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獼猴桃,一次可以吃十多個,唯一的缺點就是扎嘴。要說這個季節好吃的水果,獼猴桃得算一個,昨天回家路過水果時想買兩個獼猴桃嘗一嘗,店員結帳的時候價籤上卻寫著奇異果?我問區別在哪裡,店員姐姐說奇異果是進口的、營養價值更高、口感更好。除此之外,奇異果和獼猴桃還有啥區別呢?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獼猴桃和奇異果的歷史吧。
獼猴桃和奇異果「本是同根生」,獼猴桃早在先秦的時候就有大面積種植,所以它的故鄉是中國,直到1904年,一位紐西蘭女子中學的校長伊莎貝爾-弗雷澤來到中國遊玩,發現了這個味道清甜,口感特殊且毛茸茸的水果,她回國的時候就帶了一小包種子回紐西蘭。至此,「獼猴桃」逐漸在國外生產。
這位女校長回國後,為了更好的培育「獼猴桃」,找到了當地的果樹和園藝專家,經過一番努力,種子長成了大樹,結下了很多果實,但是他們有了新的名字——奇異果。後來又培育出「黃金奇異果」,這種奇異果個頭小巧,外面的毛也很少,再加上商家宣傳其為「陽光果肉」,所以很快就塑造了「優質水果」的形象。
在古代之所以沒有以「獼猴桃」的名字傳揚海外,是因為外國人都管「獼猴桃」叫「中國醋慄」,這名字一聽感覺就不太好吃,更別說銷量了。而「奇異果」則是紐西蘭用他們的國鳥「kiwi」奇異鳥去的名字「kiwi fruit」。
看完了他們的歷史,大家應該知道奇異果和獼猴桃的差別了吧。中國獼猴桃的產量是紐西蘭的20倍,但紐西蘭的Zespri公司,作為奇異果最大的出口公司卻把20%的奇異果買給中國。進口的奇異果7、8塊錢一個,國產的獼猴桃7、8塊一斤,果然,不管什麼東西「出過國」就身價暴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