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在十分氣急的時候,都會以「肺都快氣炸了」來形容生氣的嚴重程度,本以為是開玩笑的話語,但近日真有人的肺氣炸了,首次看到這個熱搜新聞時,相信大家都以為是自己看錯了,真吧這肺氣炸了,這得氣成什麼樣呀?
最近福州市第二醫院就收治了一個這樣的病例。福州的90後小陳(化名),平時愛玩手遊,因發揮不好連敗,氣到呼吸困難,一查肺破了個「洞」,獲知是得了自發肺氣胸,因而被大伙兒譽為為「肺氣炸了」,所幸及時就診已轉危為安。
隨後,醫生為小陳實施了單孔腔鏡手術,在腋下打了一個2釐米小孔,為他的肺「補胎」,同時切掉肺大皰,徹底去除氣胸復發的隱患。
陳醫生解釋說,個子瘦高的人更容易由於先天性彈力纖維發育不良而形成肺大皰。肺大皰就像輪胎薄弱部位出現的鼓包,稍微施加一點壓力它就破掉了,所以醫生們又常常稱氣胸為爆胎。
科普:自發性肺氣胸是一種什麼病?
自發性氣胸是一種常見的胸部疾病,好發於年輕人,病因其實目前仍然沒有定論。有研究表明,吸菸、吸食大麻與自發性氣胸密切相關,自發性氣胸也與空氣汙染相關。
而高瘦體型一直被認為容易發生自發性氣胸,這是因為瘦高體型的患者更易由於先天性彈力纖維發育不良而導致肺泡壁彈性減退,容易形成肺大皰。肺大皰就像輪胎薄弱部位出現的鼓包,稍微施加一點壓力它就破掉了,所以醫生們又常常稱氣胸為爆胎。
我們的胸腔就像個封閉的盒子,而胸腔中左右兩肺就像盒子中的兩個氣球。氣胸就是肺像氣球一樣破了,胸腔內就會充氣,嚴重時氣胸會使人難以呼吸,甚至壓迫大血管,或使心臟及血管移位,導致循環衰竭,有致命的風險。而自發性氣胸是沒有任何外力導致的氣胸,也就是說會無緣無故地就氣胸了。
發生了自發性氣胸,該如何自救?
如果只有輕微胸痛肺壓縮不超過30%可臥床休息、限制活動,一般無需穿刺排氣,積氣可自行吸收而自愈。如果肺體積壓縮超過30%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症狀嚴重可行穿刺抽氣術或胸腔閉式引流術、初次發生的氣胸大部分可以通過胸腔閉式引流而治癒。嚴重的氣胸肺的破口像單向的閥門一樣,氣只往胸腔內走,形成高壓氣體,壓迫心肺,會有生命危險。鑑於此,氣胸的病人往往需要住院治療,如果氣胸量少(少於30%量)可以保守觀察,少量氣胸可以自行吸收。對於氣胸量較大的患者(大於30%量),通常需要做胸腔閉式引流術,就是將引流管道放置到胸腔內,起到放氣的作用。對於首次發作70%以上的自發性氣胸經過胸腔閉式引流,肺在3天左右得到完全復張,就可以出院。但如果3-5天還有漏氣,提示有隱匿的肺大皰,一般就要手術治療。目前電視胸腔鏡技術(VATS),也就是微創技術,廣泛在臨床上使用,較傳統手術,具有恢復快,疼痛輕,安全性高,住院時間短的一系列優點,是自發性氣胸的首選手術治療方式。
小貼士:
如果突發自發性氣胸不要驚慌、沉著冷靜評估肺壓縮情況、如果感覺還能走路請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治療、如果胸痛胸悶嚴重不能行走、請及時撥打120呼救。
已有自發性病史治癒的患者應儘早戒菸、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大小便通暢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想突然氣胸,平時怎麼預防?
陳醫生說,瘦高體型的青少年和愛吸菸的男性要更多加防範。
有過自發性氣胸的人平時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避免劇烈咳嗽,口罩要戴好。在飲食方面,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適當進食粗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千萬不要太用力;鍛鍊應選取舒緩的運動,比如瑜伽、太極拳、廣播體操,避免籃球、足球等劇烈運動;要注意戒菸,除了氣胸還會導致肺癌,還是別抽了。
更多閱讀:
50%以上的癌都是吃出來的!尤其這5種癌,最喜歡你的5種吃法
你「堅持」的時間越來越短?先了解真正原因,才能及時「止損」!