘉凌晨大稽查 抽驗可疑產品

今天是黑心起雲劑終止日「D-day」,雲林縣、嘉義縣、市衛生局從今天凌晨零時起稽查各超商、賣場、夜市,要求業者針對架上販售的5大類食品提出安全證明,並抽驗有疑義的產品,確保民眾不再把汙染產品吃下肚。另外,雲嘉衛生局即日起至6月10日止提供免費代驗塑化劑服務,各大醫院也開設塑化劑諮詢門診。

嘉義縣、市、雲林縣衛生局都在上班時間提供免費受理民眾食品是否含塑化劑檢驗服務,截至昨天為止,嘉義市受理83件、嘉義縣26件、雲林縣4件。嘉義縣、市衛生局將在結果出爐後主動以電話、e-mail告知民眾,並公布於衛生局網站;雲林縣檢驗結果將統一公布在衛生局網站,不再另行通知。

雲嘉地區衛生局、「消保官」今天凌晨零時起稽查全縣市超商、賣場、夜市,發現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等5大類食品使用起雲劑,且未提具安全證明者,一律下架。

嘉義市衛生局昨清查50餘家診所及各大醫院,目前並未發現使用塑化劑汙染的全霖公司調味糖漿,並要求診所及各醫院提出合格證明。

嘉義縣衛生局指出,已全面清查轄內5大類食品製造業25家,其中1家國營事業產制的薑黃蠔蜆錠產品含有汙染起雲劑,已下架回收。

雲林縣事發迄今,查獲味全鬥六廠山藥薏仁谷粉遭汙染。

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嘉義醫院、臺中榮總嘉義分院、陽明醫院、大林慈濟醫院、長庚醫院、樸子醫院都提供塑化劑諮詢門診,臺大雲林分院則提供抽血檢驗塑化劑的門診服務。但昨天開放首日,各醫院求診民眾僅個位數,長庚醫院掛零。

各縣市衛生局指出,不少民眾去電詢問醫院是否提供塑化劑檢驗服務,但檢驗單位不是醫院,是衛生局。即日起至6月10日,民眾可於每天上班時間攜帶身份證和未開封的完整包裝食品,至衛生局申請檢驗服務,每人以1件檢體為原則。

屏縣毒塑大稽查 業者配合盼快落幕

塑化劑風暴愈滾愈大,屏東縣衛生局至昨日已經下架兩萬多件內含塑化劑相關產品,衛生局今天凌晨零時起,會同檢察官、「消保官」配合中央展開D-day稽查行動,違規者依法處理,連鎖飲料業者大多相當配合,只希望全案儘快落幕。

記者昨天走訪多家冷飲、冰品店,了解當局這項規定對業者造成衝擊,業者都說,生意受到影響,但從未使用果膠,都以現榨果汁、新鮮水果替代,絕未含有塑化劑,要消費者放心。1名開設連鎖茶飲店的黃姓業者說,下遊業者早就要求上遊供應商提供檢驗證明,「不止消費者想吃得安心,我們也希望賣得安心。」

「衛生署」昨天召集各地衛生局開會,研議今天零時起的D-day行動,針對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糖漿果漿類還有膠囊錠粉,這5大類別食品,所有通路商都必須提出合格證明或者切結書,否則禁賣。

「只要沒有證明或切結,以後出了問題就依法嚴辦」,屏東縣食品衛生科長李佳芳表示,以茶飲店為例,如果在製造過程沒有使用起雲劑,自然沒有下架的問題,但只要用到起雲劑、又提不出不含塑化劑的證明者,今起還販賣,就開罰。

從24日到昨天為止,全縣稽查558家業者,根據「衛生署」提供的下遊廠商名冊,輔導下架產品包括飲料19490瓶、衝泡飲品43盒、錠狀產品26盒、果醬產品11瓶、乳酸菌產品8盒。這段時間也同時稽查使用起雲劑及其產品總計15項,送驗中,沒問題者,才可以再上架。

塑化劑食品 偏鄉看新聞下架

彰化縣偏鄉地區超市等業者昨天仍不知運動飲料需取得檢驗合格證明才能販售,恐成商品回收漏洞。

「到底要回收幾次才夠?」「衛生署」將全面清查五大類有汙染疑慮食品,若無檢驗證明或切結書,都不準賣;但大城鄉等偏遠地超市、檳榔攤昨天反映毫無所悉。彰化縣衛生局表示,偏遠地區也會同步查緝,請業者務必配合。

彰化縣衛生局昨天上午行文縣內醫療院所和醫事、藥事團體,要求全面停用調味糖漿食品,及含有果汁口味的糖粉,醫療院所在中午前都停用,藥局、藥店的下架情形不一,有些保持觀望,有的要等打烊後再撤下商品。

竹塘鄉超市老闆娘黎月珠說,商品上架、下架好幾次,都是看新聞隨機應變,沒有人明確告訴業者該怎麼處理,現在又要開罰,讓她無所適從。

她說,夏天是飲品銷售旺季,因為塑化劑汙染食品事件,業績掉了三成左右。以前,業務每個禮拜補貨一次,現在她都跟業務說「銷量很差,電話通知再來補貨。」

大城鄉檳榔攤老闆吳俊憶說,不知道要跟誰取得檢驗證明「沒證明就不準賣,對業績影響很大」。他說,更偏僻的小商店、「柑仔店」衛生局要如何稽查?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業者最好把檢驗證明公布在明顯處,讓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衛生局會通過衛生系統網絡,甚至請村裡長、社區協助宣導。他呼籲,業者務必配合,別心存僥倖;衛生局會全力查緝,遏止塑化劑汙染風暴繼續擴大。

相關焦點

  • 臺北市稽查塑化劑 益生菌香菇拌醬等食品超標百倍
    其中包括一款嬰幼兒的「百衛康淨體素強化型五兆益生菌」,遭檢出塑化劑DEHP及DINP,其中塑化劑DEHP超標高達159倍;另外雲林誠泰醬油食品商行的「香菇拌醬」、及「香椿醬」,遭檢出塑化劑DINP各超標216倍及173倍,衛生局已經要求業者下架。
  • 塑化劑毒果醬流向麵包及蛋糕 禍殃全臺12個縣市
    臺當局衛生部門4日表示,加上先前賓漢公司下遊千賓公司生產的「毒果醬」,約30家下遊烘焙業者被波及。偵辦昱伸的彰化檢方則指出,毒果醬恐流入逾百家業者。4日檢調與各地衛生官員繃緊神經全面稽查,臺當局衛生部門官員強調,只要有跡可循,「從夜市的10元新臺幣麵包到大型連鎖麵包店,全都要查。」
  • 塑化劑風波 島內知名老店也中招餐飲界神經緊繃
    臺北市衛生局昨天接獲開元食品主動通報,表示開元為金吉王(金果王子公司)的下遊廠商,購買金吉王的果汁產品,再直接出貨至各大飯店、餐廳、連鎖飲料店共八百多家,遍及全臺;引發餐飲界神經緊繃。問及曾代購金果王轉賣給哪些業者時,開元食品行銷企劃部經理張湘萍昨天深夜表示,位於仁愛路三段的臺北福華飯店曾訂購金果王的芒果汁與金桔檸檬汁,高雄福華曾訂購金果王的紅莓汁。
  • 兒童食品塑化劑超標千倍 臺灣家長人心惶惶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天(31日),全臺灣終止食品含塑化劑行動日(D-Day)正式展開,島內各地檢調、衛生機關對5大類食品展開稽查。一批提供兒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錠比菲DODO錠被驗出濃度高達2108ppm,DEHP濃度高達1675ppm,比官方標準1ppm高了一千多倍。報導稱,含塑化劑毒產品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致家長人心惶惶。
  • 臺灣食品安全事件大事記 塑化劑風波曾波及全臺食品廠
    臺灣業界近年來頻繁爆發食品安全事件,記者梳理如下:一、2011年5月,臺灣爆發因塑化劑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汙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捲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
  • 「安全食品臺灣造」淪陷:名企都愛塑化劑
    塑化劑是致癌物質,並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臺灣知名食品飲料及製藥企業被檢出產品加入塑化劑。臺灣以近三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屢被學界預警的塑化劑怎樣逃過監管?大陸規定塑化劑不得用於油脂及嬰兒食品包裝。
  • 臺啟動旅行社及遊覽車聯合稽查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因「蝶戀花」遊覽車翻車事件死傷嚴重,引來社會對於駕駛工作環境的軒然大波,臺勞動部門16日連同「公路總局」、「觀光局」、臺行政機構「消保處」啟動聯合稽查,行動從16日開始到4月20日止。
  • 民進黨「打房」全臺大稽查
    華夏經緯網11月2日訊:近來臺灣房價飆漲,民怨四起,民進黨當局內政部門於是發起了一次稽查活動。據臺灣媒體消息, 10月31日當局內政相關部會與行政機構消保處及地方政府,同步就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縣市、23個建案案場,進行首次跨縣市大規模聯合稽查行動,稽查過程發現了部分案場「紅單」及交易契約確有違規情事。
  • 塑化劑疑為臺主播不孕元兇
    塑化劑疑為臺主播不孕元兇 2011-05-30 13:26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編輯:白皛  塑化劑風暴讓主播也中標!東森主播陳海茵不幸誤食含塑化劑的蜆錠,讓她在粉絲團上自嘲「難怪我老公越來越娘」!
  • 戴奧辛毒蛋 臺「食藥署」不排除擴大稽查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戴奧辛毒雞蛋風波,臺「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這次事件僅委託成大進行竹苗地區的市售食品戴奧辛監測計劃,未來不排除擴大稽查,以項目方式檢驗全臺蛋品,趕快讓臺灣民眾能安心吃蛋。
  • 塑化劑潛伏臺灣食品30年 檢測員意外發現
    民眾拿著有疑慮食品到臺北市衛生局檢驗是否含有塑化劑DEHP從上月23日開始,整個臺灣的食品業經歷了一次劇烈的塑化劑DEHP地震。長期研究塑化劑的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據悉,事實上,塑化劑存在於臺灣食品中已有近30年歷史,它是如何在現在才被發現的呢?「臺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細心母親揭開黑洞揭開蓋子的是一名52歲楊姓女士,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檢測員。
  • "塑化劑"風暴席捲全臺:比三聚氰胺毒性大 易致癌
    中國網5月26日訊 近日,臺灣島內首次爆出塑化劑DEHP汙染飲料食品案,下架回收及封存的疑似問題產品種類繁多,連日來該案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據臺報報導,至少有40多家中下遊生產廠家受害,甚至網絡上也有人販賣含塑化劑的通暢包酵素飲品。據臺灣彰化縣衛生局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從臺灣知名的長庚生物科技,到連鎖的鮮茶道紅茶店,也都受牽連。
  • 臺好市多熱銷品驚爆塑化劑超標5倍
    華夏經緯網6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經常有熱銷商品被大家瘋搶,最近好市多一項熱銷商品卻被爆出「塑化劑超標」,此款「固可飛植物性DHA藻油膠囊」強調是從美國原裝進口的,但最近卻被離職高層爆料,去年11月進口的該批塑化劑檢驗竟超標5倍,且同年康是美兩次送驗不合格下架商品,還被轉進屈臣氏銷售。
  • 廣州全城「通緝」塑化劑
    臺灣地區捲入「塑化劑風波」的產品越來越多。最新消息顯示,專供兒童的乳酸咀嚼比菲DODO錠,其中塑化劑DEHP濃度比官方標準高了1000多倍。另外,包括益生菌膠囊舒伏敏、康富生技的DDS-16淨元益生菌、百晟生技威敏Power-Lac粉末營養食品、欣茂公司固樂好等產品的塑化劑濃度都高出標準值數百倍。
  • 臺兒童雨衣塑化劑超標196倍 恐危害兒童生殖器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近日,「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了最新市售兒童玩具抽驗報告,在抽驗的12件樣品中,高達9件含有環境荷爾蒙壬基酚或不同種類的塑化劑,其中兒童雨衣DEHP塑化劑含量超標196倍。這9件不安全的兒童用品,幾乎都來自知名賣場。
  • 臺現工業原料添加食品新案例
    幾天來,在稽查人員的徹查下,臺灣從南到北,從珍珠奶茶、肉圓、蚵仔煎、甜不辣等使用澱粉類小吃,都發現了「毒澱粉」的蹤跡。正在大家談「毒澱粉」色變的時候,6月1日,又查出臺南一家企業涉嫌使用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製作「洋菜粉」、「愛玉粉」,使用在愛之味、統一等品牌的布丁、仙草凍等食品中。兩年前,「塑化劑」醜聞還餘波未了,又一以化學製劑、工業原料添加食品的新案例,重創臺灣美食形象。
  • 含有「塑化劑」的酵素,你敢喝嗎?(附檢測報告)
    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
  • 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延燒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起雲劑原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劑,常用於運動飲料、果凍等食品飲料以幫助乳化。但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比三聚氰胺還毒,吃下肚後不會立刻排出。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這應是全球首件DEHP汙染飲料案例,汙染規模為歷年罕見。由於影響範圍大,臺當局由「衛生署」等組成跨部門應變小組,全力追查汙染食品的來源及流向。
  • 「四環節」打造服務型稽查
    本報訊(高雲萍)元氏縣國稅局強化改稅務稽查「單純執法」為「服務執法」,做好「四個環節」,狠抓稽查工作。選案環節,科學確定稽查對象。對風險納稅人逐戶進行稅收風險點分析,做好記錄臺帳,避免重複檢查;嚴格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取消進戶執法項目工作;加強國地稅聯合執法,規範進戶執法行為,做到「無風險不查,無需求不擾」。檢查環節,做好宣傳引導溝通。
  • 塑化劑再現 臺灣藍白拖鞋含塑毒對男性影響較大
    臺媒記者將6大賣場購得的藍白拖鞋送SGS檢驗,其中有5家塑化劑含量超標。(圖片來源:臺灣媒體)中國臺灣網1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年產500萬雙的臺灣藍白拖鞋,居然含有塑化劑!臺媒記者日前到臺灣北部6家知名賣場購買藍白拖,送驗後發現5家的拖鞋含超標的禁用塑化劑,最嚴重的超標逾240倍。醫師表示,塑化劑為可能致癌物質,且會影響男性生殖能力。部分業者昨日已將含塑化劑拖鞋全面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