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前世今生 」的說法,我們都認為不可信,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可如果你去問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會說出許多關於「前世」的記憶,著實讓我們感到驚訝!
閨蜜小唐是二胎媽媽,老大已經3歲,老二還在肚子裡,也快到發動的時候了。
一天小唐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孩子說:「媽媽你講故事的聲音太小了!妹妹聽不清的!」
小唐說:「那你怎麼知道妹妹聽不清呢?」
孩子說:「因為我在你肚子裡的時候,就聽不清你的聲音。」
小唐一聽來了興趣,指著肚子問:「那你說說,這裡面什麼樣啊?」
「裡面有點黑,但很舒服,暖暖的,就是有點孤單,不過有砰砰的聲音(媽媽的心跳),還有媽媽唱歌的聲音,我就不怕了。」
孩子的這番話讓小唐大吃一驚,小唐懷大寶的時候確實經常唱歌,而且現在給孩子再唱懷孕時唱的歌,孩子就會兩眼放光,興奮地喊,「在媽媽肚子裡聽的就是這樣的歌!」
原來,人是真的有「宮內記憶」的!
其實寶寶在懷孕7個月的時候,大腦就基本發育完全,記憶存儲的物理條件已經具備了,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會產生記憶。
日本有一位池川明的腦神經醫生做過一個實驗,他先後調查了1620個年齡在4歲左右的孩子,其中有1/3的孩子能說出在母體內的記憶,有21%的孩子能清楚地回憶起自己出生時的感覺。
宮內記憶確實存在,但我們長大了卻完全不記得了,連3歲以前的記憶也十分模糊,這是因為人的記憶存儲是有限的,舊的記憶不斷被新的記憶覆蓋,一些沒有用處的記憶,在大腦中保留的時間很短,最多只有2個月,之後如果沒有外界刺激加強鞏固這些記憶的話,馬上就會被覆蓋,也就是遺忘。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更加驚人:
30周大的胎寶寶就具有了10分鐘的記憶,34周大的胎寶寶能有4星期或更長時間的記憶,但30周以下的胎寶寶還沒有記憶能力。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梅迪納也提出,在孕晚期,胎寶寶能明顯感覺到外界的聲音和光線刺激,並且將這些記憶信息存入潛意識裡,出生後受到某些特定刺激,宮內記憶就會再次被激發出來。
可見,寶寶的記憶力還真是挺厲害的!所以媽媽在孕期,做一定的胎教,是有必要的。
★音樂
媽媽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輕音樂,冥想音樂,或專門的胎教音樂,心情保持平穩安寧,跟隨音樂做做孕期瑜伽,對健康大有好處。
★閱讀
媽媽可以給胎寶寶放一些簡短的故事,重複播放幾天再更換,聽故事的時間也不需太長,十幾分鐘就可以。寶寶會記住一些特定的聲音,對這些聲音格外敏感。
★語言
媽媽要多跟胎寶寶說說話,每天進行特定的互動,讓寶寶熟悉媽媽的聲音,多溝通能刺激寶寶對外界的感知,對寶寶的語言發展有利。
★情緒
寶寶的性格脾氣受媽媽的影響很大,而且是從孕期就開始了,如果媽媽的情緒不好,心情抑鬱,脾氣暴躁,寶寶出生後也會煩躁、緊張、易怒,媽媽的性格是陽光溫柔的,孩子也會性格溫文爾雅,少哭鬧。
胎教時要注意,這些錯誤不要犯:
●把耳機或音響距離寶寶太近
這種胎教對寶寶的刺激過於強烈,聲音太大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可能會把寶寶嚇一跳,或是損傷聽覺神經。
●用強光照射
不需用特別的燈光照射寶寶,只需日常光照,寶寶就能感知到。強光會對寶寶形成強烈刺激,破壞寶寶的安全感,寶寶睡覺是40分鐘左右一個周期,強光照射可能會破壞寶寶的規律作息。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