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中國釀酒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那時候主要是穀物釀酒,但是穀物只是釀酒的原材料罷了,僅黃河流域出土炭化粟的新石器遺址就有十多處。陶製飲用器皿的出現也不能夠證實釀酒已經產生。我國最早的陶器見諸於中原地區,距今已有9700—10500年!釀酒使用的酒麴。用玉米漿、野菊花、麥麩、老玉米粉、大麯酒和黃酒糟(糯米酒糟)。嫩玉米需要手工弄下來。每年製作酒的時候,都要剝上幾百斤,是特別辛苦的!
【白酒釀造都分為哪幾種釀造方式?】
1:固態法白酒:採用固態糖化、固態發酵及固態蒸餾的傳統工藝釀製而成的白酒,固態法白酒,就是所謂純糧固態發酵,採用高粱、大麥、小麥等糧食原料,通過在窖池中或地缸中發酵,然後上甑蒸餾,蒸出70—85度之間的原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基酒。
a.大麯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的白酒
b.小麯酒:以小曲為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的白酒
c.麩麯酒:以麩曲為糖化劑,加酒母發酵釀製而成的白酒
d.混麯酒:以大曲、小曲或麩曲等為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的白酒
e.其他糖化劑酒: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酵母(或活性乾酵母、生香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白酒
2:半固態法白酒:採用固態培菌、糖化、加水後,於液態下發酵,蒸餾的傳統工藝釀製而成的白酒,也就是我們說的固液結合釀酒技術
3:液態法白酒:主要採用液態糖化、液態發酵、液態蒸餾而製成的白酒。
之前給大家寫過一篇文章,大家都說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
1:GB/T10781.1(濃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和GB/T 26760(醬香型)。
2:固液結合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2。
3: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GB/T20821,以食用酒精為酒基。【這種不要買】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給我評論說,難道酒的外包裝殼就不能造假了嗎?不錯,您說得很對,有的小賣部肯定是可以造假的,比如農村的合作社,裡面的酒也有可能造假,也有很多假酒的酒廠被搗毀,其實我們可以採用打開的方式來辨別酒的真假!
1:晃動瓶子看酒花:如果你買的是純糧食的酒,不管你怎麼晃動,酒起的泡沫,都是均勻的掛壁狀,氣泡不會一下就變沒,會慢慢的變沒,氣泡中間的間隙也是很小,因為密度大,如果是勾兌的酒,酒花立馬就消失,起泡沫也是很小!
2:手指粘粘酒:用手指粘粘白酒,雙手抬開,因為純糧食就比較順滑,含有大量的脂類物質,比較潤滑,如果是勾兌的酒,裡面慘了食用酒精,雙手粘粘沒有拉絲狀,摸起來跟水差不多!
3:手心揉搓:取一滴白酒在手掌,雙手不斷的揉搓,看看會不會散發出酒的清香味,如果是優質的白酒,有濃香的糧食酒香味,如果是勾兌的就會發酸,如果是GB/T20821的,肯定有刺鼻味道,肯定是勾兌酒!
4:碟子倒酒滴一滴油:如果一滴油,油在酒中慢慢開始擴散開,證明因為純糧食的酒富集酯類,醛類物質,類似油可以溶解,如果油浮動在表層,那不用說,勾兌酒
5:點燃測試:倒入半碗酒,點燃,燒完後表層出現渾濁的一層酯類物質,說明是好酒,因為乙醇燃燒不能溶解於脂類的水【如果點不著,或者沒渾濁說明是勾兌酒】
6:倒入紙張:白酒滴在表層,如果酒慢慢擴散印溼紙張,說明是糧食酒,【如果很快印溼紙張,說明是購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